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双语培训心得体会【实用3篇】》
骨干教师双语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骨干教师双语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为了不断提高我县从事双语的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苗族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办好让苗乡人民满意的教育,近日,松桃自治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从事双语教学的小学共100名双语教师,赴贵州民族学院“充电”,
本期培训班面向松桃边远少数民族乡镇从事双语教学的100名一线民族教师。此次培训主要以苗话(东部方言)听、说能力强化训练为主,苗话发音理论知识为辅,用苗话语音理论指导教师口语发音练习。旨在通过培训,使学员苗话水平、通用苗文字和苗族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及教学方式、教学技巧等有一定提高。所有教师在认真听取了龙智先老师等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后,全体学员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我在这次深有感触: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教师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教师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苗文知识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授课教师全面系统。
老师的课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三位授课教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龙老师的课从苗文的neb shob deb shob shob xinb三个方面详细地搜课,学员们个个认真地听和做好笔记,在课堂里激烈地交流讨论。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教师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教师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苗文知识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授课教师全面系统。
老师的课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三位授课教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龙老师的课从苗文的neb shob deb shob shob xinb三个方面详细地搜课,学员们个个认真地听和做好笔记,在课堂里激烈地交流讨论。接下来的培训,我想会更有趣、更专业,所以我会更认真听,滕老师的课更精彩,他从苗族人的生活方式来讲课,例如:每节课都用苗歌来开头,让老师们学得开心。
三、突出重点。
在教学时,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避免按顺序一字一字教。笔画多、难写的字要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笔笔教好,重视范写,容易出错的地方,用彩笔标出,特别强调。笔画简单好写的可让学生观察后自己写。如果每个字都平均使用力气,都讲两分钟,写两分钟,并且统一规定写的遍数,则一堂课完不成一课的生字,而且还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学习兴趣,使学生一股脑地只图快快抄完了事。因此,写字课堂上,要“因‘字’施教”,只对重点、难点作指导,其余放手让学生自学,自写。
这次暑期培训,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紧贴实际,很实在,真正指导了我们在今后双语教学中,让我们更好地把苗文走进课堂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短短的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自我作为一位苗族教师的责任。因此,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我们的苗文就会在不久被淘汰出局。这就需要今后自己在上课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这次来培训的双语教师一起努力学习苗族文化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苗族文化中就会很好的一代传一一代。
骨干教师双语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根据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提高的精神。强调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得到了中央专项专款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工作。在各级领导精心安排下,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此次双语教师培训的苗语培训学习。
以前我一直埋怨自己,作为一个苗族人,不懂自己的民族文字,心里很是矛盾。好想找机会向懂的老人或老师学习,一直没有机会。在20xx年毕节学院参加特殊教育培训时,遇到一个双语班的学生,他教我学习了一点基础性的苗文知识,后来自学了一些。可是有很多问题搞不清楚,很想再找机会向专业的老师学习。由于大家工作很忙,无法再有学习的机遇。
学校领导对我说,教育局安排双语培训学习,看我是否愿意参加学习,这是我学习苗语的又一次好机会,我很高兴地同意了。怀着激动地心情参加了双语培训班学习。
开班典礼那天,知道有贵州省民族大学教授杨老师和毕节学院王教授亲自授课,心里更加激动。培训开始了,我生怕听不清楚教授的授课,更不想失去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便不由自主的坐到了前面第一排,认真的学习起教授所讲的每一点关键的知识。杨教授和王教授在课上强调说,这是我们民族老师一次很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希望我们老师们把双语教学都在每一个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开展起来。运用苗语和汉语进行教学,苗语辅助学习汉语,双语共同进行教学。
俩位教授传授了我们民族经典的文化和知识。苗族是一个有着善良、勤劳、朴素的民族,是一个经受多灾多难的民族。由于迁徙到了不同的地方,苗族的语言就有了不同的方言。它主要分为东部方言、中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三大方言,其下又分为川黔滇次方言、滇东北次方言、贵阳次方言、惠水次方言、麻山次方言、罗泊河次方言和重安江次方言7个次方言。就语言的区别被误认为有(大花苗、小花苗、牛角苗、黑苗、白苗、青苗等)多种不同的种类,实际上只是同一个民族,即苗族。这一次,以杨教授为川黔滇次方言和以王教授为滇东北次方言进行了很好的对比学习和交流。让学员们有了更高的认识,体会到苗语给我们带来的无穷魅力。我们不懂川黔滇次方言苗语和他们不知道滇东北次方言苗语,造成互相不知道都再说些什么,其实是音调和部分声母不同及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让双方的语言部分不通,部分相同。
此次来的苗族老师是威宁县各个乡镇来参加的,有了这次机会,让我们威宁苗族老师有了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大家互相认识、互相学习、共同进取,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共同认识,那就是在有苗族的地方学校里,苗族老师可以在班上进行双语运用教学,提高苗族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杨教授说了他身边的一个事实例子:他老家里的侄儿不理解汉语,学习很困难,总比别人差,杨教授的妻子说,是个笨蛋,教不了,杨教授气的差点吐血。在说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杨教授流出了眼泪。他同情我们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老师不理解学生而把学生当成了笨蛋或傻子。杨教授的例子让我们很多老师都感动了。可不是吗,我们许多民族学生因为不懂汉语,不理解意思,在学习上找不到兴趣,无法学习。只考几分或0分,被老师当作了笨蛋。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只要方法得当,理解汉语,同样可以像其他学生那样学习科学文化的。
通过这次双语培训学习,让我有了和很多老师共同交流学习的收获,在学习苗语知识方面的方法有了提升。同时意识到我们少数民族学生为何在学习上总是很学不好,原来在语言障碍方面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我深感体会到做为苗族老师的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双语教学的利用。不要把自己的不是推给学生,要找方法,找渠道,让学生做好真正的自我。去享受国家给予的双语学习优惠政策。
骨干教师双语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二年的教学时光即逝,现就我这二年来我的思想、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
为了在思想政治方面进一步缩短与思想觉悟高的教师之间的差距,我一直坚持收看中央新闻报道,积极阅读《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上的有关文章杂志,关注时事政治,并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听课培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积极做好理论学习笔记,以此督促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与时俱进。
二、抓好日常教学科研,积极探索有效教学。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深入课堂,与学生们商讨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再次,抓好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新途径。第三,我作为骨干教师,一直推动教改在新领域的探索《小学英语综合评价》, 通过读书看报,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不断引入“源头活水”,使自己的观念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快车道”,使自己的知识适应于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身体力行地读了许多有关《教育评价》教育论著,书写了数以万计的教育评价笔记。
三、确立教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仅要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要关注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的英语教学不断向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多维性的体验教学的方面发展。我要“把英语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己创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己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探究。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课堂蕴涵着生命的资源,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于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围绕“两纲”教育,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五、坚持言传身教,关心爱护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言传身教”是我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引路人而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我时时以我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老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在我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也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也不做。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爱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我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种激励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我班有一个叫耿建强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常与同学闹不和。虽然多次教育,但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我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对老师有礼貌,关心班级体等,于是我就特别注意他,一经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他,在他犯了错误时,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爱心教育吧!
总结过去,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由于年龄身体的问题,工作学习未免存在惰性;大胆创新不够;工作压力较大时有点想放弃和退缩等畏难情绪等。今后将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新思路,把各项工作再提高到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