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敬老爱老心得体会【汇总3篇】》
社会实践敬老爱老心得体会 篇1
实践的中途,领导来看望我们,要我们好好学习,为以后祖国的建设打好基础。
各行各业都辛苦,可是我们在这里,不但看到了艰辛,也看到了伟大。民工们在烈日酷寒的天气里,仍然在为城市建设而努力着。
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的一些情况,让我感慨万千。
首先我想到的是安全问题。工人们可能是太熟悉他们的工作了,也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就不注重那些器械操作规程,认为怎么好用就怎么用。他们在砌砖的时候,随意搭设脚手架,而且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扣件,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扣件扣紧了钢管才不会乱滚,人站上去才会安全。安全兜网也没有按照规定架设,灰土石块掉下来砸到下面的人就不说了,如果是人掉下来,他的生命安全还能得到保证吗?我们还看到有人用塔吊将钢管或者圆原木运送到楼上,结果被监工骂了而且扣了工钱。是的,如果不小心,材料滚动下来,砸伤了人,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为了生命安全,企业的负责人应该为他们买保险,应该给他们上安全教育课。
然后先本此实践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未去工地之前我从没想象过两个月的实践我能承下来。但是通过这次实践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最后,通过这次实践使我对工程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践对我的识图及作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绘图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到即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这次实践也许绘图只是用书本上的照搬照画,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设计是否能施工。
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敬老爱老心得体会 篇2
暑假,妈妈带着我回湖南一个星期,在出发前的晚上,妈妈提醒我回来后要准备写一篇湖南农村社会实践心得。
今年的湖南省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妈妈带我沿着乡村公路,去到农民伯伯们干农活的一个村子里。在田间,随处可见戴着草帽、扛着锄头、手拿镰刀、挑着水桶,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忙碌着的农民伯伯们。由于一直没有下雨,附近的几条河都已经干涸了,妈妈让我拿着水瓢将水从水桶里淋到禾苗上。之后来到白菜地里用锄头将土松开,再将水一勺一勺地淋到白菜根茎上。我干了还没到半个小时,已经满头大汗,衣服也湿透了。
短短的一个上午,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贴进农民伯伯们的生活,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也让我认识到:我们平时吃的粮食来之不易,那都是农民伯伯们付出了血和汗得来的,以后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每一颗粮食。
社会实践敬老爱老心得体会 篇3
在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观察国内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上,与此同时,我们将这些国内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寒假期间小组成员在美国了解到的国外大学生生活习惯进行比对,试图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来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并加以吸纳借鉴,最后为国内大学生提出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方法。
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较为特殊,因为这本是之前寒假社会实践的内容,但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在寒假完成,原先的小组成员也走了大半。在种种困难下,终于是把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了,让人很是欣慰。
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老实说,我一开始拿到这个方向时是并不看好的,因为涉及到学习习惯这样比较空泛的问题,一次单独的相对简单的社会实践是无法完全弄明白的。上面有一大堆教育学的的专家在进行有关学习习惯的研究,我们这个小组未必能提出特别有意义的见解。
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展开,我发现,中美大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着的,而这些学习习惯的差异也的确会对学习研究的质量产生影响。最显著的一个问题,莫过于对未来学习的规划。在美国访问期间,我问了很多人,询问他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什么规划,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能侃侃而谈,那个大学的哪个方向,都早已做好了安排。虽然我们的问卷中,大部分的国内大学生都有具体的安排,但是根据我的具体的采访调查来看,有很多人只是说到时候大家都考研,所以自己也要考个研。实地采访与网上问卷的差异也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哪怕是同一个人,在采访和问卷中也会采取不同的回答方式,这一个方面的差异其实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
不过,尽管学习习惯上有很多的差异,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殊途同归,大道至简。将目光聚焦于国内国外那批最顶尖的学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学习方式基本一致,很难说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对待学习这件事上,必要的好的学习习惯是必要的,但若是想有所成就,依然离不开自身孜孜不倦的钻研,这一点无可替代。在学习国外学习方式时,不能只学其形而未得其神,自认有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却不去学习。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个求知者应有的态度。
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的组员横跨多个学院,组织起来相对较为困难,这对我这个组织者也是一个挑战。同时,鉴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美国社会实践期间收集的材料不是很完备,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最后得到的结果虽然说不上完美,但也不是很差,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这次的社会实践,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说一句老实话,困难很大一部分来自自身的拖延症,很多事情一拖再拖,最后剩下的时间就不是很充裕。拖延症这个问题,虽然说遇上了很多遍,它的弊端也已经被大大小小的专家剖析地很清楚,但就是难以真正解决-,也许只有死线,才会让一个人充满生产力吧。
话题再回到学习习惯本身,学习习惯本身作为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件,本就因为个人的选择而不同,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习惯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一点我们可以归结到社会文化因素上来。相比于国内的环境而言,美国的民风更显奔放,一些我们一般情况下不会想到的事件常有发生,这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很难去判别谁好谁坏,但确实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多样性吧。
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学到很多。这次社会实践实践跨度长,留下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无法克服,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总能将它们解决。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很多看上去非常困难的问题,如果通过小组活动,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解决,如果一心埋头苦干,反而会让很多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