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推荐25篇》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25篇)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
1、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
2、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4、班主任工作要扎实,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集体和团队工作中,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5、心理咨询师要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进行个别辅导,随时保密。
6、切实开展好“心语屋”咨询活动。接受学生的咨询。
7、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
8、搞好宣传版报,通过校园广播站逐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9、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
10、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议,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2
一、健康教育组织
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的人员负责实施。
二、健康教育内容
1、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1)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探视制度、陪床制度、膳食制度等。
(2)介绍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卫生间使用、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呼叫器的使用等。
(3)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指导,手术前后知识宣教、自我护理知识和出院健康指导。
2、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指导(休养环境、良好心态、适当锻炼、营养饮食、伤口观察及就诊、医生复查等)、专科指导、个体指导。
三、健康教育形式
1、个别指导:在护理查房时,由高级责任护士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进行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确定主题。门诊利用病人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及病人作息制度选择时间进行集体讲解。讲解同时可配合幻灯、模型、图片等,以加深印象。
3、文字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图画或诗词等,标题要醒目,内容要通俗易懂。
4、座谈会: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组织病人对主题进行讨论并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5、展览:如图片或实物展览,内容应定期更换。
6、视听教材: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广播等视听设备在候诊大厅及住院病人活动区域进行宣教。
四、健康教育流程
1、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
2、制订相适应的目标。
3、拟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
4、根据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的形式。
5、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6、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
7、有针对性派发宣传资料。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3
1、教师讲课时,语言要清楚、达意,板书要端正、清晰、规范,字体大小要适中,左右方位要兼顾。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组织教学,讲课方法要生动灵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疲劳;要按时下课,不拖堂。
3、课上要注意学生的精神状态,遇有精神萎靡或其他不适情况者,及时做出妥善处理。
4、教科书、作业本及其它文具等符合卫生要求。
5、要定期调换学生的座位。上课时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和读写姿势。每天第二节、第六节课的任课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课间眼保健操。
6、教师要以身作则,避免不卫生行为,严禁在教室内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不乱扔粉笔头。
7、严格控制作业量和测验、考试次数,不得随意增加课时或在节假日补课。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超过8小时,大学生不超过10小时。
8、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卫生教育和完全教育。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4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小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3、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5、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专栏、黑板报等方面内容的定期更新;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咨询纪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要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3、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要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一、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幼关系,在一日常规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幼儿园应开设心理健康教师讲座、心灵驿站,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四、教师工作要扎实,要成为幼儿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集体和团队工作中,要发展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五、心理咨询室人员要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来访,注重幼儿的个别教育并进行幼儿个案分析和观察记录。通过开展角色游戏、主题教育活动等对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幼儿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去提高意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
七、搞好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长园地、橱窗等宣传阵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定期更新;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八、定期对幼儿进行心理测验,并做好家长学校心理教育工作。
九、积极开通幼儿园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幼儿园要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十、建设好校园环境,使幼儿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5
一、领导机制:
我校实行三级管理领导机制:校级管理(校长直接分管)、学段管理(德育处、专兼职心理教师、中层介入)、班级管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直接管理及教学渗透)。
我校建立了由校领导牵头,德育教导、教学教导、大队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各科大组长等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及领导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运行有效。定期举办研讨,有记录。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管理机构:
(一)组织架构图
(二)架构图各部门职责说明
校长:
1、统筹规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目标和方向;
2、统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3、确定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合适人选;
4、出席并指导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会议。
德育处:
1、在校长室的统一安排下,协助及督导各年级、各班主任做好班级活动中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2、参与心理辅导室制订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3、会同心理辅导室实施学生行为困扰等问题的调查与处理;
4、会同家委会举办家庭教育指导。
教导处:
1、在校长室的统一安排下,协助及督导各任课教师做好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工作;
2、配合心理辅导计划,调整课程安排,落实心理辅导课的课时、教材等工作;
3、配合心理辅导计划,做好学生心理及其他测验的课时安排。
4、安排全体教师及心理辅导专兼职老师培训进修,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总务处:
1、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经费和设备支持;
2、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
3、协助心理危机干预的现场维护。
心理辅导室:
1、制定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3、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家委会:
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学校开办家长教育专题指导。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6
一、积极渗透《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的内容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
二、心理健康教师要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四、班主任工作要扎实,要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集体和少先队工作中,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
五、心理咨询要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进行个别辅导,随时保密。
六、切实开展好“读心时间”“家校联盟”,咨询信箱和心理热线,接受不愿当面咨询的学生的咨询。
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八、搞好宣传板报,通过校园广播站逐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九、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侦测。
十、建设好校园环境,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7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为规范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保证获取客观正确的学生体质健康资料,推动全体学生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1.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任务是:对监测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与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统计与分析监测数据;公布监测结果,为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
2.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应坚持科学、统一、系统的原则,做到组织严密、取样客观、操纵规范、结果正确。
3.教导处负责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学校总务处协同体育组、班主任共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4.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5.体质健康测试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程序,遵守操纵规定,使用国家指定的测试器材和数据汇总方式,实行技术监视和医务保障制度。
6.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实行由学校统一公布。
7.按规定时间及时将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报送至“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8
为了保证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正常有序、扎实地开展,提高全校师生身体素质,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建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健全工作网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健康教育工作。
二、制定全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对健康教育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考查,确保计划落到实处。
三、学校实行健康教育责任制。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对所属的师生健康教育工作负责,要求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学校教科处、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负责健康教育的具体业务指导。
四、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方针。总务处负责督促食堂加强饮食卫生宣传,监督餐饮卫生,杜绝饮食性疾病。医务室要加强季节性疾病、突发性疾病、常见性疾病的卫生宣传,普及防病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五、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要利用黑板报、广播站、宣传橱窗、《心之语》报刊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努力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卫生习惯形成率。
六、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新经验,保证健康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
七、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9
第一章总则
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公司职员得到必要的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规范公司相关的教育培训流程,确保职工职业安全健康素质和意识得到逐步提高,防范安全事故,减少职业伤害,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班组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安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各类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的执行,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与实施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用人部门负责实施部门各级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第二章各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公司主要负责人(含各部门经理)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它需要培训职业安全健康知识。
第五条科长级(生产调度)管理干部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与本部门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
(二)本部门及本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三)本部门主要危险因素及其识别方法、预防控制措施和机电、燃爆、消防常识。
(四)本部门工艺流程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它需要培训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
第六条工段长、班组长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与本部门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
(二)本工段班组及本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三)本工段班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识别方法、预防控制措施和机电、燃爆、消防常识;
(四)本工段、班组工艺流程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五)人身安全、火灾事故应急措施、报告、调查处理办法。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八)其它需要培训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
第七条公司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八条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学时的规定:
(一)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二)科长级(调度)管理人员初次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学时。
(三)所有的工段长、班组长级管理人员初次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学时。
第九条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应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由培训机构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第三章一般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公司新入职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公司、部门、班组三级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教育。
第十一条公司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二)通用技术、劳动卫生、安全文化知识;
(三)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四)事故案例和预防事故措施;
(五)消防知识等。
第十二条部门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本部门劳动安全卫生状况、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制度、劳动纪律;
(二)本部门危险控制点(区域)、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三)本部门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处理措施;
(四)本部门具体消防知识。
第十三条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
(一)班组生产特点、有害因素、危险点、设备状况及安全健康防护措施、消防设施维护和使用;
(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安全责任;
(三)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工具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四)实际安全操作示范及训练;
(五)有关事故案例等。
第十四条部门内换岗(指同工种)的人员、跨部门换岗及所有变换工种人员、因事假、产假或其他原因离岗3个月以上重新上岗的员工,在上岗作业前必须接受部门和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第十五条工伤员工治疗康复后,重新上岗时必须接受部门级和班组级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第十六条从事“四新”作业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四新”项目的特性和安全操作等注意事项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第十七条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范围和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规定见《特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四章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培训组织的实施
第十八条各级管理人员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初次培训、年度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统筹安排,安全技术部协同实施。
第十九条新入职员工三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的实施:
(一)新员工公司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按照《新入职员工公司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教材》内容培训,培训学时不得少于2小时。
(二)新员工部门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由新员工所在部门、安全技术部联合组织实施,按照部门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进行培训,培训学时不得少于2小时。
(三)新员工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由新员工所在班组长负责实施,按照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内容进行培训,培训学时不得少于2天。新员工的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除了经班长教育培训外,还必须实施“以师带徒”制,每位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由师傅进行现场实操培训,直到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四)新员工三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中各级培训负责人应对新员工进行书面或口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填写在新员工《员工入职三级培训教育记录表》上,具体要求请见附件一。
第二十条对于各部门内部转岗的员工,各部门应参照公司三级培训制度和要求,建立相应的转岗教育培训规定,保障转岗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得到有效落实。
第二十一条跨部门调岗的员工,经人力资源部培训完毕后,由人力资源部通知接受部门,由用人部门和安全技术部联合组织部门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并填写《转岗培训记录表》,经培训合格后,再由所在班组的班长对其进行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第二十二条工伤复工人员治疗康复后,应经过安全技术部对其进行复工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对其进行复工培训的负责人要在《工伤员工复工通知书》(见附件二)上记录培训内容。
第二十三条工艺工装部主要负责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四新”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对于新员工的三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效果,由人力资源部、安全技术部每季度进行抽查,主要对新员工培训效果及培训记录进行抽查。
第二十五条对于工伤员工复工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与跨部门调动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效果,由人力资源部、安全技术部每季度对受教育者进行抽查,主要是了解受教育者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的有效性。
第二十六条对于其它各类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情况,由人力资源部、安全技术部按年度对其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情况进行抽查,主要是了解受教育者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的有效性、档案的完整性或再培训学时是否到达本制度要求等进行检查。
第六章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七条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情况与其它安全生产指标同时考核,其考核情况将作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十八条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记录不完整,或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学时未达到要求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九条对于认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并在防止安全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部门和有关人员给予表彰与奖励。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规定解释权属人力资源部、安全技术部。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二条附件
略。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0
健康宣教是为提高患者住院适应能力及自我保健能力,有利于防病和治病,而护士是落实健康宣教的主体,为了切实落实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制定以下制度:
一、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病区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的人员负责实施。
二、健康教育内容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1、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探视制度、陪床制度、膳食制度等。
2、介绍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卫生间使用、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呼叫器的'使用等。
3、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介绍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康复指导。
4、相关疾病的重点及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指导。如饮食、功能锻炼等。
5、出院患者健康指导包括:营养饮食、伤口观察及就诊、医生复查、出院带药、专科指导等。
三、健康教育形式
1、个别指导:在护理查房时,由高级责任护士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进行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确定主题。门诊利用患者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及患者作息制度选择时间进行集体讲解。讲解同时可配合幻灯、模型、图片等,以加深印象。
3、文字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图画或诗词等,标题要醒目,内容要通俗易懂。
4、座谈会(工休会):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对主题进行讨论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5、展览:如图片或实物展览,内容应定期更换。
6、视听教材: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广播等视听设备在候诊大厅及住院患者活动区域进行宣教。
四、健康教育程序
1、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
2、制订相适应的目标。
3、拟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
4、根据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的形式。
5、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6、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
7、有针对性派发宣传资料。
五、健康教育管理规定
1、科室每月抽查10-20%住院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分析及反馈存在问题,跟进整改效果。
2、护理部每季度一次到科室抽查10-15名住院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分析及反馈存在问题,并跟进整改效果。
3、科室抽查结果与护士绩效挂钩,护理部抽查结果与护长及科室绩效挂钩。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4.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五、辅导员明确职责和要求,严格遵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保密。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2
一、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1、采购人员不买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保管员、验收员不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3、生产加工人员不卖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4、营业员、服务员不卖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二、食品存放买行“四隔离”
1、生、熟隔离;
2,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3,食品与杂物、毒物隔离;
4、食品与鼠药、农药隔离。
三、炊具饮具实行“四过关”:
1、洗;2、清;3,消毒;4,保洁
四、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办法:
1、定人;2、定物;3、定时问;4、定质量。划片包干,分工负责。
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l,勤洗手。剪指甲;2,勤洗澡。理发;3,勤洗衣、洗被褥;4学校饮食卫生制度
一、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1、采购人员不买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保管员、验收员不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3、生产加工人员不卖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4、营业员、服务员不卖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二、食品存放买行“四隔离”
1、生、熟隔离;2,成品与半成品隔离。3,食品与杂物、毒物隔离;4、食品与鼠药、农药隔离。
三、赛具饮具实行“四过关”:
1、洗;2、清;3,消毒;4,保洁
四、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办法:
1、定人;2、定物;3、定时问;4、定质量。划片包干,分工负责。
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l,勤洗手。剪指甲;2,勤洗澡。理发;3,勤洗衣、洗被褥;4,勤换工作服。
十字路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1、学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
2、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由健康教育小组主管;学校全体师生、其他员工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
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包括健康体检和随访制度、健康信息传播制度、健康环境促进制度等。
4、学校实行健康体检和随访制度。建立健康档案并科学管理。
5、学校要结合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通过课内外教育活动,利用宣传栏、视频、幻灯片、读物、报刊、杂志等载体,定期向师生传授身心发育发展知识和传染病。
6、每学期要对学校环境噪声,室内空气质量、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的设置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定期检查监测。
7、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等文件精神。
8、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
9、校领导掌握学校整体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例会。
10、校医和学校领导每学期都要听健康教育课。
11、每学期初要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学期末要有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12、健康教育工作要规范化、档案化、微机化管理。
13、健康教育教师位专职教师或校医担任,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14、保证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课表中安排的健康教育课不能被随意占用。
15、每学期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一次考核。
16、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
17、把健康教育课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的日程之中,定期召开会议。
18、按时上好健康教育课,有教学计划和教案,期末有考核成绩。
19、定期出卫生宣传板报,宣传内容要有记录。
20、做好学校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常见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
2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3
一、组织领导
1.落实国家政策。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积极推进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纳入学校规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3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有学期或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4.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并有会议纪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有相关的工作档案。
5.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二、条件保障
6.配齐配好教师。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7.加强培养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少于10课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
8.保障教师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制定维护和调适教师心理的相关措施。
9.加强阵地建设。有完备的心理辅导场所、设施,专人负责,运作正常。心理辅导室要有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拓展训练等功能空间及相应的设备设施,能满足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心理辅导室或学校图书馆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类的报刊、图书。
10.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原则上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10元,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教育教学
11.保证课堂教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列入课程表,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一般每班每两周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体系完整,有各年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与课件等。每月至少有1次年级以上的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有2次年级或校级的公开课或观摩课。
12.注重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或提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交流。
13.加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每学期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节(月、周),学生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4.做好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开放,每周不少于10小时,主要用于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辅导。心理辅导室值班记录、辅导过程记录完整并及时归档,有相应的分析、对策与辅导效果评价。心理辅导要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保证辅导质量,依法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并记录在案。
15.密切社会合作。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共同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为家长举办1—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家长或监护人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作用。
四、科学发展
16.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有相关的研究课题与实验成果。学校至少有1项地市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获奖成果,有2篇公开发表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论文,或1本公开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类书籍。
17.提高教育实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年以上,在区域内较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积极作用,教师广泛参与相关工作,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到有益帮助,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求助并得以解决。学校师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高,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良好。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4
一、学校教务处负责安排课表,在课表上反应出健康课,达到每周0.5课时,并督促各班按课表上健康课,保证足时足量上好课。不得随意停上健康课或将健康课时间改为他用。
二、健康课教师按校健康教育课计划,提前备课,保证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三、认真备课,教案书写应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
四、保证授课质量。教师应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教务处每学期将随堂听课不少于4节,并有听课记录。
五、学校教务处应组织健康教师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六、每学期进行一次书面考核,并将学生成绩列入健康教育考评范围。
七、学校每年应利用宣传栏、板报、班队会、广播等多种形式式向学生或家长宣传不同内容的卫生知识总次数达20次
八、学校政教处应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与行为习惯的检查与记录,在行为上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健康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学校由主管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教务处、政教处、校工会、总务处、少先队、各年级教研组、校医室等多部门分工协作的健康教育网络,使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并稳步发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5
妇科健康教育制度
健康宣教是为提高患者住院适应能力及自我保健能力,有利于防病和治病,而护士是落实健康宣教的主体,为了切实落实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制定以下制度:
一、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病区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的'人员负责实施。
二、健康教育内容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1、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探视制度、陪床制度、膳食制度等。
2、介绍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卫生间使用、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呼叫器的使用等。
3、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介绍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康复指导。
4、相关疾病的重点及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指导。如饮食、功能锻炼等。
5、出院患者健康指导包括:营养饮食、伤口观察及就诊、医生复查、出院带药、专科指导等。
三、健康教育形式
1、个别指导:在护理查房时,由高级责任护士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进行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确定主题。门诊利用患者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及患者作息制度选择时间进行集体讲解。讲解同时可配合幻灯、模型、图片等,以加深印象。
3、文字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图画或诗词等,标题要醒目,内容要通俗易懂。
4、座谈会(工休会):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对主题进行讨论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5、展览:如图片或实物展览,内容应定期更换。
6、视听教材: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广播等视听设备在候诊大厅及住院患者活动区域进行宣教。
四、健康教育程序
1、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
2、制订相适应的目标。
3、拟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
4、根据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的形式。
5、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6、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
7、有针对性派发宣传资料。
五、健康教育管理规定
1、科室每月抽查10-20%住院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分析及反馈存在问题,跟进整改效果。
2、护理部每季度一次到科室抽查10-15名住院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分析及反馈存在问题,并跟进整改效果。
3、科室抽查结果与护士绩效挂钩,护理部抽查结果与护长及科室绩效挂钩。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6
(一)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病人健康状况,系统地收集资料,了解病人健康教育需求。
(二)坚持因人施教、患者参与。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选择教材,制定适宜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实施健康教育计划,评价效果并记录。
(三)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个别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座谈会、展览、视听教学等。
(四)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应根据病人入院、住院、出院的不同阶段、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五)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规章制度、病室环境、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相关疾病知识宣教、出院指导。
(六)将健康教育纳入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考评,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7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都要本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科学地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课辅导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三、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教育与有特殊问题的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议,研讨工作并提升专业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
五、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六、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辅导记录、辅导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七、为保证档案资料的保密性,除心理教师外,其他人员不得单独呆在心理辅导室。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8
一、隔离场所设置
学校设置2个临时隔离室,分别用于发热、乏力、千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职工和学生的临时安置。隔离室门口设立醒目的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场所。
二、隔离场所管理
(一)校医负责对接受集中医学观察人员进行每天体温检测登记及随访。
(二)配备适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三)对疫情重点地区返穗人员,抵穗后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其他需要医学观察人员的观察时限,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四)严格对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加强个人防护。
(五)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应由专用车转运至辖区指定定点医疗机构。
(六)被隔离者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医学观察区内的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七)被隔离者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八)隔离场所统一由专人送餐,送到隔离区域后由卫生保健人员逐间分发。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
(九)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隔离室。上班时不得在保健室整理财产物品、药品、台帐,下班前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
三、消毒隔离措施
(一)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二)房间内设卫生间,隔离区域相对独立。
(三)集中医学观察场所房间内产生的废弃物,不分类不分拣,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打包好后外层喷酒有效氯500mg/-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再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其它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集中医学观察场所。
(四)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
(五)原则上不得探视,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六)不得使用空调系统。
(七)对隔离场所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隔离场所进行规范消毒处理,被观察人员的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或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或继续使用,患者离开后,卫生保健人员需对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同一室内不能同时安排不同病种的病例。
四、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隔离环境的消毒要求
(一)个人防护要求
1.进入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戴一次性工作帽。
2.接触从隔离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和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转运隔离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如实施近距离操作时需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每次接触隔离者后立即进行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二)严格对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
1.日常消毒方法
(1)居住环境釆用湿式清扫,卫生间、桌椅、水龙头、门把手、台面等物体表面消毒,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的方法。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mg/L-1000mg/L,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
(2)对复用食饮具采用消毒碗柜消毒。
(3)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可采用加盖容器收集,加含氯消毒剂按终浓度有效氯10000mg/L-20000mg/L混合作用2h后排下水道。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可用含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作用30min,同时用消毒湿巾(高效消毒剂成分)或有效氯500mg/L-1000mg的含氯消毒剂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
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2遍)。
(4)日常的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h,或采用煮沸15min消毒。
(5)转运医学观察者的车辆,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后清水冲洗。
2.终末消毒
对经医学观察确定为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接触者,转移至医院隔离后,应对原隔离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采用含0.5%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或50mg二氧化氯,按20ml/m3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进行空气消毒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对表面及空间均匀喷雾,作用60min后开窗通风。喷雾消毒后,按日常消毒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拖)拭消毒。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19
1、各测试班级按规定的测试时间提前做好参加测试准备工作,由各班班长或体育委员组织学生提前到达测试点前集合。
2、听从教师的分组安排,严格按照分组的要求与顺序进行测试,等待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仪器设备,以免造成其他测试者数据的差错。
3、测试中如果出现冒名顶替等违纪行为,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4、测试学生应穿便于运动的服装,不准穿皮鞋、凉鞋。
5、因伤、病不能参加测试,要有医生证明并报体育组;因事不能参加测试者应到体育组请假,等待另行安排。
6、因故迟到者,到测试点后必须与测试组的负责教师取得联系,等候教师安排。如擅自离开不测者,按旷测处理。
7、在规定时间内无故不参加测试者,或没有提前办理任何手续者,一律按旷测处理。
8、对于旷测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当年的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并不再给予补测的机会。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测试并办理相关手续的学生,需在规定的补测时间内进行。
9、测试期间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20
一、学校把健康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校长任组长,下设健康教育任课教师,各班卫生委员的宣传教育网络。
二、制订好健康教育学年计划,学年末有总结,教师有教学计划,教案、评价,学生有健康教育读本。健康开课率达100%,每学期不少于六次健康活动。
三、班级设立卫生角,每月一次更换健康教育内容,卫生委员成为班级健康教育的监促者。
四、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有责任管理好全校健康教育工作,当好领导参谋,及时提出工作计划,要求和方法。随时做好卫生知识材料的收集,积累工作,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档案。
五、每周一次对全校各班学生进行健康行为检查,亮分公布,并把它列入班级量化考核中。
六、每月由宣传员出一期卫生健康教育宣传黑板报,定期刊出卫生健康知识阅报栏和墙报,并做好各项记录工作。
七、教育学生认真做好课间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九个小时。
八、搞好防近视宣传工作,教育学生用眼卫生,读写时眼要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指离笔尖一寸,读写四十五分钟要休息十分钟。不要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教育和督导学生积极做好眼保健操,降低近视眼患病的发病率
九、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一、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校长亲自挂帅,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领导机构,以保障业务工作的行政支持和高效运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二、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三、开设健康教育课,每间周讲授一次课。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备课,要求:有课时、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四、授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按计划授课。
五、总务处定期对教室的采光、照明、黑板等进行检查。
六、学校环境卫生有专人负责。有定期清扫检查制度,保证校园环境的`清洁、整洁。
七、开展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团会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
八、通过家长学校,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九、健康教育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自评。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21
一、总则
1、本辅导室的宗旨是辅导学生的心理卫生,以各种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为教职工服务。
2、心理教师在从事心理辅导与治疗时,应遵纪守法、遵守心理教师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3、心理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辅导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来访者。
4、心理教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总结工作实践,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5、心理教师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对于自己没有能力辅导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辅导者,要及时向心理治疗机构转介。
二、对来访者的责任
1、心理教师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2、心理教师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教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教师应对来访者认真负责,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从正面促进其成长,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辅导教师辅导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完善辅导记录。
三、与来访者的关系
1、心理教师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的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2、心理教师应努力保持和来访者之间客观的咨访关系,一旦业已建立的咨访关系超越了客观的界限,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这一咨访关系。
3、当心理教师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
4、 当心理教师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或危及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保密
1、心理教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
2、 本辅导室实行保密性的工作原则。心理辅导教师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22
1、新入园婴幼儿的健康检查。
1)幼儿在入园前必须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身体格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入园。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
2)幼儿入园时应将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证交到幼儿园。
3)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婴幼儿,必须经过医学观察,观察期满且无症状再作检查,正常者可入园。
4)幼儿转园,应凭原在园的健康检查表无传染病接触史的转园证明。幼儿离园三个月以上,需要重新体检后方可再入园。
5)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裂腭、癫痫、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适应集体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儿童未矫治前不宜入园。
6)入园体检时发现疾病应及时治疗,患营养不良、贫血等可以入园后矫治、患传染病应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医疗单位的证明方可入园。
2、幼儿定期体格检查
1)幼儿入园后应定期体检,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规进行全面体检。
2)幼儿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每学期查视力一次。
3)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婴幼儿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
3、婴幼儿晨间检查
1)日托幼儿每天早晨进班前,由保健员做晨检,检查步骤包括一问、二摸、三看、四查,检查内容除观察婴幼儿精神、脸色、摸体温,询问在家健康状况外,还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健康状况、传染病发病季节作重点检查,如咽喉是否红肿、腮部有无肿大、皮肤有无皮疹、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等,对无异常者发给表示健康的牌子,让幼儿进班。
2)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长带婴幼儿去医院就诊或留在观察室临时隔离观察。
3)由保健员收下家长带来的药,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记录,按时给幼儿用药。
4、幼儿全日观察
1)保健员应每日上午、下午、巡视各班级,向班上老师、保育员了解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如有可疑或异常应及时处理。
2)班内的保教人员应全日注意观察婴幼儿的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有病和体弱的幼儿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保健员联系并作好全日观察记录。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2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认真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扎实做好学校教育健康工作,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文明健康行为,努力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完善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制度为重点,构建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管理体系,使师生身心得以全面和谐发展。
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我校实际,健康教育采取校园广播、板报和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发布传染病宣传知识等方式,提高师生的卫生保健意识。
三、卫生宣传工作
1、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用眼卫生及口腔卫生等常规宣传教育。
2、根据不同季节做好预防传染病、多发病的宣传工作。
3、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4、积极开展有以防近为中心的卫生宣传教育活动,重点抓好每学期第二周的“防近宣传周”工作。
5、每年的“爱耳日、爱眼日、爱牙日、艾滋病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强化疾病预防意识
1、做好各班卫生委员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委员在环境卫生、班级饮水机消毒、教室开窗通风、学生因病缺课、疾病防治、季节性的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
2、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控制近视率上升。
3、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4、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秋冬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5、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6、疾病防治:及时上报各类工作报表,做好学生及教职工常见病的防控监测工作。
7、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认真做好二操,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24
一、宣传教育
1、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
2、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广播、班队活动,升降旗仪式,校会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
3、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
二、传染病防控
1、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2、学校要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配合卫生部门搞好流脑、乙脑、甲肝、痢疾(春季、夏秋季)预防疫苗注射工作。
3、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定期消毒。配合区卫生保健机构,每学年对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体格检查工作。
4、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开展晨检、午检制度,及时报告检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流行病、传染病消除在萌发之中。对校外人员进校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
5、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努力管理好厕所,定期对公共场所消毒,特别是卫生死角。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师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6、把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学校的形象工程,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整治脏、乱、差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7、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教师立即报告卫生室,保健员立即报告校长或分管书记,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篇25
1.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扰,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努力开发个人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2.团体心理辅导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对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团体辅导。
3.团体辅导时间由辅导老师确定,全体成员要按时参加。
4.全体成员应积极配合辅导老师工作,维持辅导室内正常秩序,禁止大声喧哗、说笑、打闹、讲脏话、粗话。
5.按时参加每次团体辅导,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如有事需提前请假。
6.参加团体活动时,注意力集中,不做其它无关的事情。
7.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尊重每位成员的隐私,不得把在团体活动中了解到的信息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