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用西餐应注意礼仪(三篇)》
享用西餐应注意礼仪(精选3篇)
享用西餐应注意礼仪 篇1
1、西餐红酒礼仪
第一步:酒温
冰镇后红酒味道较涩。
传统上,饮用红酒的温度是清凉室温,18至21摄氏度之间,在这温度下,各种年份的红酒都在最佳状态下。一瓶经过冰镇的红酒,比清凉室温下的红酒丹宁特性会更为明显,因而味道较涩。
第二步:醒酒
红酒充分氧化后才够香。
一瓶佳酿通常是尘封多年的,刚刚打开时会有异味出现,这时就需要“唤醒”这支酒,在将酒倒入醒酒器后稍待十分钟,酒的异味散去,醒酒器一般要求让酒和氧气的接触面最大,红酒充分氧化之后,浓郁的香味就流露出来了。
第三步:观酒
陈年佳酿的酒边呈棕色。
红酒的那种红色足以撩人心扉,红酒斟酒时以酒杯横置,酒不溢出为基本要求。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将红酒杯横置在白纸上,观看红酒的边缘就能判断出酒的年龄。层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颜色均匀的是有点岁数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陈年佳酿。
第四步:饮酒
让它在口腔内多留片刻。
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时已能领会到红酒的幽香,再吞入一口红酒,让红酒在口腔内多停留片刻,舌头上打两个滚,使感官充分体验红酒,最后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即萦绕其中。
第五步:酒序
先尝新酒再尝陈酒。
一次品酒聚会通常会品尝两三支以上的红酒,以期达到对比的效果。喝酒时应按照新在先陈在后、淡在先浓在后的原则。
西餐红酒基本知识:
选酒:
1、看产地。依据地理知识判断当地葡萄品质是否良好,即: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地区葡萄成熟好,无病害,农药污染少。
2、看出厂日期。
3、看葡萄酒的寿命。按出厂日期算,五六年之内都属于它的最佳饮用期。
4、看酒中是否有沉淀或异物。异物如果是软木渣,则不影响饮用;沉淀物如果呈粒状,瓶倒立沉淀迅速下降,且酒液仍透明,则多为酒石沉淀,亦不影响其饮用。如果酒体浑浊或者有絮状物,则可能发生霉变,不宜选购。
5、看颜色。干白葡萄酒多为微黄带绿,干红葡萄酒也有深红、宝石红、砖红等多种颜色。红酒的色度随红酒的藏酿而变化;新酒通常为深红色,藏酿酒杯边处的颜色变浅,并带有淡棕色。发暗失去光泽或酒体浑浊的干红葡萄酒不宜选购。
除此之外,选购葡萄酒时要注意几点:
一是选多年经营的名牌产品;
二是选择知根知底的产品;
三是到直销店、特约经销店或信誉度高的经销店去选购。
场所:
品酒的场所最好选在氧气清新、气温凉爽的房间。室温以摄氏18-20度为佳,红葡萄酒饮用温度:淡雅的红酒约在12度左右,酒精稍高的约在14-16度,口感丰厚的约在18度左右,但最高不应超过20度,因为温度太高会让酒快速氧化而挥发,使酒精味太浓,气味变浊;而太冰又会使酒香味冻凝而不易散发,易出现酸味。室内应避免有任何味道,香水味、香烟味、花香味。另外还需要具备白色的背景,最好采用白色的桌巾和餐巾,以便衬在酒杯的后面,观察酒色。
时间:
理想的品酒时间是在饭前,品酒之前最好避免先喝烈酒、咖啡、吃巧克力、抽烟或嚼槟榔。专业性的品酒活动,大多选在早上10点至12点之间举办,据说这个时段,人的味觉最灵敏。
酒杯:
葡萄酒杯类虽多,在选购时仍有共同的基本原则:
1.无色透明;
2.杯腹最好无装饰,以便于观赏葡萄酒的原色;
3.材质不宜太厚,以免影响品尝时的触感;
4.选用高脚杯子。
这样当转动酒杯观察时不会由于手的温度影响杯中的酒。此外,葡萄杯使用过后应立即清洗。洗涤时先用温和的清洁剂洗净,再用热水冲洗,最后以不留棉絮的干布擦干,即可倒挂于杯架,或将杯口朝上立放,以免积存闷臭气味。
温度:
要品尝一款绝佳的红酒,不能不注意品酒温度:如果温度太低,酒的香味便会被封闭在酒中挥发不出来;如果温度太高,会因酒精味道过重而失其均衡感,极大影响酒的品质。 红酒一般适宜在室温中饮用,15-18摄氏度之间最为理想。如果是高温天气,红酒的降温办法以冰桶为宜,不宜放入冰箱,尤其是像丰收典藏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这样一款好酒,过于冰镇会破坏酒的原味。
开酒:
优美的开瓶动作是一门艺术。开酒时,先将酒瓶擦干净,再用开瓶器上的小刀(或用切瓶封器)沿着瓶口凸出的圆圈状的部位,切除瓶封,注意,最好不要转动酒瓶,因为可能会将沉淀在瓶底的杂质“惊醒”。切除瓶封之后,用布或纸巾将瓶口擦拭干净,再将开瓶器的螺丝钻尖端插入软木塞的中心(如果钻歪了,容易拨断木塞),沿着顺时钟方向缓缓旋转以钻入软木塞中,如果是用蝴蝶型的开瓶器,当转动螺丝钻时,两边的把手也会缓缓地升起,当手把升到顶端时,只要轻轻将它们往下扳即可将软木塞拨出(但如果软木塞太长,就很难一次就将其顺利拨出来)。如果是用所谓的“侍者之友”的专业开瓶器,建议不要将螺丝钻一次全钻进去,留下一环(因为可能不知道软木塞的长短,如果一次就把螺丝钻全钻到底,会穿过木塞,将软木屑洒到酒内),然后将手把扳下,把另一个支撑点支撑在瓶口,用左手握住,再用右手将手把直直地“提起来”(注意!是“提”而不是推,推很容易将软木塞推断,另外,提也会比较省力,因为施力臂愈长愈省力)。如果发现软木塞太长,无法顺利拨出时,请先停止,将所预留未钻入的最后一环钻体再钻入,重新再“提”一下,等到软木塞感觉快拨出时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轻轻晃动或转动,轻轻地、安静地、有气质地拨出木塞。再用布或纸巾将瓶口擦干净,就可以倒酒了。
醒酒:
品尝红酒之前通常要先醒酒,使酒与氧气充分接触,让红酒进行“呼吸”。陈年红酒通过醒酒能释放成熟而且封闭的香味,使酒的香气更加平衡;而新酒经过醒酒可避免强烈的单宁感。 醒酒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酒的年龄、品种和特性等。一般年轻的新酒基本上提前半个小时甚至10分钟就可以了。比较复杂的是浓郁型的红葡萄酒,如果储存年限太短,单宁味会特别强烈,这种酒至少要提前两个小时开启酒,使酒液充分接触氧气以增加香味、加速成熟。成熟期的红酒,如丰收典藏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一般提前半个小时,至多一个小时即可,这时酒体丰满、酒香淳厚,是最佳的品尝时间。
观色:
红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一般观色主要看酒颜色的透明度、清澈度和酒体的浓度。 将酒缓缓注入郁金香形透明高脚杯内,约1/4-1/3杯。对着光源,向前倾斜45度,举杯齐眉观察其颜色。优质红酒能体现出鲜亮的质感。丰收经典珍藏干红呈高雅的深宝石红色,晶莹绚丽。了解酒的透明度和质感后,还要看一下酒体的浓度如何。轻轻晃动酒杯,倾斜看是否有酒液沿杯壁下滑的痕迹,即是否挂杯。丰收典藏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酒体醇厚、丰满,酒精含量高,轻晃酒杯,酒液顺杯壁缓缓留下。
闻香:
观色完毕便进入闻香阶段。葡萄酒的香味同样因酒的年份、葡萄品种以及酿造方法不同而时有改变。将酒倒入酒杯,轻轻将酒杯放到鼻子前嗅闻,通常可以闻到自然挥发的香味。然后轻轻旋动酒杯,使酒沿杯壁旋转以增加香气浓度。优质葡萄酒具有纯正、协调的果香和酒香,经像木桶储存过的葡萄酒还有柔和适中的橡木香,变质的酒则会有酸味、硫磺味等不愉快的气味。
享用西餐应注意礼仪 篇2
使用刀叉
如在用餐时要放下刀叉,应将其放在盘子两边,刀与叉子头向内。
如用完了餐(即使盘中仍有剩余食物),应把刀叉平行斜放入盘中,叉齿朝下。叉离自己近、刀离自己远。
在将盘中食物推到叉上去时,应使用面包,而不要用刀去推。
不要始终拿着刀,也不要刀朝上。而要在切好食物后,便放下刀,让刀放在盘子平行的右侧,然后使用叉吃。
注意,如果不知该怎么正确使用刀叉时,就看别人如何做,依样画葫芦。
在有许多刀叉排列在桌上时,使用规则也是每次使用最外侧的刀与叉。
在使用刀时,应刀刃向下、食指按在刀脊上切割。
选用酒杯
如果你面前放着四个杯子,不要随便拿起哪只就用。要知道其中的区分。
大杯用于盛水,人们不用它来干杯。因此,干杯时不能举这个大杯。
中杯用于盛红葡萄酒。小杯用于盛白葡萄酒。细长杯子用来盛香槟酒。
食用面包
将面包放在自己左面小盘中。在食用面包时,是不用刀去切割面包的,而是用手撕下一块一块面包,然后再放入嘴中。因此,人们也不用嘴去直接咬面包,除非是三明治。
如果要将黄油涂上面包,应是用手一块块撕下面包,然后一小块一小块涂。不要一下子将整个面包涂满。当然在早餐时,可以在一长条半片棍子面包上涂上黄油、果酱。但在正餐中就不能这样了。
饮酒、水、饮料时应注意事项
在饮用杯中物时,应先将口中咀嚼物咽下,然后将刀、叉在盘中放成八字形或交叉,再用餐巾纸将嘴唇擦拭干净。然后再喝酒、水等。
在喝酒、水等时,中国人习惯举杯仰头痛饮,一口喝光。而在西方这却恰恰是应避免的。最文明的方式在西方是头保持平直、一口口啜饮。喝到底时,杯中总还是留一点酒。
在喝饮料、汤、酒、水等时,不要用嘴唇吸出声音来,而应一口一口地轻轻喝。
在祝酒时,总是由主人或是地位、身份最高者倡议。
在握杯时,应一手抓满杯子,不要在擎杯时翘起小指或其它手指。
享用西餐应注意礼仪 篇3
一、座次安排有讲究
(一)席位排列的规定
女士优先:在西餐礼仪里,往往体现女士优先的原则。排定用餐席位时,一般女主人为第一主人,在主位就位。而男主人为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距离主位:西餐桌上席位的尊卑,是根据其距离主位的远近决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于距主位远的位置。
以右为尊:排定席位时,以右为尊是基本原则。就某一具体位置而言,按礼仪规范其右侧要高于左侧之位。在西餐排位时,男主宾要排在女主人的右侧,女主宾排在男主人的右侧,按此原则,依次排列。
面门为上:按礼仪的要求,面对餐厅正门的位子要高于背对餐厅正门的位子。
交叉排列:西餐排列席位时,讲究交叉排列的原则,即男女应当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应当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来,宴会场合是要拓展人际关系,这样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让人们能多和周围客人聊天认识,达到社交目的。
(二)位置排法
就座西餐的位置排法与中餐有一定的不同,中餐多使用圆桌,西餐则以长桌为主。长桌的.位置排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法式就座方式:主人位置在中间,男女主人对坐,女主人右边是男主宾,左边是男次宾,男主人右边是女主客,左边是女次客,陪客则尽量往旁边坐。
英美式就座方式:桌子两端为男女主人,若夫妇一起受邀,则男性坐在女主人的右手边,女性坐在男主人的右手边,左边则是次客的位置,如果是陪同客尽量往中问坐。
二、西餐入座礼仪
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
三、女性的皮包放哪里
在欧美的西餐礼仪中,女性入座后,通常会直接把手提包放在脚边的地板上。由于她们对手提包的处理是如此,所以,把手提包放置桌上,对他们来说,是很冒失的行为,因此,除了晚装的小手包,其他手提包不能放在餐桌上。可能有很多人不习惯把手提包放在地板上,这时,你可以把手提包放在背后和椅子之间,若是邻座没有人,也可以放置在椅子上。
四、餐布的使用
西餐礼仪中有“餐桌礼仪从餐巾布开始”这一谚语。餐巾布通常是折叠好放在位子中间的装饰盘上,这是正式的晚宴上常见的餐巾摆法。如何优雅的使用餐巾布?
1、入座后,不要急于打开你的餐巾布,因为第一个打开餐巾布的人应该是女主人,她的这个动作宣布晚宴正式开始;
2、一般人用餐时应将餐巾布平铺在双腿上,较大的餐巾布可以对折后铺在腿上,餐巾布挂在胸前或围在脖子上只适用于小孩或用餐不方便的人;
3、餐巾布也叫口布,是用来擦嘴的,所以不要用它来擦脸或擦餐具,除了必要时用来擦嘴之外,在餐桌上用餐的整个过程中你的餐巾布必须一直保持平铺在你的双腿上;
4、用餐期间需要中途离席时,你应该把餐巾布放在你的椅子上,这表示用餐未完毕,你还会再回来继续用餐;
5、用餐完毕后,把你的餐巾布从中间拿起,放在桌子上,具体位置是你盘子左边的地方,正如打开餐巾布一样,把餐巾布放回桌上的动作也是由女主人先做的,这表示晚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