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梦读后感【优秀2篇】》
《惊梦读后感【优秀2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惊梦】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惊梦读后感 1
《惊梦》带给我的是感同身受的眼泪……
18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早晨,爷爷走了,爸爸跪在床前,红着眼睛给爷爷穿中山装,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爸爸的眼泪;爷爷安静地躺着,脸很白,嘴微微张着,那根象征着长寿的眉垂在额角,象在嘲笑我的无知;我站在爸爸身后,任眼泪一颗颗掉下来,却连冲上去抱着爷爷哭的力气都没有。原来,那时候的自己,傻到连撕心裂肺的痛哭都不会;原来,晴天霹雳的感觉是这样。
葬礼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一拨又一拨的人,一副又一副的挽联,一个又一个的花圈,一柱又一柱的香。我常站在弥漫着烟气的院子里想:躺在西屋的爷爷怎么还不醒来?爷爷,您看到了,我们这么想您、这么爱您,就不要再和我们开玩笑了,我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您快醒过来吧。
直到爷爷入土为安的一年后,我才逼迫自己相信,爷爷是真的走了,再也不会醒过来了。那个用大手拍着我的脸蛋,说没谁吃的也不能没我孙女儿吃的这话的爷爷回不来了;那个送我上少年宫、奖励我爆米花的爷爷不在了;那个有严重肺病却还是走了30分钟路、走到气喘吁吁只为给我送一包我爱吃的花生酥的爷爷没了……
上课时,我曾看似坚强地和孩子们说,一个疼爱你的人走了,很多年后回想起来,我不再流泪,只因他永远在我心底,我要为爱自己的人活得更好。可现在,把字打到这里,我早已泣不成声。原来,我一直没学会的不只是嚎啕大哭,还有勇敢和坚强。
但我会努力学,只为让线那一头的人,触探到我幸福的脉搏!
惊梦读后感 2
一种曾经深入民间数百年为各阶层深深喜爱的表演艺术,转瞬间,沉疴不起,奄奄一息。而我们这一代青年,对于戏剧只是有着微乎其微的了解,甚至还有些漠视。《于丹·游园惊梦》给我们呈现了一出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风雅的昆剧,让我们领略了昆剧的魅力,同时也告诉我们有关人生的真谛。
同是悲情,悲壮是高昂的,激扬慷慨;苍凉是无奈的,而余韵深远。正如作者所说:苍凉能够唤起我们一种辗转与心、不绝如缕的激荡,就在于它表现出来的是命运深处的一种无奈,而悲壮是一种让人惊讶和震撼的情怀。
关羽应鲁肃的邀请去往东吴,他明知鲁肃的用心,但还是只带着周仓单刀赴会。虽然在最后,关羽成功脱险且推迟了荆州之战,但他却无法回避这一场当战,这一次的胜利并不意味这他会保住荆州。大江东去,浪千叠,有光阴,有岁月,有兴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历史的永恒,看到的是历史中偶然的机缘和那些必然的沧桑。在他的一生当中,悲壮是他的主旋律。他是悲壮的,他有这样的胆识与才能,他做过,不仅仅只是想想。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不用担心忠孝不能两全,但我们仍需关心我们的大家与自己的小家。或许 虽说真正的英雄是不是一种职业,不是一个名分,而是一种情怀,可成可败,但是谁有 我想,真正的英雄不应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他要有真才实干,他要有为别人奉献的精神和勇气以及能力。
苍凉是一种既复杂有简单的人生感受。每个人都会经历,不论你是庸人、或凡人、亦或达人。林冲,他想要为朝廷效力,却因为高俅等人的迫害,最终未能实现心愿切切被逼上梁山而苍凉。唐明皇爱自己的妃子,却因为江山社稷,不得不杀死爱妃,就算没有杨玉环,唐朝也将走向灭亡,而唐明皇失去了至爱也丢掉了江山,这难道不苍凉吗?学生,因为终年的苦读却没有任何成绩而感悲凉;家长,因为要振兴家族却又不得已的使加速衰落而感沧桑。所有的人都在这苍凉的日子里度过。
或许,苍凉之感未必是人生的不幸,它是人生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生命的反省,它使人保持着一种清净保持着自己对人生不足的透彻的反观。
我想,悲壮也好,苍凉也罢,《于丹·游园惊梦》的悲凉也是我们人生所要经历和追求的。只有在被悲壮和苍凉磨洗之后,我们才会表现得更加的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