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自查报告(汇总11篇)》
改革自查报告(精选11篇)
改革自查报告 篇1
一、对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调整落实执行情况
(一)调整后内设股室配置情况
《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XX县司法局机构编制的通知》(石办秘[20xx]39号)文件于20xx年3月28日下发到我局,标志我局机构改革事宜已基本结束。根据文件精神,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的.政府法制工作相关职责已划入县司法局。调整后,我局有9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秘书股、办公室、普法与依法治理股、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法律援助中心、社会矫正管理局(社会矫正执法大队)、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股(合法性审查股)、行政复议与应诉股;我局局机关政法专项编制14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政治处主任1名(副科级)。对于更名的的3个股室和新增加的2个股室工作人员已配备到位,并顺利开展工作。其中行政复议与应诉股人员还没有到位。
(二)标牌、印章及档案管理情况
调整后内设股室标牌已全部悬挂。新启用了“中共X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中共XX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两枚印章。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相关档案已移交县司法局,由专人保管。
(二)人员安置情况
机构改革后,我局全局编制没有增加,人员没有增加,没有发生干部转隶后的工作安置、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情况。
(三)机构改革涉及财务资产调整的情况
机构改革后,我局没有发生资产清查、划转、移交、经费调整情况。
二、改革取得的成效
机构改革后,我局更加突出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调整后的局机关干部结构更趋合理,局机关全体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能够按照机构改革任职和岗位调整部署,迅速进入角色抓好各项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学习,尽快进入角色。要将增强学习本领放在第一位,迅速适应岗位职责变动的需求,因此学习是当下最紧要的一项任务。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把工作开展好。二是奋发有为,努力拼搏争先。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岗位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力争实现争先进位。三是严守规矩,保持清正廉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细则,落实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遵守纪律规定,着力锻造政治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改革自查报告 篇2
根据市编办《关于开展政府机构改革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x编办〔20xx〕138号)要求,按照x政办发〔20xx〕28号文件(以下简称“三定”)的规定,进行了认真自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定”规定:我局部门领导职数7人,实有5人,空缺1名副局长和1名总工程师职位。内设科室正科级领导职数10名,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1名保留高配副县级领导职数。现有正科级科室12个,其中“交通工会”没有列为内设机构。
依据加强的职责,强化治理超限超载管理工作,9月份设立了“治超办公室”,在机关正式办公,并从市公路局、运管处抽调2名工作人员,在政策法规科统一管理下进行全市治超工作。
二、内设机构
依据“三定”规定,将原“综合规划科”的职能分解到其它相关科室,撤销“综合规划科”,设航运管理科。其它科室不变动。
三、工作建议
在20xx年机构改革时,市政府印发《xx市交通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并下发了《关于市属产业工会机构设置和专项事业编制调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交通工会编制、人数。20xx年印发《xx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对产业工会的编制仍予以保留。在20xx年机构改革中,“交通工会”没有明确为内设机构,给交通运输行业工会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
一是于上级工会组织联系没有“名分”。
二是难以组织职工开展实质性的工会工作。
三是交通运输系统行业职工有上万人
工作是千头万绪,每年的职工评比表彰、慰问、技能大赛、劳模困难补贴的核查、困难职工摸底调查等等这些关心群众生活的事情,迫切需要交通工会这一内设机构。特别是今年5月份xx省总工会制定“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工作方案,xx省交通运输厅下发《关于召开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农民工入会与服务工作的通知》,市总工会给我局下达500名农民工入会任务等等。许多的工作需要工会来组织、完成这些任务。因此,建议要设立交通工会这一机构。
改革自查报告 篇3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为目标,立足校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以教育科研引路,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逐步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努力完善课程结构,扎扎实实推进课程改革。在新学期中,我们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着科学化方向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调研,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教学实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继续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加强新教师的培养,重视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努力。
二、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三、课改领导小组:
略
四、教学流程:
1、预习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2、合作交流(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分组交流学习)
3、课堂延伸(教师出示检测题,学生当堂检测)
4、拓展延伸(教师在小结本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适当拓展延伸,进行综合实践,布置下节预习任务,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并巩固)
五、课堂时间划分要求:
第一时段:自主学习、交流展示(18分钟)
第二时段(10分钟)
第三时段:训练检测(12分钟)
六、具体措施
1、宣传落实课改精神,把课改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
成员直接参与课改实验工作,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了解课改情况,教学困惑,解决课改中的问题,组织教师学习,看录像,听讲座。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一位教师知课改,主动地去悟课改,实验课改,同时选用校本板报、家长会,宣传课改的意义,营造全社会了解课改,支持课改,参与课改的氛围。
2、健全制度,强化督查指导。
要使学校课改工作积极、健康、有序、高效运作,学校建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通过制度促进沟通与合作,形成参与课改、服务课改、指导课改、督促课改的浓烈氛围。
3、加大设施配备,为课改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网上查阅资料。二是更新教学资料及教学所需仪器设备。三是调动教师自制课件,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4、严格按照要求设置课程,认真落实课程设置计划,开足开齐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排好课表。
5、加强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教与学的过程,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关注贫困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6、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力以赴做好课改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调动老师参与课改,参与教研活动。参与学习,不断成长。
改革自查报告 篇4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一、工作进展情况
1、试点探索阶段。20xx年,在临淮关镇临淮关村试点的基础上,到20xx年底完成三个村集体资产产权改制试点工作。
2、扩大试点阶段。20xx年在市农委安排二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我县又安排21个村进行试点,即每个乡镇保证一个改革试点村,多了不限。
3、加快推进阶段。从20xx年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将全面铺开。
二、初步成效
1、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基本摸清了家底,比较完整地界定了人员,初步明晰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收益分配权以及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权,同时也保持了集体资产的完整性。改革后组建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普遍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会”制度,形成了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四权”统一协调的经营管理和制新机制,为扩大基层民主、实施监督制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奠定了制度基础。
2、有效保护了农民集体资产权益,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确保了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对集体资产所有权、收益权、民主管理权等权益的连续性,打消了广大农民担心撤村时集体资产被平调、侵占的顾虑,在实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各项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接轨的基础上,还为农民转居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3、保护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彻底打消了农民群众不愿意、不敢于进行投资的顾虑,实现了集体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4、初步实现了按股分红,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民和集体的利益得到了紧密结合,既体现了广大社员的劳动联合,实行按劳分配;又体现了广大社员的资本联合,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效增加了农民来自集体资产的收入份额,从体制上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5、切实加强了民主管理,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产权制度改革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选举管理层和做出重大决策时,严格实行一人一票制,平等地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决策权。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据享有集体资产的份额,差别化地享有集体收益分配权;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凭借其投资和劳动贡献,享有集体资产份额,各得其所。
三、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县乡村都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2、宣传发动、积极培训。我们通过标语、公开栏等形式宣传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对从事改革的人员包括分管领导、农经站站长、村文书进行了认真培训。
四、存在问题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目前我国包括宪法有许多法律法规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涉农问题的有关文件,都反复提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且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层面看,并没有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一个完全规范的定义,更没有明确其法人地位。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界定。由于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其成员资格国家没有法律明确界定标准,成为制约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瓶颈。因为目前户籍制度实行了改革,公安部门对户籍实行居住地管理,统称“居民”,在这种情况下,集体产权改制时成员资格难界定,尤其是城区产权改制时由于“外来户”居多,且这些“外来户”在居住地集体资产的形成过程中多数没有尽义务,如果界定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成员待遇,“老户”意见很大,成员资格难界定。
3、改革经费匮乏。产权改制过程中,需要大力的人力、物力、财力作支撑。但目前在一些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经费支付困难。
4、一些集体经济实力较差的村庄,由于没有可供量化的经营性净资产,目前只完成了清产核资、身份界定和劳龄统计,没有进行资产处置和股权量化,需要适时进行深化改革。
5、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从总体情况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现在改制的村没有进行按股分红,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下一步打算
1、深化改革,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一是加快研究制定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从完善组织架构、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分配机制、理顺组织关系等方面全面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管理。二是指导集体股持股比例较高的村减持集体股比例,组织早期完成改革的村开展股权继承、流转试点,进一步明晰股东产权,探索股东进退机制。三是认真总结先进典型经验,通过新闻媒体、信息简报、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2、加大扶持,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积极研究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为按股分红创造条件。根据山区、平原、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重点鼓励地处城乡结合部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的村集体,规范发展集体物业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重点鼓励和支持以农业为主、集体资产较少的村集体,结合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发展,采取“资源+资本”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开发新的产业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实现按股分红创造条件。
改革自查报告 篇5
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区纪委《关于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X纪办发〔20xx〕5号)的要求,我局对自身落实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
一、组织领导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集中学习和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对文件的理解和认识。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此次自查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局面。
(3)加强自查,不走形式。紧紧围绕自查目标和内容,对照文件精神和要求,严格要求,求真务实,组织相关人员逐条逐项进行自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4)加强自纠,务求实效。通过自查自纠,未发现一起文件规定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但仍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文件规定,切实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力求长效。
二、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
根据我局职能,我局没有行政审批事项。
三、职能调整
坚持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加强政府机关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转换机制,推动后勤服务化、市场化,促进联合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关后勤保障体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严格按照“三定”规定完成机构组建、职能整合和人员编制划转工作。按照“三定”规定及区编办批复行使职责、设置岗位和配备人员。局机关目前领导和内设科室领导职数配置均符合上级文件要求,无擅自增设内设机构、加挂牌子、提高机构规格、人员超编、超配领导职数和人员混编混岗等现象发生。
四、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
不存在超限额设置机构或变相增设机构等行为。不存在违规增加编制或突击进人、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等行为。依法依规处置经费资产,不存在借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之机隐瞒、挪用资金或虚报、冒领资金等行为。不存在突击花钱、巧立名目发放和私存私放钱物等行为。不存在挥霍公款相互宴请、收送纪念品或礼品等行为。不存在违规更换公务用车、办公设备,漏报、瞒报、隐匿和违规处理国有资产等行为。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一般性支出,继续深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此次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保证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顺利进行。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敦促整改,对于顶风违纪的,严肃查处,以优良的作风和清正的环境切实保障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顺利实施。
改革自查报告 篇6
我局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把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组织相关科室认真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1、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
根据《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通告》(淮府[20xx]15号)精神,我局保留一项行政许可,即“国有林地上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审批”。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我们按照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规范程序,简化手续,缩短时限,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审批事项的依据、内容、权限、条件、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等,都在政务中心大厅及网站上公布。我们还编制了林业局行政许可项目标准体系文本,编制了服务规范、办理规范及流程图。
我局不存在已取消的项目仍在执行或授权、委托企事业单位行使行政审批的现象。不存在行业协会商会、事业单位实施的国务院和省政府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不存在变相实施的已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2、省政府下放的行政许可项目
20xx年,省林业厅下放我局6项行政审批,我们保留了“国有林地上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审批”,取消了与市情不符的三项行政审批:营利性治沙活动审批、进入林业系统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审批、收购珍贵树木种子或限定收购林木种子许可。本着简化手续、方便群众、规范操作的原则,将“林区内木材经营与加工审批”、“省、市属国有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两项行政审批下放至县区。我们已与各县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对接,对县区审批人员进行了培训,将办事流程图、操作规范,相关表格、文书进行了移交,目前两项行政审批业务已在县区顺利实施。
3、转变管理方式的事项
20xx年,根据市政府要求,我局原行政许可项目“森林植物检疫证”被取消,转变为行政监管,我局把“森林植物检疫证”下放至县区,为做好行政许可项目取消后的后续监管工作,防止出现管理上的脱节,我们积极制定后续监管措施,建立运行监督机制,认真执行监督,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改革自查报告 篇7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三年多来,随着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具体的实施办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小学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从学生层现上讲,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2、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完善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实验教师,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新课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实施系统,由1—6年级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做到校长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教研组具体抓的工作网络。
②健全制度,规范课改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相继出台了《课改理念学习制度》《课改教师备课制度》《课改教师常规考核办法》《课改教研制度》《课改教师奖励办法》《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等,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有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课改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③健全课改保障制度,无论是在硬件添置与辅导材料的购买,还是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均给予优先,3年下来在新课程上共投入经费达20万余元。
3、抓宣传舆论,营造实验氛围实施新课程。
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支持与配合,早在XX年5月,我们向家长和社会作了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许多家长对自已的子女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之后定期召开课改成果会,让学长、学生深切感受新课改的好处,进一步增强课改的自主意识,同时征询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使新课改革在主体上形成合力。
同时定期编印实验信息资料,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学校课改动态。
4、加强学习,树立新课理念。
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进行课改实验的自觉性,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课改的实质,以利于在实验中,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①以校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书面内容。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做到有时间,有内容。
③每学期期末及暑期培训,安排新课程专题培训,形成为听讲座、看录像。
④积极参与并组织外出培训,三年来共参与新课程外出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作新课程讲座。
5、强化常规,减轻学生负担。
①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做到“五要五 不准”。
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在6小时以内,严禁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最不超过30分钟。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
④依据《雷甸小学教学常规》和《雷甸小学教学常规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工作的管理。
⑤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严格把好征订关,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精神为学生订购相关的教辅材料,除教育局审定的教学同书外,没有向学生推荐使用其它练习、复习用书。
5、依托校本,发掘课程资源新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为学校和老师开发课程留下了一定空间,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创建我校特色,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作了探索。
①结合学校特色,开掘《科技》校本课程,分上、下两册,36课时,内容包括科普知识、三小制作、科技创新成果等,结合校本课程和选修课,正式进入课堂。
②依托科技实验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近年来,每年成立活动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成果获专家好评,每年获市以上奖。
③挖掘学校隐性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如建成科技成果室、劳动活动室等。
6、做实教研,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新课程注重教师的反思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三年来,我校以校本教研为手,为教师营造教研氛围,激励教师投身新课程实验之中,提高教师课改意识,挖掘教师潜在的能力。
①构建教学反思平台学校按新课程学科成立“学习、反思、发展”为主题的反思小组,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周周有案例,月月有交流,每学期对教师的案例反思汇编成册,教师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
②构建课题研究平台。
③构建集体备课平台。
备课是搞好课改教学的前提,在模式上改变备课的内容,注重学情分析,教学分析和课后反思,不追求复杂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且成立备课组,每二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备课确定教材分析的中心发言人,其他成员补充修改,确定一套完整的课时计划,每位教师再根据班级实际,实行策略修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水平。
④构建教研活动平台。
⑤构建教师教学展示平台。
每学年开展新课教学展示活动,广大实验教师通过平台,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极大地促进教师课堂技艺的提高,两年来,我校承担了县3次课改学科展示活动,获得同行专家好评,4名教师参加县市课堂教学评比,获得好成绩。
7、突出过程,积极探索评价机制。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学校开始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用评价的多元化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评价功能和实验的要求,结合县教研室的评价要求,我校积极探索学生素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操作中注重: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②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进步和变化。
③评价方法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行为观察、问题研讨、成长记录等。
同时,积极研究教师教学评价策略,力求以评价提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改革自查报告 篇8
县车改办:
根据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车改落实情况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园区对公务用车登记自查情况和审查核实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核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自查,工业园管理委员会现有公务用车2台,其中管委会下属x公司购置车辆1台(*J18780),由机关事务管理局提供的保障性用车1辆(*J63336),临聘司机1名。无超编车、超标车、违规借车、换车等情况,购车审批文件、购车发票、车辆行驶证等资料完整,因*J18780购置使用年久,维修费用大,已基本停用。目前,运行车辆仅*J63336一辆。
二、公车使用管理情况
园区切实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规范领导干部用车行为,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不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用公款擅自购买公务用车,不向企业调换、借用车辆或摊派资金购买车辆,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日常运行维护由专人负责,车辆的使用、停放、维修保养规范有序。每个节假日之前都对车辆进行封存,杜绝公车私用现象。对公务用车不搞豪华装修,特别是不搞高于原车配置设计进行装修,增改与汽车行驶无关的设备。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决不允许酒后开车,不准违章驾驶,不带故障行车,不准以车谋私。在车辆维修方面,履行节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消耗,节省车辆费用开支。
三、提高公务及执法用车使用人的责任意识
加强公务及执法用车使用管理,规范领导干部的用车行为,不但是个人廉洁自律的体现,也关乎到整个单位的形象。一再强调公务及执法用车使用人,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行为上要严格遵守,坚持实事求是,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要有任何特权思想,不要有不负责任的态度,严格遵守公务及执法用车管理制度,不准越线搞变相公车私用,不许借公务之名行私事之实。一旦发现未经报批的非公务用车情况,必依照有关管理规定和纪律,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四、下一步工作
园区将以本次开展车改落实情况检查工作为契机,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要求,强化日常监督,做好车辆使用管理基本信息的登记,规范车辆使用手续。
改革自查报告 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泉州市洛江区委办公室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泉洛委办[20xx]53号)的文件精神,我局对照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对本单位公务用车情况进了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教育
为确保本次自查自纠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成效,我局按照通知要求,在组织领导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照通知重申有关规定,逐一排查在公车管理、执行公务用车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公车管理、执行公务用车规定的重要性,在切实抓好我局办公车管理的同时,带头执行好领导干部公务用车的有关规定,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干部职工做好榜样。进一步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法纪意识,充分认识到领导干部违规驾驶公车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切实做到从领导做起,从自身做起,杜绝违规驾驶公车行为。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我局自查自纠情况:(一)我局有6部公务车,严格按下达的编制数配备使用,没有超编制自行购置配备公务用车。(二)没有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车。(三)没有违反规定换车、借车。(四)没有摊派款项购车。(五)没有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六)没有违反规定使用越越野车、皮卡车或违反规定用途使用。(七)没有使用军队、武警、公安车号牌。(八)没有向管理服务对象借车。
三、加强管理,扎实开展治理
为进一步规范我局公务用车,我局对公务车辆的使用范围、有关纪律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强化日常管理。同时,为保证安全、严格纪律,要求局领导干部做到“四个禁止”即禁止用公款和单位车辆学习驾驶技术、禁止醉驾、禁止违反公车规定用车、禁止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切实做到在公务用车方面认真执行上级文件规定,严守纪律、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我局的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至目前为止未发生纰漏。今后,我局将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公车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用车管理。
改革自查报告 篇10
根据会议安排,按照县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要点任务分解和时间进度表的要求,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政府采购建设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互联网+系列政务服务活动,具体想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相关精神,加快行政审批电子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审批业务信息共享和审批结果互认机制,实现部门间的信息、数据共享和证照信息核对等;加快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安全、有效的数据交换机制,积极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积极探索“互联网+”行政审批新模式。
2、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编制县级各部门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对行政审批事项“设定依据、受理部门、审批要件、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审核标准、收费项目、办理场地、承办机构及人员、监督电话”等基本信息逐一进行明确,并通过政务服务网向社会公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设置并联审批综合窗口。
3、编制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目录清单,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准入机制,加强对中介服务行的日常监管,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网上“中介超市”,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4、推进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年内实现“一照一码”。
5、继续推进行政许可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即:将分散在部门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审批事项进驻中心落实到位,审批窗口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将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许可,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纳入政务服务中心,提供集约化“通透式”的窗口服务。
目前,我县政务服务中心租借地税局大楼办公,面积1600m2,进驻30家窗口单位,工作人员110名,年办理10万余件。客观上由于大厅办公面积受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县政务服务工作优质高效更好地开展,建议县政府加快县政务服务大厅(1.5万m2)装潢进度,力争10月1日,确保12月份整体搬迁进驻,20xx年元旦县政务大厅窗口(县民生服务大厅)正式对外开放服务。
6、以新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为契机,建设我县“线上线下,虚实一体”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取件的模式,以各级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配合相关镇(园区)推动“三级(市县镇)政务服务平台、四级(市县镇村)政务服务网络”建设工作,优化政府“12345”政务热线服务平台功能,实现“一个号码管服务”,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政府阳光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亲民利民便民。
总之,我们将按照今天的会议要求,自加压力,努力工作,力争更好的为全县群众和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时段的政务服务。
改革自查报告 篇11
在市委、市政府及省编办的领导下,我办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并于1月22日被省委、省政府批复。目前,我市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全面完成,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总体情况
去年10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了《xx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对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编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起草方案,并多次听取情况汇报,进行专题研究。经过深入调研,反复与省编办沟通,制订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1月19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随后将这一方案上报省委、省政府审批。由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调查研究充分、工作细致扎实,方案上报后,得到省编办的充分肯定。1月22日,省委、省政府以苏委20xx17号文件正式批复了《xx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我市共设置政府工作部门34个,部门管理机构1个。
二、主要做法
(一)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规定
根据《意见》要求及罗省长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我办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要求,联系扬州实际,制订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在省编办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使我市的改革方案既符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又切合扬州实际,充分体现扬州的“小政府、大社会”现状,且具可操作性。
(二)领导重视,改革工作积极稳妥
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直接听取汇报,多次召集相关人员讨论改革方案,并对部分职能调整作出明确指示。我办也及时将中央、省有关要求,省编办的具体意见向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缪市长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我办会同政府办多次将有关请示传真到北京,对一般问题则发短信,或在周日缪市长回宿期间,当面汇报。由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使我市的改革方案拟定、组织实施等工作顺利、稳妥进行,也使得我市的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
(三)耐心虚心,广泛征求意见
由于我市的机构限额较少,在方案的拟定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们坚持放下身段,积极与拟合并、调整部门主动沟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同时,将部门意见、建议及时报告市领导,保持上下信息顺畅,从而有效减少了工作阻力,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人事、劳动、经贸(外经贸与其合署)、发改、药监、卫生、林业、园林、无管等部门和单位从担心到理解再到配合、支持,使我市各部门从机构改革中取得了共识、取得了理解,也取得了相互间的信任,必然会形成工作的合力,从而为我市的跨越发展提供助力。
(四)及时请示,积极争取省编办支持
由于扬州的特殊市情,我市的政府机构改革相对于其他省辖市有其特殊性,在制订改革方案过程中,我办与省编办保持及时沟通,随时向省编办请示、汇报,积极争取省编办的业务指导、政策支持,使我市的改革方案既符合中央及省的`要求,又充分体现扬州的实际情况。在机构限额、机构整合方面做出极大的努力,我市政府机构精干且高效、规模小而履行职责全面。
(五)从严从细,精心拟定改革方案
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办及时召开全办人员会议,学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办领导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请示,并召开全市编办主任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拟定扬州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央及省有关要求,根据省编办的具体指导,从严从细,从扬州实际出发,制订改革方案。
(六)严密组织,认真做好“三定”工作
坚持分工负责与综合协调相统一。“三定”工作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工作,改革方案能否落到实处、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三定”。为做好“三定”工作,我办反复研究,决定由行政处牵头抓总,从财政局、水利局等单位的经验丰富的人事处长中抽调4人和编办同志一起分成4个“三定”审核小组,各小组审核对象的确定既参照省办做法,又结合扬州实际,将职能类似、涉及职能调整、以及考虑市领导的分工范围,从而最终确定各小组的审核对象。这样,在职责界定、职能调整、以及协调沟通方面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使得我市的“三定”工作进展顺利,于4月底全面完成市政府各部门的“三定”工作。
科学界定部门主要职责。对于没有职能变化的部门参照省厅局的主要职责结合扬州实际准确、简洁地表述部门主要职责;涉及职能调整的各部门先对照省厅职责自行沟通协调,再由我办召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会办,当场签字认可,而后报市编委会研究确定,这样只经过短短两周时间,部门职责的界定、表述即已完成,从而顺利完成我市的“三定”工作,同时,也初步实现了省委、省政府要求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完善部门内设机构设置。由于我市一直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因建市之初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偏低,各部门的内设机构一直偏少,且名称、职责表述不尽科学、全面,借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理顺职责关系,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将相近的内设机构加大整合力度,将职责较多的内设机构按从严从紧原则适当分设,而对于省厅的部门管理局,基本增设一专门处室对应。这样,将使我市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与省厅的业务指导基本一致,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从严控制领导职数。随着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三定”中,我们坚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照部门编制数核定领导职数。在编委会上,缪市长明确提出,不能因已经超配而增核领导职数使之合法化,对于超配的,一要逐步消化,二要严格执行“三定”规定,今后,不得超配,编办要加强监督。因此,我市除经信、发改、财政等较大部门外,大部分部门领导职数均为一正两副。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机构限额严,改革难度大
我市的人口、面积、经济总量等已远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可比,更是县级扬州市无法可比,但作为省辖市的政府机构限额仍然以县级扬州市的机构限额为标准,使得我们的机构设置难度进一步加大。虽然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省编办的大力支持下,经我办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顺利完成了机构改革工作,但由于机构编制也是一种资源,也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适当的政府机构还是必须的,今后,还要继续与省编办保持沟通,争取适当的机构限额,为扬州的跨越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保障。
(二)行政编制总量偏少
部门“三定”难以确定由于我市行政编制总量偏少,在制定部门“三定”规定时,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的确定尤其难以取舍,我市政府部门的行政编制大多在20人以下,而又由于3人处室的限制,使得内设机构的设置与部门的要求落差很大,大多数是一个处室对应省厅多个处室,或一个处室对应省厅一个部门管理局,如发改委的能源处对应省能源局、人社局的公务员处对应省公务员局、经信委的国资处对应省国资委、国土局的地质矿产处对应省地质矿产局、测绘管理处对应省测绘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