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的主题演讲稿汇总3篇正文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的主题演讲稿汇总3篇》

时间: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的主题演讲稿(精选3篇)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的主题演讲稿 篇1

领导们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实习生,很荣幸能来这里学习和交流。

今天,我就本次活动的主题---《俭以养德》,浅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璐璐姐也给我们列举了历史上很多勤俭节约的例子,但是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人们的节约意识却越显淡薄,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之风。

有的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有的人则认为,反对铺张浪费不过是刮一阵风,“风头”一过,照样可以山珍海味肆意挥霍。这种想法显然是很危险的。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俭以养德,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责任和信仰!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助力添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节俭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我们出入教室寝室做到节约用电;进出洗手间做到节约用水;平时作业做到节约用纸;一餐一饭做到不浪费粮食,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费,合理分配和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以自身的行动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勤俭节约理念真正转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觉的我们应该共同行动起来,将勤俭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谢谢大家!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的主题演讲稿 篇2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俭以养德》。

同学们,俭,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左传》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到李商隐《咏史》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从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朱子的.“一粥一饭,当是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不是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节俭。

同学们,浩浩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来不缺乏俭以养德的人,而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始终称颂着这样的一种美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季文子,位高权重的鲁国卿大夫,虽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但却“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宋朝姚希得,哪怕功成名就,依旧“日唯啖菜,一介不妄取也”;苏轼,虽前前后后做官四十年,但却始终注意节俭……

古有苏轼,今有马旭。“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住清贫,守得心灵的高度”,这段话是感动中国人物——马旭的颁奖词。,马旭夫妇向家乡黑龙江省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而这笔是她与她丈夫一分一厘几十年积累而来。这1000万元不仅是他们给家乡的奢侈,更是对传统美德——俭的完美阐述。

“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道德品质,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导的人生之道。古人认为俭有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传承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

亲爱的同学们,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需要我们以历史人物的勤俭美德的品质为指引,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准则。节俭不只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我们要向苏轼他们学习。

同学们,传承节俭的美德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在此,我呼吁全体同学们: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新的时代,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需提倡节俭,因为节俭是幸福之本。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的主题演讲稿 篇3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9班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俭以养德》。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言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有致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同样以节俭来提高自身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他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他把所有的收入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古人尚如此,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的我们是否更应该躬身自问“今天的我们是否继承了“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人们的节约意识却越显淡薄,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之风。有的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有的人则认为,反对铺张浪费不过是刮一阵风,“风头”一过,照样可以山珍海味肆意挥霍。

而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俭以养德,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责任和信仰!我国当前社会资源紧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好自己身边现有的资源。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味沉迷于奢侈浪费、大手大脚之中,不去珍惜和展望现有资源的长远设想,那么这个国家或民族就已经悄悄地走向自毁灭亡之路了。节俭不仅是在倡导一种作风,引领一种文明风尚,更重要的是彰显一种民族精神,这需要我们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助力添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节俭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出入教室寝室做到节约用电;进出洗手间做到节约用水;平时作业做到节约用纸;一餐一饭做到不浪费粮食,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费,合理分配和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以自身的行动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勤俭节约理念真正转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将勤俭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