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儿童故事 >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通用15篇)正文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通用15篇)》

时间: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吗?

水浒传中李逵的故事:初次出场 1

李逵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长名为李达。李逵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当一个小牢子,与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戴宗相见。在戴宗的引荐下,李逵认识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两银子给李逵拿去赌,李逵对其慷慨极为拜服。紧接着,三人又到琵琶亭饮酒,宋江要吃鲜鱼,李逵便去讨,却听说要等鱼牙主人来了才能卖。李逵因此发怒,后来鱼牙主人“浪里白条”张顺见他捣乱,便与他厮打起来,从陆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来叫停。从此张顺也与三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一节,因为场面精彩,后�

水浒传中李逵的故事:沂岭杀四虎 2

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路遇李鬼扮成“李逵”剪径,李鬼谎称家中有九十老母,便被李逵放走。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且企图害他,便将他杀了。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李逵杀虎之事惊动了周围一带,由于李鬼老婆的告发,当地曹太公用计将他捉住。沂水县知县派都头“青眼虎”李云将他押送到县里。李云在押送李逵的路上,遇到早已得知此事的朱贵、朱富兄弟,被麻翻。李逵因此被放出,李云、朱富也因此上了梁山。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3

李逵种地

李逵干了几年长工,挣了些钱,买了别人几亩地,便不再去当长工。他在自家的地里,精心耕种了一片谷子。从冬天起,他便开始冒着严寒积肥,往地里运送。春天一到,他就给地浇足了水,然后一锹锹把地翻虚,把谷粒均匀地种入地里。谷苗长出后,他顶烈日冒酷暑,一遭遭地锄草,一遍遍地培土,一回回地浇水,不知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

金秋时节,谷穗长得一天一个样,谁见了谁夸赞。李逵更是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整日待在地头乐呵呵的,不住地向人们讲述着自己辛勤劳作的过程。眼看谷穗一天比一天饱满,变得金黄,到了收割的时候,他还没有开镰收割的意思。

有人劝李逵应马上收割,免得夜长梦多,出现意外。谁知他却回答:“反正丰收是注定了,再让它们长几天吧,或许还能更饱满一些。”结果,夜晚突然降临的一场冰雹,把成熟的谷粒全部砸到了地上。第二天一早,望着遍地的。谷粒,李逵连连摇头叹息,悔恨自己不该不早早收割。

无论办什么事情,越是快要成功的时候,越要谨慎从事,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4

李逵追黄羊

李逵在外面干了一年长工,挣了不少钱。快过年了,他用布袋背着自己挣的铜钱,匆匆往家里赶,想尽快见到在家等候他的老娘。

半道上,李逵看到在一条结了冰的河面上,躺着一只滑倒的黄羊,他很是高兴。“如果把黄羊弄回家中宰了,不用买肉也能和老娘过个好年,那该有多好!”李逵想着便小心翼翼地走到黄羊身边,把钱袋子牢牢拴到黄羊身上,然后把它扶起来,一步步挪出冰面。

黄羊走出冰面后,地面不再打滑,刚一站稳脚跟,没等李逵反应过来,便没命地朝前跑去,连同它背上的钱袋子也带跑了。

李逵追了一阵,见没法追上,便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望着黄羊消失的`方向,李逵两手空空地站在那里发呆,懊悔自己不该盲目贪图意外之财,而白白丢了干了一年的血汗钱。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5

李逵劈门

李逵生来性急,干啥事都风风火火,为此常闹出笑话。一天,他到朋友家中玩,因为进门进得匆忙,不留神被朋友小茅屋低矮的门框碰了头。他的心中顿时来了气,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怪起门来,挥拳就朝门框打去,震得茅屋颤动不已。幸亏朋友从屋子里走出来致歉,他才消了气。

从朋友家出来时,李逵头倒没有再被碰着,脚下却被门槛儿绊了一下,摔倒在门外,刚消下的火气顿时直冲他的`脑门。还没等朋友反应过来,李逵便操起门边的砍柴斧,把门框劈了个粉碎,茅屋“哗”地倒塌了大半。看到自己闯了祸,李逵一下子傻了眼。结果,为了重修朋友的茅屋,他不得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物。

心气过盛者,往往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大动肝火,最后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自己没趣,自找苦吃。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6

幸运的李逵

宋江做了梁山之主后,听说大名府有位武艺超群的“玉麒麟”卢俊义,便想让他到山寨入伙做头领,以壮声势。为此,“智多星”吴用假扮算命先生,带着“黑旋风”李逵,千里迢迢来到大名府,寻到卢俊义的府第给卢俊义算命。吴用告诉卢俊义,说他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说动他出行到梁山泊方向躲灾。经过一番周折,宋江如愿使卢俊义上了山。

当初,吴用到大名府前,有意让李逵随行,以帮他克服性情急躁的'毛病,就提出带一个粗心胆大的人做伴儿。李逵果然自告奋勇和吴用同行。临行前,吴用约法三章:一是让李逵戒酒,沿途不得喝酒;二是扮作道童,对自己的话不得违拗;三是口衔铜钱,装作哑巴,不能说话。李逵一一应允。

在吴用的一路教诲和自己的耳濡目染下,李逵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逐渐变得心平气和,遇事沉着冷静起来。他十分庆幸,跟随吴用这样严父慈母般的兄长走了一遭。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7

李逵和店家

这一天,吴用和李逵打早起来,走了很远的路程。一直走到临近天黑,也没有遇到一家客店,二人又饥又渴。眼看夕阳西下,才远远望见前面有家客店,二人急匆匆赶过去,让店家快做些饭。

店家在店门口等了大半天,也没等到一个客人,很是烦闷。眼看天就黑了,他琢磨着不会有客人来了,就独自喝起了闷酒,很快喝得半醉。见客人来了,店家慌忙放下酒盅,为客人做饭。

匆忙之中,加上头脑不大清醒,店家一连烙了几张饼都糊了。李逵等得不耐烦了,拿起一只碗正准备朝店家头上砸去,被吴用拿眼神及时制止。

看到自己出了错,店家满脸涨得通红,多亏吴用的安慰,才使他静下心来,烙出了上好的`饼子。

夜晚睡下,吴用训导李逵:“今天没有我,店家肯定免不了你一顿打,还不是因为他喝酒误了事。饼子糊了,可以再做,要是你喝醉酒误杀了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救活。人们醉酒误事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过去,李逵从没有听人说过喝酒误事的话,经军师这么一点拨,方才猛然醒悟到自己过去做的不少事情,都与喝酒有关,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自己的酒量。

水浒传中李逵的故事:斧劈罗真人 8

戴宗以神行法与李逵一起前往蓟州,并在路上利用神行法作弄了李逵一番,将李逵整治地服服帖帖。两人见到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后,因罗真人不放公孙胜走,李逵一气之下斧劈罗真人,却被罗真人以道术教训一番。罗真人表示李逵是天杀星下凡,“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取得公孙胜出山后,在返回的路上,李逵又与“金钱豹子”汤隆结拜,并带其上山。此后公孙胜以罗真人所教“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李逵为了弥补过错,到井下救起了柴进。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9

李逵砍柴

李逵小时候,家境很穷,早早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养家糊口,小李逵每天拿着一把斧头,上山砍柴,然后挑到集市上换米换盐,不知砍坏了多少斧头。

一天,李逵又到铁匠铺买斧头,看到两把几十斤重的板斧,他向铁匠师傅打听板斧的价钱。铁匠师傅欺李逵人小,想拿他取乐:“这是习武的兵器,好多大人都拿不动。你要同时把它们拿在手中舞动起来,我就送给你。”

没想到李逵听了他的话,竟毫不费力地拿起两把板斧,轻松地舞了一回,脸不变色心不跳。铁匠师傅无话可说,只好把板斧送给了他。

两把板斧给李逵的生活带来转机,从此他便拿着板斧,一边砍柴劳作,一边开始习武,终于练就了过人的本领,由一个砍柴种地的汉子,成为一名勇猛无穷的`好汉。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10

李逵的疑问

在众多的梁山好汉中,黑旋风李逵最敬佩的人,就是他们的军师“智多星”吴用。刚上梁山时,李逵见吴用一副书生模样,整日书不离手,写写画画,觉得吴用根本算不得英雄好汉,不配做山寨头领,颇瞧不起他。

不久,李逵和吴用一道前往大名府,探听卢俊义的情况,才使他明白:吴用是山寨最不可缺少的人物,作用超过山上任何一位武艺超群的好汉。他俩走在通往大名府的路途中,吴用不用向任何人打听,光凭手中一张纸上曲曲弯弯的道道,就顺利到了大名府,找到卢俊义的`住处。李逵十分惊奇,军师没有到过大名府,路途却那样熟悉,就忍不住向吴用打听。

吴用笑着对李逵说:“是纸上这些道道告诉我该往哪里走!一个有勇力的人,如果不能习文识字、博古通今,就算不得真正的英雄好汉。”听了他的话,李逵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直到后来吴用几次排兵布阵,不费吹灰之力,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李逵才真正明白军师对他说的话,认识到有渊博知识的人,比一夫之勇起的作用更大,从内心深处对吴用的才能充满敬佩。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11

李逵挑水

一年,李逵又到一家财主家干活,每天除了干田里的活儿外,还要给财主家挑满满一缸水。女主人对待长工非常苛刻,挑水时,她总是假仁假义地对正在干活的李逵说:“小伙子干累了,去担两担水缓缓。”本来是去让他担水,还说是缓缓,李逵对她的话很是反感。

更可笑的是,她对李逵说:“后面桶里的水让你放的屁熏臭了,有屁臭气,不好吃。”每天李逵从大老远挑回的水,她都要李逵把挑在身后的。那只桶里的水倒掉,只把挑在前面的水倒在水缸里。天天如此,从不例外。李逵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渐渐地他有些不耐烦了,每天在前面的一只桶里撒一泡尿,才挑回去。他还故意问道:“这几天的水好吃不好吃?”女主人根本没有尝到里面有了异味,连连说道:“水里没有屁臭气,哪能不好吃!”

待人以非礼,人必以非礼回报你。

水浒传李逵的故事 12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上了梁山。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李逵本来是沂水县一个庄稼汉子,杀了人逃亡江湖,到了江州,在牢城里当了一个小牢子。这个人脾气不好,在江州,只有戴宗的话还勉强能够听一听,用他人的话说就是,“这个人只除非是院长(戴宗)说得他下”。有一个人的来到改变了李逵的命运,这就是宋江。宋江和戴宗在楼上饮酒,听得楼下有人吵闹,原来是李逵“在底下寻主人家借钱”,众人排解不开,只好上楼来找戴宗。戴宗给他介绍了宋江,当李逵确认这个人是宋江以后,马上“扑翻身躯便拜”。宋江问起来,知道李逵要借钱,就拿出十两银子给他。戴宗却告诉他,宋江这是“吃他赚漏了这个银去”,李逵拿着银子,一定是赌钱去了。果然,李逵很快把这十两银子输了,本想夺回来还给宋江,和人打了起来。宋江让他把银子还给了人家,然后和他一块儿吃酒。吃酒期间,李逵又抬手打了一个叫宋玉莲的唱曲子的,宋江又替他垫付了二十两赔偿费。分手的时候,宋江给了李逵五十两银子。

就是这八十两银子,从此买得了李逵一个人,宋江即便是想要李逵一条命,李逵也尽管让哥哥拿去。用现在的话说,李逵成了宋江的铁杆“粉丝”,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

后来,宋江写了反诗,几经周折,最终还是被押上了断头台。就在刽子手准备行刑之际,李逵从“十字路口茶坊楼上”跳了下来,手起斧落,砍翻了刽子手,然后“便往监斩官马前砍将来”。梁山好汉也一齐“大声发喊”,杀散了刑场兵卒,背着宋江出城。说起来,如果没有李逵从茶楼上跳下来,宋江生死还真的难说!说李逵救了宋江一点儿也不为过,至少,救宋江李逵是第一功劳。

按理说,李逵是宋江的铁杆,又救过宋江的命,上得梁山又只认宋江,宋江应该把他当做最放心的心腹才是。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宋江最不放心的人正是李逵,不仅死前要把李逵毒死,期间有好几次也差点把他杀死。而这个李逵呢,他并不知道宋江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还说就是死在宋江手里也不怨,真让人感觉悲从中来!

上得梁山,李逵要回家接老娘来山上,晁盖已经答应了,并且还要给他派几个人一道前去。宋江马上拦住,说:“使不得。”当然了,宋江有理由拦住李逵不让下山,这就是官府已经“行移文书”到了沂水县,那儿必然是有人在捉拿他。但是,在一切条件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是李逵坚持了一下,宋江又同意李逵下山了。宋江让李逵下山,不但否定了晁盖派人的意见,还收缴了李逵的两把板斧。就这样,李逵回家,不但老娘死在了老虎之口,他自己也被人捉去送官请赏,差一点死在这次回家事件当中。当李逵回到梁山后,说起了这次回家的经历,说到母亲死及杀死老虎一事,宋江的反应是“大笑”!

在此以后,宋江为了架空晁盖,需要有自己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李逵得以保住了脑袋,几次都是被警告,没有被杀。如攻打祝家庄,李逵杀了扈家庄扈太公一家,这违反了宋江将令,“本合斩首,切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折过了,下次违令,定行不绕。”

在完成了座次排定以后,就不是这回事了,宋江对李逵的处理明确是 “斩讫报来”。菊花会上,宋江作了一首《满江红》词,当说到“招安”一句时,武松发作起来,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们的心!”李逵也跟着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接着踢碎了一张桌子。宋江马上大喊:“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然后让人推出去将李逵斩了。发作是由武松开始的,一个事件的发起人没有被推出去斩首,跟从者反而被推出去,难道踢碎一张桌子比一个“首犯”的罪过还重?实在令人费解。

还有一个事件宋江也想杀死李逵,那就是李逵负荆请罪事件。

从东京回来,李逵行了一个“大宽转”,将近荆门镇,投宿在刘太公庄上。听得刘太公一夜啼哭,问起来却是宋江“把他女儿夺了去”。李逵不顾燕青的阻拦,回到梁山就直奔忠义堂,砍翻了杏黄旗,然后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宋江听燕青说明了情况,就和李逵打了一个赌,这个赌的赌注是脖子上的人头!事情当然并不存在,赌输的当然是李逵。宋江撇下李逵,“自与一行人马”回大寨去了,李逵按照燕青给出的主意,回到山寨负荆请罪。当然了,众兄弟都会替李逵求情,李逵免于一死。

有人可能要问,提议赌人头不是李逵吗?不错。但是,这个赌注是在宋江诱导下定的。宋江首先说的是,假如他输了,“就那里舒着脖子,受你板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然后问李逵,假如你输了,“该当何罪?” 李逵是一个赌徒,他懂得赌博的规矩,说假如自己输了,“便输这颗头与你!”李逵哪里有宋江肚子里那些弯弯曲曲!凭宋江对李逵的了解,他知道李逵一定会顺着杆儿爬上来。我们可以问一句,燕青已经把事情说明了,宋江为什么还要赌人头?这还不算,他还让“铁面孔目裴宣写了赌赛军令状”。谁都知道,军中无戏言,这恐怕不是赌几两银子那么简单吧!事情弄明白后,宋江不是叫上李逵到山上说个明白,而是自己先回去了,这是不是留下李逵让他“自裁”?果然听得李逵说道:“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李逵负荆回到山上,宋江仍然在说:“我和你赌砍头,你如何却来负荆?”只不过宋江忘记了一点,李逵这个人,小赌一向赌得直,大赌却会耍赖,为了安抚众人,他只得顺水推舟,有条件放过了李逵。

宋江为什么要杀死李逵呢?

关键在于宋江的那个“招安”。这是宋江的政治理想,也是他的底线,任何人不得触碰,李逵恰恰是触碰了这个“红线”。武松不是也反对招安吗?但招安这个问题,恰恰是武松先提出来的,他曾经对宋江说过“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后来武松反对招安,是看不上宋江一味的奴颜婢膝哀求招安,像吴用所说的“打得他梦里也怕”那样的招安他并不反对。鲁智深反对招安是觉得这个“尘世”太脏,就像是他的“直裰染做皂了”,是洗涮不干净的。林冲、杨志不愿意招安是因为高俅,有了这个人,他们很难“安身立命”。

李逵则不一样,他反对招安,是因为他要造反。以上几人尽管反对招安,但他们从来没有主张过什么,而李逵不一样,他多次“劝进”,让宋江当皇帝。这就是李逵和他人的区别。

李逵这个人出身于社会的最低层,他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平等,再高一层的要求才是当个“将军”。当他的基本要求不能实现的时候,就会觉得换一个皇帝也许就会实现这个平等。而宋江出身于官吏,他的基本要求是逐级升官,最后进入“庙堂”;更高一级的要求是政治清明,皇帝的圣聪不被阻塞,以便让他能够顺利地实现目的。他们所以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皇帝不好,是因为奸臣挡住了他的“上进”之路。因此,他始终都认为皇帝“至圣至明”,不存在任何的杂念,就是见了皇帝“偷情”的***也要拜倒在地,在这样的人面前也是一个奴才。等级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他们在高等级的官员面前,即便是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贪官,他也要“潜伏爪牙忍受”;而在低级别的官员或者是民众面前,他们则是“主子”。

反映在具体问题上,李逵要接母亲上山,就是这种平等思想的反映。当宋江接了父亲上山,公孙胜要回家探母,李逵要下山遭到了宋江的阻止,李逵说:“哥哥,你也是一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只不过,李逵不知道,梁山泊也是有等级的!宋江、公孙胜都是梁山决策集团的人物,是梁山泊的“上层”,他尽管进入了天罡之数,也不过是一个“中层”而已。他这个小牢子身份的人,能够进入这个中层也是粘了宋江的光。他不思“报恩“,却要拿着自己的娘和宋江的爹相比,这能行吗?

这个在政治理念和思想观念都和宋江哥哥不一样的人,宋江能容得下他吗?当宋江在用人之际,李逵即便被用,也会时时防着,燕青就是宋江放在李逵身边的“监管人”,这一点书中交代的很清楚。得机会,宋江就要置李逵于死地。当然了,宋江要标榜仁义,杀李逵必须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因为他需要一个理由,李逵又得以活下来。当他自己知道已经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他不再需要理由,于是招来李逵给他下毒。只不过,李逵是宋江从江州带回来的人,众头领只知道宋江哥哥待李逵最好,揣度着宋江并不是真要杀他,再加上这帮子“哥们儿”都是些“义气”之士,所以要真心给他讲情。这会产生两种效果,宋江不得不考虑兄弟们的心理感受,所以才会饶过李逵;饶过李逵又反过来掩盖了宋江想杀死李逵的内心意图。

人之将死,会有一些不尽之事需要交代,宋江的不尽之事是什么呢?李逵。宋江说的是:“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假如他的政治理念和李逵一样,他是否应该让李逵为他报仇!而到了这个时候,李逵的反应是什么呢?他的反应是,“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这也反映了李逵的认识水平,在他看来,只有宋江这个哥哥才给过他平等。

一个“好汉”给他人当奴才可悲,心甘情愿给他人做奴才更可悲,心甘情愿给他人做奴才主子却时时要他死则最可悲,主子随时要他死他却浑然不知是最最可悲。李逵就是这个最最可悲的人。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13

李逵习武

李逵到铁匠铺买斧,意外得到铁匠师傅送给他的两把板斧,便开始习艺练武,向邻村的一位拳师学习。砍柴之余,李逵每天都要跑十几里路,到拳师所在的村子里,练习好几个小时的武功。

往返途中,他常常淘气地把小路旁的树木劈上几斧,有时还在庄稼地里奔跑。但在习武过程中,李逵却从没有迟到过一次,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从不耽搁,练习起来总是那样全心投入,一丝不苟。

因为李逵踩坏了人家的禾苗,使得师傅多次受人责骂,代他受过。师傅佩服李逵的勤奋刻苦精神,一次次原谅了他的`过失,把他留了下来,并且耐心说服他改正了错误。

一个人可以有各种缺陷,但敬业精神不可无。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14

李逵请人

李逵到朋友家串门儿,被朋友家低矮的茅屋碰了头,又被门槛儿绊了一跤,火气大发,把朋友的茅屋掀翻了半边。茅屋倒塌后,李逵后悔得直跺脚。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他把茅屋的主人和其他几位朋友请到了饭店喝酒。

李逵让店小二拿上酒来,一一给朋友们倒上,一连几次请大伙喝。朋友们怪他办事鲁莽,谁都不肯端杯。李逵见大伙不肯原谅自己,更是悔恨不已,一个人拿起酒杯:“你们不肯原谅我,我也没办法,房子已经塌了,我出钱出力修还不行?”说完独自拿起酒杯,一连喝了几大杯,很快便醉倒在地。

朋友们见李逵真诚改错,一个个原谅了他,不再责怪他。不久,李逵和朋友们一道,帮茅屋主人把房子修整好了。

真诚改正错误的人,最终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宽容。

李逵的寓言故事经典 15

李逵出走

李逵在村里有几个义气相投的哥儿们。其中狗子、虎子几个人嗜好,不能自拔。一天,狗子到外面赌钱,输了个净光。当时跟着狗子的,还有一个双手生来就仅有一个指头的虎子。

因为参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大多数人互不相识。见狗子输了钱,虎子便把一个指头往赌摊上一放,押了狗子输钱的数目,说道:“老子十个指头九个都输了,今天剩下这个也不要了!”赌场上的赌徒们看出了虎子是个亡命之徒,忙将狗子输的钱全部退了出来,而后一哄而散。

几天之后,前次参赌的赌徒了解到,虎子是天生的秃手,便寻到村子里,把虎子痛打了一顿,把他仅有的一个指头也扭断了。

狗子见虎子挨了打,便急着去找正在田里干活的李逵:“铁牛哥,不好了,虎子被人打了,你快回去看看吧!”听说朋友受了气,李逵提了一把铁锹跑回村,赶上那几个打虎子的'赌徒,二话没说就打倒了几个,其中一个还被打成了重伤,不能动弹。剩下的人见势不好,全都溜走了。

李逵替朋友出气,把人打成重伤,犯了罪,无法在村子里待下去,只得出走江湖,四处流浪。

哥们儿义气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