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律师个人总结(优秀3篇)正文

《律师个人总结(优秀3篇)》

时间: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

律师个人总结 1

为将自己所学的理论转化为律师实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和全部新律师一样,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律师事务所接受诉讼和非诉讼业务熬炼,学习办案阅历,以及如何拓展市场,规划律师职业,从而开放另一种职场人生。刚开头,主要的工作是关心老师解决相关的业务,包括:在律师业务活动过程处理一般事务性、联系性的工作;庭审前的预备工作,即为律师的开庭审理案件做好预备工作,使诉讼代理能顺当、高效地完成;在律师的指导下拟写法律文书;

进行或关心进行调查取证工作,进行或关心进行案源开拓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但也学会不少实践真知。

一、在受理案件后,关心老师填写卷宗、对卷宗进行编码以及整理卷宗并草写一些力所能及的法律文书,请老师审查并赐予指导。整理卷宗过程中,从已经审结的案件中学到有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到事实的认定,证据的采信,责任的认定等等,对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程序及流程逐步生疏。

二、旁听案件,对案件的审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布满了激情的辩论,学校模拟审判一般是刑事方面的`案件,比较留意程序,法庭审理比较严峻,但实践中的民事审判,在通过程序在化解、调和双方冲突的同时,也有迅速而灵敏的一面。

三、在跟随老师到法律救济中心、工商局、派出所等部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律师通过阅卷所获得的案件材料特殊有限,比如,法律对律师向被害人、证人取证有很多限制,一年的实践,也从中领悟了诸多律师在办理案件中的职业风险。

律师个人总结 2

实习期间,xx市律协还组织了我们进行集中培训,能够在阔别校园多年后再次坐在讲台下,聆听各位律师大咖的精彩讲演,也是收获满满。在集中培训的开班仪式上,x会长首先从整体上给我们介绍了律师行业的现状,并提出律师队伍的“规模化、专业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学习了包括法律文书的写作与检索、劳动法基本业务技能、律师职业礼仪等等非常务实的课程。

下面就这一年的实习情况我具体总结如下:

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在实习过程中,我早上提前到单位打扫卫生,下班之前一定将今天的工作做完,给被接待的当事人端茶倒水,主动帮助律师处理案件的细枝末节,而这些每样都能圆满完成。我认为要成为律师,就要从小事做起,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小心谨慎、诚信做人样样都不能少。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办理委托手续及在受理案件后的实际操作程序并且协助他们填写卷宗、对卷宗进行编码以及整理卷宗。我也学会了写各种法律文书,如起诉状、答辩状、律师函等。我还跟着刘律师到房管局、派出所等部门调查取证;去看守所会见被告人做会见记录,也跟着刘律师到无锡、苏州等地开庭等等。我最有体会的是参加了很多起案件的开庭审理,认真学习了庭审程序。在庭审中,通过对庭审的各环节的了解,以及对律师举证、辩论等全过程的观摩与参与,让我更具体形象地了解庭审,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践当中。可以说,这一年,跟着x老师做了较多案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及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居多,其他类型的案件也涉及法律顾问、婚姻、继承等各个领域,每一个案例、每一次庭审都给我新的收获,很多都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另外,我也开始明白律师不是我刚开始以为的只要写好法律文书、准备好证据、开庭就够了,律师也有很多细节和琐碎的工作要做,即使只是一个小案子也要向当事人询问非常多的细节、向当事人寻求材料、邮寄材料、收材料、复印材料、理材料、扫描、网上立案、法院立案等等各种琐碎的事情。但是这些琐碎的工作又很重要,这就类似于扎马步,基本功扎实了才能练就独门绝技,也像是盖高楼之前要打地基,地基不牢靠,大厦何以成,办好这些琐碎的事情是办好一个案子的必要条件。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律师是一份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为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状态,我在淘宝网上买了《人民法院案例选》《律师民商事业务必修课》等,每一本我都认真研读再结合实习中所碰到的案件来运用。随着我接触的案件不断增多,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出现别人把我问得我哑口无言的尴尬场面,我有时也可以自信地帮当事人分析案情解决问题。

在协助刘律师处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各种法律文书,还学会了如何分析案情。在沟通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与人沟通,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有时在面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当事人,当事人问的问题又比较棘手的时候,我的那份沉着冷静有时也是装出来的。这方面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想赢得别人认可的同时也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

我也发现律师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职业,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小到总结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思考自己犯错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犯;大到总结法院对相似问题的裁判思路和裁判倾向,思考法院裁判的法理逻辑。只有始终保持思考才能在实践中悟出律师工作的规律,悟出办理法律事务的规律,悟出自己的“道”。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年的实习生涯已经结束,在即将拿到律师执业证、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执业律师、开始自己的执业生涯之际,我欣喜万分。回顾一年多的`实习生活,我强烈的感受到律师生活就象百味瓶,甜酸苦辣,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虽然常常能够体味到喜悦,但同时总会伴有淡淡的苦涩味。我掌握了基本的案件处理流程,学会如何起草各种法律文书和如何分析案情等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面对律师行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面对越来越专业化的律师分工,我确实确实的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匮乏社会飞速发展,新的情势不断出现,法律持续更新,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学习,律师行业更是如此,没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律师注定是要被淘汰的。终身学习能力对一个律师的生存至关重要。

第二是自己交际能力不够,跟律师们的沟通不够大胆,办起事来也总是瞻前顾后,导致失去了很多学习的好机会。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管在什么时候我都会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并不断的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

第三是诚信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作为一名律师,案源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但“不能为了案源而案源”,绝对不能做一个挑诉煽讼者。我认为律师通过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其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技巧,帮助当事人找到最大合法利益的切合点。

第四是专业化发展。从专业化的必要性来看,应当是毋庸置疑的。对一个事务所来说,现在的法律服务市场非常大,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什么业务都做,就很有可能什么业务都做不精,就不可能提供深层次的有价值服务。对一个律师来讲,如果什么都做,时间长了就会困惑,面上谈起来好象都懂一点,但实际上却没一个方面是很精的或者说做得很深,这对日后成为成功律师是一种阻碍。

另外,通过这期间与律所律师的相处,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优秀律师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要时刻谨记律师职业道德与准则。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在办理案子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以得到代理费为目的,夸大自身能力,隐瞒实际情况向当事人做出胜诉的承诺,要切实的考虑当事人的利益。xx事务所从主任到实习律师每一位成员都认真参与承办案件的每一环节,小到接收资料,大到奔波于全省范围甚至外省收集证据,查明相关情况,并没有因为事情的轻重程度而差别对待。他们专业、真诚的工作态度为我们新一代的法律工作者做出表率。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刘律师的言传身教。在他的指导下,我对律师职业才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也使自己对自己的律师执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定位。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不仅是《律师法》对律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名合格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今后的法律人生涯中,我会将思想付诸行动,忠于事实,忠于法律。

我坚信,只要我不断努力,在不远的未来,我也将翻越我律师道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律师个人总结 3

我于xx年8月进入x刘律师事务所实习,至今已满一年。在该律师所的无私支持与实习律师的耐心指导下,我获得了很多业务锻炼机会,实务经验与业务水平增长迅速,对律师执业的理解也逐渐深入,可谓感慨良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诉讼类业务

实习期间,通过参与及旁听律师所里承办的各种类型案件,我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类诉讼业务的特点,及如何充分运用诉讼中的各种程序和权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记得在协助所里承办一宗触电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中,我通过对庭审中了解到的事故细节详细分析,及时向法院提出增加被告的申请,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原告胜诉后的受偿可能。而在办理另一宗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案件中,我通过经办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交谈,对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年龄提出质疑,并及时向有关机关提出了要求进一步核实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经有关机关核实,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不足16岁,犯罪嫌疑人被无罪释放。虽然本案为法律援助案件,但律师的及时参与及认真正确地运用法律,从根本上保障了司法的公平与公正。

(二)非诉类业务

实习期间,我也协助所里的律师处理一些非诉讼类的法律业务。主要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各类合同的起草、参与客户的谈判。通过对非诉类业务的实际参与,我深刻体会到,非诉类业务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及时段,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拥有非常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及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非诉类业务将

(三)对律师执业的认识

律师是一类实践性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时会比精专的法律知识更为重要。中国的律师业因起步较迟,至今为止发展也不过二、三十年。没有完整的实践理论指导,律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算成功,都还停留在见仁见智的阶段。很多律师都曾在盲然地摸索中,仅靠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换成的。经验与教训来提高自己的执业水平。所喜的是,随着律师队伍的壮大,律师素质及修养的不断提高,律师执业已开始走向规范化。今年首次出版的《律师执业基本技能》系列丛书就是对律师执业规范化的一种历史性尝试。作为即将走上执业的我希望能够抓住这个历史契机,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