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实用三篇)》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精选3篇)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 篇1
摘要:项目管理制度是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所规范的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管人、理事,这两者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和奥体的领域内才能进行的。日前,在经济发展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大企业争相竞争发展,向管理要效益也已经成为企业家的共识。
关键词::规范项目管理制度;提升企业效益
一、规范项目管理制度与企业效益提升的关系
企业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最基础的需要就是提升企业项目管理制度,一个好的企业制度管理能够使得企业拥有更高规模的效率,塑造整个企业的风气,使得企业能够更好的对自身形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一个高效的项目管理层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来,虽然企业越来越重视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但是在项目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依旧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与企业发展有所摩擦,企业项目管理应该调节市场经济与企业发展中产生的摩擦,进一步改进和配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规范项目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规范项目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建立统一的标准,在整个企业齐心协力的情况下,大家按照同一的标准进行工作,统一的流程利于企业管理。在各个部门职责分明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进行标准化管理,使得企业能够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最大便捷的程度下进行运转。这种优化简洁的运行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由此可见简洁的工作流程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成本。
三、实现项目制度高效化管理措施
(一)实现项目制度高效化管理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实现项目高效化管理,一个适合企业使用的项目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管理工具能够让项目管理清晰、高效、实时、精确,让项目管理者事半功倍,掌握项目的最新进度,管控项目进度及质量,并且,通过项目管理工具的统一管理,可实现一个系统同时管控多个项目,实现项目群或者项目组合管理,有效提升企业项目管理效率。
(二)强化项目基础管理,提高员工责任心,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企业效益
想要加强项目基础管理,最需要的是需要增加员工责任心与凝聚力。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培训方式能够实现对员工的充分培训。只有员工获得了充分的培训,才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经调查显示,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当中,受到培训的员工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继而对企业产生深深的归属感与主人翁的责任感。由于对其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了解,也因此提高了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提升对工作的满意度,并对工作相关的技能更加富有兴趣。建立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要求企业应当综合员工的入职时间、培训岗位以及培训层次进行多维度的立体课程制定,员工可以依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到该阶段明确的培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按照该多维体系进行培训,是提供员工职业发展所需的提高类培训最重要的手段。此外,应当将培训课程进行物化,形成产品,即模仿大学选修课的形式,以职员的需求为实际出发点,将职员的兴趣点与培训需求相结合,将培训打造的有收获,可选择,易理解,为员工们想要自我发展的想法畅通渠道,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最好办法。
(三)提高企业项目管理观念,增强企业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当中,基础项目管理重要的是在意直接收益,而不是培训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管理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不少以利益为重的企业,出现了“管理无用”的观念,并不关注如何提高企业管理的想法。由于项目管理观念的滞后,许多企业选择的管理内容缺乏实用性,如当电子商务进行流行的时候,许多企业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跟风进行电子商务的培训;在互联网+时代,又一味的进行互联网相关的管理,其自身的培训内容与企业自身的发展不相适应,形成了两张皮的情况,正是项目观念滞后的结果。
四、结束语
整个中国的市场经济在飞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对人才进行合理规划的竞争,只有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制定对各关键岗位人才的需求,才能对应制定出发展出企业人才所需要实现的项目规划。只有切实做好基础项目管理的工作,才能够对工作人员形成循环式的鼓励,当他们的工作能力获得提高,其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只有员工的潜能在正确培训的引导下被不断发掘,才能形成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使之在市场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振明.浅谈施工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xx,32(6):23-24.
[2]第36卷第2期20xx年1月张文红:加强项目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3]夏玉英.浅谈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J].山西20xx(11).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 篇2
一、总则
为规范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司有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各项目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各项目经理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本项目内按分级归口管理原则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做到人人关心成本,事事讲究成本。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规定,不得扩大和超过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财务人员有权监督和劝阻违规成本、擅自提高费用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的行为,且有权拒绝支付,并有权向本项目经理、上级财务主管直至公司领导报告。
各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程序依次为:进行本项目的成本预测,编制项目成本计划,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核算和分析,根据核算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
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一)人员组成:各项目经理为本项目成本管理小组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财务部长为副组长,各部门主管为组员。
(二)职责分工:
财务部:负责成本计划、核算、控制的组织工作,按计划口径正确、及时归集成本费用,并按计划控制成本支出,编制与成本计划结构相一致的成本报表;负责资金收付款管理工作,根据月度成本计划编制月度资金计划,经审批后具体监控实施;负责成本分析工作,提供成本分析报告。
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工费、劳保费、间接费用等成本计划编制和成本控制工作,参照计划编制人工费使用计划,对人工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间接费用开支规定,执行间接费用计划,控制间接费用开支
工程质检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耗用计划、设备、劳务使用计划,经审批后实施,严格执行工程技术规程,控制材料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严格审核劳务施工队伍已完工程量结算单,控制劳务施工队伍成本。参与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和具体实施计划编排,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规范,落实技术措施和施工组织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机料部:负责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机械调配、租赁、修理计划,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搜集整理物资、设备价格资料,负责权限内的材料、设备租赁采购工作,负责或协助已签订的大宗采购合同具体实施;实行限额领料,控制材料消耗,做好周转材料、机械设备的进退场管理,建立物资、设备各
类台帐,上报统计报表。
安协部:负责地方事物的协调工作,安全技术措施费的使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监督、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指令和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合同部:负责编制成本的年、月度计划,根据计划监控成本,协助做好成本分析;准确理解合同条款,管理各类合同、协议、变更通知单。主办项目变更索赔工作,按合同条款或变更单及时收集变更资料;负责合同结算和中间已完工作量的对上、对下计量工作;按月正确统计已完成工程量可计量收入,按分部合同统计已完成工程劳务费用。
试验室:协助制定成本计划,严格控制试验检测费用,优化各种组成设计及配合比,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
三、成本预测
通过施工成本预测,可以在满足项目主体和本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因此,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项目部成本控制成员要对施工项目计划工期内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比照近期已完成施工项目或将完成施工项目成本(单位成本),预测这些因素对工程成本中有关项目(成本项目)的影响程度,预测出工程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
四、成本计划
(一)成本计划的编制
项目部应当于开工令下达之前编制完成项目整体的成本计划。对于跨年度施工的项目,还应当于每年一月份完成编制本年度的`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为:搜集和整理资料→编制工程项目总成本计划→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项目总成本→对总成本计划进行适时修订→编制阶段性(年、季、月、特定期)成本计划→编制责任(按部门)成本计划;
项目总成本计划编制程序为:编制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资源消耗数量计划→编制各种资源的总成本→编制工程项目总成本计划。
(二)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
成本计划编制应当取得真实、详实的技术、经济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资料:
1、主合同文件及其附件;
2、公司与本项目签定的《经营承包合同》和标后预算文件;
3、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4、业主下发的实施性施工技术指导意见;
5、生产计划;
6、拟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实际生产能力及其利用情况;
7、调入和招聘的所有人员工作技能情况;
8、购入的各种材料性能情况;
9、所在地人工、材料和机械实际价格和自有人工、机械配备情况;
10、业主、公司、本项目的相关技术规范、制度和办法;
11、以往同类项目的实际成本情况以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资料;
此外,项目还应深入分析当前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研究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和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为编制成本计划提供丰富具体和可靠的成本资料。
(三)成本计划的内容
按工程实体的费用组成如表:略
项目绩效管理制度 篇3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提高房地产项目的运作效率,充分调动项目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房地产项目部全体工作人员,考核对象包括项目和个人(项目经理和项目部工作人员)。
第3条考核时间
房地产项目考核时间为项目竣工后20日内。
第2章考核的组织管理
第4条项目管理委员会
项目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工程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投资发展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等组成,具体负责房地产项目考核的组织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对项目进行评审、项目考评工作的组织、监督与指导等。
2、负责纠正项目考核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
3、负责审核项目负责人制订的项目工作计划和项目考评指标。
4、负责审批项目考评结果。
5、负责监督项目负责人对下属的绩效考核。
6、受理项目人员的考评申诉。
第5条人力资源部
1、组织项目管理委员会对项目实施考核。
2、绩效考核方法的指导与培训。
3、对项目部的考核结果进行汇总、整理。
4、协调处理项目部绩效申诉的具体工作。
5、负责为项目成员建立绩效考核档案。
第6条项目经理
1、负责项目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
2、负责帮助本项目成员制订工作计划和绩效指标。
3、指导项目成员收集整理考评信息。
4、负责对所属项目部成员进行竣工考核评价。
5、负责所属员工的绩效反馈,并帮助员工制订绩效改进计划。
第3章考核内容
第7条项目经理考核指标,如下表所示。
项目经理绩效考核表
考核人职务考核阶段考核时间
主要指标权重目标值得分
计划完成率20%按计划完成
按制工期20%在合同期内完成任务
工程质量30%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品率达到85%以上,观感评分达到85分以上
费用控制率15%控制在100%范围以内
安全生产15%杜绝死亡,防止重伤,轻伤率控制在%以下
合计得分
综合评价:
第8条项目部成员考核指标,如下表所示。
项目部成员绩效考核表
考核人职务考核阶段考核时间
考核指标权重关键事项记录得分
工作计划完成率35%
团队合作20%
敬业精神15%
工作态度15%
工作能力15%
合计总分
意见、建议与综合评价:
第9条综合评价成绩的计算
综合评价成绩=绩效考核得分×项目竣工评价系数
项目竣工评价系数根据项目竣工后由相关评价主体对项目进行评价,得出最终得分,确定项目的竣工评价系数,具体参见下表。
项目竣工等级优良中一般差
项目得分91~100分81~90分71~80分61~70分60分以下
项目竣工系数
第4章项目考核结果的整理和应用
第10条项目奖金发放的依据
公司根据项目部成员的绩效考核成绩发放项目奖金,具体发放标准如下:
1、项目经理应发奖金额=项目部总奖金的40%×(项目经理综合评价成绩/100)
2、项目部成员应发奖金额=项目部成员综合评价成绩×(不包括项目经理)
第11条作为员工培训的依据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员工绩效考核得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可以通过针对性培训进行改善和提升员工业绩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
第12条作为职位晋升的依据
第5章附则
第13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解释与修改。
第14条本制度自×年××月××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