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手机话费调查报告推荐三篇正文

《手机话费调查报告推荐三篇》

时间:

手机话费调查报告(精选3篇)

手机话费调查报告 篇1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xx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手机话费调查报告 篇2

一、问题提出:

在当今的生活中,手机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样必须品,手机的花费又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开销,因此,(联通、移动、电信公司)推出手机套餐。可是,许多人都盲目的选择不适合自己的手机套餐,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开销。而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手机套餐,做到既省钱,又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手机套餐呢?

二、研究目标:

1、研究如何选择手机套餐才能做到既省钱又最大限度地使用手机套餐。

2、根据身边的人,调查他们的手机套餐的.选择是否合理,推荐是否使用其他手机套餐,再进行分类,分析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手机套餐。

三、调查内容:

1、向身边的人了解他们一个月(30天)的电话费用,以及使用的手机套餐。

2、分析身边的人使用的手机套餐是否合理。

四、家人的手机套餐:

五、不合适的原因:

套餐里设置的内容如果总体来看比较划算,但人们往往忘记自己有一部分内容是用不到的,看似享受了优惠,实际是为自己不用的功能买单,所以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缴费方式。

手机话费调查报告 篇3

关于大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摘要: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手机离身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几乎每一天都是随手机闹钟的响起而开始,上课,掏手机,下课掏手机,吃饭也要放下筷子掏手机,无论对于单身也好,还是情侣,手机不再是追求情感的媒介,而是演变为某种精神寄托。每天对了这冰冷的小东西倾诉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情感变迁,有时我们也不由感慨到:我对手机比对我爸妈还亲。正经点的说:手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联络手段,一种高端科技产品,一种时尚的象征他身份的标志,手机在校园里的普及率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手机消费手机影响

第一部分调查目的、意义

1.了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消费档次、品牌偏好、购买关心要素、选购意向,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2.了解大学生对手机产品的心理需求,获取有关消费者对手机产品的重要信息(看法、建议)。

3.学术调研

第二部分调查方式

本组主要采用纸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第三部分调查对象

第四部分:调查日期

第五部分调查内容

1、大学生手机消费需求调研

调研内容:对消费者的手机消费需求以及需求量进行调研。

2、影响大学生的手机消费的消费偏好的调研

调研内容:对影响消费者的价格、品牌、质量、外观、功能等消费偏好进行调研。

3、大学生手机购买行为的调研

调研内容:大学生手机购买的购买途径、购买方式、购买决策等进行调研。

第六部分调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一)样本总体结构分析(基本信息分析)

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现做以下几点分析

(二)大学生手机现状以及购买力分析

1.手机拥有现状分析

根据问卷调研的结果显示,在50名调研对象中。88%的同学拥有一部手机,6%的同学拥有两部手机,6%的同学拥有两部手机以上。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咱们的孩子手机拥有状况十分普遍,甚至有极少部分的同学拥有两部及

两部以上的手机,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少部分人拥有过剩。

2.拥有手机的品牌,类型,满意程度分析

24%的学生是诺基亚手机,是样本中的最大数其次是三星.OPPO各占10%,其他所占比例很小;57%的学生用智能机,占学生中的大多数6%的学生智能机和非智能机都有;65%的学生对自己的手机表示满意。

以上数据表明接近四分之一的的同学偏向使用诺基亚,三星和OPPO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欢迎;超过半数的同学使用智能机,这说明智能机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在大学生中间的普及率是十分高的,而且大部分同学对目前自己手机很满意,说明当时购机时做出了明智的选择的。

3.大学生手机购买需求分析

主要从购买力和更换频率分析

首先是购买力,依据问卷可知,本班为代表的大学生每人每月的生活费用在500元以下的比例为8%;500~1000元的占71%;1000~20xx元所占比重为21%。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咱们班同学的生活费用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之间,两极分化较为明显,购买力为中等偏上水平。

其次为更换频率,请看数据:37%的学生一年到两年换手机,16%的学生半年到一年换手机,12%的学生两年到三年换手机,6%的学生半年左右换手机,而29%的学生从未换过手机。从手机更换的原因分析,55%的学生换手机是因为质量出问题时换手机,其次是20%因为原手机功能少换手机手机式样旧.比同学落伍各占10%,2%。

由此可以看出咱们班的大学生对于手机的消费还是较为理性的,没有盲目追求时尚、新颖、个性。

(三)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偏好的分析

1.偏好分析:在对于本班大学生进行手机消费看重的因素调查中,有49%的学生购买手机时优先考虑功能,功能成为买手机的首要因素23%的学生优先考虑品牌,而价位.质量各占17%.1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班大学生在进行手机消费时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考虑到了众多因素,但对于价位和质量因素考虑

的较低。

2.对手机功能的偏好分析

上网成为手机除通讯外最常使用的功能,39%的学生选择此项,其次则是音乐23%.照相录像13%.游戏11%.看视频电影7%.其他7%。从结果分析显示咱们班的大学生对于手机功能的需求全面,基本的功能都会有用到,但对于、音乐、上网、照相等功能的需求较为单薄。

3.对手机设计款式分析

67%的学生使用直板触屏手机,14%的学生用直板键盘手机;滑盖翻.盖手机只有11%,8%的学生使用。数据表明值班触屏手机还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也表明同学在选择手机是有明确的喜欢类型。

4.手机购买的价位分析

53%的学生认为1000至1500元是合适的手机价位,占总体中的大多数6%的学生选择20xx至2500,2%的学生选择2500至3000,3%的学生选择3000元以上。

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手机价位的接受程度基本上集中在1000~1500元这个结果也正和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相适应,中低端手机市场十分受宠。

(四)购买决策

1.手机了解渠道分析

47%的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手机,28%的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了解手机,有4%的学生通过报纸了解手机,是所有方式中最少的。表明上网为主要了解手机途径,还有他与同学交流,看报,获取途径多种多样。

2.手机购买场所分析

45%的学生在品牌专卖店买手机43%的学生在电器商场买手机;让家长代购及网上购买各占6%。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接近半数的同学选择在品牌专卖店买手机,其次在电器商场,极少部分为让家长代沟及网上购买。这些表明同学们购机方式多样化。不

拘于一种形式或途径。

3.选择国产还是外国?

60%的学生买手机无所谓国内还是国外;24%的学生优先考虑国外手机;16%的学生优先考虑国内手机。

以上数据表明购买手机时,大部分同学不在乎国外还是国产的手机,先不说这一部分人,从单纯的数据来看,国外手机的竞争力一大程度上优于国产手机。同学们还是偏向于国外的手机。

(五)购机后手机的消费分析

1.手机话费的分析

55%的学生每月话费在30至60元之间,占总体中的大多数;

24%的学生每月话费在30元以下;

16%的学生每月话费在60至100元之间,只有5%在100元以上。

以上数据表明,同学们的话费支出主要分布在30~60元之间,30元以下的也接近四分之一;100元以上的只有5%,说明手机话费的支出呈现较大的两极分化。

2.手机话费支出分布对象分析

49%的学生通话在话费中比重最大;其次上网费用20%,短信12%,其他19%。数据表明,同学们手机的主要用途是通话,上网,发短信,其中通话为主要目的,其次是上上网,发发短信,使用目的明确。

第七部分调研的总结及建议

(一)总结

总结从购买手机之前以及之后展开。

首先从购买手机之前开始

从上述的统计分析可知我们班手机的消费没有盲目的跟风或随意购买,而大

大学生手机话费消费调查报告篇三:我的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姓名:不告诉你

学号:秘密

专业:选题:大学生服装消费

指导教师:唐勤20xx年5月9日

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调查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其中的手机消费也日益变大,成为了民众离不开的通讯工具。而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时尚消费群体,同时也是社会中的高素质人才,对现代科技都有一定的了解。4G时代悄然到来,那么大学生对手机的选购有哪些考虑?在手机上的消费状况如何?因此我们将对在校大学生做一个手机消费状况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一)初步情况调查:初步了解手机消费情况。

(二)制定问卷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初步测试。然后整理修正,印制。

(三)向去食堂及宿舍楼内的本校区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并及时收回。

(四)研究分析:通过数据研究,进行消费统计分析。

三.调查内容

(一)了解大学生每月手机的消费状况。

(二)了解大学生对手机的喜好偏向。

(三)掌握大学生对各种手机品牌的态度。

(四)分析大学生对手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点。

四.调查数据及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共有210人,女生147人,男生63人。其中大一14人,大二46人,大三83人,大四67人。经调查统计将近70%的同学是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拥有手机的,25%同学是在初中时就配备了手机,同时也有极少数同学是在小学时就配备了手机。

(一)手机消费水平

65%的大学生对手机价格的选择集中在1000-3000之间,目前市场上普通的智能手机的价位就介于这个数值之间。当然,也有约23%的同学选择3000以上的手机,同时,也有11%的学生选择1000以内的手机。

每月话费在50-100元的人最多,占55.71%;其次是50元以下的占27.62%;同时约有14.76%的同学使用话费在100元以上。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还有极少数的同学没有留意过自己的手机话费。

(二)优先选择的手机品牌

苹果占22.86%,三星14.76%,vivo12.86%,魅族11.9%,华为10.22%,OPPO5.71%,其他21.69%。

右数据看出,大学生对手机品牌的选择比较多种多样。最受大学生欢迎手机的手机品牌是苹果,体现大学生也是比较注重品牌的。可见,大品牌对市场起着主导作用,小品牌只能填补市场的空隙。品牌在手机消费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三)购机时注重的因素

尽管每个人对手机的选择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选择手机时的价值观与他们对手机的注重点有关。根据调查情况可知:1、功能是大部分大学生首先看中的。也就是说,大学生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是手机的功能,上网功能、学习功能、影音娱乐、拍照功能等。

2、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注重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

3、图表中还显示价格也是大学生们所关注的。大学生本来就是一个消费群体,因此在购买手机时,他们不得不先考虑质量与价格的.关系。

大学生购买手机与学生消费者特殊的消费心理是分不开的。由于大学生消费群的成员大多为19-24岁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跃、最善变的青春黄金期,热情、开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个性。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观念、思潮的风起云涌,赋予了他们强烈的冒险与实践精神,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关注与学习,逐渐使他们形成了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而这种消费心理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求新款式新功能的购买动机的产生。

(四)手机使用功能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78.1%的学生喜欢用手机上网;69.52%的同学喜欢用手机听音乐;61.43%的学生喜欢用手机摄影录像;还有57.14%的同学喜欢使用手机看视频电影;40.48%的同学喜欢使用手机玩游戏。

由此看来,使用手机上网、听音乐以及摄影录像的人是比较多的。从另一方面来讲,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使用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以往的打电话、发短信这样简单的层面上,开始转向多方面的要求,要求功能更加齐全、款式更加多样。

(五)使用手机时间的长短习惯

44%的学生对现有手机使用了以一至两年,甚至有6%的用了三年以上;同时,31%的学生更换了三次手机,但也有16%的从来没换过。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当中,对手机的使用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六)更换手机的原因

65%的学生是因为原手机坏了,才会更换手机,22%的是因为原手机功能少,19%的认为原手机样式陈旧,没有因为售后服务不好才换。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有需要时才产生对手机的消费,看重手机的功能和外观,并不看重手机的售后服务。

(七)购买手机的渠道

约有42.38%的同学选择去手机品牌专卖店购买手机;有27.62%的同学选择去电器商场购买手机;有23.33%的同学选择在网上购买手机;6.67%的同学选择让家长代购。由此数据和比例我们可以得出,在手机品牌专卖店购买手机可以得到更好的手机售后保障,同时也有更多同品牌款式价位的选择与比较。部分同学选择让家长帮忙购买,这种购买手机的方式更加可靠安全,但家长与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家长的选择可能会与我们自己真正喜欢的有所不同。还有同学会选择网上购买手机,网购手机方便快捷且价格便宜,但网购也有其不可预测的风险。

(八)手机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约有7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都长在1-5小时之间,甚至有超过20%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的累加时长超过6小时。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统计得知:有9.52%的同学认为使用手机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超级大;42.38%的同学认为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也有48.1%的同学认为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没什么影响。

六.总结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合理利用手机这一通讯工具。我们应该放正自己的态度,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培养及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现今是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时代,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应放眼于未来,树立全局的观念。对于消费,不能一味的追求时尚、新潮、贪图一时的消费快感而进行盲目消费,要做到只消费适合自己的、实用的物有所值的产品。同时,我们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用什么方式使用手机,懂得尊重课堂、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做到合理文明使用手机,一起构建和谐健康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