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推荐29篇正文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推荐29篇》

时间: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精选29篇)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

自秀山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门和站所认真开展好工作,深入村组,作好民情调研。

一、村情概况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帮扶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加之通海县委县政府加大蔬菜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总经济收入高达百万元,最低仅有500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养殖蛋鸡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2、调研户经济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5万元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是自然灾害致贫。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没有收成,就连生活用水现在都成了问题。

2、是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是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该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是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

5、是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建议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该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该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现在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该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5)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加强宣传,鼓励一个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独生子女光荣,提高教学供养质量,为家庭输出可用人才。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

学前教育竖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因地制宜办好学前教育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民生课题。为搞清本地学前教育现状,找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秦皇岛市抚宁区人常会教科文卫工组织部分常会员和人代表,就全区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抚宁区现有学前教育机构10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4所,民办幼儿园18所。共有3-5周适龄幼儿x人,在园幼儿x人,总入园率x%。幼儿教职工总数x人,专任教师x人。近年来,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以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力改造提升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着力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格局,学前三年入园率逐年提升,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办园条件不断改善。按照“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安排,总投入x万元,全部完成一二期新建、改扩建任务,新增建筑面积x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x个。其中新建幼儿园4所,利用原有教育场地设施改扩建幼儿园41所。在此基础上为公办幼儿园配置了室外娱乐设施、办公设施、食堂设备等专用设施设备3万余件(套),为33所一类以上幼儿园配备了触控电视电脑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投入x万元为10所民办幼儿园添置了256件(套)保教设备。此外,学前三期目标计划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完成改扩建幼儿园11所,设备装备累计投入x万元。

(二)着力加强幼教队伍建设,保教水平逐步提升。自“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共招录x名幼儿专业教师充实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同时鼓励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和幼教特长的小学教师通过培训转岗到幼儿园任教。截至目前,全区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有445人,幼儿教师专业化率达到74.54%。此外,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随着幼儿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和年轻化,全区学前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三)切实加强园所管理,办园行为日益规范。教育主管部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打造规范化幼儿园。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示范园6所,一类幼儿园31所,二类幼儿园42所,三类幼儿园12所,另有2所民办园跨入市级一类幼儿园行列。与此同时,从抓日常管理入手,从抓内涵发展着眼,通过规范收费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推行科学保教理念等举措,不断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目前在规范化幼儿园就读幼儿6569人,规范化教育率达到了89%。

二、存在问题

(一)城区学前教育资源依然不足。现有幼儿园班额偏,特别是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里不断迁移,加上二胎政策放开等因素,适龄幼儿增长速度加快,城区幼儿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短期内仍会面临“入园难”问题。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来说,农村公办幼儿园办园标准不高,办园条件不均衡,管理依然薄弱,特别是师资专业化比率不高,保教质量有待提升。此外,受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家长观念守旧等因素影响,偏远山区农村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偏低,普及工作还有待深入。

(三)民办幼儿园监管难度较。部分民办幼儿园,特别是一些无证幼儿园场地较小,条件简陋,且无专业教师,科学保教和禁止“小学化”倾向难度较。但因其便利性和实用性,迎合了部分家长的心理需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间,仅凭教育部门一家之力难以监管到位。

(四)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尽管区政府每年都在招录幼儿教师,但师资力量依然薄弱。现有编制严重不足,按照“两教一保”标准要求,全区幼儿教师数量存有较缺口。同时,一些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公办幼儿园的`部分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培训,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不高,教育方法单调,不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北部山区幼儿园难以留住人,教师流动性较,不利于山区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认真调研、科学规划,确保学前教育布局合理。要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结合,在解决现有矛盾的同时,也为长远发展留足空间。要认清人口流动的趋势,掌握人口分布规律,用发展的思维做好规划布局。为此,要认真搞好调查摸底,联合卫计部门摸清农村和城区各个片区现有和潜在的学前儿童数量,做到进退有据,以免布局失理,浪费资源。同时要做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在开发住宅小区时,按照配套标准,置留出幼儿园建设用地。

(二)多措并举、统筹资源,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在前期做好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加落实和推进力度,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各个项目顺利实施。一是加快推进骊城学区第一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启动实施原教师进修学校校址新建公立幼儿园项目,切实解决城区“入园难”、班额问题。二是继续鼓励民资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支持发展连锁式民办幼儿园,力扶持民办园向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弥补公立资源的不足。三是向农村倾斜资源,统筹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以打造规范化日托园为突破口,逐步解决农村幼儿园标准不高、管理欠规范、入园率不高等问题。

(三)招管并举、抓好培训,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要想方设法解决编制问题,根据区情实际,每年定期招聘一定数量的幼儿专业教师,充实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同时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完善管理办法,稳定山区幼儿教师队伍,有计划、分步骤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率。此外,狠抓幼儿教师素质提高,通过以赛促练、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特别是对没有取得资格证书人员,每年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保教水平,以适应学前教育发展需要。

(四)强化管理、提升内涵,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监督和指导幼儿园做好安全防护、食品卫生、消防、传染病防治和园舍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切实加强对民办园的管理,促其规范化。针对无证园,区政府要统筹协调,建立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的合力监管机制,对安全隐患、保教质量差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坚决予以取缔。要注重内涵发展,创新适宜的教育模式,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突出素质和启蒙教育,注重幼儿体育锻炼、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确保每个幼儿平安、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3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也需科学发展。主要表现为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需进一步更新,教学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培训质量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的培训保障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1、要创新理念,增强继续教育的科学性。

1.1以人为本理念继续教育要坚持从全院和战略的高度,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和现实需求把提高医务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实现全科发展作为继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医院发展建设的实际,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着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理论运用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1.3适度超前理念坚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认真分析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注重增强继续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2、要完善机制,强化参训人员的主动性。

2.1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在资金、学习时间、奖励措施等方面着手,不断激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2完善训用结合机制落实不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的学分不得评定、晋升相应的职称,形成培训—考核—使用的正确导向,使参训人员真正学有所用和学有所盼。

2.3完善质效评估机制把继续教育的评学贯穿于继续教育的始终,对每位医务人员的学习态度、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等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学有所获。

3、要优化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3.1选准教学内容注意从医务人员的实际出发,灵活设置教育内容,让每位医务人员能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急需知识,增强吸引力。

3.2选优教学方式探求能充分激发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效果,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3.3选好渠道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同时加大必须的经费投入和物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采用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激发学习动力,增强教学效益。

3.4选强师资采取到三甲以上大医院及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一批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来讲课。

4、要规范管理,提高继续教育的严肃性

4.1建立培训档案为每一位医务人员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培训情况,切实强化培训纪律。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及出勤情况,并记入档案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

4.2推行积分管理对医务人员的学习科目、达标要求和时间规定进行细化。要求每位医务人员按职称相应完成一定的年学分,不达标年底不能评为优秀。

4.3强化自主管理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加强岗位自学及科研工作,按相应职称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论文。

以考促学每年根据大纲要求及时组织考试包括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不符合要求一定要进行补考。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4

根据乡主题教育办《双溪乡领导班子成员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总方案》要求,9月24日至10月7日,通过对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帮扶队员、村小组长、贫困户进行上户、座谈等方式意见和建议。重点围绕全乡未脱贫户家庭情况,住房安全、产业发展、就业情况发展调研,了解目前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提升他们脱贫质量。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溪乡目前共有未脱贫户有48户121人,贫困发生率为0.9%。其中,低保人口为,占比;特困供养人口为,占比。未脱贫户分布在8个行政村情况为:小石门村6户22人、大石门村10户19人、大布村8户21人、左溪村1户5人、水头村3户14人、右溪村6户14人、卢阳村7户13人、高洞村7户13人。

二、调研总体情况

(一)“两不愁”情况

通过调研,目前我乡48户未脱贫贫困户在吃和穿方面都不存在问题,完全能够实现能吃饱,能吃上肉、蛋和豆制品,完全能够解决有应季衣物、鞋子的更换以及过冬被褥等穿的问题。

(二)“三保障”情况

1.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当中有XX人属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该部分人群都正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其中有X人因个人身体原因享受送教上门服务,无一人因贫辍学。

2.基本医疗保障方面。截止目前,我乡未脱贫人口20xx年度总住院医疗费用xx元,报账金额XX元,报账比例为;门诊医疗费用X元,报账XX元,报账比例为;皆能达到政策有关要求。当中存在较大支出的为XX户,今年已分别花费XX元。

3.住房安全保障方面。我乡未脱贫贫困户目前住房现状为住砖混房XX户,住土坯房XX户,租住(借住)他人砖混房XX户。均无住房安全问题。

(三)“两业扶贫”情况

1.产业方面。通过走访了解,截止目前,已通过验收的未脱贫贫困户发展产业已覆盖XX户达XX户次。平均可享受产业到户奖补XX元,计年内可实现户均产业收入XX元。

2.就业方面。通过走访了解,截止目前,有务工人员的未脱贫贫困户办理一次性就业交通补贴达就业XX户人。可享受一次性就业交通补贴300、500、600元不等,预计年内可实现户均务工收入XX元。

(四)兜底保障情况

针对部分无自主发展产业且无就业收入的XX户XX人未脱贫人口,在通过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措施解决其收入问题基础上,另外还通过有光伏、食用菌等产业进行链接,能够确保该部分贫困在收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贫困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主要存在有四大问题。

1.自身有局限性。受因病、因学、因残、丧失劳动力等致贫原因的影响,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薄弱,加之“等靠要”的思想较为突出,自身发展主观能动性有待加强。

2.脱贫缺技术。贫困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生产经营能力较低,而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都导致贫困户发展产业成本较高。

3.种植养殖存在风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存在跟风的盲目性,但相关种植养殖方法、技术、疫苗并未跟上,容易造成损失。

4.创业领富成效不明显。部分村干部对产业发展观念老化、工作思路不清,对如何利用本村现有毛竹、油茶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成效不明显,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收渠道较薄弱的有大石门村、小石门村、大布村、水头村。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不够,带动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作用发挥有限。

四、工作意见建议

(一)强化两项帮扶

1.驻村帮扶

按照摘帽不摘帮扶的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继续驻村工作队对8个行政村驻村帮扶全覆盖,稳定驻村帮扶工作队伍,加强专项队伍建设。

2.结对帮扶

继续组织党员干部力量,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已脱贫对象每月至少走访1次,未脱贫对象每周至少走访1次。

(二)精准落实政策

将各类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做好全面系统的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1.落实教育扶贫政策

(1)及时足额将各项教育助学补助打卡到户,并做好政策落实的告知工作。

(2)深入推进劝学、送教上门等活动,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不因贫辍学、失学。

2.落实健康扶贫政策

(1)扶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扶贫特惠保,确保参保率、信息准确率、补助到位率达100%。

(2)把严防因病致贫返贫,逐步建立农村医疗保障长效机制作为今明两年健康扶贫工作的重点,充分运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措施,逐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综合保障水平。

3.落实住房保障政策

(1)确保所有未脱贫对象在20xx年11月30日前全部实现安居。

(2)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安置类别、劳动力状况和发展需求,统筹扶贫车间、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兜底保障、社会帮扶等举措,在20xx年5月底前制定并落实后续帮扶方案,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原有住房的拆旧复垦工作,确保拆旧复垦率达到100%。

4.强化综合保障性扶贫

全面落实残疾人保障、低保兜底、五保供养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三)优化产业扶贫

1.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农业、旅游、电商、加工业的融合发展,确保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实现增收。

2.支持鼓励有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发展小规模家庭种养殖业增收。

3.建立完善产业致富带头人员制度,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由驻村工作队、支村委负责,协助产业致富带头人,重点在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上下功夫。

(四)做实就业扶贫

1.利用我乡传统产业优势,在圩镇及中心村全面布局茶油、竹笋等产业产品(食品)加工就业扶贫车间(基地),优先安排未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同时,还要对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基地)参加技能培训给予扶持。

2.继续实施扶贫公益岗位脱贫行动,引导未脱贫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当前的城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当中。

3.继续组织贫困对象参加招聘会,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五)注重扶贫扶志

加大对扶贫政策、帮扶成效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帮扶工作的认可度。继续开展“文明卫生户”等评比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感恩意识、自强意识。

调研组人员:

20xx年10月12日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5

目前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我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总结如下。

一、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发生了变化。

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教师普遍认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即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探究、讨论、实验、猜测、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认知、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

教师把学生看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不应是只发挥“耳朵”的作用,而应该是多种“器官”参与数学活动。也就是说学生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展。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是真诚互动的,是共同探究知识的“学习共同体”。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1.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能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能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能充分与学生合作,让学生始终处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2.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等。

三、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学生的智慧潜能,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开放式提问。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谁来回答他的问题?”“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谁还有疑问?”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在讨论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工作量偏大

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非常突出,平均年龄41.1岁,许多年过50岁的老师仍在教学第一线;教师数量偏少。教师包班上课,工作负担重,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教材和进行理论学习,对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非常不利。

二、农村小学教学现有条件和教学手段现代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农村小学资金短缺、条件落后,有些学校连台投影仪都没有,很多教师上课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大黑板上过家家”的局面,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倡导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等学习目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也是当前课改的当务之急。

三、农村教师待遇偏低,挫伤了教学的积极性。

城乡教师工资差距过大,乡镇教师工资偏低、待遇教差。农村学校所处的位置往往在村中,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一般,现实状况造成了青年教师吃住都不方便,很难安心工作。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农村教师的新陈代谢,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数量偏少的现状。建议各县区每年选用一批师范类专科以上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优秀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一支业务精良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行轮训,使教师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总之,尽管课程改革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任重道远。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还有许多认识问题需要梳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完善,我们将群策群力,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共同努力。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6

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向岗位的必经阶段,也是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的宝贵机会。根据院系老师的要求,我们08物理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联系到南华县第一中学作为我们的见习实习单位,在那里开始了我们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在南华一中高一高二物理教学组各位老师的知道和帮助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实习和实习调查工作,对我个人而言,我收获很多,现将本次教育实习调查工作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10月份,对我实习的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教学改革后物理学习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物理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环境。

2、当前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的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学习兴趣

从总体上看,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比较高的。有18.44%的学生对学习物理“很感兴趣”,42.08%的学生“感兴趣”,36.88%的学生选择“一般”,仅有2.60%的学生“不感兴趣”。调查还显示,大自然、物理实践活动和高新科技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因素。虽然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较高,但多数学生对高中物理新课程还不甚了解。只有2.39%的学生“有深入了解”,28.42%的学生选择“一般了解”,分别有44.25%和19.96%的学生选择“不了解,但听说过”和“没听说过”,4.99%的学生甚至选择“不感兴趣”。新课程与学生的学习休戚相关,学生却对其置若罔闻。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推行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新课程完全深入人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地推进。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它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推动力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多选),49.02%的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迫于升学压力”,45.34%的学生是出于“对物理知识感兴趣”,44.47%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17.14%的学生想“学好本领,报效祖国”,8.03%的学生和9.33%的学生选择“其他”和“说不清”。可见,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升学压力、兴趣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同时不难看出,虽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但高考仍旧是大多数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指挥棒”。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偏重结论性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仍然极为严重。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较为持久、稳定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而,对于“你经常参加一些与物理相关的课外活动吗”,仅有3.90%和11.71%的学生选择“参加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积极”或“偶尔参加一些活动”,尚有62.04%和14.97%的学生选择“虽然想参加,但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或“课业负担过重,没时间参加”,甚至有7.38%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往往处于“鸡肋”般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有参与的欲望;另一方面,却是学生苦于“课业负担重”或“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而无暇或无法顾及。探究式实践活动的开展已成为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最大盲点。

学习环境

家长被认为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协商者、评价者、宣传者,是社会课程资源的组织者”。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家长对孩子的物理学习仍然不够重视。只有14.32%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物理学习“非常关心”,42.95%的学生选择“比较关心,但更关心语、数、外等科目”,20.17%的学生选择“不太关心,只关心语、数、外科目”,甚至有22.56%的学生选择的是家长对自己的物理学习“从来不过问”。相对于家庭环境而言,学生对学校的物理教学总体上比较满意,对于“你认为现在的物理教学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调查结果表明(可多选),分别有90.58%和74.87%的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40.31%的学生选择“教师素质”,34.03%的学生选择“课时安排”,以及24.08%的'学生选择“其他”。其中的“教学方法”项实际上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的当务之急。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65.29%的学生除了物理教科书以外还通过“报刊、杂志或课外读物”获取物理知识,46.64%的学生选择“电视、广播”,28.42%的学生选择“与他人交谈”,24.73%的学生选择“上网”,4.34%的学生选择“其他”,仅有13.88%的学生除了通过物理教科书获取物理知识外“再也没有了”。当遇到物理难题时,44.03%的学生首先会“独立思考”,18.00%和22.78%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或长辈请教”或“找同学讨论”,6.07%和1.95%的学生选择“利用图书室或电脑网络查资料”或“其他”,仅有7.16%的学生“不去管他”。可见,高中生已经能够主动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获取物理知识,并且在利用率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习习惯

虽然绝大多数高中生已经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并在学习中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从调查中还是可以看出,在物理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许多学生仍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仅有29.72%的学生在课上“思维活跃,边听边思考”,44.69%的学生依旧沿袭课改以前的听讲习惯,能够“认真听讲,但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偶尔才和同学讨论,分别有12.36%和4.34%的学生甚至“从不讨论”或认为“没必要”;分别有79.18%和86.77%的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甚至有23.97%和19.78%的学生不知该如何进行预习和复习;虽然81.34%的高中生在课上记录笔记,但往往未得要领;对于应该如何完成物理课后作业,多数学生并未形成明确认识;37.31%的学生选择“独立完成,从不与别人商量”;34.27%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商量,共同完成”;28.41%的学生甚至对物理课后作业存在偏见,将其视为负担。

学习方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多数高中生的物理学习仍不得法。7.81%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不得法”,60.09%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太得法”,只有30.15%和1.95%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得法”和“很得法”。针对选择“很不得法”和“不太得法”的学生,追加设计了“你最希望通过何种方式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调查结果为:37.7%的学生选择“由老师教授”,23.64%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交流”,26.84%的学生选择“通过做课后练习自己领悟”,7.99%的学生选择“其他”,3.83%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建议及对策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特提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加相应的教学投入,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教学方法;建立学习型家庭,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拓展学生的物理学习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高中生优化物理学习,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多元化的物理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要兼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7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市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信阳市第三实验高中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x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高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8

xx县彝族、布朗乡是我县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为巩固我乡“两基”成果,创建和谐教育,加快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XX年全乡共有17所小学,在校学生73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84人,教师5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84%。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30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12人,教师2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入学率达96%,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辍学率达:1.8%。

XX年全乡共有16所小学,在校学生75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41人,教师5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27%。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30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30人,教师2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入学率达96.2%,少数民族入学率达91%,小学辍学率达:0.27%。

XX年全乡共有16所小学,在校学生7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63人,教师5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0013%。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8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21人,教师2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入学率达96.1%,少数民族入学率达92%,辍学率达:1.23%。

xx乡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利用群众会、家长会、广播、黑板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在这贫困民族山区得到良好了的落实。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情况

XX年起,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全部学生书费和杂费,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380人,人均12元每月。

XX年,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免除学杂费,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经费补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60人,生均28元,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720人,生均30.00元。享受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补助300人,生均100.00元。

XX年,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免除学杂费,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经费补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169人,生均230元,享受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补助300人,生均300.00元。

三、制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

1、学校硬件设施较差。一是目前全乡善有一师一校学校7所,涉及学生200余人,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难度较大。二是教育设施满足不了现在的教育水平,很难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智力开发。

2、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教师素质偏低,教法单一,对 “新课改”掌握不深,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上收不到良好得效果。二是教师力量不足,很多教师都在超负荷工作,大部分都在上两门以上的课程,致使自己的专长难以发挥。

3、学校软件设施较差。

4、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多数群众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导致学生对学习得兴趣不浓。

5、人民群众整体素质较底,经济意识淡薄。一是全乡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粮食、烤烟为主,而粮食、烤烟产量低,全乡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无法送子女到高一级学校深造。二是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支持力度不够。如很多家长在督导自己孩子的学习上不够。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9

我于20xx年8月27日,被分到xx县第二实验中学进行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在这期间 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

在实习期间做了次深入调查工作是针对音乐这门课还言的。

得到了老师还有学生的真实想法,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有很大的帮助。

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我想这是对我们实习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 所初中,学校规模较小.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经济状况较好,基本设施也齐全。这半年来又不断添了钢琴古筝等。

老师们在教的时候, 都普遍认准教案上的三维目标,但是在上课时,对三维目标的实践却很少。甚至课上只把知识点教了.明不明白一律不管了。状况好点的老师会把知识点 给告生讲解细致点,但是都不会在这上面下功夫。教师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音乐课与其他主科不一样,不做为中考科目,即便都知道音乐课教改,却还无济于是,甚至很多小学没有音乐课.有音乐老师也在教其他科目。

在我来到这个学校之后,我看到了学校领导甚至教育局对音乐的重视。是个音乐大县,孩子们作为接班人却对音乐连基本程度都达不到,我想也应该得到重视。而我们作为新鲜力量,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上了半年课之中 ,我发现刚开始对音乐课抱有一腔热血,所以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精心设计教案上,我们想让学生了解更多他们不知道的知识,所以讲课时我们倾尽所能,又因为我们对孩子们充满好奇,所以音乐课上可以轻松自由,让学生们证实了平常总说的下一节课是好课,是音乐课。再和年长的有经验的教师一对比,我们虽没有了他们讲课时的稳重和丰富的经验,但他们也没有我们与学生相处的舒适自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我询问了一些老师,从中寻到了一些答案。

1.那些有经验的老师们大多孩子已经很大了,我们还没有结婚,甚还没有谈场恋爱所以产生了所谓的“代沟”。其实是生活压力下对自己孩子产生“成才”观念后的习惯。有孩子后,凡事就不能像幼时那样无畏。所以在对待学生上没有了如我们一样了解,倾听。

2.还有一个就是热爱。老师们做教师大多数初衷就是拥有个稳定职业,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之身,你对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如果我热爱学生热爱这个职业会想办法去钻研,为什么我的课会怎么怎么样。我对音乐课的热爱,来自于我上课富有激情孩子们给我的回馈。

我带着一种激情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就会被这种激情所感染。日复一日,这就成了我的讲课风格人格魅力,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会被我吸引,有老师常会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学生们都如何如何喜欢你,他们都听你的。我也想这样。”其实是老师们没有散发自己的魅力。没有自己的风格。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觉得音乐好难,都纷纷向我诉苦。其实不光音乐,其他科目也一样,学生不会说觉得太难了就不想往下学习了。与其每天按部就班教学生知识,写作业巩固这样反反复复,不如好好提升一下兴趣,让他们自己去钻研探索,可是在学习之外的活动一出现就会被制止,这不就像是音乐课不是重要的课,占了去写作业一个道理么?机械化的学习只能学到知识的皮毛学不到精髓。

所以我认为老师应该与学生交朋友,师生有别相互尊重的同时,也应该都敞开心扉。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结合自己实际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0

我处于农村基层教育这中,所面临的学生是来自经济落后知识匮乏的家庭,对于这种我们无力改变家庭现状的教育,我们该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呢,这是每一个山村基层教育者的难题。农村家庭现状可总结如下:

xx镇地处海拔2400.00米,年平均气温16.00℃,年降水量780.00毫米,主要以种植玉米、洋芋、烤烟等农作物,由于土地贫瘠产量效益差。收入极不平衡。从而迫使部分家庭不得不外出务工,于是就出现了下列情况:

就我班上而言,现一年级共有学生74名,其中有留守儿童近20名,单亲家庭近10人。留守儿童多部分是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有甚者是只有稍大点的哥哥姐姐带着。单亲家庭的原因是有的不幸离世,有的妈妈不堪生活的拮据丢下家庭孩子离家出走。跟着祖辈的孩子他们在知识上得不到益处,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是父还是母一天为了生计而奔波也无暇照顾孩子学习。这样导致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使孩子心理上出现偏差。给学习带来障碍。

有些家庭的父母报着这样一种观念,把学生交到学校学校就得包干,他们除了给学生吃住外,几乎不再过问什么。这些孩子虽然饿不着冻不着但精神安慰上或是跟家长沟通的机会上基本没有。导致在家家长基本不管、学习基本不动。

教育是三方面的即学校、家庭、社会。只有三方面合作共管才有教育的成效。就家庭而言我们能做的有:

(1)精确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精确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家访,在进行家访进我们要先预设一些有针对性问话,以便了解家长的思想,并做好记录。回校后及时整理总结,达到些次家访的目的。跟学生拉拢关系,了解其动态。

(2)班主任老师要不定时召开家长会,而且尽量全员参与。利用家长会这个时间就家访中所了解的情况对家长进行培训,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例如在孩子面前不讲粗话,不不酗酒。克制家庭吵架等等。让家长给孩子树典范做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总之,提高家庭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难点,不是一两次的交流和培训就能解决的,可能有些错误观念已经在他们脑里根深蒂固,甚至用小学阶段都无法扭转,那么就需要我们另找路子。教师要做好这种心理准备,反正孩子是天性善良的,本质是质朴的。用我们的耐心和诚心就算把石头捂出一点温度也是一种成功吧!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1

自我局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严格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乡村,作民情调研。

一、乡情概况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末,全乡总人口9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13人。全乡总耕地面积有12496.4亩,其中旱地11601.73亩,水田894.67亩,全乡粮食总产量432.05吨,人均有粮441.2公斤,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14元。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145万元。

二、村基本状况

乡村地处乡政府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2公里、县城23公里,从村委会到国道为土路,交通方便。总人口286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3人,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90摄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桐油、漆树、核桃等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积2640.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

该村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0名,均为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团支部1个,团员76人。目前在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区外出务工人员23人。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帮扶下,该村粮食增产、经济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年总经济收入最高达10000元,最低仅有84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核桃、漆树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受气候、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村85%的农户居住在山顶和半山腰一带,不适应种植水稻,养殖业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绝大多数村民仅仅依种植几分田地、几棵核桃树、漆树,养几头(只)猪鸡来维持生活。

三、农村低保工作开展状况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关注民生、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国各地贫民百姓得到了实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县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发展迅速。

据调查了解,目前,乡村已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达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学生104人,残疾人296人,贫困老党员。21人,其他人员944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占该村总农业人口的56%。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的社会稳定。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

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透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状况及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

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状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构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职责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村干部透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资料、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

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用心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参加会议人数达1593人次,印发宣传涉农惠农政策资料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原则,规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县民政局及低保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村坚持动态管理、区别对待、分类施保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以户为单位,深入调查了解家庭收入,认真核定家庭收入,严格审核审批程序。

对贴合享受的对象,在本村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公示后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造册登记并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乡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张榜公示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审批同意后,经所在村委会再次向社会张榜公示。

确认无重大异议的,发给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的《云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后方可领取农村低保金。在低保金发放过程中,乡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到村委会进行集中发放,这样,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保障。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2

我于20xx年10月12日,被分到宝鸡斗鸡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数学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在宝鸡市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五,所以近年来生源不断增加,所以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宝鸡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好,基础薄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大的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得分提高不是很明显,所以信心不断减少,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难度上适当减小,不过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顾上每一位同学,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数学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是知难而退,所以老师提倡他们课堂动起来,留下问题,让他们大脑都动起来,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课堂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巩固知识,而且达到练习的效果作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一些班级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数学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数学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多多少少会用到数学知识。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习数学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该校放学时间为7点30分,由于较长,学生在这段时间显得疲惫,虽然学生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数学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3

针对目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外出务工,导致农村许多儿童脱离父母的直接教育与监护,成为一个独特的留守儿童群体这一现状,近期,宝应县黄塍镇妇联对全镇8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6—14周岁的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情况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黄塍镇是一个不足三万人口的农村较小乡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的人数在逐年增多。据调查,截止20xx年底,全镇留守儿童有468人(不包括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约占在校生(1604人)的29.2%。在留守儿童中,由祖辈照顾的有405人,由亲友照顾的有39人,寄宿学校的有22人,无人监护的有2人。

二、留守儿童面临的突问题

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的压力,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有利于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但同时也使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面临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很少沟通,过分溺爱,物质上给予多,精神上关注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当,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由于监护人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意、放纵、随意的性格。

2、学习成绩普遍不高

留守儿童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厌学、逃学等现象较为普遍,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上进心不强,学习上有畏难情绪,成绩普遍不好。

3、行为习惯普遍不良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自制力较弱,自立、自理能力较差,上网玩游戏等现象较为普遍,初中留守儿童中少数学生甚至染上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4、性格发展很不健全

留守儿童上小学的占绝大多数,处于6—11周岁之间,是孩子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性格、脾气形成上缺少父母的影响,孩子的心理上得不到满足,致使有些孩子内向、孤独、胆小、娇惯。少数留守学生受社会不良分子的影响、引诱、教唆,已有行为不良表现。另外,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强烈的倾诉、关爱和指导需求。这种情绪需求长期积累得不到正常疏导,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有较大的危害,致使一些留守儿童或变得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或性格孤僻,举动反常,形成畸形心理。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除了其自身的因素外,还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1、家庭方面

由于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大多数由年迈而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精神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

2、学校方面

侧重在校时段教育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教,个别教育在教育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

3、社会方面

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爱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中出现盲区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针对黄塍镇留守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镇中小学汇同居委会、行政村、关工委创办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及家长学校,曾探索以下一些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创建流动家庭学校,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

近年来,黄塍镇尝试创办了 “家长学校”、“校外教育辅导站”,让更多的家长学会“育儿经”,并创办各类不同形式的家长学校,授课、受询、听课、咨询家长达千人次。其具体做法是:一是开好以讲授、引导、建议为主的每学期1—2期的家长培训座谈会;二是跟踪学生,拜访“问题学生”家长;三是根据老师掌握的情况,结合家长的建议、意见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反馈,并编印成册,作为帮扶资料。

2、转变教育理念,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中小学奉行“教而无类”的信条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的理念,对留守儿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心换心,用感情交融感情。在我镇中小学每位老师结对帮教两名留守儿童已坚持多年。老师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做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校内设立心理咨询窗口

中小学均聘请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给压力大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给在外打工父母汇报,同时给予记录。

五、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困惑与对策

关爱留守儿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关系到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需要各相关部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构建组织管理、职能保护、社会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五大关系”网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1、强化政府统筹,构建组织管理网络

政府及有关方面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首先,要提高认识,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一个单位牵头,多部门组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并形成制度,一年召开1—2次会议,汇报和研究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其次,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有利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政策,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加强部门合作,构建职能保护网络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教育人们提高对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和教育外出务工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监管责任;教育部门要形成教育保护合力,出台相应的关爱和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监管和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逐步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司法部门要深入学校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排扰解难;民政部门要关心贫困留守儿童的生活,把贫困留守儿童列入救济对象,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

3、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呵护网络

镇、村(居)委会应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更切合实际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特别关注,建立社区帮扶中心,并组织干部到留守儿童家慰问,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农村基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退休老同志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管网络

学校要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对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庭通报情况。学校的心理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要重视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代养人联系沟通,交换意见,或者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和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监管网络。

5、强化监护责任,构建亲属监护网络

建议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后要加强与孩子沟通、学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此外,要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转变监护理念,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六、今后本地区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设想和打算

经过调查和反复思考后,做好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来承担起这一共同的历史重任。

1、学校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面对留守学生日益增多的现状,作为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把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长期抓下去。 一是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二是建立联系卡制度,用来沟通学校与留守学生家长及监护人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双方信息能及时沟通。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生活上的心理上的关注。四是要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和学校的作用。通过开展讨论、座谈会、培训学习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利用农闲时节。加强对留守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培训。

2、留守学生家长要转变观念,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留守学生家长要从孩子健康成长的长远目标出发,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留守学生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落问题,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破除“只要给孩子贸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思想,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成长理念。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孩子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代管人和在家的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家长教育素质,从而配合学校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3、各部门通力合作,为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学生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要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办学形式,由学校来多承担一些监管责任与义务,让留守学生得到解决应有的管理照顾与关爱。地方妇联组织要与教育部门配合默契好,抓好家长学校的工作,利用农闲时期培训农村孩子的家长,提高他们整体素质,让他们懂得教育孩子的知识,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会教育孩子的本领。派出所、司法、工商、文化等有关单位要协助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要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管理的机制,经常组织开展交心、谈心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

4、地方政府应做好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工作

要千方百计地引进项目,让本地的青壮年农民在自家附近就能找到工作。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数量。

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所产生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果任其发展,毫无疑问将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劳动力的素质,影响到下一代的人口质量。我们期待社会各界及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重要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把关爱“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建造一条共同关爱、呵护的桥梁。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4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本,组织、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情感的需要,对学生情感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文化的积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根据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参加“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的通知,我们学校积极行动,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与此同时,对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效果与反应也在做着跟踪调查。现将我们对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调查总结汇报如下,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解剖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一、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分析

我们对本校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经典诵读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经典诵读数量偏少,经典诵读质量偏低,经典诵读时间偏短、学生经典诵读兴趣不高。

1、小学生阅读经典的数量偏少。

表现在仅限于课文中选录的篇目,没有相应的经典选读教材。从目前的教材来看,所收录经典篇目占课文全部篇目的比例较低。例如:被选入语文教材的《草船借箭》和《赤壁之战》两篇文章出自《三国演义》,在访谈过程中,学生都能说出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但被问及《三国演义》里的其他文章时就抓耳挠腮了。同时因为没有开发相应的国学教材,或者说国学教材还很不成体系。这样小学生所接触的文学经典根本无法满足小学生的知识需求,更无法完成国学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计划。

2、小学生经典诵读质量不高。

表现为无法确切理解文学经典,好的学生只是能够背诵,部分学生连背诵都达不到。据调查:唐诗宋词(《登鹳雀楼》、《悯农》等)篇幅较小的文章 90.3%学生都能背诵,像寓言(《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较长的文章 50.6%学生能熟练背诵,27.8%学生在一星期以后就忘到脑后。

3、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时间偏短。

诵读经典时间仅限于语文课堂,而且仅限于有限的几节经典诗歌的课堂。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繁重的作业使学生在课下有意去阅读经典的几率锐减。

4、小学生经典诵读兴趣不高。

据统计:两个小学男女生阅读率均超过60%的书只有《西游记》一本,只占推荐书目的 2.48%。400 名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比例最高的是动漫和童话书。55.4%的学生认为经典过于古板、实用性差,不如直接背点好词佳句对提高语文成绩来得实际;33.5%学生认为古文字拗口,古今文字意义变化的太大,读不懂,味同嚼蜡。在学习《晏子使楚》、《将相和》等古文时深受其扰。

二、经典诵读活动中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经典诵读缺乏制度建设保证

致使经典诵读处于尴尬境地的最主要原因是经典诵读缺乏制度建设保证。目前国家教育部没有将国学教学,经典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也没有引进相关评价标准。小学生经典诵读究竟要读什么,怎么读,没有一个明确规定,更谈不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经典诵读教育体系。虽然教育部下达过关于参加“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的通知,但政策与教学相契合的结果差强人意。细数小学生语文教科书,收录的关于《三字经》《道德经》《论语》唐诗宋词等古典诗文的数量屈指可数,范围也比较狭窄,并没有与之相应的课外读物。

2.经典诵读缺乏人才保证

小学生经典诵读教育需要一批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中文教师,而我们的小学中文教师一定程度上缺乏国学教育,国学功底不够扎实,这与我们几十年的教育制度有关,因此,培养一批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中文教师是当务之急。并且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程式化解读经典文本内容。经典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诊释的程式化”境地,老师根据教辅用书以经典的、恒久不变的话语来形容、解构文本。例如:课文《草船借箭》传统解读是:赞扬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并没有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吸取文中人物的教训,总结人生经验。

二是单一化教授经典文本。近几十年的教学法以评析法为主要标志,老师通过讲、授、评、析、练,完成教学任务与实现教学要求。例如:讲解一篇古文,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介绍文章写作背景、划分段落层次、总结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强化记忆,师生并没有太多的互动。

三是盲目背诵,缺乏理解鉴别。由于老师本身的国学修养不够,理解不深,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难以回答,在经典诵读中很多老师只能让学生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诵读兴趣,而且造成了不辨香臭、精华与糟粕一起吞的现象。

3.经典诵读缺乏社会土壤

小学生经典诵读教育需要全社会为其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领域也悄然变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学迅速兴起,新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人们传统的艺术思想、审美理念和欣赏情趣发生很大程度改变。传统、高雅、严肃的文学和思想性高的经典作品,其受众越来越有限;反之,以新颖、通俗、休闲以及娱乐性强为特征的“流行阅读”却日益盛行。由于因特网的普及,电子书籍抢占纸质书籍居于主导地位。电子书籍以其抢眼的图片,浅显易懂的语言赢得小学生的青睐。总的来说由于阅读理念和阅读方式的转变使经典诵读缺乏其生存的社会土壤。

三、解决经典诵读现状的各项措施

1、推进教育制度改革

首先,要想彻底改变当前小学生经典诵读的尴尬境地,根本上要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必须将经典诵读作为一门课程引入课堂,开设国学课。并出台相关政策,以制度的方式强制执行。

其次,根据儿童发展阶段,及时设计最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和进度,以适应小学生的需求。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编写教材时可以多运用图片解析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并结合教学大纲选择文学经典。语文教材必须使学生有生活感受,这个感受在纵向上是逐步提升的;在横向上应带有童话性、故事性,有连续发展的情节。可以大体遵循《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现代诗歌的模式。

再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认知发展不同时期对资讯的组织与使用有着性质上的不同,这种差异可以依年龄区分出清楚的阶段。学校可依此适时调整教材内容及教学重点。比如一二年级重视经典朗诵,三四年级重视经典解析,五六年级重视经典运用,每学期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测试。

最后,可以将小学生经典诵读状况作为考核学校、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标准。对学生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学生每学期经典诵读测试成绩其折合成一定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一支国学功底深厚的小学语文教师,是推动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现任的语文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国学基础比较差,因此应对现任的语文教师进行专门的国学培训。

同时语文教师要敢于打破教参权威,对经典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经典诵读中要求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切实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接受能力出发去施教,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要本着“学习古人,借鉴古人,明慧今人,造福后人”的原则,有所借鉴,有所批判,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摒弃封建迷信与糟粕,把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以推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营造经典诵读氛围

教育部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为大家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的优势,与动漫公司合作,将《三字经》、《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翻拍成动画片,刻成光盘放映,与纸质教材同步教授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以往的经典书籍编写模式,从小学生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将光鲜亮丽的图片与古奥典雅的文字相结合,给孩子视觉冲击感。同时在难点处配上注释,降低阅读难度。

传承经典文化、复兴国学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是复兴国学的根基所在。因此,我们期望通过这次实地调查分析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来改变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传承经典文化贡献力量。

为了使小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把国学教育推向深入,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针对本次“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这一课题的开展,我们设计本次问卷调查,以及能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与掌握我校学生对国学诵读的现状,为本课题提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本次问卷调查课题组从全校(中、高年级为主)的学生中抽取20名,而且采用集中性不记名式调查。

调查设计10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1%的学生对国学经典感兴趣,并有35%的学生态度一般,另有4%的学生持厌恶态度,在背诵方面,喜欢背诵国学经典的学生占15%,60%的学生只在教师或家长要求下背诵,25%的学生不愿意或不想去涉猎课外国学经典。可以看出:经过初次的问卷,我校学生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积极性普遍不高。

为此,在诵读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交给学生一些如何记忆所学知识的方法与策略,有效帮助他们提高记忆效果,获得成功体验。同时,要通过研究、实践、寻求易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1才能取得良好诵读效果的活动形式,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

2小学校泥巴寺小学学生经典诵读情况调查问卷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对其又能了解多少呢?

1、 你是否对国学经典感兴趣?( )

A、感兴趣 B、不感兴趣 C、无所谓

2、到目前为止,你能背诵( )古诗词?

A、50首以下B、50—100首 C、100首以上

3、你背诵的经典诗文主要来自?( )

A、课本 B、老师 C、家长 D、课外读物E、其它

4、父母会陪你一起诵读经典诗文吗?( )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几乎不会

5、你认为背诵经典诗文对你有什么好处?( )

A、增强记忆力

B、吸收传统文化精华

C、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

D、提高识字、阅读、写作的能力

E、通过考试

F、其它

3

6、你喜欢以下哪些国学经典。可多选( )

A《三字经》 B《弟子规》 C《千字文》D《增广贤文》 E《论语》 F《道德经》 G《孟子》 H《朱子家训》 I古诗词

7、你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应该继承和发扬?(

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8、你希望学校开展什么样的国学经典学习活动?

A、经典诗文兴趣小组

B、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C、经典诗文实践活动

9、你希望自己在学习经典诗文上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A、得高分,受老师的表扬

B、在生活中能学以致用

C、无所谓

10 、将你背诵的经典诗文写下来。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5

根据克旗教育局关于做好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对农村牧区的影响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组织专人深入地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达来诺日镇唯一一所完全小学,管辖7个嘎查1个居委会,服务半径为30多公里。现有15个教学班,201名学生,其中住宿生47名,走读生64名,陪读生90名。教职工88名,其中专任教师35名。校园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927平方米。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除教学楼,其他校舍都被克旗城建局鉴定为危房。无法改善就近入学学生的寄宿生活条件。由于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比较差,近五年教师调出频繁,青年教师不愿调入我校。使得我校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专任教师不足,存在着跨班、跨科教学,音、体、美等学科严重缺少专业教师。严重影响了学校学区内儿童、少年享受到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2、大部分学生就学离家较远,一两周才能回去一次,思念家人影响了学习情绪,部分学生求知不强,缺乏上进心。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善动脑,课堂反应较慢,学习成绩不佳,长时间的压抑,内心容易产生对课堂的厌恶感,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学校没有校车,接送学生需家长自行接送。由于家长多数为农牧民,交通法律意识认识不强。存在着车辆无牌、驾驶人员无证驾驶的现象。家长接送学生无公路行驶,需自行选择泥土小路行驶,雨雪天行驶特别困难。

3、我校寄宿学生和周边陪读学生的上学交通费用由学生家庭承担。寄宿学生伙食费每学期每生1000元,期中享受国家发放寄宿生补助每学期每生670元,其余生活费用部分由家庭负担。陪读学生校外租房的有90人,生活费用全部由家庭负担,严重影响了家庭的经济收入。

4、寄宿学生由于年龄小,有六七岁的小学生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

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对农村牧区的影响的对策建议:

1、我校建议拆除危房,建设新的师生用房,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

2、补充专任教师,改善教学条件,解决跨班、跨科教学和音、体、美等学科严重缺少专业教师现状。

3、加快对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农牧民的后顾之忧。

4、政府应加强对陪读学生家庭的补助,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6

一、村基本情况

炎方乡来远村全村共有农户52户,213人,常年长期外出务工人数15人,零时务工人数40人,共有旱地520亩(其中烤烟20亩、万寿菊50亩、马铃薯90亩、玉米360亩),水田40亩,该村交通便利、有龙潭水、土地出租(种植银杏树)。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30户,共有人口人。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国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建议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植

麒麟区经作中心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为契机,切实加强四项措施,帮助挂钩联系点越州镇马房村进一步调优调好产业结构,抓好抗旱促春耕工作,推动马房村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发展。

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四个专业站站长为成员的“四群”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及时组织召开动员会和促进会,筛选出33名科技人员结对联系103户农户,深入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民意,指导生产,加深了干群感情。

加强春备耕服务。针对旱情和当前生产,从单位工作经费中拨付5000元用于支持联系点春耕生产。中心负责人多次率技术,与村委会干部协商对策,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帮助协调项目、种子、化肥等,因地制宜引导开展好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大春种植面积稳定。

加强科技指导。各专业站结合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根据专业特点和农户生产情况,适时开展蔬菜、水果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农户提出合理的作物抗旱技术建议8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6个,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特长,有力支持了春耕生产,彰显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加强结对帮扶。中心33名干部职工分批深入到自己结对联系的农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填写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基本情况登记表》和《民情登记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力所能及的帮助联系户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各挂钩联系户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的实情,干部职工纷纷解囊相助,共走访慰问农户103户,送出慰问金10300元,价值10815元的生产物资。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7

按照市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为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医院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医院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调研课题,自主题教育开始至10月10日带领总务科及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在全院范围内,通过巡查、检修、访谈、个别交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医院后勤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现就如何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工作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后勤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医院保障工作的基础,更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基础规模的扩大、患者与职工需求的变化,对后勤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涉及公共场地的清扫、院内绿化及养护、供暖及设施维护、职工的餐饮、安全保卫、公用车辆的管理、氧气供应、日常物资采购和管理以及水电保障等事关广大职工和患者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二、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后勤保障工作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后勤保障工作人员依然受到固有思想和习惯的束缚,思想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意识中,不能做到主动去发现问题,开展服务,在面向临床、服务大局上缺乏进一步开拓的工作思路,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2、后勤保障队伍建设不足,业务技术能力有待提升。随着医院的发展扩大,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后勤保障队伍的不协调显露出很大的差距。职工队伍老龄化,岗位人员配备不齐,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新形势发展要求等,这些因素束缚了后勤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后勤保障部门,是医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重要岗位都需要持证上岗。例如:全院现在只有1名电工,无法执行24小时值班制,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锅炉、水暖等管道维修维护人员趋于老龄化,技术保障人员严重匮乏等。

3、医院基础设备及应急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隐患问题明显。

一是供暖问题隐患突出。因医院地处郊区无法接入市区大供暖,长期以来医院采取燃煤锅炉进行供暖,但医院现有燃煤锅炉老化,同时不满足环保要求;

二是电力设施负荷严重,电改不够彻底,部分电力线路老化,无法满足当前医院需求;

三是供水系统年久老化不完善,饮用水供应不稳定。存在水体浑浊、水压不足等问题。对在医院运营过程中面临严重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隐患。

4、后勤保障运行成本投入不足,控管办法较为单一。后勤管理是保障医院业务工作正常运转,保障患者有良好的就医条件,保障医务人员在院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因医院资金紧张,不能很好的满足患者就医期间的需求。同时在资金投入上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提升后勤保障投入的效率和效益,用必要的钱尽量多办实事、急事,需进一步探索。

5、后勤保障信息化管理能力须进一步增强。部分职工对于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普遍认为医院的后勤工作局限于医院日常水、电、暖的维护,物资发放以及设施环境的管理等。认为常规性管理关系不大,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技能,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事实上若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简捷高效。

三、影响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外因素

1、内在因素主要是干部职工对于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思想认识不深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资金保障不充足等。

2、外在因素主要是上级部门对于传染性医院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社会需求以及后勤人员招聘过程中存在的约束性。

四、对医院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强科室建设,提升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位职工潜能,自觉培养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及服务技能。制定完善医院后勤保障制度,特别涉及物资、设备等物质的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院内成本核算执行,保证工作效能最大化。

2、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部门职工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员,规范岗位职责要求。尤其对目前不可替代性工作岗位,加强内部人才的培训、培养。加强内部各岗位工作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尝试一人多岗,以应对处理不确定的应急情况。当然,对于职工队伍老龄化、文化素质不高、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形势发展需要等问题,还需要医院有院党委关注,对于进一步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第三方派遣、送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3、医院应加大对后勤保障领域的投入。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了解到,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医院加大对后勤保障领域的投入。比如,设备设施、餐饮服务,就医环境问题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后勤保障服务的人性化。通过改善干部职工与患者的工作、生活级就医条件,为广大医患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增大家的归属感、幸福感,使大家时时处在一个被关心、被服务的和谐环境中,让大家真正的将医院当成家。

4、用信息化建设优化后勤管理。在基础设施改善的前提下,逐步完善数据库和信息网的建设,以后勤业务为核心、标准体系为基石,通过将物资保障、餐饮服务、安保消防、交通保障、设施维护、员工服务等后勤业务统一纳入信息化系统中,通过与标准业务流程的融合,实现后勤业务信息在线过程管理与纵向一体化管控,加强后勤集中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后勤一站式服务信息化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整合资源,做实后勤管理与服务。

只要把服务临床一线和满足广大职工正当的需求,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后勤保障机制上不断创新、保障内容上不断求全、服务对象上不断求广、服务质量上不断求高,才能营造出环境清新宜人、服务周到满意的和谐氛围,才能为医院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x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稳步推进教育改革,着力破解教育发展瓶颈制约,全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近期,笔者结合县情实际,深入了解x县普通高中教育情况,客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就加快x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x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概况

目前,x县有普通高中1所即一中,在校学生1666人,29个班级。20xx年招收新生675人,比20xx年增加了近300人,翻了一番;初升高(中专)比例由20xx年的25%上升到20xx年的40.4%。有专任教师132人,师生比为1:15.47;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9%。

近几年来,一中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20xx年,高考600分以上考生数和一本上线率居全市二级完中前列,总上线率为84%;20xx年,高考上线率居全市二级完中前列,总上线率为87.72%;20xx年,高考一本上线率为13.4%,本科上线率为62%,总上线率达97.92%,三项指标均超过云南省平均水平,是全市唯一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区,在全市二级完中排名第一。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明确了“移民先移校、教育优先发展、重点建好一中”的发展思路,提出到20xx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并将一中创建省一级完中列入政府,用科学的规划为x县高中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无偿将原烟厂旧址划拨给一中发展教育事业,并先后迁出宾馆、酒楼、烟草公司、社区办事处和1家养殖场。20xx年以来,投入1000多万元将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改建为教学用房。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1.2亩扩大到120亩,生均占地24平米,建筑面积达20平米,并逐步完善了体育场、游泳馆等各类设施建设。招生规模也从原来每年招300人上升到700人。20x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4%,高出全市14.5个百分点。

(三)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外围建档等形式,多渠道招聘高中紧缺教师。积极开展老教师帮扶新教师和高、中级职称教师帮扶青年教师的活动,在青年教师中实施“三年争当合格教师、五年争做优秀教师、八年成为骨干教师、十年成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使教师乐于从教、终身从教。目前,一中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有5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1.5%;一级教师职称有3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35.6%。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加强薄弱学科建设,

特别注重学生在音、体、美特长教育上的全面发展,形成设施完备、训练有方、管理到位、自成一体的特长教育体系。加快对特长教师的招聘和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让学生在特长方面得以发挥。

(五)着力构建教育质量支撑体系。实施“上管下延”的管理模式,着力提高义务阶段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夯实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基础。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做到以突出学生发展为重点,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学法指导,搞好分层教学,让优秀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六)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安全责任追究等制度建设。增加了学校保卫力量,设立了校园警务室,配备了专兼职保卫干部,并安装了视频摄像头,有效落实了技防、人防措施。强化校园外部管理,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大排查,严厉查处涉校案件和违法行为,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开展法制副校长及相关部门定期举办教育法律法规、禁毒防艾等专题讲座,提高学校治校水平。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人口与青春期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

三、x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发展存在办学条件不足、教师缺乏等困难和问题,制约着x县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

(一)一中离标准化学校差距较大。近年来,尽管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有效改善,但一中由旧厂房改造而成,又属于向家坝电站移民搬迁学校,为避免重复建设,各级减少或停止了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办学条件短期内得不到全面改善,离标准化学校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办学条件不足。因教室紧张,存在大班额现象。同时,生均图书占有量不足,无电子阅览室、电子借阅系统和电子图书,生均电脑占有量也达不到要求,缺乏音乐、美术器材以及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等。

(三)高中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目前,一中教师专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情况。由于人事制度方面的缺陷,高中紧缺学科教师,如心理辅导、通用技术的教师仍很难招到,制约了高中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同时,教师结构老龄化,有较高学术造诣,知名的高中教师少。

(四)优质生源流失较大。受周边县、市一级完中招生和部分家长观念的影响,每年x中考前100名学生多数去了云天化、昭一中或者宜宾等重点中学读书。优质生源的流失,导致每年x高考上重点、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不多,亮点不突出。

(五)一中新校址建设资金缺口大。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xx)和高中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一中需新建校舍面积54462平方米,建设缺口资金都高达6721.35万元(未含其他附属设施)。

(六)高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两免一补”等一系列贫困生资助的优惠政策,而普通高中属非义务教育,对普通高中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加之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县和移民大县,贫困面大,存在部分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情况。同时,仍有相当一部分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未得到有效资助。

四、新形势下加快x县高中教育发展的措施建议

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x县结合县情实际,及时制定了《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20xx)〉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xx年,x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xx年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以及到20xx年高中阶段适龄青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具体目标。同时,向家坝电站建设也给x县高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中将实施整体搬迁,规划占地面积167亩,建筑面积54462平方米,将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标准学校,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理念,切实增强发展活力。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20xx—20xx)〉的意见》也为全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确定了工作目标,我们将通过不断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努力促成教育管理与教育发展规律相适应,管理能力和管理幅度相适应,教育质量与老百姓的心理预期相适应,进一步突破高中教育发展瓶颈。通过提升学校办学管理水平,出台和完善教育政策,推动教育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增强发展活力,实现高中教育跨越发展。

(二)发展内涵,积极创造品牌效应。通过发展内涵、挖掘潜力,加强内部管理,将学校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精力集中到学校的良性、高效发展上。在打造教育品牌上大做文章,坚持政策扶持,集中力量把一中办成品牌学校。通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破尖子生培养的瓶颈,留住优质生源,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任,使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齐头并进。

(三)优化管理体制,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继续深化以校长负责制、考核奖惩制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学校依法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高中教育质量奖励办法和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增强“质量立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治校能力。按照“稳定总量、提高质量、强化培训、优化结构”的队伍建设思路,采取“三条腿走路”方式引进教师,即到高校招聘紧缺学科教师、选调优秀学业达标的初中教师、采取外围建档方式引进优秀教师。加快培养在全县乃至全市教育教学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鼓励高中教师继续提升学历,在政策上予以优惠扶持,争取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达到相当比例。推进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培养一批精于管理、甘于奉献、素质过硬的管理者和教师队伍,增强校领导治校管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并逐步提高,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建设教师保障性住房,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留住优秀人才,使其安心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五)加快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各类设施配置。尽快完善新校区周边的“三通一平”工程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完善各种功能设施设备,达到省一级完中的要求。同时,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更多的支持。结合新的学校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力争把一中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办学理念先进、内部管理科学、师生关系融洽的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学校。切实加大高中教育投入力度,优先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配齐配足图书、实验、电教等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建好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等功能性用房,规范后勤管理,确保师生安心工作学习。

(六)完善助学体系,解决贫困生上不起学问题。与团县委、妇联、民政等部门协商联动,建立完善高中阶段贫困生助学体系。大力开展“希望工程”、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活动,以及县财政每年预算一定经费作为贫困生助学基金,切实有效地解决贫困高中生上不起学的问题。

(七)规范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工作业绩进行全方位监督,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对学校及教师的考核评价,建立长效的高中教育奖励机制,确保x县高中教育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19

书法教学是我校为响应教育局大力创建特色学校,根据我校实际于20xx年确立的一个特色项目。抓好书法教学,促进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品质、写字技能,是推进课改进程,提高师生写字水平,营造墨香校园的必要条件。同时,若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来看,书法作为中国古老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理应在学校的教育中受到重视和推崇。现将我校几年来书法教学创建工作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思想引路,为创建特色品牌队伍、团队和学校服务

在写字教学创建工作中,我们首先确立了以“端正写字,方正做人”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审美情趣;然后学校成立书法创建专门的领导小组。决定开展以写字教学为主阵地活动,坚持天天有练习,周周有考核,月月有总结,年年有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有写字特色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团队,创建一所有写字教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二、自练内功,打造一支保证书法教学的高品质教师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书法教师队伍,是落实写字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高度重视对教师书法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每周利用业务学习的空余时间,对教师进行书法指导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培训。

2、为每位教师配备发毛笔字练习本一个,钢笔字练习本一个,练粉笔字的小黑板一块。要求教师每周要练习50个毛笔字和两页纸的钢笔字,要及时交年级组长批阅。

3、教师每天要在练字小黑板上写一首古诗(内容有学校指定),于9:00前送到指定地点展示,下午4:30后方可拿回。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师练字的积极性,也营造了学校浓郁的书法氛围,给学生做了很好地表率。

4、月末,“三字”练习列入“六认真”月查记录。

三、明确目标,建立与书法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

1、周一至周五,每天保证有20分钟的练字时间,在低年级段开设硬笔书法课,中高年级段开设毛笔书法课,并对不同年级学生写字目标做出不同的要求(标准发到各年级)。课上,由班主任老师按照学校自编的书法校本教材,本着:练习、讲解、范写、评价的教学原则,进班指导,确保对学生指导到位。

2、写字课上,学生每天要在习字册和学校下发的书法练习专用纸上练字,并保证书写一页纸的内容,由学校指定的教师抽批。

四、营造氛围,为学生写好汉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为学生专门配备了写字展览室、提供了地面写字专属区。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橱窗内张贴了书法名家的生平简介和作品介绍,并展示师生优秀的书法习作;还在教室巧设板块,布置学生的书法作品。努力地让每一层楼、每一面墙都能诉说与书法教育有关的人文历史。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并让学生形成互学互比的局面。

五、多种活动齐头并进,推动书法特色创建的稳步提升

对书法特色创建,我校确立了“学科渗透,课堂为主,活动促进”的原则。每学期活动如下:

(1)举办校内书法竞赛活动。每个月底,各班都会进行一次书法初赛活动,优秀的和进步较大的作品将会在班级荣誉栏里展出。然后由班级再把特别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并在校园的画廊里展出。每学年的元旦之际,我们都会举办师生现场书法比赛活动,对于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给予公开的表彰和奖励;获奖的作品也会在每年的迎元旦书画展上展示。(20xx年的元旦书法展示受到了教育局张涛涛局长的高度评价)。除此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如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为此收获了多项“一,二等奖”的骄人成绩;更有甚者,多名学生在《七彩语文》上发表作品。

(2)、举办师生书法考核定级活动。每学期,学校的书法定级小组会对教师举行书法定级考核,主要采取现场考核、现场定级的办法。学生的考核定级,一般由班主任负责定级,需破格升级的才由学校书法定级小组评定。

(3)定期举办优秀作业展。

为了让书法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每学期学校都会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在校园中展出。以此促成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为书法能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也为学生在课后多练字、在作业上写好字完成了质的蜕变。

(4)评选校内“书法之星”。

我们把评选学校“书法之星”纳入学校“五星”评选之一。每学期,我们会根据学生平时上交的书法作业质量,以及校内书法竞赛成绩,作为评选“书法之星”的主要依据。对被评为“书法之星”的学生颁发证书,并把他们的照片在学校画廊里展示,以此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和练习书法的热情。

尽管目前我们的写字教学还存在着因时间短板而造成的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但是通过不懈地努力,我们还是探索出了一条鲜明的写字特色发展之路,为此也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兄弟学校以及社会的普遍赞誉。尤其是20__年的赠“春联”活动,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上了泗洪电视台。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将未尽的事业做大、做好和做强,以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验!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0

20xx年春节前,有一位书法者用楷书和隶书撰写了二十几幅春联在某城镇上街叫卖,几乎无人问津。并不是书者所写对联的内容不好,也不是书者的字写得不漂亮,而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那些欢欢喜喜地、花花绿绿的印刷体春联更有喜庆味。这情景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和遗憾——在农村(或许也包括城镇),中国几千年来的手写春联已经被印刷品替代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与现在中小学校中书法(写字)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搞好中小学书法教育迫在眉捷。关于搞好中小学书法(写字)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中国书法,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与中国历史一脉相承。汉字是记载中国文化的符号,而书法让这些文化符号精彩动人。从几千年前的甲骨文、石鼓文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再到百花齐放的书法体系,从象征权力的玉玺到各类印章再到各种名胜古迹中的碑、匾、联、贴,无不闪烁着中华文明耀眼的光辉。可以说,汉字是传承历史、记录中华文明的明珠,而书法是这颗文明之珠上耀眼的光环。

在中小学校实施书法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儿童了解中国的历史、熟悉中华之文明。书法与文学是相通的`,一些文章的流传和闻名与优秀的书法有着相得益彰的联系。一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令多少人神思不已,《岳阳楼》上的巨幅书法条屏让岳阳楼记增色不少,毛泽东的书法长卷《七律·长征》,书法与诗的结合使人感到更加的气势磅礴。好的书法往往与好的文章、诗、词等结合在一起。

中小学生练习书法的过程又是学习和熟悉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小学生往往能从反复地书法练习中了解和熟记不少的文化知识。练书法,可以修身养性。练书法不仅是练字,还可以培养一个人平静、平衡和自然的心境。从书法的角度来练字需要练习者集力、气、神与形的高度专一。一张纸、一支笔,一盘墨,书法就这么开始。练字时当你在白纸黑墨中达到忘我的时刻,你会有一种空灵、洒脱之快感,当你沉醉于书法艺术时,你会体会到一种墨香静谧之美感。用书法(写字)教育来促进中小学生修身养性,可以逐步形成青少年稳定、坚毅和睿智的境界。汉字本身是一种艺术,书法对汉字的表现更提升了青少年儿童的审美情趣。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现在热爱中国文学、喜爱中国文字的各国友人也热衷于中国书法。让我们的青少年儿童学习书法,掌握书法知识并辅之以应用,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加强教学引导,创设良好的书法氛围

正因为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所以更应实施和发展中小学校的书法教育。

1。教育之计,教师为本。书法既是艺术,教书法(写字)的教师就应该懂得一些书法常识、懂得欣赏书法、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去练习书法。现在中小学校很缺少书法教师,这或许是阻碍书法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但是在一些中小学校并不缺乏爱好书法并钻研书法的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教师,在很多学校是可以正常开设书法(写字)课的。为了保证有相当数量的书法教师,县里和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书法比赛来发掘人才。这不仅可发现有书法特长的人,又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学习。国家现在每年都会举行书法等级考试,学校可以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考试。以国家认定的形式评价教师的书法水平,并逐步实施让教书法的教师“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加强书法教学管理和书法交流

学校要把书法课当成正式课程来安排,督促教师有计划、有准备地上课。上课教师要对学生写字(书法)作业和作品进行认真地分析与讲解,做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既要指出其欠缺,又要鼓励其继续练习。书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走上正确、正常的书法学习之路,并形成良好地、自觉地练习书法的习惯。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书法协会,成立班级书法兴趣小组,发现和吸引一批学生更专注地学习书法,并以先进带后进,形成大部分学生喜欢书法、练习书法的势头。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书法比赛,加强书法爱好者的交流,评选并展出学校师生的一些好的作品,努力形成学校和班级良好的书法氛围。在各种活动中,学校可以把写标语、写通知、做展板的任务交由学生去做,以加强学生书法的实践和创作。在合适的时候,学校要争取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和社会团体及单位的一些交流或比赛活动,开阔学生的书法视野。

学校应积极争取社会上一些书法知名人士的支持,聘请他们做学校兼职书法教师,以讲座或授课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书法知识。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些场馆的碑、贴、书、画上的书法作品与文字,让学生活学活用周围现有的书法教材。很多中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浏览或下载一些优秀的书家作品,近距离感受优秀书家的言传身教,感受优秀书法作品的魅力,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审美情趣。书法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养。

良好的书法教育可以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品质水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中小学校应高度重视这一门素质课程,书法教育在中小学校只能加强,不应忽视。以书法为载体,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希望中小学校的书法教育,能引起社会性的传统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书法形成满园春色之势。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1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在宝鸡市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五,所以近年来生源不断增加,所以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宝鸡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好,基础薄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大的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得分提高不是很明显,所以信心不断减少,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难度上适当减小,不过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顾上每一位同学,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数学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是知难而退,所以老师提倡他们课堂动起来,留下问题,让他们大脑都动起来,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课堂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巩固知识,而且达到练习的效果作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一些班级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数学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数学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多多少少会用到数学知识。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习数学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平低,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该校放学时间为7点30分,由于较长,学生在这段时间显得疲惫,虽然学生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数学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感兴趣。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2

按照县委领导指示精神,清丰县教育局于4月20——28日组织力量对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全县10所中小学、8所乡镇中心校,6所县直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广泛征集了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对全县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所到学校和单位都能积极配合视察调研工作。这次视察调研,关注热点问题,深入工作实际,在全县上下引起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一、总体评价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围绕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目标,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课堂教学高效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和育人环境优良化建设,各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0xx年以来,县教育局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类奖项34个 ,全县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初步体现。

(一)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中之中,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将教育工作列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检查督导,提高了各级抓好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深化改革创新、突出精细化管理、狠抓内涵提高,促进了全县教育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推动了全县教育快速发展。

(二)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顺利实施。20xx年,总投资1.2亿元,实施新建改扩建项目41个。投资4700万元,在城区建成投用县诚睦路小学、县第一初级中学实验综合楼、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学楼等项目。投资4158万元,建成投用农村中小学校项目17个。投资2281万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18个。投资1095万元,建设六塔乡中心幼儿园、巩营乡中心幼儿园、柳格镇东赵店幼儿园等3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标准化学校31所,全县标准化学校达到XX5所。创建花园式学校25所,提升36所。投资260万元,对全县中小学校进行绿化美化,有力配合了全国园林县城创建工作。

(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县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按照“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要求和“小学打基础、初中抓巩固、高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全面落实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并行的指导思想,努力搭建教学比武平台,促进全县教育质量均衡提升。创新评价机制,大力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县一高录取分数,为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提供坚强保证。举行全县中小学一至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初中采用标准考场和网上阅卷系统,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近几年,我县中小学考试、竞赛一直位列全市前列,先后荣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宣传十佳县、省基础教育先进县、省家庭教育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按照“缩短战线、扩大规模、优化配置、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工作思路,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科学调整

学校布局,采取独立办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办法,各乡镇办起了公立幼儿园,有力促进了乡镇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立了一系列学校激励机制和责任考核管理制度,学校创新管理取得突破。每年制定一个主题,狠抓落实,内涵发展年、教育创新年、依法治教年、规范管理年,有力地提高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发展、创新水平。持续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活动,县一实小的“三核三层”课堂教学、六塔乡中心校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等XX个新模式不断涌现,仙庄镇中心校的“名师名校战略”、韩村乡初级中学的教师微课堂竞赛等,迈出了可喜一步。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及个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积极开展“书香校园”、“校本教研示范校”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五)教师素质普遍提升。首先是强化校长专业化成长工程,举行全县中小学校长家庭教育高端培训,实施校长专业化发展工程,评选出一批优秀校长、名校长、杰出校长,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其次是扎实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组建“清丰县师德巡回报告团”,深入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巡回报告,弘扬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精神,做“四有”教师。第三是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协调教研、电教等组建清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步伐。

(六)学校管理创新发展。突出“优教、减负、保质”目标,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及管理,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各类优秀学校创建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开展“阳光体育”、经典诵读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名优教师

支教、校长论坛、县内校际互访研讨等活动,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学校安全“三防”建设切实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近几年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客观的讲,清丰教育的发展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太适应,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从深入全县各级学校实地调研、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了解掌握到的情况,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城幼儿园、小学校舍建设,高中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县城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足。虽然县政府和教育局不断促进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均衡配置,但城区小学仍然存在校舍不足,大班额现象严重,县第一实验小学60个教学班学生平均人数超过75人,三实小48个教学班,人数也在75人以上。县城只有1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在建幼儿园2所。部分私立幼儿园办学场地狭小,设施简陋。不能有效满足城镇化带来的幼儿和小学入学需求。

二是高中教育质量亟待提高。20xx年参加高招1715人,本科上线740人,本科上线率为43%;20xx年参加高招18XX人,普通类本科上线723人。其中:一本共54人;二本249人。本科上线率40%。当前我县教育最大问题就是高中教育质量不高、家长对高级中学的信心不足,优秀生源流失,使高中教育陷入质量低、生源差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是专业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目前,我县教师队伍总体水平达到编制标准,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对于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每个学校都达不到编制要求,部分乡镇还存在编多人少现象,存在借调、考走、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等因素导致教育发展艰难。

四是教师地位及待遇仍需提高。近年来,随着政府“尊师重教”工作力度的加大,通过提高教师待遇,为全县教师进行体检,有力地提高了全县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教师工资仍偏低与社会。特别是年轻教师,工资一千多元,从实际购买力来说,除去生活、交际、房贷外,每月工资所剩无几,成了“月光族”。另外教师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尤其是农村教师,常常要兼课、包班,还要完成许多临时中心工作。工作缺乏自豪感、认同感,缺乏尊严感。

五是教师管理机制不灵活。乡镇之间、县直学校校际之间教师正常调动手续繁琐,甚至难以调动。县直学校随着近年来生源持续增加,对教师的需求持续增加,原编制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3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筹备工作的方案要求,从11月份开始,我镇对照调研提纲,采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前期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为民、务实、清廉”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

“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题,党员干部也只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永葆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真正带领群众致富。我镇始终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为民、务实、清廉”建设,取得一些成效。

1、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为民”基层党委。

我镇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结合起来,以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来打造“为民”基层党委。一是以《包村干部双向选择实施方案》为推手,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实施《包村干部双向选择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职能转变,调动了包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远教广场为推手,转变政府工作机制。把美好乡村建设内容纳入到远程教育播放规划中,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2、优化工作作风,打造“务实”机关干部。

坚持务实,就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做事情、干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察实情、干实事、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

我镇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推手,积极优化政府工作作风,研究制定了《党员志愿者工作方案》,将志愿者服务队与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城乡同治结合起来,规定每周五为义务奉献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节选!

3、强化机关风气,打造“清廉”领导干部。

清廉是为政之本、从政之德、执政之基。为把我镇机关干部打造成为“清廉”的领导干部,镇党委不断加大领导干部的理念教育,将干部理念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同时强化制度建设,明确具体责任人,加大权利监督,切实做到将权利关在笼子里,放在阳光下。

二、调研过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一)广大群众对本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表现非常满意。但反映也有极少数党员存在联系群众不够,群众观念淡薄,不能很好的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对于上级布置的任务不能狠抓落实等形式主义的问题。

(二)有的村“两委”班子的带富能力不足。个别村“两委”班子只满足于日常性工作,对于上级组织的检查投入力度大,而对于有益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工作多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该村党群干群关系。

(三)个别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学习的针对性不强,不能进村入户深入实际调查,不能做到学以致用。2、工作作风不务实,存在形式主义。个别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群众放映强烈。3、自由散漫,生活作风不踏实,个别村党员干部存在享乐主义。

(四)由于单一产业结构的束缚,只依靠种地不再能满足村民致富的需求。而受困于资金和技术,村民缺少其他致富渠道。党委政府需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有致富能力的村民给予资金帮扶。

三、如何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群众对于涉及自身比较紧密的经济发展、民生及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反映比较强烈。面对这些情况,这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应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改进作风为关键,将作风建设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坚持重能力、重实绩、重群众公认的原则,突出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在保持班子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采取“抓两头”的方法,重点抓党建先进村和“难点村”,加大“难点村”治理力度,使先进村上档次,“难点村”上水平,推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

2、着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将美好乡村建设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调研过程中,群众对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成效整体评价还是比较好的,同时对于美好乡村建设也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始终注重把提升群众致富能力贯彻其中。

3、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上面的表现是好的,干群关系比较融洽。但也应该看出,也有极少部分党员干部面对社会和党情的发展,存在缺乏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脱离群众、不能坚持与时俱进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应加大对“四风”的查处力度,保证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摆形式,切实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体现出来,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4

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重塑中国社会文化风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本文着重调查了石家庄市高新区部分小学(包括高新区二小、西仰陵小学、韩通小学、南辛庄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现状(内容、形式以及效果),总的来看,国学诵读课内容的选择主要来自于课外读物,由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根据问卷及访谈所得信息来看,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课程设置不明晰、年级间发展不均衡等,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学校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国学诵读课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国学热”一度成为一种时尚,对于国学知识及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反思正成为今天教育实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党的“__大”也明确提出必须把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而小学国学诵读课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国内一些学校和老师也在积极实践中探索与推动国学诵读课的发展。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新课程运动中积极提倡“晨诵午读暮省”,主张建议儿童多背诵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诗词。许多学校开展国学诵读课及朗诵比赛。

石家庄地区很多小学也在国学诵读课的开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更多的只是自己学校的独立探索,各个学校及地区间并没有进行交流与总结,因而,很难在这门课程的开设上形成完全系统化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研究关于石家庄高新区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情况作了一个大致调查,并就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补充这方面的空缺,希望能对该地区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实际开展活动有所帮助。

二、调研概述:

(一)、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为学校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国学诵读课提出建议,

以弥补当今存在的不足。

2、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扩展知识面,使国学中所弘扬的优秀精华实实在在的融入学生生活中。

(二)、研究内容

1、石家庄高新区部分小学国学诵读课开展状况的调查,包括诵读内容、开展形式以及开展效果三方面。

2、所调查的学校中国学诵读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找出有效的对策。

(三)、研究对象

20xx年4月起,我就石家庄市高新区部分小学国学诵读课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经验总结法为辅,对高新区二小、西仰陵小学、韩通小学、南辛庄小学这四所小学的开展状况进行了广泛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国学诵读课内容、形式与开展效果三方面。调查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5份,回收到的问卷的有效率为96.7%,被调查对象的年纪分布比例为,高年级占64.1%,中年级占24.8%,低年级为11%,本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结果可信度高,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出高新区小学诵读课开展的总体情况。

(四)、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次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问卷调查法:

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自主设计问卷,抽取样本,发放并回收问卷,统计并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2、访谈法:

通过同所调查几所学校的部分教师交谈,听取他们对国学诵读课开展内容形式与效果的建议与意见,并吸收这些意见中的有效部分,以求论文写作中更为客观和全面。

3、经验总结法。

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国学经典诵读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本次运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是SPSS11、5软件,是一款社会学统计软件,这是为了强调其社会科学应用的一面儿开发设计的,具有操作简单(除了数据录入及部分命令程序等少数输入工作需要键盘键入外,大多数操作可通过“菜单”、“按钮”和“对话框”来完成)、无须编程、功能强大(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方便的数据接口、灵活的功能模块组合,适用于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石家庄市小学国学诵读课开展现状

根据所回收的石家庄市四所小学的145份(总共发出去200份)问卷调查结果,我利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在145名学生中,多数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3.5%)表示他们学校开了国学诵读课,而35.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有没有开展这个课程,但却能很好的回答出之后的相关问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部分学生所在学校虽没有明确提出国学诵读课,但在日常学习中也能很好的开设这门课程。就问卷所涉及的问题,我将从石家庄市小学国学诵读课开展的内容。形式以及开展效果这三方面来对结果进行分析:

1、国学诵读课课程内容的选择情况分析

关于国学诵读课内容的调查,问卷中主要涉及的有学生所背诵的国学诗文的来源、老师如何安排诵读内容以及学生希望谁来决定诵读内容这三个问题,对所得结果频次的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学生(调查对象的42.3%)背诵的国学诗文主要来自于课外读物,其次38.7%来自于课本;而关于老师如何安排诵读内容这一项来看,多数学生(56.4%)认为教师是根据所学课程内容,其次25%是随机安排;就结果来看,相当多的学生(38.3%)希望由自己决定诵读内容,其次31.2%希望由小组讨论决定诵读内容。

此外,就以上三部分结果分布同被试年级的关系分析来看,在背诵的国学诗文来源中,课本和课外读物所占的比例都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在低年级和高年级中,诗文主要来源于课外读物,而高年级主要来源于课本;在老师如何安排诵读内容部分,根据课程内容来安排诵读内容所占的比例随年级递增,并在各年级都居于主导因素;在希望由谁决定诵读内容方面,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都更希望由自己决定,而中年级同学则更多的希望由小组讨论决定。

2、国学诵读课课程形式安排的情况分析

在国学诵读的课程形式安排中,我主要调查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每周的开课情况。大多数(67%)是安排在每天第一节课前,也有相当一部分(35%)是每周固定开课。第二是国学诵读任课老师的安排。班主任担任的情况比较普遍(48.3%)。第三是本门课程与语文课的结合情况。大多数受访者(56.6%)表示会和语文课结合。第四是国学诵读课以何种形式布置作业。超过一半(56.6%)都采用的是背诵的形式来检查诵读效果的。第五是学校开展过什么样的国学诵读学习活动。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是国学诵读兴趣小组(30.3%)和国学诵读比赛(40.7)。第六是受访者喜欢怎样的诵读方式。这一调查结果并无明显的个人偏好。个人独立进行(31.0%)、小组合作进行(33.8%)和全班统一进行(31.0%)都有选择。

我还分析了这六方面的调查结果与受访者年级的关系。在这六方面的调查内容中,只有受访者喜欢的诵读方式受年级的影响。从分析结果来看,高年级的同学偏好于个人独立进行,而中年级的同学倾向于小组合作进行,低年级的同学则更加喜欢全班统一进行。

3、国学诵读课对学生的影响的分析

我首先调查了学生认为学习国学诵读的好处,按答案分布的百分比高低排列如下:吸收传统文化精华(40.6%)、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37.1%)、提高识字、阅读、写作的能力(30.8%)、增强记忆力(30.1%)、通过考试(4.9%)、其他(2.1%)。

我还调查了学生在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情感体验,按百分比高低排列如下:深厚的友谊、为人处事(62.2%)、爱国主义(42.7%)、美丽的风景(16.8%)、日常生活(14.0%)、其他(5.6%)。

(二)、国学诵读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根据问卷及访谈所得信息分析来看,这几所小学国学诵读课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不明晰

从问卷来看,一部分学生并不清楚学校是否开设国学诵读课,但在后面题目的回答当中可以明确看出他们有开设这门课程,只是没有准确地定位为国学诵读课,教师也没有较为完善的课程规划,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层也没有合理的引导,致使一部分学校在这门课程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年级间发展不均衡

部分学校在高年级的投入力度都是明显高于低年级,特别是师资投入力度、课程开设数量、课程开展形式等方面都是有明显差距的。在低年级开展的诵读课更多地就只是对一些经典诗文的诵读和背诵,缺少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没有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质制定具体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整体提升不利。

3、缺乏合理的诵读环境和与该课程相关的文化氛围

大多数学校开展国学诵读课并没有上升到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上来,更多的是根据上级要求或者是其他学校生搬硬套而来,更多地只停留在课前带领学生诵读,并通过背诵、默写等传统方式来对诵读的开展状况进行检测。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国学经典对学生深层次的影响方面做的还不够。

4、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通过见习中的经历以及访谈相关老师和学生,多所学校在开设国学诵读课的前提下并没有构筑合理的诵读网络和长效的评价机制,致使不同年级、班级间没有同一的学习计划和评价结果,也就造成了课程效果的参差不齐以及教学上的秩序混乱,不利于国学诵读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针对国学诵读课的开展情况提出的相关对策

1、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开展好活动的保障,学校应该成立由相关校领导为核心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导、安排诵读活动的各项工作同时在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要力量的活动小组,针对各个活动小组任务的不同分别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应提前对诵读课的诵读内容和活动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特别是国学诵读材料的深层次意义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不同年级的诵读内容,如一二三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等,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笠翁对韵》《举礼常要》等,五六年级诵读《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并根据不同老师的特点进行不同年级段的科学分配,特别是教学投入上加大对低年级的投入力度。

3、让经典进校园,实施环境育人。在现有物质环境的基础上修建以经典名句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文化展示墙、文化长廊,个面墙壁悬挂、张贴以国学内容为主的师生书画作品、手抄报,各班在显眼处张贴孔子等古代贤人的画像。在诵读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5

9月18日至9月24日,组织科、电教中心按照省远程办《湖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检查验收方案》的要求,组织专班对全市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辖15个镇、3个街道、1个工业园。共有行政村637个、社区(居委会)65个。省远程办安排给我市的远程终端站点建设计划数为650个,截止目前,全市建成接收站点625个(占总计划数的96.2%),在建站点26个(9月30日以前建成)。

二、自查评估结果

为保证各个站点的运行质量和效果,电教中心严格落实建设标准要求,与市电信公司成立联合检查验收组,会同镇(办)党委有关负责同志,于9月18日至24日,对19个镇(办、园)进行逐点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站点配置、基本功能、信号传递接收质量、运行环境、人员操作等五个方面。通过认真评估,综合分析,我市远教站点基本达到了设施完备、环境良好、制度完善、运行平稳、管理规范的要求。

三、站点建设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20xx年7月16日,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暨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市委对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夏锡璠亲自带队,对站点建设情况进行暗访,对站点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在8月27日召开的xx市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强调:xx市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全省第五的地位相匹配,要与xx处于‘1+8’城市圈的区位优势相匹配。各地党委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务必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站点建设任务,实现农村站点全覆盖,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做好准备。在站点建设中,明确各镇(办、园、场)党委是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做好电信公司与站点建设所在村之间的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对站点的选址、安装和验收全程把关,以及站点的日常管理监督工作;明确电信部门主要负责站点建设施工,完成包括站点线路的铺设、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对各站点村级负责人的简单操作培训等任务。要求双方明确责任,通力配合,确保站点建在指定地方,播放效果良好,任务圆满完成。

2、严格督导,解决难点。省远程办下达给我市的建设任务为650个,第一、二期我们共完成安装609个,剩下的任务主要集中在偏远行政村,均属于光纤未达地区,建设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为了确保9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市委组织部和市电信公司多次召开督办会、协调会,扫除一切工作障碍,确保按时间、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9月3日,市委组织部与市电信公司联合召开各地党委组织委员、电信分公司负责人会议,通报了前期站点建设情况,对站点建设任务进行再督办、再部署、再动员。会后,我们对各地施工进度实行周报制,每周五上午下班前将前期建设进度表上报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上报前,镇(办、园、场)党委派人实地查看,做好验收工作,报表须由组织委员和营业部负责人共同签字认可,确保安装一个,开通一个,验收一个,使用一个,见效一个。在建设期间,市委组织部和市电信公司联合组织多个专班,对各乡镇站点安装情况随时进行抽查,对行动迟缓、弄虚作假的单位,严格追究责任。

3、建管并重,讲求实效。为切实保证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规范化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坚持“四个同步进行”,即:线路整体检测和设备安装同步进行;活动室硬件设施的配备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同步进行;督促工程进度和基础检查验收同步进行;站点开通和组织培训学习同步进行,确保站点建设统筹推进。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和使用工作的意见》(仙组发[20xx]7号),对站点的管理和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电信部门也制作了简单的操作流程发给各村,便于实际操作。要求每个站点至少要有1名管理员,每年至少接受1次集中培训;集中学习每旬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并做好收看记录;设备实行登记造册、专人保管。确保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为党的建设、农村发展、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好务。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总体来看,我市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运行良好,充分发挥了教育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部分站点带宽不够或线路出现老化,直播信号不够清晰流畅,图象有时有马赛克斑;

二是不同程度的存在防火、防盗、防尘、防潮等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部分站点管理员不能够熟练完成基本操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一是提高光纤通户率,对距离比较远,带宽达不到2m的站点,尽量重新铺设光纤;全面检测,对老化的线路一律更换;三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对站点的布线进行重新整理,改善站点环境,加强安全整治;三是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开班和技术人员上门辅导等多种形式对站点管理员进行指导。

五、意见和建议

1、第一期工程使用的是威科姆终端和平台,使用中经常出现连接慢或连接不上的现象。出现故障后,不便进行维修,建议统一更换为中兴的终端。

2、建议省远程办加大资金投入,解决终端接收站点日常运行与管理维护、管理人员补贴、日常工作费用等经费保障问题。

3、建议省电信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偏远地区站点建设所需光纤、电线杆等物质资金的供给。

4、目前直管市没有市级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指标,建议省远教办将直管市与地市(州)同等对待,为每个直管市下达1个市级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指标,推进直管市远程教育工作。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6

一、基本情况

我县民办学校自生辉中学于1988年创办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共有民办学校13所,有9所通过益阳市教育局批准办学,其中通达电脑职业高级中学、桃江月飞(澳门)职业中专学校、益阳市民族职业高中和惠通学校4所为职业学校;生辉中学、桃江五中、明达中学和实验中学4所学校为普通中学;桃灰中学为文化补习学校。其余4所通过县教育局批准办学,分别为桃江(大学)预科学校、扬帆学校、竹艺学校和仁山文武影视学校,前3所为职业学校,后一所为文武兼修学校。

(一)学校基础设施及经费投入情况。

目前13所民办学校拥有校园面积372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1000万元,图书9万余册,累计投入4600多万元。(全县民办学校基本情况见附表一)

(二)学校师生情况。

民办学校的教师由行政人员、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学生包括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普高和职高)阶段、高中补习班和短训班学生。

1、师资情况。

全县现有309名教师在民办学校任教,其中专任教师198人,行政人员55人,兼职教师56人。具备专科以上学历的272人,占总数的88%;中级以上职称人数190人,占总数的61.5%。尤其是专任教师中具备高级职称的达到58人,占198人的29.3%,具备中级职称的达到64人,占32.3%。(全县民办学校教师基本情况见附表二)

2、学生情况。

目前民办学校在校学生4538人,其中小学生82人,占总数的1.8%;初中生961人,占总数的21.2%;普高学生1598人,占总数的35.2%;职高学生1046人,占总数的23%;高中补习生660人,占总数的14.5%;短训班学生193人,占总数的4.3%。(全县民办学校学生基本情况见附表三)

(三)学校办学情况。

全县13所民办学校的办学方向均比较明确,在依法依规办学的基础上,坚持走多种形式的办学之路,呈现出多层次育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良好态势。13所学校按其办学性质来看,大抵可分为以下3种模式:

一是国有民办。如五中、明达学校,其办学者租赁的教学场地为原益阳市女子旅游学校和农民中专,场地租赁期分别为6年和5年,办学者每年分别向县教育局和桃江一中缴纳一定的租赁费用,租赁期满,其固定资产(含办学期间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无偿交还给出租方。

二是独资办学。又分两类,一类是外商独资办学,如月飞和仁山两所学校,分别为澳门商人杜少奇和新化武师游仁山出资,聘请具有较为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育界人士负责教育教学管理;一类是县域人士独资办学,如惠通、扬帆和民族职业高中,均为热心民办教育的桃江籍人士独资兴办。

三是实行股份制经营办学。如生辉、通达、实验中学和桃江(大学)预科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中实验中学又兼有国有民办的性质,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控股,拥有51%的股份额度,吸纳部分教师资金,由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管理。

目前我县民办学校的办学初步呈现出四个特点:

1、学校管理比较到位。各学校忧患意识均比较浓厚,

一是坚持以德育人。通达、惠通、生辉、五中、明达和实验中学都把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且把教育寓于多形式的活动之中。特别是民族职业高中,办学十多年来,学生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社会反响较好。

二是教学常规管理得到较好落实。大部分学校实行了比较科学的目标量化管理,对教师有严格的师德要求和激励、约束措施,对学生实行严格的日常管理和封闭式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制度比较完善。各学校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教育教学正常有序。四是后勤管理较为优良。各学校校容校貌、卫生状况都能给人留下干净、整洁的良好印象。特别是实验中学、五中和月飞学校校园得到绿化、美化,学校布局较为合理。且各学校都把关心学生生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寝室、饮食与安全管理甚为细致,没有重大事故发生。

2、教师全员聘任得到真正落实。

13所民办学校都建立了教师聘任机制,对学校教师实行全员聘任。教师来源于公办学校的在职教师和离退休教师、大中专毕业生以及部分社会优秀人才。大部分专任教师学历高、职称高、能力强,能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教师工资实行工作量计酬,按授课节次计薪,月工资一般在1200元以上,月薪高者可达3000元以上。一般来说,工资比公办学校普遍要高,且真正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员进出机制,因而教师工作责任心强,这是我县目前公办学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以质量求生存”在各民办学校得到体现。各学校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办学首位,此一目标在其办学理念中得以体现。如普通学校中,生辉中学和县五中牢牢把握“创新、全面、诚信、发展”的主题,构建“培优转后工程”,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架起培育人才的立交桥;明达学校提出“德教并举,师生平等,学生主体,发展创新”的教育理念,更新观念,注重实效;实验中学推行“三二四”办学战略,探索“基础加特长”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办学模式。职业学校中,通达学校以“瞄准市场、服务社会、着眼地方”为理念;惠通学校以诚信为本,为学生尽心尽力;民族职业高中以“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纪律、质量为本”为宗旨,培养学生一专多能,造就品学兼优的有用人才;预科学校按“平民教育”理念办学,按“个性化教育”教学,靠“素质教育”育人,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预科制度;扬帆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练就学生过硬本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养成教育、活动教育、自我教育、实践教育”;仁山学校以培养文武人才,为桃江教育和体育事业做贡献为宗旨,实行全封闭军事化管理。

在上述教育理念下,各学校的教育质量得以逐步提高,并初步形成了三种特色:

一种是面向高(中)考求质量型。去年,生辉中学应届学生80人参加高考,录取43人,其中本科10人。明达学校在全县期末统考中,高一、高二成绩均名列全县第二,县五中平均总分列全县第四。实验中学首届毕业生参加中考,录取率达到77.5%。

第二种是面向学生专长求质量型。这在职高类学校较为普遍。特别是仁山学校、民族职高,学生文武双修,特色突出,去年仁山学校参加省九运会获5金4银2铜,民族职高参加第五届省民运会,囊括高脚马项目金银铜牌,12人参赛,人人获奖。

第三种是面向学生就业求质量型。通达、惠通两所学校的毕结业学生就业率高达96%以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外发挥专长,步入白领行列。

4、办学条件初具规模。

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在和两年间得以明显改善,两年总投入达4500万元之多,硬件建设有了较大的飞越。月飞学校首期工程投入1500多万元,建起了1栋教学大楼、4栋学生公寓、1栋大礼堂和1栋能容纳1000多人就餐的餐厅,添置了与教学设备配套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去年又投入40多万元用于环境改造和仪器设备的添置。生辉中学引资改制后,投入700多万元在原轧钢厂建起了一所初具规模的学校,去年又投入30多万元,用于学校环境美化、绿化和教学设备的添置,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把一个破烂不堪的轧钢厂建设成为环境幽雅舒适、能容纳1000多名学生学习生活的崭新校园。实验中学两年共投资4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礼堂和学生餐厅,改建了学生宿舍,添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达学校投入260多万元,买下了原仁山武校校园,去年又投入20多万元,用于改建和添置教学设备。仁山学校在桃花江竹海山下新征地13亩,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校园,去年又投入20多万元,修建围墙和水泥运动场。扬帆学校投入70多万元,建起了自己的教学大楼。民族职高投入30多万元修建了礼堂和科技楼。明达中学投入50多万元对原有校舍校园进行了改造,去年又投入60多万元,新建女生宿舍楼1栋。县五中投入11万多元对原有校舍校园进行了改造。预科、惠通、桃灰等学校也有了稳定的办学场所。

在调查期间,我们注意到,各校乘县委、县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民办教育之机,同时也为了应对今年及以后几年的学生高峰期,在办学条件的改善上有更大的动作。生辉学校的教学楼、明达学校的综合楼已破土动工;五中的科技楼、通达学校的办公大楼、预科学校的教学楼、明达学校的引自来水工程和惠通学校的围墙修建也正在紧张筹建之中。

二、民办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发挥的作用

(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矛盾。

民办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一般都是紧贴市场,历年来开设的计算机、电子、财会、保安、电脑文秘等专业一般都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设的,所培养的人才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唯其如此,也才能确保学生的就业安置。

(二)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是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办学资金。我县民办学校历年毕结业学生达1.5万多人,如果生均培养费按元计算,就为我县节省办学资金3000多万元。

二是较好地满足了部分农村青少年的求学愿望。民办学校的生源大抵有两种:

一种是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表现亦不太好,但又有比较强烈的升学欲望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公办学校往往升学无望;

另一种是家庭比较困难的特困生,在公办学校学习往往因经济条件差而倍感困难,民办学校利用其灵活的办学机制,使这部分学生能通过学费减免或获取奖学金等多种方法继续完成学业,如桃江(大学)预科学校倡导“平民教育”理念,通达电脑职业高中近几年来发放帮困保学金达20多万元,五中去年下期发放奖学金4万多元。因此,以及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冲着民办学校的学费减免而到民办学校读书的。

三是有利于我县初中生源高峰期的平稳过渡。以每所民办学校每年吸纳400名新生计算,以民办学校现有规模,每年到民办学校继续升学的学生就可高达5200人。而我县初中生源高峰期出现在-4年间,至趋于缓和,后每年生源维持在7000人左右。我县公办普、职高中共8所,按现有规模计算,每校每年平均吸纳新生800人,每年可吸纳新生6400人,初中生源平稳过渡尚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县公办高中学校因扩容已背负4500多万元债务,如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尚需投入巨资,4年生源高峰期过后,不但造成沉重的债务难以偿还,而且大量校舍闲置,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倘若4年间我县民办学校能在此基础上得以较大发展,则既可通过公办、民办并举的方法,顺利实现生源高峰的平稳过渡,又可在高峰期过后,民办学校利用自身灵活的办学机制走多形式办学之路。

全县-20xx年初中毕业生人数

时间(年)

20xx

人数(人)

13358

17689

19773

16571

11472

7426

6831

7152

7492

(三)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初步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学的做法,为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闯出了一条新路。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同时,民办学校的兴办,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这也有利于推动我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明达、五中和实验中学等学校的成功运行,也为我县公办学校的改制提供了范例。

(四)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

生辉、明达、五中、实验中学、惠通和预科学校现在的校址分别为原来的轧钢厂、农民中专、益阳市女子旅游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业中专和县一招待所,这些学校的兴办,使我县一些停产企业、薄弱学校的房屋和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

(五)对拉动县域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办学校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产业如建筑、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我县民办学校历年来共向外地输送长、短班学生4500多人,按生均每年创收6000元计算,每年就可为我县创益2700万元,且随着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这个数字应该还可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青少年学生求学愿望的实现,县域经济的繁荣,必将促进社会大局的稳定。

三、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我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发展的历史还十分短暂,尽管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不容否认,民办教育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存在于社会层面的问题。

目前,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还有偏见,存在“多余论”、“冲击论”、“怀疑论”和“赚钱论”等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导致领导高度重视而群众及社会非常冷淡的尴尬局面。有的认为公办教育发展规模已经足够,公办学校完全能够满足学生上学的需求;有的对民办教育心存担心和疑虑,怀疑民办学校“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甚至害怕发展民办教育会砸了自己的饭碗;有的认为民办学校不正规,搞不出名堂;有的认为民办学校是退休老倌们搞的,是为了赚钱。这些认识导致民办学校的招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得到保证。就数量而言,目前月飞学校在校学生仅为112人,仁山仅有88人,竹艺学校现已无人就读,被迫歇业关门,造成民办学校大量资源闲置。如果今年的生源得不到保证,这所学校都面临倒闭的危险。

(二)存在于政府层面的问题。

虽然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指导思想,今年出台的政策和所做的工作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办教育办学者的热情,但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上差异较大,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畅、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政府鼓励扶持政策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政策相当明确,但还没有与之配套的具体细则,缺乏可操作性。县委、县政府对民办教育实行国家制定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规定“民办学校除了投资主体与公办学校不一样外,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并决定通过努力,实现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这些对民办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原则规定,其具体运作需进一步明确规范和完善。如怎样贯彻“十六字”方针,对民办学校如何支持、如何引导和管理,需进一步详细规定,制定配套政策,具体如民办学校征地、教师队伍建设、招生、收费等;细化如民办学校中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晋级、医疗和社会保险等问题如何解决,凡此种种,都有待明确。

二是相关部门支持不够,办学环境待优化。办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有各部门的通力支持。民办教育在发展中有许多方面还未与部门的有些规定配套协调。在教育内部,县教育局确定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并举、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协调发展的精神还未得到有效贯彻,尽管民办学校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个别股室和部分学校歧视、不支持民办学校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有关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公、民办学校实行双重标准;部分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对民办教育的支持还没有做到言行如一,雷声大,雨点小;相当一部分联校和中学校长还没有转变观念。

从今年初中毕业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来看,报考县一中和县职业中专的人数均达到4000多人,而民办学校的填报人数还未达人,如不及时采取适当有效的办法,今年民办学校的招生形势将仍然相当严峻。在教育外部,一些县直职能部门对民办学校进行收费和罚款。据统计,有10多个部门对民办学校进行收费。月飞学校办学一年多来,就被各职能部门收取各种费用40多万元,通达学校因在招生广告中用了要求安排就业的学生得到了。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7

我被分到XX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两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小说的讲解却与此相反,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电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从中去领会故事的情节,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也说明了老师们能因材施教。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有一个老师讲授一篇很枯燥的文言文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甲骨文字,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记住了难懂的字词。他的语言也十分的幽默,还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特别是理科生,他们的这种想法更为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语文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要进行人际交往,好的表达能力是很受人欢迎的,就是搞对象也要把话说的漂亮些呀。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二、语文类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希望通过见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形成。这次见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总结。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以我所见习的中学——海中为主要调查对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海南最好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讲课内容。

听了一周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内容取代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记得课间,我试着跟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您看,我们这堂课可不可以再这样拓展延伸一下,或许课堂的趣味性会有所增加。”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必要,考试不考!”我愣了,考试不考,就不讲吗?语文教学难道也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我好疑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考虑: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在做班主任代理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象,比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律,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上进,希望考出好成绩,让生命更充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并且绝大多数人都曾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学校生活的评价是累并快乐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这里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近90%的同学反映本班同学有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我所见习的学校学生平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除了上课时间,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有些科目每天作业时间都要超过2小时。如果每门课程的作业都如此,学生如何应对?即使只语数外三科每门作业要2小时,学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实这么多的学生抄袭作业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课业负担的确过重了。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家长及老师的不间断督促,他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

这便是我这次见习所见所感,也是这周我调查的收获,在当今新的教育体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论在短时期内根本无法与实际教学实践相一致,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我们只有期望教师的个人素养能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来越顺应实际教学。

三、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格式

(1)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

(2)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遍调查或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如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强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20xx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5)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列出参考资料

即在写调查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将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给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8

一、村基本情况

xx乡xx村全村共有农户x户,x人,常年长期外出务工人数x人,零时务工人数x人,共有旱地x亩,水田x亩,该村交通便利、有龙潭水、土地出租(种植银杏树)。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x户,共有人口人。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国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建议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植

xx区经作中心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为契机,切实加强四项措施,帮助挂钩联系点越州镇马房村进一步调优调好产业结构,抓好抗旱促春耕工作,推动马房村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发展。

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四个专业站站长为成员的“四群”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及时组织召开动员会和促进会,筛选出33名科技人员结对联系x户农户,深入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了解民意,指导生产,加深了干群感情。

加强春备耕服务。针对旱情和当前生产,从单位工作经费中拨付x元用于支持联系点春耕生产。中心负责人多次率技术骨干深入联系点查看,与村委会干部协商对策,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帮助协调项目、种子、化肥等,因地制宜引导开展好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大春种植面积稳定。

加强科技指导。各专业站结合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根据专业特点和农户生产情况,适时开展蔬菜、水果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农户提出合理的作物抗旱技术建议8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6个,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特长,有力支持了春耕生产,彰显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加强结对帮扶。中心33名干部职工分批深入到自己结对联系的农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填写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基本情况登记表》和《民情登记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力所能及的帮助联系户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各挂钩联系户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的实情,干部职工纷纷解囊相助,共走访慰问农户103户,送出慰问金x元,价值x元的生产物资。

2024年教育调研报告 篇29

根据局政策研究室张树友老总要求以及20xx年文秘与调研研修班课程安排,文秘研修班第五调研组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就油田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现状对3个单位进行了调研,对掌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下面,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文秘研修班第五调研组于6月7日、8日、9日,先后对油田改制企业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胜利采油厂采油三矿、现河采油厂采油三矿九队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四个座谈会,参与座谈及调研问卷的干部职工有40余人。

我们就职工的学习与培训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全面了解现状,总结经验与不足,通过本次调研提出了今后加强该工作的建议与对策。,对于企业持续发展和青年自身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职工素质的竞争和学习能力的竞争。造就高素质的职工,尤其是造就油田企业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如何高质高效地培养好青年职工,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加强青年职工的岗位学习与培训,更新和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挖掘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规范和强化他们的行为准则,让他们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尽快成为企业发展所需的中坚力量。

基于企业对于职工培养的强烈诉求,全面了解职工学习与培训的实际情况,更为今后职工的学习与培训创造新方法、开辟新方向,本文基于对胜利油田改制单位浮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而成的。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浮瑞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05年改制,现有在职职工1851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165人,大专文化725人,7个分公司,6个控股公司,18条生产线,分为四个生产区。主要生产ERW,套管,顶驱,抽油机,企业正进入高速增长期,开拓石油技术服务,是中石化出口一体化企业,通过了API质量认真,ISO90001认证。

改制后企业跟上发展步伐组织在岗培训,体系认证培训。三级单位根据生产需要组织生产培训班,认真按照培训计划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

青年职工是整个公司工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青年职工的文化程度大都集中在大专、中专和高中,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的青年,也多为最近几年招聘的`新职工,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同时,青年中干部的比例较低,无职称的比例又偏高。这些基本现状,使青年职工的岗位学习和培训,显得更为重要。

本次调研对象浮瑞特公司青年职工,涵盖面较为全面。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本次调研,自编了《职2工岗位学习与培训情况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并配之以座谈调研的方式,赴浮瑞特公司与青年职工及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交流。

二、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现状

为全面掌握青年职工的学习与培训状况,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学习与培训主要围绕企业组织的培训。

一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到位。孚瑞特突出“引导职工队伍,服务生产经营,促进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培训工作的最后效果,更换的服务于生产经营。20xx年该公司举办培训班26期,培训人员达610人。对企业组织培训的态度

二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实效。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完善培训机制,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

企业组织培训的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培训内容最主要集中的方面。98%的人选择了“业务基础和能力”。整个公司在培训内容方面,业务基础和能力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种选择符合青年职工的特点。企业组织培训的主要方式

三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体现特色。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展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教育培训,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体现出单位特色。通过“独立选题,联合攻关,交流培养”的方式,让有想法、爱钻研、有技术的技术骨干能够走到一起,共同攻关,增强了创新活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整个调研数据,公司青年对于学习和培训的重要性、目的、意义,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企业组织的培训,个人也有意识的进行自发学习,这为今后企业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座谈交流,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组织培训的最主要问题。四个选项比例相当,但在最主要问题上,选择最多的不是涉及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选项,而是培训次数太少,有青年职工反映培训一年只有一两次,这对渴求知识的青年人来说,的确太不“解渴”。

纵观公司,培训显得比较零散,在内容确定、时间安排、培训方式、具体措施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欠缺。,专业负责培训的人职数量也比较少,只有2至3人,能力与素质仍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对青年的培训几乎完全集中在业务基础和能力上。分析原因,这一方面是出于对青年需求及公司自身能力限制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青年培训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还需要将培训的工作做深做细,分析职工素质现状,合理化地进行档次区分,施以不同的内容。目前的培训方式上来看,聘请老师讲座,也就是传统的授课式,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式,实践学习往往是零散的单兵作战,缺乏统一的规划。青年职工的自发学习,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很多自发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这对企业培训是一个重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