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热门9篇)正文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热门9篇)》

时间: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通用9篇)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1

本人1993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学院。在海口九中工作18年,18年来兢兢业业,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工作卓有成效。

现在本人是海口九中教务处主任,一直来热爱教育教学,爱岗敬业、精业,是一名科研积极分子。了解教育法纪法规,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是海口市第一、二批骨干和学科带头人,20xx年被评为海口市优秀教师。现被聘为海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周末流动学院”的指导教师,经常在省市各校上示范课,交流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同时也是学校科组的学科带头人,为同组老师做示范,尤其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示范得到了科组老师们的推崇。在日常的教学中,方法多样灵活,教学成绩优秀,是竞赛辅导和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在十一·五课题“积极幸福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是主研人员,积极参与,卓有成效。在十二·五课题“三学两评”的应用与开发中(该课题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立项为“国家重点课题”)任组长,认真策划,积极推进,现学校教师已经基本认同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各学科组还设立了子课题并积极开发适合于本学科的“三学两评”教学模式,课题推进顺利并卓有成效,不仅在校内开花结果,还飘香校外,该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的有效教学、海口市以至海南省的有效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课题推进中,认真做了“开题报告”,做了“阶段性小结”,今年向教育厅推选了本人撰写的“课题研究经验报告”。

本人撰写的论文“关于“三学两评”教学模式的反思”在20xx年海口市的“有效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20xx年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2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呼声响彻全国之际,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才会不是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才会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闪光的一颗恒星。

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耕耘的十一个春秋中,我始终把能够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提高自己的教科研工作水平,我积极参加我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珍惜参加我市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和科研名师培训学习的机会,虚心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反思。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各种教育刊物从中汲取营养,融汇贯通随时作好摘抄笔记。并在我市教育论坛上与同行经常进行交流学习经验。

在 “十五”期间,我积极投身于我校科研课题的研究,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探索总结出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农村小学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和谐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活动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研究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构建符合我们农村小学实际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和谐发展,该课题于2019年3月通过市级鉴定,被评为优秀等级并颁发了结题证书,

在“”期间,我有幸再次成为我校“”科研课题组的成员,并主动承担起“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应用。2019年我的课题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被五常市教育学会评为二等论文,2019年我的科研论文《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习惯》在五常市“”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评审中被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

我始终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已有30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其中〈〈小学作文入门的金钥匙〉〉、〈〈学习伴我成长〉〉、〈〈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乘车〉〉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论文;〈〈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谈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如何排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浅谈如何以语文课中的人物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被评为省级论文;〈〈运用激励方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整合不能失去学科特点〉〉等论文被评为哈市级论文。2019、2019年连续先后被评为我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我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显著提高,为我在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使我的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和质的飞跃。几年来,我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镇名列前茅,在我镇的教学研讨会上所献的语文、数学、队会等课均被评为优质课;在我镇组织的网点教研会上我所出的课均被评为优质课;在我市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所献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长方体的体积》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在我市组织的教学竞赛中我所执教的〈〈小壁虎借尾巴〉〉、〈〈看雪〉〉、〈〈赵州桥〉〉、〈〈去年的树〉〉先后4次荣获一等奖;在我省组织的教学竞赛中我所执教的〈〈小鸟的呼唤〉〉荣获二等奖。2019年被评为五常市优秀班主任。2019、2019连续两年获五常市记大功奖励。2019年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班主任,哈尔滨市优秀教师,并被评为县域优秀教育人才。

教学无止境,研究无止境。十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努力用智慧去教学,用智慧去研究,用智慧去演绎平凡而充实的人生轨迹。“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将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在课程改革大潮中大显身手,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实现智慧和生命的超越。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3

,出生于1981年,本科学历,现小学一级数学教师,任职于郎溪县新发中心学校小学部。

9月,我宣城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作为年青的教师,本人一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诚教学,热心教研,尊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克己奉公,爱心助人,事事处处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感教育乃立国之本,而中国现行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手段已落伍于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我放弃了许多很好的“跳槽”机会,不追名逐利,潜心研究教育,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佳绩之余暇,著意从事教育科研与改革,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默默无闻地的甘作园丁,乐为人梯。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教师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功底。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我连续参加了大专及本科的函授学习,自以为良好的基础,顽强的学习毅力再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我于下半年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文凭。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和现代管理的需要,我又于参加了教师继续教育和inter培训的学习等。

总之,本人教育思想端正,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研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陈旧的教育教学概念,有独创性地发展学生的智商和情绪智慧,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优化第一课堂教学,开设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于此同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并创制有意义的教具和图文资料,不断提高自己施行教学的科学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培育优等生,辅导后进生,争取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发展。本人从事数学教学的业绩历年来是名利前茅的,也有案可稽。执教的《圆的认识》及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都在郎溪县小学数学优质课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一等奖。在广德实验小学执教的《倍数和因数》也荣获宣城市小学数学优质课二等奖。“富有激情”是不少数学行家对我的课堂教学的一致评价。本人于3月也有幸与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一同对东夏小学进行视导工作,所示范的《年月 日》课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及东夏小学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

为了及时掌握当前教育研究的动态信息,瞄准最新发展水平,本人长期自费订阅《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学研究》等数学报刊和资料。每年也阅读六七万字的教育理论著作和教学研究文章,并作了大量笔记。同时,结合本校、本人的教学实际,深入研读,以利创新中国化、本土化、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理论。

几年的自学,不仅给了我知识,更给了我种种启迪。在自学的日子里,我所撰写的《小学数学“体验和探索”的尝试》、《数感培养初探》、《让数学教学焕发人文色彩》分别获郎溪县小学数学论文三等奖、郎溪县小学数学论文二等奖、郎溪县小学数学论文三等奖,《新课程理念下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几点体会》、《数学教学因阅读而完整》分别获宣城市小学数学论文的三等奖和宣城市小学数学论文二等奖。当然除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外,我更注意教育理论及管理理论的学习,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学校管理》,了解前沿管理理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年教苑耕耘,几年班级管理,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教育管理方面,我深知班主任是一班之魂,班主任的观念、学识、魄力决定了一个班级的水准。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高举教育现代化及素质教育这两面大旗,抓教育观念的更新,抓教育设施的完善,抓班干部的建设,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我任期间,班级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我班连续3年荣获新发镇优秀班级,获郎溪县文明班级等荣誉称号。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知识积累,锲而不舍地教研探索,自觉已基本具备了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正在逐渐形成一套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4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转眼间 我来到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四个年头,作为这所年轻学校的拓荒者之一, 我经受了重重困难的严峻考验,并在担任两个班语文课的同时,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期间,我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负责精神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意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己。

新学期,学校分工中我主要负责教科研、教师培训等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我始终全力以赴,认真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因为我初到教务处负责工作,工作中没有什么经验,在工作中经常向经验丰富的领导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够开动脑筋想办法,努力把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搞好。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当今学校的主方向。教科研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抓教学抓教研,任务艰巨而复杂。在当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趋势下,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严肃的挑战,教师不学习,就会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大多数教师每天忙于教学与班级管理,没有时间进行学习,接受的信息就会受到阻碍。我负责此项工作,深感担子很重。我首先确定了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及具体活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障教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写一篇教科研论文,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年参加一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根据研究效果和获奖等级给予表彰,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在教科研活动中,我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积极参加:

2019年5月,在我的建议和组织下,我校成功申报了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城乡结合处优质学校教育发展策略的研究》,主持人是校长,具体工作由我负责。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坚持定期开展活动,进行学习,开展实验。实验教师做好记录,总结,写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经常开展课题研讨课,记下创新火花,每次活动,我都跟着参与,同样做好记录。为了教研,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学习理论,通过一年多的经验积累,试验教师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我们的努力下,我校的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市区级教科研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2019年5月,我主持的2019年度郑州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并通过结题验收,评为二等奖。

2019年,作为第一合作者,我参与了校长孔繁强主持的2019至2019学年郑州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并以优异成绩结题验收,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一等奖。

2019年八月,我撰写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二等奖。

此外,我还负责着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为了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将培训分为教师校本培训、新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有针对性的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我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各项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工作着奉献着并快乐着。我不能给自己画一个句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再接再厉,努力做好每项工作,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科研先进工作者。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5

本人1993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学院。在海口九中工作20xx年,20xx年来兢兢业业,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工作卓有成效。

现在本人是海口九中教务处主任,一直来热爱教育教学,爱岗敬业、精业,是一名科研积极分子。了解教育法纪法规,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是海口市第一、二批骨干和学科带头人,20xx年被评为海口市优秀教师。现被聘为海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周末流动学院”的指导教师,经常在省市各校上示范课,交流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同时也是学校科组的学科带头人,为同组老师做示范,尤其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示范得到了科组老师们的推崇。在日常的教学中,方法多样灵活,教学成绩优秀,是竞赛辅导和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在十一·五课题“积极幸福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是主研人员,积极参与,卓有成效。在十二·五课题“三学两评”的应用与开发中(该课题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立项为“国家重点课题”)任组长,认真策划,积极推进,现学校教师已经基本认同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各学科组还设立了子课题并积极开发适合于本学科的“三学两评”教学模式,课题推进顺利并卓有成效,不仅在校内开花结果,还飘香校外,该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的有效教学、海口市以至海南省的有效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课题推进中,认真做了“开题报告”,做了“阶段性小结”,今年向教育厅推选了本人撰写的“课题研究经验报告”。

本人撰写的论文“关于“三学两评”教学模式的反思”在20xx年海口市的“有效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20xx年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6

x老师是一位勤于钻研、善于积累、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研究型、科研型教师。她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学校领导的得力科研助手。2019年、2019年被评为区教育学会优秀会员,xx年被评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x省教育学会会员。在实验阶段,她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硬道理。把实验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xx年被评为xx区小学数学教学新秀,xx年在xx区“名、优”教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在xx年北区首届农村小学教师六项基本功竞赛中,获全能优胜奖。多年来,她都能以科研为抓手,以课题为引领,在小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等工作中刻苦钻研,奋发努力,勇于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在我区课改的全面铺开之时,x老师有幸成为我校课改的第一批弄潮儿。几年来,她实践并真切地感受着课改的真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给教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作为一名一线的骨干教师,她非常重视理论学习,平时认真阅读教学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学习教科研专著,认真聆听各类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促使她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不断加深。她深深知道:只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学习则落伍,不进步则退步。xx年5月,x老师被学校推荐参加了x区教育学会举办的“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各位教学名师如于红军、张丽、田红等老师的报告给予她宝贵的教学、研究经验。她认真学习,努力实践,8月被评为x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在过去的几年中,x老师一直在坚持着主持或参与各项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区教育学会教科所以及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她与其他几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的教学活动,虚心向同行们学习,不断吸收营养,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一个老师并不一定会搞科研,但一个不会搞科研的老师一定不会是好老师。自工作以来x老师一直都能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科研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2019年——2019年主持实施我校“十五”期间教育科研课题《优化课堂结构,提高阅读效果;加强读中学写,培养作文能力》,2019年撰写的《激情引趣 乐中施教》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千字文评奖活动中获二等奖、2019年撰写的《多媒体电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全市中小学电教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2019年,她负责主持区级教育科研课题《小学快乐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带领教研组的同事们一起研究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方法,后撰写的《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获第三界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论文类二等奖;《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一文在课题研究问卷调查报告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她多次承担公开教学,作为一名骨干教师,x老师尽心尽责,尽其所能地参加区、校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积极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教育科研。

科研实验需要有耐心和有恒心的教师去钻研。她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走科研之路,中国教育才会走向世界,才有希望;她愿意成为科研之路上的铺路石,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7

本人1993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学院。在海口九中工作2019年,2019年来兢兢业业,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工作卓有成效。

现在本人是海口九中教务处主任,一直来热爱教育教学,爱岗敬业、精业,是一名科研积极分子。了解教育法纪法规,贯彻教育方针政策,是海口市第一、二批骨干和学科带头人,2019年被评为海口市优秀教师。现被聘为海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周末流动学院”的指导教师,经常在省市各校上示范课,交流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同时也是学校科组的学科带头人,为同组老师做示范,尤其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示范得到了科组老师们的推崇。在日常的教学中,方法多样灵活,教学成绩优秀,是竞赛辅导和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在十一·五课题“积极幸福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是主研人员,积极参与,卓有成效。在十二·五课题“三学两评”的应用与开发中(该课题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立项为“国家重点课题”)任组长,认真策划,积极推进,现学校教师已经基本认同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各学科组还设立了子课题并积极开发适合于本学科的“三学两评”教学模式,课题推进顺利并卓有成效,不仅在校内开花结果,还飘香校外,该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的有效教学、海口市以至海南省的有效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课题推进中,认真做了“开题报告”,做了“阶段性小结”,今年向教育厅推选了本人撰写的“课题研究经验报告”。

本人撰写的论文“关于“三学两评”教学模式的反思”在2019年海口市的“有效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2019年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8

“我愿把一颗赤诚的心投入教育科研,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科研事业。”我的信念

我是杨柳雪实验小学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兼任语文教研组长,一九九四年九月参加教育工作。我热爱教育科研,潜心教育科研,始终把科研与教研工作有机结合,扎扎实实开展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研,用科研促“课改”,使学校科研活动有序开展,也使我在教科研活动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超越、不断成长起来。

一、热爱教育科研,提升自我素质

我认为开展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驱动力,更是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有效促进课程改革,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窗口,于是,我凭着一颗赤诚的心,热爱教育科研事业,对科研工作与活动执著地追求,认真学习与钻研教育科研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杂志,自修各种教育理论和专业文化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明确新时期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教育科研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为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素质教育为契机,以主体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重心,以优化教育为归宿,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促进教研,教研服务科研,面向未来,立足课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主体性、合作性的现代人。正因如此,我就毫不松驰地给自己加压,给自身充电,凡是外出培训和学习,我都会积极参加,认真倾听,仔细做好笔记。平时,我会带领学校教师一丝不苟地学习《新课程标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与教科研有关的内容。我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当老师,搞科研,必须要热爱教育科研,要有精深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有付出必有收获,我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在我的努力过程中得到了不断提高,

二、潜心教育科研,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勤于研而善研,勤于教而会教,以教促研,以研促教”这是我的工作宗旨。在学校我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时刻履行自己的职责,带领全校语文教师以教研组为阵地,强化学校承担的市级与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校级教研专题的研究,不流于形式,不走马观花,形成完整的教育科研体系,收到较好的效果。

1.全心投入课题研究积极参与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研究》的研究,曾撰写多篇习作教学论文,并获区级奖,2011年撰写教学案例《写人作文教学设计》在课题教学案例集中发表,该课题现已结题。

2.我校承担了区级课题《学习策略在高校课堂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当这个课题被立项后,我就主动参与研究,每一个阶段的子课题的研究,我都会带头写论文,带头写案例,带头写反思,及时总结。三年多的课题研究,我撰写的论文、案例、阶段性的小结10余篇。与此同时,我还大胆探索校本教研的方法,采取自然实验法、观摩法、对比法、积累法和经验总结法以及典型引路法,每月组织学校语文老师开展两次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集中授课、评课,相互学习,勇于革新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我坚持多留心、多观察、勤动脑、勤动手,时刻注意发现并收集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典型案例,及时点评,做到实事求是,切合农村教学实情,力求做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xx年4月,该课题顺利结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高。

三、坚持科研,取得可喜成绩。

教育科研是一个长期性的常规工作,每一个学校、每一位老师必须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力求在教育科研中一步一个脚印,毫不松懈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校本教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年来,我积极参加省级语文新课程研修、区级班主任等研修活动。在远程研修中,获得山东省远程研修组组长;在班主任研修中,曾撰写班会案例、主题班会优秀课评选均获一等奖。我撰写的论文《创建录音作业促进学生发展》获得省级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中,获得优秀教学奖。2011年,在滨州市教学常规月论文比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曾教学《制作泥鸭》一课,获得区级一等奖。还撰写论文《语文众多媒体可见运用的问题及策略》、《儿童节的礼物》、《语文实践性研究》、《语文习作教学设计》、《循序渐进抓管理点面结合促成效》、《有效指导阅读,提高阅读效率》等二十几篇论文分别获得区级及区级以上奖项。在班级管理中,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获得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奖。在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赛获得区级二等奖。与青年教师李红风结对帮扶,在“师徒共上一堂课”活动中获得区级奖。

教育科研任重道远,但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凭着我们对教育科研事业的热爱和执著的追求,一定能和同行们一起打造教育科研事业新的辉煌。

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9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毕业九年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xx年兼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工作.工作期间,我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负责精神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尽职尽责地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几年来我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简介如下:

一、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过去常说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在当今知识更新迅速的年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有常流水。我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以来,我潜心钻研少儿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为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我一直订阅《中学语文教学》、《班主任》、《中学作文教学》、《教师报》等,坚持每天学习一小时,并做好学习记录。每天坚持写教后反思、教学随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从网上观看教学实录,下载、制作好的课件等,认真学习、汲取别人的有效经验,来不断充实自己;我还积极参加市县的各种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我转变了教育观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大胆的将学到的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中,真正做到在反思中提升;因为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干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要想让学生学到多的知识,首先要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本领;要想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二、大胆革新,形成特色。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也在努力探索“高效率、有特色”语文课堂。为了改变枯燥的语文课堂,我将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划为课前准备时间,安排具体的活动,内容有:即兴演讲、诗歌朗诵、成语荟萃、讲故事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将讨论、合作、探究、自学等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在一块,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的接受知识。同时,让语文课走向生活,各单元后面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精心组织学生走进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去调查、了解,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从而感悟生活的真谛。如调查庙沟门的卫生状况、了解庙沟门的环境污染、风俗习惯等,调查完要写好调查报告。几年来,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我所带的九年级语文在中考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被学校多次评为“模范教师”、“教学能手”等.在去年举行的“府谷县第九届教学大赛”中,我荣获“初中语文组二等奖”。这更坚定了探究语文教学的信念。

三、合作创新,整体提高。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当今学校的主方向。教研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抓教学抓教研,任务艰巨而复杂。我作为教研组长,只重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这显然不是一名合格的组长。我要求自己在苦练基本功,积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能带动本组老师和我一起热爱语文教学,共同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1.教研活动制度化,平时教研经常化。

我们组根据学校的教科研制度专门制订了本组的制度和计划。要求全组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在职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鼓励本组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完成一篇。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期每位教师要上汇报课,优秀教师要上公开课和优质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听课要作详实的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

2.坚持教研组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每周星期三为语文组教研组活动时间,活动的内容有:观摩讨论、专题研究、经验交流、教法研究、实践反思等。几年来,我上了多节观摩课,上了8节示范课,特别是《出师表》、《海燕》等示范课在学校引起较大的反响,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参与学校的专题研究如《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如何评价学生》等专题10余个;语文组研究的专题如《如何批改作文》、《怎样合理有效的应用多媒体》等专题30多个;组织各类经验交流20多次,自己制作课件30多个;每学期组织听课、评课17次左右;总之,每次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努力做到:及时交流、及时研讨和及时反思。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在研讨中提高。

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本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我还负责学校的教师培训和学习工作。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我校教师共60多人,青年教师占大多数,所以,对老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将培训分为教师校本培训、新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有针对性的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校本培训部分主要由教导处精心组织讲座、学习、观看DVD等,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新教师实行“一帮一”培训学习,就是新上岗的年轻教师拜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为师,让老教师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培养较强的教学能力,让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我所帮过的王建平、杨莉等年轻教师,他们已经成为了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学校的骨干教师。还开展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培训活动,这些学习内容及时的提高了老师们的教科研水平。我们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老师们学习,为了教师们更好的相互学习、展示自我,我们还组织了大规模的“庙沟门中学教学大赛”活动,评选出刘浩、孙小红等校级“教学能手”6名。我校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每半年不少于2万字,论文随笔每月一篇,我校老师的论文随笔多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我撰写的获奖论文:

xx年,《班级管理上的几种错误倾向》获府谷县教研室教师论文评选二等奖

xx年,《浅论如何对待学困生》荣获榆林市第五届“国庆杯”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xx年,《关注新课标下的几种阅读能力》获府谷县教研室教师论文评选三等奖

xx年,《初中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获府谷县教研室教师论文评选二等奖

xx年,《构建绿色语文享受学习乐趣》获榆林市第七届“国庆杯”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

xx年,《如何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陕西省农村初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被遴选为优秀教学成果进行交流研讨。

通过培训和学习,大大的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4、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我组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语文知识竞赛、作文竞赛;我负责命题,组织语文组成员评比获奖情况,及时公布获奖学生名单,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给获奖学生颁奖,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我还组织了大型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书法作品展等活动,共有80多名学生获奖,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努力办好校园《荷尖》报,为师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荷尖》报是庙沟门中学的校办刊物,主要由我负责编辑。刊物内容丰富,主要刊登教师的论文、随笔;学生的优秀作品;名人读书故事;教学方法经验交流;校内先进人和事迹报道;校本培训专题研究结果等。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亲自搜集、整理材料,经常动员、鼓励全校师生踊跃投稿,精心修改刊登内容,确保报刊的质量。《荷尖》报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师生参与的激情高,选送的稿件独特、新颖。《荷尖》报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这更增加了我办好《荷尖》报的信心。

6、组织大型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将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我组织了“关于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我和刘增良老师、八年级的五位班主任,带领八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到庙沟门的红胜煤矿、二道沟煤矿、二道沟焦化厂、聚金帮镁

厂进行实地调查,按计划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情况。回来以后汇总、分析了调查结果,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写好调查报告。整个活动过程全程拍摄,最后刻录成光盘。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庙沟门的环境污染调查”、“了解庙沟门的风俗习惯”等,真正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体验学习的乐趣。

7教研组成果

xx年,语文教研组在榆林市第四届“国庆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xx年,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府谷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xx年,在府谷县教研室xx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xx年,语文教研组在榆林市第五届“国庆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xx年,语文教研组在榆林市第六届“国庆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xx年,在府谷县教研室xx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xx年,在榆林市举行的“爱我家乡中学生征文大赛”中,我校有14名学生获奖,我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xx年,我组选送的书法作品有两人获市级二等奖;有6人获县级二、三等奖

四、扎实工作,实在收获。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组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和专业引领,全组教师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变得有思想、有个性,教学工作不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大多数教师都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教师逐步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化。其二,教育科研的氛围进一步形成。由于学校重视,措施得力,组内落实到位,教师由不自觉逐步走向自觉,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其三,课堂教学焕发了活力。通过教育科研,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明显增加。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其四,“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一批教学能手脱颖而出。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健全和完善各种教育科研制度。充分挖掘本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增强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