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文秘知识 > 新闻报道 >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汇总九篇】正文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汇总九篇】》

时间: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通用9篇)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1

当天,黄河社区、彭李社工站、威海市商业银行滨州分行联合组织开展 “情系冬至、关爱弱势”包饺子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社区“黄河大妈”志愿者齐聚一堂,摆开阵势。大家有的切馅儿、有的和面、有的擀皮儿、有的包饺子,讲着各自日常故事、交流着冬至过节习俗、相互学习包饺子技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人多力量大,不多时间,一盘盘饺子已经成型包好。随后被端进厨房,社区工作人员早已把锅里的水烧开,饺子煮进锅里,打着旋、翻转着,不多时,冒着热气、飘着香气、含着瑞气的饺子被捞进盘中、盛在碗中,一部分由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品尝,一部分送给辖区的失独老人、困难群众,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诠释了黄河社区“魏”您服务的真谛。

“我得了偏瘫,生活不方便,本以为这个冬至吃不上饺子啦,没想到社区给送了过来,热腾腾的,真香!。”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社区居民任红霞异常高兴。

“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到来,听说社区搞包饺子活动,我一大早赶过来,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过冬至节,觉得很有意义,看到自己包好的.水饺能帮助到辖区居民,自己也觉得很快乐。”居民张军伟说。

“我们多方联合组织开展这次活动,充分发挥共驻共建单位、社工和‘黄河大妈’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包饺子交流感情、传承文化、传递爱心,让冬至节过得有情有义更有爱,让辖区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社区服务的温度。”魏素香说。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2

12月21日冬至这天,为了给一线工地建设者带来节日的温暖,中建五局腾讯天津高新云数据中心项目开展“情暖冬至爱在五局”包饺子活动。项目青年志愿者与工友们一起擀皮儿、包馅儿、吃饺子,现场热闹而又充满温情。

工友们一边吃饺子一边感慨道,寒冷冬日里的这顿饺子,不仅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归属,也感受到来自项目部和新区的爱与关怀。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3

12月21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俗话说,“冬至到,吃饺子。”这一天,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晋控电力公司各单位开展“冬至包饺子 温情暖寒冬”慰问活动,送温暖,送叮嘱,送祝福,让员工在寒冷的季节里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一大早天还没亮,漳泽发电分公司职工食堂女工志愿者已经忙碌了起来,摘菜,和面,调馅儿,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待饺子馅调制完成,大家又聚到方桌旁开始一展身手。有一手就能捏成“元宝”的,有捏成六褶对称的,还有捏成状如麦穗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欢声笑语也使“迎冬至包饺子”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加充满温情。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这饺子真香,有家的味道。”蒲洲热电公司职工食堂大厅内温情四溢,其乐融融,60多名女职工正在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食堂专门准备了彩色饺子皮,几名“能工巧匠”还摆出了“晋”字造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处处洋溢着“家”的味道与温暖。

冬至饺子,包住温暖。来自临汾热电公司各党支部、各部门的员工集聚食堂餐厅,和面、擀饺子皮、包饺子,大家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唠着家常,一片欢乐祥和气氛。“饺子象征团圆,就好比人心聚在一起一样,这次包饺子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庭的幸福滋味。”参加包饺子的职工说。

“一碗饺子一片情,个个饺子暖人心。”“今年我有福气啦!快看,我吃到硬币啦!”“哈哈!你真幸运!”侯马热电分公司工会提前策划,布置装扮好现场,备好馅料,把面和好,职工们摩拳擦掌,个个展示出看家本领,现场欢声笑语,如过年般热闹,不一会儿,一排排独具个性、模样俊俏的饺子摆满了餐盘,有花朵、元宝、麦穗、月牙,各式各样,赏心悦目。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一线岗位时,那浓浓的饺子香使员工们忘却了冬日的寒意。

“师傅,辛苦了,冬至快乐!”工程公司在检修班组车间,为一线员工送去了平安祝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一盘盘清脆可口的蔬菜,一句句暖人心扉的祝福,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浓浓的关爱。员工们纷纷表示,一定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刻绷紧安全弦,规范操作,文明上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把安全生产作为感恩企业和回报社会及家庭最好的礼物。

寒冬相聚,情满心头。此次冬至包饺子活动,让职工感受到了深厚的传统节日魅力,在给大家带来浓浓节日气氛的同时,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更增进了职工间的友谊,增强了凝聚力,让职工在包饺子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和企业的关爱。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4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12月15日,保靖县幼儿园的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小朋友们唱着《久久消寒歌》,用小手包着饺子。

冬至将至,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来历和习俗,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保靖县幼儿园举行了“弘扬清廉过冬至,正气扬扬迎新年”主题活动,该园的老师们把厨房搬进了课堂,和萌娃们一起包起了饺子。只见孩子们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撸起袖子,拿起饺子皮、夹起肉馅,小手不停的上下捏着饺子皮包饺子。

在孩子们细致认真的努力下,不一会儿,各式各样、有模有样的饺子就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包好了。桌子上的碟子里,装满了一个又一个饺子。看着这些饺子,孩子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当天下午,孩子们就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第一次吃自己做的饺子,好开心呀!”该园大一班的小朋友杨先涛开心地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包饺子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文化。对于幼儿而言,包水饺不仅仅是锻炼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把厨房搬进课堂,让幼儿感受真实的生活,希望大家包出热情,吃出热情,品尝暖暖的师生情,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滋养丰富的精神世界,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且美好的传统民俗文化。”该园负责人田丽君介绍道。

据了解,为了组织好这次庆冬至教学活动,该园不仅开设冬至主题课程,让幼儿了解、学习冬至的来历和意义,组织幼儿集中学习冬至童谣及古诗,并且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发动家长指导幼儿在家里用超轻黏土和橡皮泥等材料,学习包饺子的方法,加深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5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为了让老人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12月20日下午,巢湖市益乐爱心社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来到卧牛山街道湖光社区长者之家,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迎冬至。

为了让老人们吃上热乎又美味的饺子,志愿者们提前向老人征求对馅料的意见,然后根据老人的要求精心调制饺子馅。又圆又薄的饺子皮、香气四溢的饺子馅儿,在老人们和志愿者们的巧手中变成800多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饺子。年近90岁抗美援朝老兵张先娟老人一边包饺子一边与志愿者们开心的聊天:“你们就像我的儿女一样,还特意过来陪我们过节,而且还送热腾腾的饺子到行动不便老人房间,我们真是太开心太感动了。”

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很快就包好了饺子。在煮水饺的功夫,志愿者们和老人聊起了家常,详细了解了老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叮嘱老人冬季到了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声声贴心的问候,长者之家活动室里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从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不难看出他们内心那一份满满的幸福感。

活动结束后,合肥市爱澜乐老汇养老服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倪爱澜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和老人感谢益乐爱心社妇联组织了本次活动。她动情的说:“志愿者们在传递美味的同时传递温暖,更是将健康传递给每一位老人,凝聚了力量,促进了和谐。”益乐爱心社妇联主席秦欣华指出,“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后益乐爱心社妇联会继续组织姐妹们参加多样化、特色化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让老人们感受到爱与关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继续拓宽爱心奉献渠道,提升社会责任感。”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6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当大雪履行完它的使命悄然离去,冬至又翩然而来。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长清区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师生们开展了“温馨冬至,创意水饺”系列活动。用童眼纵观冬至世界,体验浓浓冬至情。

12月20号下午二年级各班利用班会时间,给孩子们讲解了冬至的由来、习俗,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传统习俗“冬至节”。其中重点讲解了我国的传统美食水饺的来历、品种、包法等知识,并鼓励孩子们包创意水饺。

饺子象征着团圆,和和美美。通过此活动,同学们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想象力,还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品尝到了美味的水饺,最最重要的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到了中国五千年来积累的风俗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传统节日的魅力。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7

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机关干部职工文娱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谐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12月21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总工会组织“迎冬至 包饺子”活动。

在机关食堂里,党员干部们一起调馅、和面、擀皮、包饺子。现场笑语不断,气氛祥和,大家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还时不时在饺子里放上一颗“祝福豆”,现场充满了“家”的味道、“家”的温馨。

此次活动让大家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营造了团结和谐、快乐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单位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单位精神文明建设。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8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时节,西苑社区于12月17日举办“冬至送温暖,浓情暖人心”活动。通过包饺子等一系列活动,搭建志愿者们相互了解的平台。同时,借此促进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培养志愿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收获一份友谊和尊重。另外,社区组织志愿者把水饺送到独居老人、困难户、老党员家中,让老人感受到政府和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上午8点半,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社区工作人员就和志愿者们一起开始忙碌起来,社区活动室俨然变身成了厨房,由桌子临时拼凑成的操作台上,大家分成多个小组,分工协作,有的在和面,有的在切菜、还有的在剁肉馅,个个动作娴熟,每道工序都配合衔接有序。大家有说有笑,相互切磋包饺子的技巧,彼此比较着饺子的形状,现场气氛和谐,到处洋溢着“家”的味道、“家”的温馨。不一会儿的功夫,面前的盘子里就放满了饺子。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现煮好的饺子送水饺送到独居老人、困难户、老党员家中,让辖区老人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区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每年的冬至这天都能吃到社区送来这么好吃又‘温暖’的饺子,真好!”60岁的李女士边吃边说着。接着,在网格员们的带领下,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将饺子送到小区独居老人和老弱病残、腿脚不方便的居民手里,大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俗话常说,“冬至大如年”。通过此次冬至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也让辖区居民在寒冷的冬日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和社区的关爱。

冬至包水饺新闻稿范文 篇9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到了,年味也越来越浓,北方过冬至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12月21日上午,我校工会组织十余位“巧媳妇”志愿者老师走进学校食堂包水饺,用最家常的烟火气抚慰人心。

上午九点,工会组织志愿者老师准时走进学校食堂。精心调制的饺子馅、标致有形的饺子皮等准备就绪,“巧媳妇”们戴上围裙,立马动手包起来,有月牙饺,有大肚饺,形态不一,手法不同。老师们动作娴熟,有条不紊,一边忙碌着一边交流着包饺子的经验,一小时后千余饺子便错落有致的摆放在托盘上,等待下锅,等待节日里那股最熟悉的家常味儿。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午餐时分,一盘盘由志愿者老师们手工包制的热气腾腾的水饺端上了餐桌,老师们聚在一起纷纷品尝起来,讨论着自己最爱吃的饺子馅,谈笑着工作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家”的味道洋溢在整个餐厅。

“四方之食,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教工餐桌上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吃出的不只是食材本身的美味,还有“水饺”这一家常饭所蕴含的特殊意味,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也有对每位老师勤恳工作的贴心抚慰,更有最踏实日子里的平凡滋味。此次包水饺迎冬至活动的开展,不仅拉近了老师们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也使老师们感受到了来自十七中,来自大家庭的和睦与温暖,进一步提升了老师们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校园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