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师总结发言稿推荐三篇》
培训教师总结发言稿(精选3篇)
培训教师总结发言稿 篇1
开学之初,袁校长作了关于转变教学方式的讲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股改革的春风,在邗中的校园泛起了波澜。“转变教育方式,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有幸地被选为初中语文组的代表,开设新模式的研究课,就《窗》这篇课文一共上了五堂课,如今再回首这五堂课,我想其实就是通过打磨,暴露问题,抛弃旧观念,凤凰涅槃,获取新的模式。
王国维先生在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斗胆借用一下,来形容我这五堂课以及这半个学期的实践所走过的历程。
阶段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想,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为什么我们举十隅,而学生不能反一隅时,我们依旧喋喋不休?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什么我们常常要代替学生来回答?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为什么我们更愿意灌输知识而不给他们反思的时间?
但是真要改革了,我又变的无所适从:一方面自己的观念无法立即改变,对新的教学方式很不适应,这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另一方面又很不放心学生,以前千叮咛万嘱咐的东西他们都不会,现在他们真的能自主学习吗?
面对着困惑,初中组经过学习和研讨,让我在迷茫中认准了方向:我们的课堂应当放手,将更多的空间让给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让学生自主发展”来设计。
阶段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堂课上完之后的沮丧。课堂上很多次我都感觉我体内有无数的话语要喷薄而出,但是被我硬生生咽回。我管住了我自己的嘴,但我没有撬开学生的嘴,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原因在哪里?因为问题设计上的导向不明显,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
第二堂课,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将两个问题重新修改,导向明确,问题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能得以发散,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课堂开始活跃,但思维一放开,我却又急于把他们的思维收回来,很显然,我自己在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同时,却又想要学生分析的一致性。所以在第二堂课上,我的话明显变多了,我太急于发挥自己的导向性,我想要牵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往我设计的思路上套。
感谢同仁们对我的批评,我想我在无意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就是传统课堂上的弊病,不敢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敢让课堂由“一言堂”变成“百家争鸣”。
阶段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痛定思痛,反思以往教学的陋习,我忽然之间明白了,其实教育就在于爱学生,而爱学生的表现在于真正的敢放手。所以下面的课上,我表现得从容而淡定。同组的老师之间流传着一个笑话,说我在自己的手心上刻了两个字:“闭嘴”。其实,这两个字,没有刻在我的手心,而是刻在我的心上。我闭上了我喋喋不休的嘴,但我并没有放弃我对课堂的掌控。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对学生发言给予适当的点评,再交由学生深入探讨,课堂上精彩不断,学生一反以往课堂上的沉闷,高高举起的小手,想要发言而憋得通红的小脸,“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堂课上我确实没有说多少话,但应该生成的问题全都生成了,甚至把我们的思维引向了更深处,当我们真正地学会放手时,孩子们的表现远比我预想的精彩。
经过这几节课以及后面的不断实践,让我对新模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第一,我们要适应学生的自主发展,解放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有一种爱叫放手。只有放手,学生才能独立,自主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借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我们要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
第二,我们的课堂要放得开收得回。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首先在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能有思维发散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并且在关键节点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课堂的结尾,画龙点眼,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其实我们就是放风筝的人,我们要能把风筝放得远,我们也要能收得回,而且要收得好,收得妙,这就在于我们对文本的把握和对课堂的操控。
第三,要多动脑筋灵活运用模式,多向身边的课改先锋学习。在这方面,杜成智副校长常常在前面引领着我们。他们班上学期就构建了小组合作模式,当我们在担心小组合作容易出现的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时,他们班已经按照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学习小组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当然,新模式带给我的启发和思考,决不仅仅是一篇课文的打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和初中组的同仁们都在自觉地实践着这种模式。我们都经历了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放开怀抱,转变教育方式,也切实地体会到了“自主—导学”课堂的活力,经受了一次凤凰涅槃般的洗礼。
培训教师总结发言稿 篇2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我能作为教师代表,在这春风送暖、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和大家共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的全体老师向同学表示祝贺,祝贺你们已经圆满的完成了五天的训练。
在这嫩黄染绿的季节,我们满怀希望,在青少年训练基地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的生活,学到了新的知识,得到了新的锻炼,五天对于人生来说十分短暂,五天作为实实在在的日子一定在你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培训基地的锻炼让你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光彩夺目,更加辉煌灿烂。
同学们,基地的五天生活,我们带着家长的牵挂与嘱托,带着老师的期望,带着我们的向往,带着培养我们的独立生活意识来的,看着你们每天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老师们从心里为你们高兴。
五天的基地生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倍增,五天的生活,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向心力,五天的生活使我们了解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
作为教师,我们早已做好准备,我们愿倾我们所有,全力以赴。你们幸福,我们就快乐;你们进步,我们就欣慰;你们成功,我们才是优秀。人生非坦途,你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中一定会有很多困难。所以,拿出你“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毕竟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可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已经摊开了一张新白纸,那么我们将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人生的又一幅精彩的画卷呢?同学们,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那么就请用我们的勤奋和汗水,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抓住这宝贵的今天,师生团结一心,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希望同学们能把在这几天的培训中学习到的宝贵经验投入到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去。让我们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拚搏!
我建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基地老师和带队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教育,让我们大声、齐声说出我们的心里话:“老师,你们辛苦了,我们感谢你!”
最后,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生活快乐,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培训教师总结发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培训班各位老师、同仁们:
大家好!
时间过得真快,就要别离了。此时此刻,我们感怀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向时刻关心我们的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我们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平台,感谢你们为我们创造了一次继续学习探索的机会,使我们渴望学习的梦想在这里变成了现实。这次培训,对于我们全体学员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
还记得实践教学课吗?我们认真地记录好老师每一个课程安排,抓住一切时间与老师互动,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精彩的课堂;
还记得那一个个精彩的讲座吗?大家济济一堂、聚精会神、如饥似渴的样子,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精彩的片段;
还记得那一场交流会吗?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互不相让,唯恐自己落后于他人;
在高新园,我们的俞老师和严老师作了成功的学员展示课,凝聚着他们集体的精华,她们既有常熟计算机教师的风范又有江苏计算机教师的特色!
曾经,我们有过许多困惑: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如何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何更好地落实课程评价改革呢?无论我们个人再勤奋,我们总感到一种理论上的单薄与实践中操作的不足。如今,这些困惑,在一次又一次精彩的讲座中茅塞顿开,在一堂又一堂实实在在的课堂中迎刃而解!
“骨干教师”课的提高培训,使我们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改进了教学思想;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完善了知识结构;与此同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广纳博采,取长补短;
我们带着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而来,带着问题、带着困惑、带着使命而来。如今我们带着收获,带着喜悦,带着激情,满载而归,相信我们会进一步为北仑的教育添砖加瓦,尽自己绵薄之力!最后,再一次感谢为此次培训班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同时,也祝愿一起参加此次培训的同学们工作愉快,生活顺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