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心得体会(合集16篇)》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1
从本学期初到现在,“双减”工作在我校深入推进,让我感触颇深。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对学生课业问题和校外培训问题深有体会。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家长对知识的重视、学校对升学率的重视种种重担都压在了孩子的身上,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学校周边被各种托管班,培训班包围,家长们不得不掏出高额的补课费,孩子们在放学后、节假日不情愿的走进这些培训班,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导致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率都在逐年升高。“双减”政策的出台,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在“双减”工作的过程中,在学校方面不允许给家长布置作业,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或者不必要的负担,把优质的留下来,把劣质的减下去,这也在无形地减轻着家长的.负担,同时作业的减少和作业基本在校完成,更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去进行。
在这次“双减”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优质、高效已经成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要不断的努力学习,去完善自己,去提高自己,让自己的工作更高效,同时也增加自己的能力,更大限度的去尽到自己的力量。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2
双减政策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老师必须努力适应新的要求。就语文来说,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方法、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的品质,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的减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要减负,先得在课堂上弄明白。要提前备课,集体研讨,改变教学形式,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设计、课件。同时,教研组的各位成员也要分工开发阅读教材,开出系列化的阅读导读课,配套的背诵、习字练习,这样面向全体的规范化、个性化、配套化的设计才能真正的全面提高课堂质量。
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语文学科的作业总是机械性抄写的多,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情教学,带领学生提前预习,紧扣教学目标,课堂抓能力训练,扎实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课后能轻轻松松地做作业。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先复习,再写作业,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每级教师要集体研讨作业布置。不要杜绝无效作业,分层布置作业,课后服务巩固时能够精准的练习,可以做到面批面改,学生也就不会觉得作业难、作业多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律、高效的意识。我们将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在校自觉自律地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同时也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学校快乐学习,在家快乐成长。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双减,中国教育又迎来了伟大的变革。那么什么是双减政策呢?从通知来看,双减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其中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为主要抓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在全国进行“双减”政策推广。政策中还提到要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也有不同学段的限制。这样,既可以避免上学高峰期而产生的交通堵塞,也可以避免学生家校往返途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这样来看双减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合力才能减轻负担,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教材二次消化适合学情解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教师要与班主任、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师通力协作,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双方成为“双减”的合作者。与同课教师一道深度参与集智备课,发挥群体大脑智慧,集智备课。备课组长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在集智研讨基础上,拿出可视化成果:单元规划表(框架),单元课时教学任务活动创意表,分课时教学设计教案。与班级任课教师一道共同制定学习规则,培养学生的内在秩序感,共同助力学生习惯养成。同时与本班课任教师合作,借助班级作业协调员,控制作业总时长,彻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跨学科教师协作,积极尝试跨学科内容整合,开展拼教、拼研、项目学习等,尽而全面提升探究性、合作性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师应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点燃者、困惑的点拨者、生命的点化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故教师与学生课内外相处时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换位思考。
“双减”要求教师放手、放权,要求学生学会自律、自控,学会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要让学生潜意识跳出固定型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感染、熏陶、培养“明生”。可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多么重要!
通知中提到“明生”的范畴,应该有这样的几层含义:明学,思维比较清晰,元认识水平较高;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素养高。明标,对“为什么学习?学习终极目标是什么”等有深度认知。明世:责任、担当、改变世界是发自内心追求,人生价值意义非常明晰。一句话要让学生成为“双减”最直接、最大受益者。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要倾听教育外部的声音,不要自我设限,让思维发散,让认知升级,构建新的思维模型,未来的学校将是一个学习综合体,有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共同兴办教育、参予教育改革。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校外培训机构会逐步融汇于校内课后服务市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的学校既没有课外服务的专业师资,又没有课后服务中的专业课程,远比不上校外培训机构在这方面的成熟度和专业发展水平。因而,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的推行势必会与校外培训机构共同携手,促进教育未来的发展。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3
自从义务教育学校“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我校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多次召开教师会、教研会,领会精神,研究办法,坚决落实。“双减”工作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而这两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始在全国落实,足以体现国家义务教育改革的坚定决心。从“双减”政策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动教育产业化,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减少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要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
二是要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心实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4
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结合“我与六一的约定”选择1个重点目标谈计划,说举措,并举例谈开学以来针对此目标所做的亮点工作。我选择的重点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踏实、用心、勤学习、勤思考、勤反思、勤实践。
根据双减中对作业管理的要求,线上教学以来我严格把控作业量。从练习题中筛选习题布置,控制好作业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优化作业设计。布置作业设置分层作业,分选做题、必做题,节假日设计个性化作业,具体到学校的老师,该怎么做呢?面对“双减”,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有几点思考:
1、以生为本,植根课堂。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
3、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
在双减政策下线上教学,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下面就从两方面来简单谈一谈:
一、得(利)
1、线上教学,在备课过程中,要在落实自主学习上下功夫,想办法让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包括你上课的思路、如何提问、该提问什么、练习题的设计等等都得精心准备),其实,这就跟准备一节公开课差不多了。上课时语速要比平时慢一些,每一环节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操作,让学生融会贯通;批改作业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
2、线上教学,让教学资源得到很好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通过观看筛选优秀的视频课,我有了更深的教学感悟。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距和伤害,才能使自己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促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去研究。
3、线上教学,家长不仅能了解到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也能了解孩子在听课过程中的状态,作业的完成情况,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意识。
二、失(弊)
1、线上教学,教学感觉不够真实。毕竟是隔着手机或电脑屏幕,老师和学生互相看不着,无法近距离的监控学生,更无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感情。所以,一是由家长监控;二是凭学生的自觉和自律。但是,学生年龄小,对于自律意识较差的孩子,还是得有家长监控(这一点我在我的教学群里也都做了强调)。
2、线上教学,教学容量不大。教师无法近距离接触学生,学生们理解的能力有差异,有的快有的慢,这就需要老师放慢速度确保质量,不可求快。
3、线上教学,老师学生的身体健康无法保证。长时间的盯着手机电脑确实让人受不了,如果疫情再不结束不开学,我觉得开学后学生近视眼得增多。
线上教学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次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实践,充分保证教学的效果。我也相信疫情过后,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定能迎来别样的春天!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5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让语文教育浸润每个孩子心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于此政策的出台,我是拥护和赞同的,让教育回归更本真的状态,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初心与支持。
“语文老师们先要从能力上完善自身。‘双减’之后的语文教育比重增大、质量增高,但真正的语文美育实际上至少需要有美学、教育学和语文学三类学科的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得以实施,所以,政策实施的同时,我们语文老师的视角应该也随之变宽、变远,加强自身能力的完善,多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索真正的‘以美育人’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和实施"双减"政策,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利用好课堂主阵地,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课前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让学生"吃饱""吃好"。
二是完善作业管理,形成并完善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语文课虽然没有书面作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乐器需要练习,我会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做好每节课的合理安排,确保把课上好,也练习好。
三是配合学校抓好延时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利用好学校现有设施、器材等资源,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相应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时,也督促着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多的办法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今后,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好"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6
今晚我有幸收看了由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和CETV共同推出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二讲,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本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有李宁老师和刘慧教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家长最为头疼的和基本的问题就是无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表达关心之情。刘慧教授在节目中提到:亲子间真正的关心是建立良性的应答关系。我们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语言、行为动作等向我们传递的信息,从根本上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缓和自己与孩子之前的矛盾,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做一个孩子的好朋友。孩子的表达分为:情绪表达,行为表达,语言表达,我们家长应该细致的捕捉孩子的表达,由于孩子学识有限,所以情绪情感是孩子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孩子平时哭闹,我们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孩子哭闹就代表有需要没有满足,李宁老师提到“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带着情绪做事,既做不好事情,也没办法融入团体。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及时调节孩子的`心情,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爱,让孩子感到轻松愉悦,给孩子一个好的心理环境。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既承载上一辈的期望,又负担着对下一辈的教育。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家长对于自身教育,对家长自身教育的不断优化和心灵的净化,家长要不断吸取自身教育的经验,同时也要不断汲取他人教育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活到老,学到老,家庭教育既是对孩子发展的引导,也是对家长自身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的自我革新。既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也要发现自身教育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进步,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健康成长。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7
从“双减”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到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学校和家长并没有因为“双减”政策实施而放松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实施,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和沟通。
“双减”政策实施的这段时间,我做一些调整和规划,从重点关注学习成绩转为重点培养各种习惯,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养成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孩子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双减”=减负≠减速,让孩子轻装上阵,空余时间变多了,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反而会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度过了一个适应期,每天孩子放学回来说:“妈妈,我的作业在学校写完了”或者说:“妈妈,我就剩下一项作业很快就能写完了“难掩兴奋之情,作为家长好像忽然之间少了什么;于是我和孩子们谈论:写完作业之后我们干些什么呢!孩子的脑袋里仿佛装着很多的想法,说我们可以做游戏、猜谜语、看书、下棋、骑自行车。原来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他们也可以变得很很有主见嘛!
晚上我们忙完各自的事情,就开始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演一演书里的故事。孩子最喜欢看的两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和《脑筋急转弯》,总是百看不厌。有时孩子也会提议去图书馆看书,二年级的小学生词汇量在与日俱增,这让我很欣慰,阅读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神奇的钥匙。隔三岔五,孩子会和我PK下棋,偶尔赢上一局,他的小脸就像乐开了花!
除了读课外书,他还每天坚持练字。我经常对孩子说:字如其人,练字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要着急不要间断,每天练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小朋友已经坚持一百多天啦!我相信:他的坚持必让他收获一手好字。偶尔心血来潮,他也会挥笔一幅画,然后视若珍宝的说:“妈妈,看我画的星空多美,把我的画贴到墙上吧”!果然,自己的劳动的果实最甜美!
无形之中,每天的家庭作业不再成为孩子放学后的压力。经常性地兴趣满足,让孩子内心更加的专注宁静。“双减”将孩子们从单一的书本学习中慢慢解放出来,增加了更多的生活感受、情感体验和实践行动。当然,这些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家校携手,使孩子的做事情的主动性慢慢得以彰显,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8
11月3日,在校会议室观看了中国教育学会在举行的“初中教育校园行”启动会。一场又一场关于“双减”的专家讲座,听后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反思一:如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学质量才是核心,是灵魂。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老师们多钻研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对于缓解家长和社会焦虑,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为一线的教师,需要走进教材,了解教材,从深层去剖析教材,搞清楚教材的内在逻辑,各环节的联系,思考编排的意图,阅读解析单元语篇,把握局部细节,反思怎么去体现以德育人理念。还要去阅读学生,分析学情,掌握学生的认知,怎么更好的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
反思二:如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教育部将“作业管理”作为“五项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此次“双减”工作提出的作业管理机制、作业总量、设计质量、完成指导等方面的要求,任艳玲老师提出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质量上下功夫,作业量减了,但是育人的质量要提上去。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质量上下真功夫。学生作业要达到巩固或者提升的效果,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要强化教师职责,切实减轻家长负担。
毋庸置疑,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首先要改变作业布置。精选作业,求质限量,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实现“作业”的检测反馈价值。如此一来,绝不是随意一份试卷、一套练习,规定时间上交而已。课堂学什么就练什么,作业精细直指学生易错点,通过作业梳理,意识到思维困点。作业布置,还要各学科沟通融合,相互兼顾。不能各自为战,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学校层面有要求说明,班内要有明确时间分配。作业布置,还要反向课堂要质量,节约课堂时间,40分钟的课堂,需提升教学有效密度。
反思三: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开展课后服务,一直是我校的传统。但现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后服务,如何做到与中考的衔接?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以主题探究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抓手,以跨学科整合为基本策略,关注学生理解力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去实验、挖掘、掌握知识并学以致用。我校的“学科+课程体系”就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通过一天的认真学习,老师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的感悟:作为一名老师,这个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也让自己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育工作者,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使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初心与坚持。同时,“双减”对老师、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走在“双减”的路上,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9
作业是我们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教学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数学知识的掌握、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项基本活动。而长期以来,学生的作业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加强版。重复,重复,不断的重复,学生认为作业是痛苦的负担。
要设计好有效的分层作业的题目,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优秀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加油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提高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
同时在对学生作业评价时,对加油生给分可以适当放松,对优秀生给分需要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加油生和提高生可适当放松,对优等生可紧些。评价的机制也要分类、完整。例如,对加油生,答对基本性作业,就可以给满分;答对提高性作业,半倍加分,答对发展性作业,一倍加分。对提高生,答对发展性作业,半倍加分。对于某一阶段内提高的学生可以予以表扬和奖励,并同时征询本人是否需要调高一个组别,进一步学习;同样,对于某一阶段内落后的学生要给出批评,并要求下调一个组别。如此循环评价、激励、再评价、再激励,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当然,在实施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种种弊端,这也是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和改进的Q总之,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之付出努力。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10
“双减”工作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国之大计。作为一线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
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
一、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削减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二、增强集体备课,仔细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依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地课时教学目标,并依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培育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有目标,避开随意性。在讲解课文中完成。如: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对容易写错的,在检查预习时重点强调,采用集体书空或抄写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运用各种办法或近、反义词,或联络上下文理解。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课后及时写下。有了课堂上说的基础,回家完成写的任务就轻而易举。对文中的重点段落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减轻了学生业余负担。
五、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仔细练习。让学生作业负担小,又得到最大的训练,做到及时高效。每周针对单元目标出好周周练,进行一些操练。
六、设计分层作业: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获得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获得学习,获得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11
“减负提质”,其实是相互矛盾的。正如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不吃草。这是行不通的。要想马儿跑得快,要吃好草,而好草来源于教师。
减负提质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前些年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学生负担过重和“高分低能”等问题而提出的一条具体途径。其具体含义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
“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现,学生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养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
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
我们站在教育发展、人才培育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认为“减负”不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且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要。为此,当务之急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和现代教育观为指引,全面深刻地理解“减负”的含义,落实“减负”举措。
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成长空间
我认为,创造学生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个性化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一点。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两个层次”、“两个针对”、“六个让给”的灵活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是目标原则。浅层目标:让每个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层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风格和能力,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灵活选择或再创造,提倡适者为上。
“四个针对”是指导原则,指的是:针对与“减负”关系特别密切的几种学习方法指导;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力指导;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针对学习动机的主次作用不同,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六个让给”是自主学习原则;学法让学生自己感悟;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开掘;学习领域让学生自己拓宽;学生能力让学生自己发展。事实上,学生从同学和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上学到的多。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必要求整齐划一,要灵活多样。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生动活泼地学习,自主地学习,这样学习就不再成为负担。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就要创设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舞台,挖掘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做才达到“减负”的目的。
二、提高教师素质。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教学效率就高;教学效率高,学生的学习容量就大,学习效率也高。这种意义上分析,“减负”对老师而言,不是“减轻教学负担”,而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渠道;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减负”不可视的重要环节。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12
在当前的改革实践中,各方面对“双减”背景下教学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仍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存在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守旧、目标导向和方法路径定位不准、教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而可能导致陷入一些误区,需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是要避免陷入拔苗助长化的误区。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这是由学习科学和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决定的。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相信教育科学,学会做时间的朋友,以平常心态,静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要把握好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增加学习时间对于加深课堂理解、巩固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成绩具有积极作用,但学习时间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即进入疲劳期时,继续增加则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负向影响,并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事实证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向上向善、积极乐观、坚毅持久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保持适度水平,做到既能提升学习成绩也不过度增加学生负担。
要把握好作业量与知识掌握的关系。学生减负不是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关键是要遵循学习规律,提高作业质量。要从作业这个“小切口”入手,做减负增效的大文章,杜绝和防止超纲拔高、机械刷题、过度重复训练,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性作业尝试,使作业体现个性化、生活化、社会化,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作业活起来。
二是要避免陷入目标短期化的误区。不少人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和升学成绩,把成绩好等同于一切都好,教育目标短期化特点极为突出。追求成绩的短期回报而忽视素养的长期培育的目标导向,必然会导致学生除了成绩以外,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创新实践、持续发展等方面出现问题。
要把握好学习成绩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发现,真正优秀的学生除了成绩优异,还都拥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因此,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改革方向是十分正确的,我们要树立“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注意改革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突出重点、体现核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把握好学习成绩与课外活动的关系。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另一方面还可以用实践活动来检验真理,让书本上的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会更加深刻,反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课外活动在教育教学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功能,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提供发展平台,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有效路径。
三是要避免陷入成人立场化的误区。作为教育者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接受并鼓励那些不同于我们的想法,这是教育带给我们的多彩世界,这也是孩子生命绽放的无限可能。
要把握好共同素养与个性差异的关系。教育原本就是为了人尽其才,而不是塑造整齐划一的千人一面。好的教育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应当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要不断探讨在核心素养框架指导下,以学生差异特点为导向的学校治理、个性化学习、个性化表达、学情诊断、个性化评价等方向和路径。要不断引导广大家长从差异性理解孩子的独特,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看见自己的天赋,懂得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然后真正做自己、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要把握好规范管理与自主发展的关系。我们要把成长的权利和机会还给自己的学生和孩子,与他们共同成长,根据他们的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调整相处方式、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让他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对未来的期许与自信,让他们学会选择,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选择中激发内驱力、磨炼意志力、培养自制力。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13
周四我参加了吴敏老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首先她从幼儿健康的概念入手,逐步引申到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说实话,我们平时更多注重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常常以为孩子不生病就是健康的。因为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一个幼儿园的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啊。听了吴老师的讲解,我为自己以前的无知而汗颜。接着吴老师从幼儿健康教育的方式、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我们进行了剖析,老师边讲边分析,并举例拓展、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专业的心理及教育知识,又告诉我们很多教学中的心理及教育的.方法,通过讲授专业知识,教学中对幼儿的观察与交流,情绪发泄,画图分析,安静训练等各种教学方法,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她以我女儿画的一张画为例,从画的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让我知道女儿的心理还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与会家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许多幼儿心理与教育的专业知识及运用方法。
我也明白了很多应对幼儿活动及心理情绪等方面的方法,我要纠正以往一些错误的做法,把所学的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和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有一个身心都健康快乐的童年。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14
说到双减,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双减的定义: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伴随着双减政策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文件:有关学生作业的管理,有关学生学习时间尤其是睡眠时间的管理,有关网络游戏的管理,还有学校考试的管理等。我们不可以把这些管理文件彼此割接开来,它们和双减政策是一个不可分割甚至是互为表里的有机整体。
双减政策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落实,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一种诉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课业负担可以简单理解为学生的家庭作业。首先,家庭作业大都是机械的反复操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扼杀;其次,家庭作业往往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从而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束缚;最后,各个学科教师之间往往缺乏合理的沟通,就会出现你留你的英语作业,我留我的语文作业,最后的作业是五花八门。面对这目不暇接的家庭作业,学生只能是疲于应付。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哪里还是精力去体验去思考?
(其实,每一次周末放学后,尤其是放小长假,我看到学生们埋头拿着笔记下各科作业时,其实我的内心是满怀同情的。真的,他们挺不容易的。写作业是他们的天职,这是我们已经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而我又说不上来。最后到我留作业的时候,(班主任一般都是最后留作业)我总比我计划中的作业少一项到两项)。我想,还是给他们一些自由的时间吧,哪怕是什么也不做发发呆也是好的。
可见,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悖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悖于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有悖于教育规律。所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必要之举。
再说校外培训机构负担。对于学生来说,校内校外都是学习都是培训,就没有生活。而没有生活,怎么能说是教育呢?(陶行知语)更重要是,学生没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往往会成为学习知识应付考试获得分数的机器,从而缺乏健全的人格和思考的能力。对于家长来说,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是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这是显性的;二是减轻了家长过度焦虑过度急切的精神状态,这个是隐性的。所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也是符合民意顺应民心的大好政策。
无论是课业负担还是校外培训,都是奔着一个目的去的:分数。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当部分学生去参加校外培训时,会提高他们的分数;当所有学生都去参加校外培训时,只会提高分数线,这就是剧场效应。这也体现出了我们教育环境下内卷现象的客观事实。
教育家于涟曾批评说:我们的教育不是育人而是育分,我们只看到学生的考分,却看不到学生个体。不可否认,分数作为中高考终结性评价的指挥棒在其中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只有我们的评价方式转变了,而且是变得多元了我们的双减政策才能有效落地生根。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15
教育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艺术!作为家长的我们,观看了教育部的公开课,觉得自愧不如,确实我们的家庭面临着教育的难题。该如何培养一名健全人格的孩子?
作为母亲的我,是该好好学习做一位合格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急不躁,有条有理。观看视频,我感悟很深。
1.儿童阶段的品格教育是道德启蒙、人格塑造以及社会能力的重点培养;
2.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日常当中,家长的态度要一致,休息,学习时间要有规定落实好,从小养成自律的习;
3.共情教育,家长通过引导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认识到的错误,从这个过程当中让孩子在情感上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真正认识自己错在哪里?要在行为上做为补救和纠正;
4.尊重对方,平等对话,平时对话和生活当中,语气不能压制孩子,要让孩子有发言的空间,我知道很难做到,毕竟一个大人与一个幼小的孩子。但是面对以后,关于孩子的成长,做为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气;
5.对儿童的培养,首先了解自身孩子的天性,兴趣,愿望、积极性和孩子当前的心理成熟状况为前提,不符合天性的,强迫的。填鸭式的、揠功助长的教学不会有好的结果,反正适得其反。
通过《儿童品格培养与心理健康》这节课,让我们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很多时候都不到表率,孩子很多的时候感受都被忽视,不能做到平等对话,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应该有独立的人格,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家长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助孩子拥有快乐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双减工作心得体会 篇16
近日教育局印发《管城区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各方责任,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这两天学习了“双减”意见以后对减负提质的提法感触颇多,从我本人的内心深处,真正地感受到减负提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人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但是,现在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他们的童年时光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欣赏那些上课认真听讲,能够有效的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的学习,回家认真预习、复习、独立完成好作业的孩子。这些孩子,能有效地把基础学好,他们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每当看到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累得小脸煞白,经常十一、二点睡觉就很心疼。作为一名老师,我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中讲求技巧,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要向课堂要质量,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切实地给学生进行减负。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就决定教师的讲只能是精讲。要达到精讲,我认为就必须做到一课一得或两得,不可贪多求全。每篇课文值得探讨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就要抓住教学重点,大胆地裁剪取舍。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个人觉得要做到五条:
(一)是精心备课。在深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做到备过程、备语言、备板书、备习题、备教具。
(二)是减少时间损耗。要求学生课前作好上课准备,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改变课堂结构,达到讲、练、查结合,知识点落实,体现精讲精练。
(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投影等多媒体作用于学生各种感官,以增加直观性和形象性,增加信息传输量,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效率。
(五)是对后进生实行及时的'辅导。
多一些开放作业。以开放性的作业提高和改善学生的思维,通过解放和开发学生思维以达把学生从枯燥烦闷的作业中解脱出来的目的。在学习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们理解的更透彻,应立足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让他们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及时代背景,拓展阅读相关的文章,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感到繁重枯燥。在教学过程中要受用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学习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