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方案【精选五篇】》
大学管理方案(精选5篇)
大学管理方案 篇1
为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学校将大力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强化学生管理,规范学生言行,促进学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生处、团委决定在全校学生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学院学生工作的量化评比,学生处制定了《吉林农业大学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吉林农业大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吉林农业大学学生上课出勤管理办法(试行)》、《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寝室内务卫生管理评比办法(试行)》、《吉林农业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比办法(试行)》、《吉林农业大学学生早操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各项评比活动。
二、工作步骤
(一)学院自查
各学院根据学校对各项检查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进行自查自检,重点检查学生上课、精神文明、早操和日常行为等。自查要有记录、有措施、有总结。各学院根据自检自查、抽查结果,查找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严肃处理,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我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学校抽查
学生处将成立两个层面的各专项检查组,即由学生处、团委、辅导员组成的第一层面检查组和由校、院学生会代表组成的第二层面检查组。第一检查组对各学院学生的上课、校园精神文明、早操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寝室卫生每周进行抽查,第二检查组坚持每天查课、查操、查精神文明制度及每周检查内务卫生制度。学生处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每两周向全校公布一次。
(三)考核评比
学生处将根据各项检查的总成绩对各学院进行评比,每两周公布一次评比排名情况,年终进行汇总评比,评比结果计入各学院当年学生工作考核成绩。年底学生处将对各学院的学生工作进行综合考核,排出名次,与学院学生工作经费挂钩,并对工作突出的学院给予表彰、奖励。
三、几点要求
1、思想重视、动员到位。
各学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这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手段;是展示学院学生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开展好迎评促建工作和推进全校学生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措施。要逐层做好学生宣传动员工作,使学生明确应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让学生认识到文明言行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认可、配合学校的管理,并把学校的要求真正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2、专项检查、专人负责。
各学院要成立相应的各专项检查小组,明确各项日常管理工作责任,各项检查工作都要有辅导员老师专门负责,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使其各负其责。各专项检查小组要坚持每天检查,对学生言行进行督促、引导,要把检查和教育结合起来,达到管理育人的真正目的。
3、措施到位,及时整改。
各学院要结合本学院实际,制定相应方案,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及时整改。对没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经常旷课、旷操的学生,要耐心教育、严肃批评、加强督促,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根据《吉林农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严肃处理。
大学管理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内部管理,规范办公行为,提高机关职工敬业精神、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调动机关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年职工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机关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将开展首届机关管理岗位基本功大赛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结合机关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望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一、参赛人员
1、机关所属部门年龄未超过45周岁的管理岗位上的所有职工。
2、学校其它部门和单位的年龄未超过45周岁的管理岗位的职工,经申请批准后也可报名参赛。
二、大赛项目
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两项基本技能。
三、大赛程序
1、预赛
个人填写参赛申请表(见附件1)交到机关党委办公室。通过现场公文写作的预赛试题,选出优胜者参加决赛。优胜者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报名参赛人员总数的20%。
2、决赛
通过现场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形成电子文档)的决赛试题,评选出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大赛时间、地点
1、预赛时间定于10月29日下午1:30——2:30时,地点:第三教学楼202室。由机关党委组织参赛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试题(手写公文)。
2、决赛由校工会组织,参赛人员使用电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试题。决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见校园网)。
五、大赛要求
1、机关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会组织应积极响应工会的号召,组织好本部门员工积极参赛;各单位领导要支持鼓励员工参赛,为员工参赛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条件。
2、凡符合参赛条件的机关管理人员,须参加预赛;未参加预赛的,不能参加决赛。
3、预赛、决赛时,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大赛试题,超过规定时间的不予评判。
六、组织机构
由校工会、机关党委等部门组成学校管理岗位职工基本功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分设在工会和机关党委。联系人:李智;联系电话:。
七、奖励与义务
1、奖励数额。“机关管理岗位职工基本功大赛优胜奖”,根据参赛人数奖励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奖励形式。对于获奖人员,学校将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进行表彰,并为获奖者授予“管理岗位基本功大赛优胜奖”荣誉称号、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者义务。获奖的员工,有义务为机关职工推介经验。
八、报名时间、地点:从即日起至10月25日止。将经过批准后的参赛申请表通过办公自动化发至机关党办主任李智邮箱中。
校工会 机关党委
大学管理方案 篇3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内部管理,规范办公行为,提高机关职工敬业精神、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调动机关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年职工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机关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将开展首届机关管理岗位基本功大赛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结合机关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望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一、参赛人员
1、机关所属部门年龄未超过45周岁的管理岗位上的所有职工。
2、学校其它部门和单位的年龄未超过45周岁的管理岗位的职工,经申请批准后也可报名参赛。
二、大赛项目
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两项基本技能。
三、大赛程序
1、预赛
个人填写参赛申请表(见附件1)交到机关党委办公室。通过现场公文写作的预赛试题,选出优胜者参加决赛。优胜者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报名参赛人员总数的20%。
2、决赛
通过现场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形成电子文档)的决赛试题,评选出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大赛时间、地点
1、预赛时间定于10月29日下午1:30——2:30时,地点:第三教学楼202室。由机关党委组织参赛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试题(手写公文)。
2、决赛由校工会组织,参赛人员使用电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试题。决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大赛要求
1、机关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会组织应积极响应工会的号召,组织好本部门员工积极参赛;各单位领导要支持鼓励员工参赛,为员工参赛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条件。
2、凡符合参赛条件的机关管理人员,须参加预赛;未参加预赛的,不能参加决赛。
3、预赛、决赛时,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大赛试题,超过规定时间的不予评判。
六、组织机构
由校工会、机关党委等部门组成学校管理岗位职工基本功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分设在工会和机关党委。联系人:李智;联系电话:。
七、奖励与义务
1、奖励数额。“机关管理岗位职工基本功大赛优胜奖”,根据参赛人数奖励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奖励形式。对于获奖人员,学校将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进行表彰,并为获奖者授予“管理岗位基本功大赛优胜奖”荣誉称号、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者义务。获奖的员工,有义务为机关职工推介经验。
八、报名时间、地点:从即日起至10月25日止。将经过批准后的参赛申请表通过办公自动化发至机关党办主任李智邮箱中。
大学管理方案 篇4
一、策划背景:
作为一名分院的团总支副书记,职责在于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并好组织团总支各项工作,监督、协调团总支各部门运作,起统筹作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以及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矛盾,加强团总支的凝聚力,以利于工作的顺利且有效地开展。
二、管理策划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与协调团总支各部门的工作,更完善的落实书记下发的任务,让各项活动更加具有分院式的特色,让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并配合我们的工作,遂做出此份策划。
三、管理方案:
(一)学习方面
1.开展党知识文化教育。邀请老师为干事们讲课,或者下载具有党的知识文化的教育课程视频,让干事们集体观看并学习,加强各干事们关于党知识文化的认知;
2.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团总支的干事们外出参观一些革命烈士纪念馆或博物馆,让干事们能切身实际的体会到党的精神。
(二)管理方面
1.做到活动实施有亮点。将常规活动与特色活动相结合,打造出我们机电工程分院的特色品牌。常规活动主要是团日活动的组织落实,拟计划组织院团委要求的'主题团日活动,结合我分院团员的实际特点,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性实施活动内容。特色活动的“特”主要体现在活动的内容、形式上,发挥我们的专业特色,敢想敢做勇于担当;
2.做到组织建设有保障。进一步加强团总支、学生会的交流以及团总支内部的合作,实行重大事项与主席团集体商议再报老师审查,既调动了大家参与分院管理的积极性,又减轻了分院领导老师的工作压力,更能较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干部工作的失误,提高我分院团学干部的工作水平;
大学生分院团总支管理策划
3.做到制度管理有保证。完善团支部日常考核条例、学生干部考核办法、优秀集体、个人评选规定,使我们系的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发展;
4.做到突出问题有解决。要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工作矛盾,了解情况后做出最妥当的处理,加强团总支的凝聚力,让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四、策划意义:
让我们分院团总支各部门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让我们的活动更受同学们的欢迎,得到踊跃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处理上级团组织下发的各项指令。
大学管理方案 篇5
1.基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1.1旅游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于20__年8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指出旅游业带动作用大,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改革,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意义重大。
1.2旅游产业是四川省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把四川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其中,旅游业在中国西部的排头兵优势更加突显。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基本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更为优化,基本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
1.3四川旅游学院重点培养旅游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目前四川旅游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不足10%,每年旅游本科毕业生仅有1000余人,因此旅游类本科人才与市场需求相比十分短缺。未来四川旅游产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文化内涵的从业人员。四川旅游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当保留特色专科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以管理学科为重点,工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突出发展旅游、食品科学、休闲体育和语言与艺术类专业,是一所特色鲜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其中,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学院重点发展的主要专业之一。
1.4加快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改革的重大课题。高校应把实践育人落实到人才培养环节中去,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避免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必须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研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用亲身的实践和案例去启迪学生的思考、查找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为找到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m。
2.基地建设的基础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蠃、共同发展”的原则,四川旅游学院与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岭雪山公司”在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方面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目前双方已经在学生实训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环节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学院每年参与该公司实训的学生有200多人,从事导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会务接待、运动项目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在实训中,学生们虚心好学、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好评。部分学生因为表现优异,毕业之后直接到该公司就业。据统计,近三年来四川旅游学院共有136名学生毕业后到西岭雪山公司就业,主要从事游客接待、滑雪场运营、餐饮管理、计划调度、安全保障、市场营销等岗位的工作。同时,四川旅游学院旅游系依托独特的师资优势和专业优势,与西岭雪山公司共同成立了‘‘西岭雪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实践教育工作室”,定期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到该公司锻炼,增加行业经验,共同开发项目,整合行业资源,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取得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基地建设的思路及目标
3.1建设思路
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主题,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引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合作的新方式,充分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因此,在实践教育体系方面,满足“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的递进式学习规律;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联合实践单位开展综合能力测评;在指导教师培养方面,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优秀员工共同组成,并不断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践教育成果方面,让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从课堂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到课堂0。
3.2建设目标
第一,创新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机构,双方单位负责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西岭雪山公司的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育模式。第二,重视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动手能力强、团队意识突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旅游人才。第三,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和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在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突出旅游特色教育目标,增强高校和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第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蠃。加强对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营的研究,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从培训从业人员到标准制定,从服务景区到项目开发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蠃。
4.基地建设的模式一一“四、三、二”模式
所谓“四、三、二”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是指抓好“四大建设”,做好“三个保障”和打造“两个平台”。
4.1四大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要抓好“四大建设”。一是条件建设,根据学生实践教育需要,与企业共建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二是教材建设,撰写适宜于实践教学的本科专业教材。三是课程建设,根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四是师资建设,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承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践等任务。
4.2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建立校企共同组建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形成“层级清晰,职责分明”的管理架构。二是资金保障,由四川省教育厅拨发,已立项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经费将全部用于本基地建设需要。三是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双方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严格按制度办事,认真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确保学生安全。
4.3两个平台
一是打造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平台,即在校内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巩固专业水平,夯实专业基础。二是打造综合实践能力运用平台,即在校外旅游企业中通过学生实践、实训、实习和就业等环节,强化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掌握在激烈竞争中有效生存发展的多面能力和素质[4。
5.基地建设的内容
本基地将重点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机构,健全基地管理规范,将实践教育纳入制度化发展轨道;对学院旅游类管理专业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搭建学生课外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课程建设
5.1.1课程体系
在与西岭雪山公司开展校企联合育人的过程中,参照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按照旅游行业和企业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从实际生产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出发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旅游企业生产实际。
根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学生入学后的不同阶段,将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中国历史文化’“导游基础’‘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实践课程主要使学生接受旅游类公司的岗位职能、安全教育、具体办事章程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并最终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人际交流和表达能力及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实际中得以应用,今后就业就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5.1.2专业精品课
重点对“旅游景区管理’“景区讲解实务’‘骨雪场运营及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休闲运动服务及管理”等课程进行专业精品课建设,即由旅游系主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合理使用基地建设资金,对精品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建成后的专业精品课程可利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重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资源共享,实现师生在线讨论、交流等互动功能,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品质。
5.1.3精品教材
认真总结由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的体现课程改革成果的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教学使用效果,对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需要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撰写和出版。拟出版的精品教材包括《旅游景区管理》《景区讲解实务》《滑雪场运营及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休闲运动服务及管理》等。
5.1.4教学资源素材库进一步完善
拟在学院环幕模拟实验室及旅游管理实验室内增加教师授课所用的教学素材软件和可视化教程,如西岭雪山立体游览线路、映雪酒店前厅及客房服务模拟软件等,从而使教师可使用的实践教学素材更加丰富。
5.2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派出一批综合素质高、实践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人员组成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即从企业师资和学校师资两方面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
5.2.1企业师资建设
充分发挥西岭雪山公司优秀企业员工的作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从业者、技术专家和行业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协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承担校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践和顶岗实习等任务。同时学校提供条件,对西岭雪山公司兼职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5.2.2学校师资建设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旅游类教师培训,到旅游企业、景区参加实践锻炼和参与项目开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知识和新技术,使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
“双师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健全校内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的制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半年时间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熟悉工作过程,参与项目开发,搜集编写实践教学案例。其次,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进修、在职学习、国内外实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和外语水平,支持和鼓励外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进一步进行语言训练,以确保可以从事双语型的课程教学0。
6.结论
四川旅游学院与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建立了稳定、优质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推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为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