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中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巡课制度【推荐3篇】》
BW中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巡课制度(通用3篇)
BW中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巡课制度 篇1
计算机校园网是学校教育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是对外交流信息的窗口,为能有效地发挥和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信息资源,保证教育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特制订本规定。
1. 校园网系统涉及学校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机密,如有破坏和损坏,将给学校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禁止任意修改和删除校园网系统的文件和数据,不准改动计算机的系统设置。
2. 树立正确的计算机职业道德,禁止在校园网上炫耀编程技巧,禁止非法拷贝和下载软件。
3. 在校园网上,禁止使用盗版软件,不允许玩电子游戏,不允许无关人员使用,也不允许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操作。
4. 利用校园网及资源编制的程序、数据库、CAI课件、文档资料等软件的知识产权属学校所有,未经学校有关部门同意,不得向外交流,不得占为私有。
5. 为保证校园网的安全,人人都要预防计算机病毒,堵塞病毒传染渠道。外来软盘、光盘必须用病毒检测程序确认没有病毒后才能在校园网上使用。
6. 及时保存程序和数据。需在校内交流和存档的数据,按规定地址存放,个人使用的数据一般用软盘存放。
7. 保护校园网的设备和线路,不准擅自改动计算机的连接线,不准打开计算机主机的机箱,不准擅自移动计算机、线路设备及附属设备,不准擅自把计算机设备外借。
8. 各处室部门和教研组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管理员应经常测试计算机设备的性能,发现故障及时通知电教中心处理。
9. 各处室部门和教研组应认真做好本单位所有计算机的养护和清洁卫生工作。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时不得再做有影响计算机性能的事。
10. 电教中心将定期对各单位的'计算机使用、管理及清洁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若有违反本规定的,报校有关部门处理。
BW中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巡课制度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以及上级部门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工作要求,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特制定本办法。
1、本办法所称“三公经费”是指所有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2、因公出差、培训、学习,须先经校务会审核签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批准,应结合学校重点工作合理安排,从严控制因公出差、培训、学习的项目和人数,严格控制外出时间。报销费用时,差旅费、培训费等开支标准应符合报销标准,并提供合法报销凭证。
3、公务接待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按标准接待。
4、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先登记后使用原则,由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后派车,如有特殊需要,须经校长审核获批后使用。
5、各部门“三公经费”支付应当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除按规定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或者银行转账外,一般使用公务卡结算。
6、按照校务公开制度的规定,按年度公布学校“三公经费”预算和决算情况。
7、要建立健全“三公经费”使用管理内部监督检查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部门报送“三公经费”执行情况。
8、本办法由校长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BW中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巡课制度 篇3
北淮中学“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巡课制度
一、巡课意义
为了进一步规范“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行为,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建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巡课内容
1.通过课间巡课,观察了解教师是否提前一天发放任务单。
2.观察了解学生对教师提前一天发放的任务单使用情况。
3.观察了解教师在使用任务单前的二次备课情况。
4.观察了解教师在使用任务单后的教学反思情况。
5.观察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特别是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参与程度、小组展示、语言表达、合作精神、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等)。
6.观察了解教师的课堂表现,特别是任务单的执行情况(采取什么方式预设任务、如何呈现任务、对生成任务的处理及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合作等情况)。
7.观察了解教师对备课组研制的任务单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不使用任务单或使用任务单流于形式,应负学校检查。
8.教师在上课时是否接打手机。
9.教师将正课上成自习课
三、巡课办法
1.由督导室和教务处组成巡课工作小组,每周汇总公示,由督导室每两周进行通报。
2.巡课中发现存在不使用任务单或使用任务单流于形式,及时通报到年级主任及分管校长。
3.巡课中发现师生的'课堂表现未体现出“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要求的及时与教师交流沟通。
4.巡课工作小组每天巡课一至两次,每次一至两个年级。
5.巡课时,尽量不影响师生注意力。
附:“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巡课记录表
教师 学科 周次 时间 节次
年级 班级 班长 巡课人
项目巡课内容检查结果
1未提前一天发放任务单(10分)
2提前发放任务单但教师未督促检查学生完成(10分)
3使用任务单前没有二次备课(15分)
4使用任务单后没有教学反思(10分)
5学生的课堂表现。特别是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参与程度、小组展示、语言表达、合作精神、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等)(15分)
6教师的课堂表现。特别是任务单的执行情况(采取什么方式预设任务、如何呈现任务、对生成任务的处理及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合作等)。(15分)
7教师对备课组研制的任务单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不使用任务单或使用任务单流于形式15分)
8教师按“任务驱动型”课改要求组织教学,但课堂纪律较乱。(15分)
9教师将正课上成自习课(5分)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