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中学生演讲稿 > 弟子规班会演讲稿通用三篇正文

《弟子规班会演讲稿通用三篇》

时间:

弟子规班会演讲稿(精选3篇)

弟子规班会演讲稿 篇1

一直感觉传统文化似一座巨大的宝库,丰富且深邃,而今看了《弟子规》的光盘后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话,那就是道德。成为一个有德人的必须外在上,能够获得众人的支持与帮助;内在看,可以收到得到心灵的安宁。即:外德于人,内德于己。。这一幕持久的执着,让我止不住地品味生命,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坦荡。

学习传统文化,学会快乐地生活,做胸怀坦荡的人,以平常心对待人生,对待功利,对待追求,淡泊致远,心底无私,构造幸福人生。看了弟子规的盘后,对我感处挺深的有两个地方,一是人与自然方面。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水龙头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会干呢?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朋友还正在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砍一棵树就要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更不伤害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共生、共赢、共荣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请记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还有一方面对我感处挺深的就是孝顺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孝顺是最基本的基础。人要学会孝顺,学会了孝顺,便学会了爱自己和爱他人。孝顺的人,他是绝对可以和周边的人和洽相处的。而一个不会孝顺的人,他必常与人合不来,因为一个连自己的尊长都不知道爱的人,你叫他如何去爱他人?

孝顺是一个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才把我们安全的抚养长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样高,如海水一样深,这一种恩情,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到底我们该怎样孝顺父母呢?在生活上,物质的需求已不成问题,主要是精神上的关怀,要让父母满足,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忙或者是个人的原因而忽略了父母,在外打拼的同时,不要忘记家中的父母。回报父母,其实很简单:平时多打电话问候一下,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感到后悔莫及,等有些事你懂了,但已没有去做的意义了。因此,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尽力去做。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让自己无愧于心。要知道:我们过得幸福,父母才会快乐。

入则孝,出则悌,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父母子女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弟子规班会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弟子规》伴我成长”。《弟子规》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凝聚着儒家千年的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在《弟子规》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个部分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入则孝了。入则孝,顾名思义,入是在家,孝是孝敬父母,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处处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孝顺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孟子说的好“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万事孝为先。孝,其实很简单。孝就是父母回家时递上的一杯温水,就是父母生病时关心的问候,就是要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弟子规》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可见孝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努力做一个孝顺的人!

弟子规班会演讲稿 篇3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可是正值青年的我们有几个人懂得时间的宝贵,几人做到早起晚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先生,一生都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发明大王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伟人如此,我们平常人也不例外,所以我要常常提醒自己,要与时间赛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看到这句话,不禁陷入沉思。前几天有一次,妈妈打电话给我,叫我骑车去车站接她,一边附和,一边玩电脑。天色渐渐变暗,妈妈开始焦虑,担心我在路上出事了,打手机关机。那时手机没电关机了,饿了才想起妈妈还没做饭,妈妈还在车站呢!我赶紧骑车去接妈妈,连门都没锁。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容易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我有个同学,她吃东西十分挑,对麦当劳,肯德基特别钟爱,尤为喜欢方便面,每天喝不到两杯水,奶茶倒能喝八杯。所以她个子瘦小,身体虚弱,经常请假不上课,去医院成了家常便饭。我一定要把《弟子规》这本书推荐给她看,让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长。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曾经有一次,我瞒着妈妈去同学家玩,怕妈妈知道阻止我,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回来。谁料到被妈妈发现了,她打电话问了老师,朋友等等询问任何我可能出现的地方,最后才在同学家找到了我。自从我知道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女儿。

对照《弟子规》,反射出了我们身上的种种不足。当然,读过《弟子规》后,我更应该成为一个好学上进,遵守纪律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