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音乐活动《秋天》教学反思【优秀3篇】正文

《音乐活动《秋天》教学反思【优秀3篇】》

时间:

每一种水果成熟的季节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哪些水果是在秋天成熟的呢。

音乐活动《秋天》教学反思 1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我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朗读本课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首先是学生充分地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个人读、齐读。一要读正确,二要读流利,进而做到熟读成诵。

我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在此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与带给人们的喜悦。此间我进行了朗读指导,激发情感,然后朗读要求:

①边读边想象。听老师范读,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

②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体会课文中问句所表达的语气。

③在朗读中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这一要求最好先在小组内实践,可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

④美读。教师再范读,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描绘出秋天山野那一幅披金挂红的美丽图画。想读的学生可以小声跟读,还加上动作配合读等。

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练习背诵。

真正精彩的课堂要呈现出精彩的学生。要学生学得精彩,就需要老师用心的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他们喜欢学什么,他们需要学什么、他们能做什么、他们能掌握哪些、学什么对他们有用等等。只有很好的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

跟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始进入教学,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兴趣就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就主动积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是指兴趣,从古到今就很重视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抓住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兴趣点”,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展开教学,激起学生参与互动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是美术教学的必要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途经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程度相适应,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激发兴趣的方式多样,如游戏、情景、尝试作业、默画等等。在《留住秋天》这一课中,我选择的是默画的方式导入,首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去聆听一首《秋日私语》的钢琴曲,同时我送给了孩子们一首诗歌——小草黄了,树叶黄了,我听到风踩在树叶上沙沙的响,金黄色的树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有一片小小的黄叶落飞到了我的肩头上,悄悄的对我说,我来了。

“睁开眼睛,这首诗歌让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谁能来描述一下?诗歌中的我来了,我指的是谁?”“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片落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跳舞”“我看到秋天来了,秋天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衣裳”。我想此时此刻,每一位孩子心中都有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面,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对秋天的情感,这个情感贯穿了后面的认识理解秋天,最后孩子们迫不及待了,用绘画的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了出来,去留住秋天。这堂课默画导入是关键,导入就像抛砖引玉,引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为你的教学增添更多魅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点点滴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材,设置不同的引入方法,化难为易,巧妙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音乐活动《秋天》教学反思 2

《秋天》是一篇阅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本课 注重朗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朗读可以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借助多朗读创设情境,通过配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还可以设计新颖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品味诗歌语言,体会意境,理解感情。重视朗读训练:分清朗读的层次,讲究朗读的形式。在朗读中进行四个环节的教学成:启导美——感受美——品味美——创造美。

在教学中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供学生参与。 重视了诗歌学法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诗歌阅读能力。 在层次分明的诗歌朗读要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配乐很好进入情境。 改编诗歌是个创新,很容易让学生兴奋,但第三节处理时不太妥当。 最后放手让学生创作,还有自己的创作都很吸引人。 雅四思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触及学生心灵与情感的教育就不是深刻的教育。”我想,我们的文本阅读也是这样,不触及学生思维的阅读,不触及学生情感的阅读,不深入文本的阅读,就不是深刻的阅读。

音乐活动《秋天》教学反思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内容、明白秋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秋天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巩固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原野,和秋天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来重温一下那美好的时光,好吗?

生:好。

(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词)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大家还记得它们吗?

生:记得。

师: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带领大家复习一遍,谁愿意?老师这里有很多五角星,奖励最棒的同学。

(指名带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他把“苹”ping读成pin。

生:柱“子”要读轻声。

生:他声音很洪亮。

师:同学们讲得真对,现在你能带我们大家好好地再读一遍吗?

(该生再次带读)

师:这一回读得太棒了!来,老师奖励你一颗五角星,好,读得太棒了!

师:这些字的写法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

生:“袍”字是“衣”字旁,不要写成“礻”字旁。

生:“酒”字“酉”里面的一小横不能丢了。

生:“柔”字上的“矛”的一撇不能丢了。

师:大家都看清了吗?可千万不能写错字,那样字宝宝该伤心了。

二、精读细品感悟诗情

师:大家认识了这些生字,现在就美美地读读课文,千万别认错了字宝宝噢!(自由读课文)

(一)学习第1小节

师:谁愿意来读第1小节?

(指名读)

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啊?

生:他把“更”读成gèn。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容易读错的后鼻音“gèng”读一读。

(齐读)

师:那么秋天和别的季节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第2小节

师:秋风是秋天的使者,秋风来了,秋天也就来了,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大家自由读一读第2小节。

(生读)

师:秋天到过哪些地方?

生:到过田野,在田野里打滚。

生:秋风到过小路,在小路上奔跑。

生:秋风到了花园里,抓了满把桂花的香气。

师:大家觉得秋风像什么呀?

生:像个调皮的小男孩。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看谁能把“调皮”的感觉读出来。

师:那么,秋风还会到哪些地方?

(生自由答:校园、山坡、池塘、树林……)

师:老师上节课留的作业——画秋天,大家都画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请几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图画,并说出秋风所到之处的变化。

生:秋天到了果园里,苹果笑红了脸,石榴笑破了肚皮。

生:秋天来到树林里,树叶落了,枫叶红了。

生:秋天来到田野里,稻子熟了,风一吹,像金色的海洋。

(三)学习3—5小节

师:同学们画得好,说得更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3—5小节,看看课文中的秋色图吧!

(生自由读3—5小节)

师:秋风来到了哪里?

生:田野里。

师:田野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稻穗儿熟了。

生:向日葵成熟了。

生:野菊花开放了。

生:牛羊都长了肥膘。

师:这里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

生:什么叫羊肠小路,肥膘?

师:谁能帮助他解开这个谜团呢?

(生答疑,教师引导男生齐读第4小节)

师:秋风又来到哪里?

生:果园里。

师:果园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苹果穿上红袄,变红了。

生:葡萄穿上紫袍,变紫了。

师: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果园的变化?

生:拟人。

师:大家觉得用这样的方法好在哪里?

生:能让我们觉得苹果、葡萄很可爱。

师:谁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在秋天里还有哪些水果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生:秋风为苹果涂上胭脂。

生:柿子姑娘坐在树杈上荡秋千。

生:石榴被秋风逗乐了,笑破了肚皮。

(全体学生齐读第5小节)

师:这次秋风又来到哪里?

生:山坡上。

师:山坡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玉米熟了,高粱红了。

师:玉米在夏天里会有什么烦恼呢?

生:虫子咬。

生:口渴。

生:天气热。

师:“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是什么意思?

生:高粱可以用来酿酒,所以说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k  (四)学习第6小节

(出示第6小节,师范读)

师:刚才同学们把秋风所到之处的变化说得真精彩。秋风吹到哪里,哪里就发生了变化,田野里、果园里、山坡上,庄稼很整齐,果树显得错落有致,因此课文把秋风比做什么?

生:把秋风比做一把柔韧的梳子。

师:这些丰厚的礼物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怎样得来?以前有一首古诗是怎样说的?

(生背诵《锄禾》)

师:大家一定要珍惜粮食。

(师领读这一小节)

(五)合作探究,回顾前文

师:学完了这几个小节后,大家找到了“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的原因了吗?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苹果红了,高粱红了,玉米举着红缨,映红了秋天的太阳。

生:桂花、菊花开了,使秋天的空气更香。

生:水果的甜味,成熟的庄稼的香气使秋天的空气更香甜。

(师贴图片)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觉得秋天怎样?你想对秋天说些什么?

生:秋天真美啊!

生: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生:秋天真是个迷人的季节。

(师板书:迷人的景色、丰收景象)

(六)引导体悟升华情感

(指名读第7小节,其余同学评议)

师:为什么要捡黄叶珍藏呢?谁来说一说。

生:她想留住秋天。

师:那么,你还可以说出用什么留住秋天?

生:画一幅秋色图。

生:写一首赞美秋天的诗。

生:唱一首赞美秋天的歌。

师:大家说得真棒,我们一齐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齐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配乐朗诵,师生互动,分节。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师:这首诗写出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把你心中的秋天用诗表达出来好不好?

(生写诗,同桌互相朗读、指名读)

生:秋风吹过,

桔子说“来吧,秋!”

秋风吹过,

苹果说:“来吧,秋!”

生:柿子伸着懒腰从梦  树叶在风中荡秋千。

(评议、表扬)

师:下课,我们一起走进田野、走进大自然,和秋风捉迷藏、和秋天拥抱,让我们的心在秋风中飞扬,用“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描写秋天的话。搜集古人描写秋天的诗。

附:板书设计

4.秋天

太阳更红更娇

空气更甜更好 中醒来,

点亮黄灿灿的灯笼。

石榴和秋风捉迷藏,

笑破了鼓胀的肚皮。

生:秋天来了,

苹果醉红了脸,

迷人的景色丰收的景象

教学反思

本课文是一首诗歌,在教学中,我尽力将全新的教学理念融汇贯通,落实于课堂之中:

(一)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无论是学习生字词还是品读课文。我都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教师是引导者,是组织者,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整个学习的过程充满着发现的快乐与自信。

(二)将多种学科融合。走出小课堂。垮入大自然

在本课的教学之前与之中,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公园去、到田野去,去观察秋天。描绘秋天,歌唱秋天,这样,就将语文和自然、美术、音乐、手工、生物等各学科揉合在一起,整合成全新的语文大课堂,变单纯文本的语文学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在共同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精神

在本课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在热烈地探讨之后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不仅是字词句的训练,更是语文素养的一种培养方法,因此,作业一定要精心设计。本文的作业是我让学生再次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秋天;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文。比较古今写秋的不同,感悟 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写诗写文,表现秋天之美和自己对秋天的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