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1
曾有人错误地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课程改革后应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孰不知,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特级教师徐斌
教师的备课观念需要强力杀毒
提到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但是当前很多学校老师为了应付上级教学检查,书都来不及去读,就照着教案书去抄,
教师的备课书写工整,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教后小记都书写得很“认真”,且有一定的超前量(有的课未教到,教后小记已写上)。甚至有些老师直接到上照搬一些名师的教学设计或者现成的教案,完全没有把学生放在眼里,上课依然是我行我素,真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味道。老师付出的劳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然不成正比例。明显感觉到教师的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给检查的,并不是为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备课的。
教师的备课观念需要升级更新
备课≠写教案
最早隐性备课的说法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提出的。 显然,隐性备课比显性备课重要得多。
关于备课我们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教师备课之真谛。隐性备课是一个教师的“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诸于文字。“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悟性好,教学经验丰富的人,花的时间会短的多,效率也会高很多。
策 略
我认为有隐性备课以下几个策略:
一、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拿到一文章,老师也要像学生一样提前预习,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有时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去查找资料,弄明白了,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乱。
二、朗读课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过:“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读赋予作品生命力;一个精彩的朗读,能让学生理解一半的内容……”要求学生去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活,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因此,教师自己一定要把课文读活,读三到五遍,读己的味道来。
三、读透课文
读透课文,也就是要充分解读文本,正确领会文章所展现出的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的用意,细细推敲锤炼文字的独具匠心,细细琢磨文章,找准切入点,以便能够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学习运用。因为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
四、读宽课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信息,自己首先要有这种能力,如了解课文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作品分析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教师都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只有做到心中无疑,才能胸有成竹地帮学生释疑,面对课堂上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才不会责怪这个学生多事呀,有时这种声音也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的。
五、选择教法
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也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实际,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是联系生活热点,还是用理论讲述,是用多媒体,还是简单用语言创设情境,这些都要考虑。教师选择的教法要符合学生和文本特点,这样,学生学地轻松,教师教地顺心。
六、共享互助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单单一个人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上,我们要学会共享互助。有时一个教学上的问题,怎么想都想不通,这时候,如果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商量、讨论,有时会让你茅塞顿开的。看到一名为《一节失败的好课》的文章,里面就讲到这位老师的公开课没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教,而是完全跑到另一条路上了,但在这条不一样的路上,却发现了平日很难发现的精彩,学生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多听听别人的课,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只要你善于观察,你一定会从中学点什么。
我会把那位历史老师的话——上课用了半小时,备课用了一辈子作为我的座右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说课堂教学是不断有新火花出现的动态生成过程,但只有坚持了隐性备课,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才有所提高,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生命力,我想这样的备课才是真正有效的备课吧。
一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2
一、课文说明
这是一首有关数字的儿歌,全文共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用数字列出学生喜爱的游戏;第三句话写出学生们的团结友爱。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2个笔画:横、竖。了解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自主积累词语。
3、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4、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小朋友与老师对话。适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老师领读。(分三句读)。
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二、三、四、十"这四个字音,sisān为平舌音,er为卷舌音,shi为翘舌音。学生发音不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读几遍。
(三)学生朗读课文。(保证朗读的时间,朗读方式要多)
(四)随文识字。
1、读准字音。先读课文,再看生字表,把课文中及板书中的生字找出来。
采用多种形式,如卡片,开火车,小老师,猜字游戏,多媒体"字宝宝"等调动小朋友学习兴趣,反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了解字义。
让学生知道"一"是一个数字,是一本书的"一",一张桌子的`"一"。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还可以用"一"说什么。例:一个铅笔盒,一把尺子,一块橡皮等,在学习"一"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表示数目的字。
3、分别汉字与阿拉伯数字。
告诉小朋友,这些字虽然表示数量,但是它们是汉字,与数学课上学的阿拉伯数字在写法上不同。
(五)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巩固识字。
(六)作业。
做课后第二题:填一填,说一说。(课内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认读生字卡片。
(二)随文识字。
记住字形(会写字)。
明确目标:会写"一、二、三、十"这四个字。
学习笔画:"一"口念"写一字,横"。
观察:"二、三、十"有几笔,都有哪几笔。
书空写"二""三"。
学习笔画"丨"(shu)从上到下,竖要直。
写"十"字,知道先横后竖,书空写"十"字。
说说自己怎么记这些字。
(三)指导写字。
本课是写汉字第一课,要指导学生会照田字格里的示范字正确地书写。
1、先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2、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应占格的位置。
3、注意在示范中讲清书写笔顺,掌握先横后竖,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一"写在横中线上,两边要有空。
"二"是两横组成,从上往下,先写上面一横,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三"是三横组成,三横之间距离相等,第一横长,第二横短,第三横最长。
"十"由两笔组成,先写横,再写竖。
4、由于学生第一次书写,教师要重视巡视指导,有基础的教师,告诉学生学习顿笔。从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角度,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学生写字在课内完成,教师及时反馈。
[教学后记]
上课前,我编了一套简单的热身操,取名为:请你跟我这样做。主要做一些模仿动物、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兴趣浓,能迅速集中学生上课前的注意力,效果很好。
识字教案 3
归类识字(二) 第1课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词语,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认识10种乐器,了解演奏乐器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向学生进行初步的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通过看图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朗读理解韵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箫”字的笔顺,“敲”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归类识字第1课。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这课是由几部分内容组成的。(这课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看图归类识字,第二部分内容是短文。)
2.让学生预习。
3.检查预习情况。(先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再指名读短文。)
4.学习本课生字,发散学生思维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5.重点学习以下生字。
“管”字下面是官,不是宫。
“筝”字的第十笔要出头。
“琴”字下面是个“今”字。
“铃”字右边是个令字。
6.总结
“笙、管、笛、箫、筝”都是竹字头的字,因为这几种中国乐器多是用竹子制成的。
“钢琴”、“铃鼓”、“小锣”这三个词中的。“钢、铃、锣”三个字都是金字旁,因为都与金属有关。
弦和弹是弓字旁。弦是指弓上射箭用的有弹性的细绳。弹跟弓、弦有关,所以弹也是弓字旁。
这课看图归类识字的特点是:第一行是管乐器;第二行是弦乐器;第三行是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卡片。
2.读书。
第二节
一、谈话: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
二、学习短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理解短文的意思。前两行学生好理解,后两行是歌唱的内容。意思是说,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三、指导写字
1.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观察这13个生字有什么规律。(一类是左右结构,一类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要分清哪些字是左窄右宽的,哪些字是左宽右窄的。上下结构的字要分清哪些是上小底大的字,哪些字是上大底小的。
3.观察“管、箫、筝”等字各部分在田格的位置,然后指导学生抄写。
四、巩固练习
1.做第96页的第2题。写出本课生字中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笙 管 笛 箫 筝
钅:钢 铃 锣 弓:弓 弹
2.做第96页的第3题。读读比比,再组词语。
古(古代) 宫(故宫) 苗(禾苗) 敲(敲锣)
吉(吉他) 管(管理) 笛(笛子) 鼓(锣鼓)
识字教案 4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属“拼音识字”,这类教材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学习汉字,同时在识学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
一、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二、四、六、八、十。这五个生字中读音的难点比较多,“二”是特别韵母,要帮助学生正音。“四”、“十”是整体读音节、“四”是平舌音,“十”是翘舌音,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要及时纠正。
2.学会三个笔画名称:一、丶、八。
3.学习三条笔顺规则:“十”先横后竖,“八”先撇后捺,“四”先外后里再封口。指导写字的可先写“十”、再写“八”、然后写“四”。
二、教法特点
1.“拼音识字”采用看图识字的形式,通过插图把字的意思形象地表示出来,这不仅便于教,也便于学。本课配有一幅荷花开满池的综合图,通过大小荷花、红黄荷花的朵数,把本课要学的生字“二、四、六、八、十”的意思形象地反映在画面上,这样能在学生识字的'同时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语言。
2.本课除综合图帮助学生字外,还用汉语拼音编写了短句:èrsì liùbā shí,héhuā kāi mǎn chí,这也是S版新教材的一种创新。
这样安排,为学生学习生字创设了语言环境,有助于克服孤立识字和单纯识字的弊病,也有助于学生在识字中发展思维、发展语言。
本课设计了看图提问,分步出示音节,组成拼音短句,引出生字的教学步骤 ,为学生分散难点、复习拼音,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提供了训练条件。
3.本课的笔顺与田字格中的生字一一对应,用淡灰色显出整个汉字,用黑色标出具体笔顺,这样做既能了解汉字书写时每一笔的先后顺序,又能明确每一笔在汉字中的具体部位。本课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看笔顺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学习“二、四、六”三个生字,“一、丶”两个笔画名称及“先外后里再封口”的笔顺规则。第二教时学习“八、十”两个生字,一个笔画名称及“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个笔顺规则。也可以先易后难,先学“二、八、十”,后学“四、六”,笔画和笔顺规则随生字学习。
【教学主要步骤】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复习与本课有关的声、韵母,音节和笔画名称、汉字。)
1.抽读拼音卡片:i b k h m iuer si shi chi.
2.认读笔画和熟字:一丿水孑 乚 孔,一 三 五 七 九。
3.出示pīn yīn shízì(齐读课起)
4.重申拼音识字的任务:拼音识字,就是要求通过仔细看图,认真拼读音节,学会生字。
二、观看插图,整体感知
1.问:图上有什么?出示音节:héhuā(指名读、齐读。)
2.问:荷花开得怎么样?出示音节:kāi mǎn chí(接héhuā后面,成为一个短句。)
3.拼读短句:héhuā kāi mǎn chì
4.看图说说:为什么说荷花开满池?(要求学生根据图意说出荷花开得很多、很好。)
三、从图入手,教学生字
1.教学生字:二
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大荷花有几朵?
一、二,这个“二”怎么写呢?看看“二”的两横哪横长?哪横短?写时和“三”一样从上到下。)
2.教学生字:四
(1)图上的荷花有两种颜色,粉红色的小荷花有几朵?出示投影:粉红色的小荷花。出示音节(sì)和生字(四)。
(2)读“四”要注意什么?请第四排的小朋友读。
(3)图上有四朵粉红色的小荷花,还能说说图上黄荷花有多少吗?出示投影:黄色的小荷花(图上有四朵黄色的小荷花)。
(4)指导书写。老师范写,请小朋友说说老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出示“四”刚才老师是按笔顺规则来写的,是“先外后里再封口”。
(5)用复合投影体演示笔顺规则。(开火车说笔顺规则)
(6)学习笔画“”。“四”的第四笔是我们新学的笔画名称,谁认识?出示:shùwān(指名读,开火车读,书空笔画。)
(7)指名、开火车、齐书空“四”。
3.教学生字:六
(1)师问:图上粉红色的荷花共有几朵?出示音节及生字:liù、六。(指名读。说说韵母是什么?)
(2)学习笔画“丶”。“六”的第一笔和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一样的,叫什么呀?出示:diǎn。(指导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收笔重)
(3)指导书写“六”(出示:丶亠六)让学生试写在同桌的手心里,指名书空。(第一笔小点,最后一笔大点)。
4.教学生字:八
(1)图上有大荷花和小荷花,那么小荷花共有几朵?出示幻灯、音节及生字。(2)学习笔画。“八”的第一笔是什么?(撇)那么第二笔叫什么?出示:nà。(指导从左上向右下捺,写出捺角)(3)指导书写。(先撇后捺)(4)请第八行的小朋友开火车书空。
5.学习生字:十
(1)师问:图上大荷花和小荷花共有几朵?红荷花和黄荷花共有几朵?(出示综合图、音节、生字。)
(2)读“十”要注意什么?
(3)看看“十”是由哪两笔组成的?出示:一十。看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用复合投影片演示)指名书空。(先横后竖)。
四、创设情景,复习巩固
1.读生字,做编号游戏。
2.用“二、四、六、八、十”练习说话。(可看图说,也可不看图说。)
3.小结:“二、四、六、八、十”这五个生字是双数,上两课学的“一、三、五、七、九”是单数。
认读一至十的生字卡。
5.读一读,比一比:二十八、六十五、七十九、四十三、九十四等。
五、指导写字,及时反馈
重点指导“四”、“八”。(看投影片,按笔顺一笔一笔出示,让学生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从描到写。)
识字教案 5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引出所学生字
1.观察教材上的彩图,学生先说说从彩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图上有什么呢?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蚁。出示“蜻蜓、蝴蝶、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出示生字“展、运”。
2.看蚯蚓、蝌蚪、蜘蛛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蚯蚓、蝌蚪、蜘蛛”。看看蜘蛛在干什么?出示“网”。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带虫字旁的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用肢体语言演示字词的意思:展(翅)、运、网。
(三)练习巩固
用基本字加偏旁编儿歌的方法记生字。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2.读出含有要求写的字的句子:“蜻蜓半空展翅飞”、“蚂蚁地上运食粮”、“蜘蛛房前结网忙”,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3.抽查朗读,根据抽查情况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4.一人一句接力读。
5.男女同学或小组竞赛读。
6.配合动作表演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前、空”时,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3.学生掌握要点自己写。
(六)展示活动
1.我会认。
展示自己会认的带虫字旁的生字。
2.我会写。
能听写本课六个生字。
3.我会编。
学生自己结合生字或结合课文内容编儿歌。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
3)兴趣延伸
同学们,课下还可以观察一下,夏天其它动物都在干什么?收集夏天的小文章,编编小儿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