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教师工作总结 > 支教队员总结(精选3篇)正文

《支教队员总结(精选3篇)》

时间:

支教队员总结(精选3篇)

支教队员总结 篇1

风拂过晚霞,梦揉碎泪光,夕阳划过脸庞。生命中,很多事,现在不做,以后便没有机会再做。其实一直以来,真的想对保国强由衷的说声谢谢。第一次见到保国强,觉得他是那种很靠得住的人,然后邀请他加入我的支教团队,先是看到他的什么都不怎么成熟,然后到现在基本上什么都还是能做得很好,觉得真的感到有点欣慰。从一开始,募捐书籍、衣物、玩具这些,我都是动了动嘴,提出一些想法,具体所有的实施都是他在弄,他大部分是带着蒋先欢、苏凝刚在弄,还有孙松、李贺、梓涵、韩磊、福平、侯迪、刘泷等等也帮了很多的忙,付出了很多很多。有时还把他的两个室友叫来帮忙,然后自己掏钱为他们买水、买饭,我看着真的觉得这个人非常的实在,也非常的感动。说句实话,在6月25号考完试后,我让他去收集这些东西的时候,我真的没想到他会做得这么的好,而且做事这么的踏实。可以说这次支教活动保国强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成立协会,到做协会的工作,他也做了很多很多。有时我开玩笑称:孟义军怎么就没发现你这个奇葩呢!看到他写的日记,是的,文采不华丽,但是我看得出,用心在写。勤奋和踏实永远是赢得人生的法宝,强哥,谢了,谢谢你为协会,为兄弟们付出的这么多。

用心灌溉每一个梦想

我来自青海,作为一个从农村里出来的人,本身就有那种对大自然倾赖、对大山的热爱、对大河的追求。大自然妙生万物,家乡的大山、家乡的大河、还有家乡那些粗犷豪放的他们,无一不让我思恋。在南京上大学后便离开了我可爱的家,离开了那养育我的山山水水,离开了曾今陪伴我的那些人儿。

高中三年我一直受到别人的资助,这很大程度上帮助我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上大学后我觉得每日不能只是简单地学习、吃饭、睡觉,要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大一下学期看到学校的至善黔程支教协会要招募暑期支教的志愿者,便去听了他们的宣讲会。听完宣讲会了解到他们去的地方也是大山里,也是那种偏远的农村,看到他们播放支教期间拍摄的视频,那些孩子天真的笑容,仿佛就是我小时候的样子。我于是决定要好好写报名表,一定要去这次支教活动。但是,在一面的时候我就被刷了,可能他们问问题时我回答的不太好。我比较失望,我回归大山的热情就这样停留了下来。后来一位好友给我说他要组织去云南的支教,我就赶紧加入了。这位好友就是龙哥,他是东南大学缘梦彩云协会(原东南大学爱心社)的会长,就这样我们开始组织策划暑期支教。

经过大家的一起努力,支教活动确定了下来,去的地方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此次支教我们学校总共有12个队员,活动分两个部分,第一是去彝良一中宣讲,第二是到簸迤小学支教。所有的工作确定后,我们便开始前期准备。6月24日考完高数后,我们就开始募集物资,包括书籍,衣服,雨伞,文具等等。从6月24日到7月2日的十天时间里我们大概募集了衣服693件,书籍2827本,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后来我叫其他几个朋友,我们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整理和洗衣服。最后我们将挑选出来的550件衣服和其他一些东西寄往了云南。

7月8日我们我们很激动的踏上了去往云南的火车,一路上河流、平原、山川一 一掠过。在路上颠簸了两天时间我们才到云南省昭通市,又坐车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到了县城。彝良县城是四面环山的,中间有条河流,县城随着河蜿蜒形状游走下去。大街上忙忙碌碌的景象,满是喜悦的气氛。

接下来我们就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进行了为期6天的宣讲。宣讲总共讲了三场,都是给那些高二升高三的孩子讲,一场场宣讲,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次爱的鼓励,是让他们奋勇向前的动力。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必要去惧怕前路的艰难险阻。我曾今很喜欢一句话: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在彝良一中宣讲时,我也用这句话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因为对于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人,基础教育不好,眼界也很狭窄,世界那么大,只有付出比别人十倍或更大的努力,才有机会从那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走出来。只有自己的付出达到了一定的量,才会发生质的变化。天道酬勤,没有徒手而得的收获,坚持下去才会有收获。做每一件小事,只要做到极致,你就是天才。宣讲结束后彝良一中的学弟学妹还联系我们说:“看着身边的人一点点的改变,一点点的进步,我感到喜悦,大概是被你们的慷慨陈词,绘声绘色的演讲,那份为梦想拼搏的执着以及强大的毅力所感染吧,是你们再度上我们燃起心中考上好大学的强大信念。”宣讲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也没有想到我们的几场宣讲能带给他们那么多的正能量,看到他们的这些话时,我觉得我们做的很值,真的为他们鼓起了勇气与信心。

记得上高中时,听过一场“唐成”感恩励志演讲,是由著名演讲家张旭坤的弟子唐成演讲的。那时候是高二下学期期末,宣讲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带给我们的那首《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不管以前自己做得怎样,自己从现在努力了一切都还来得及,毕竟还有一年的时间,只要自己付出了十倍或是百倍的努力,一定就会有收获的。每个人都应该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给彝良一中几个提问的学生说完这些,我觉得自己这次宣讲中也真正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至少给他们一些自己从农村走出来的经历,不管怎样都对他们有或多或少的激励作用。彝良一中宣讲过后,我们便奔赴下一段路程--簸迤小学支教。

17号早上6点钟,我们向簸迤出发了。本来在彝良县城调整了几天的我们又有点激动了,毕竟县城还算是相对比较发达的地方,还没有到真正的山区。弯曲的山路,颠簸的车厢,一种熟悉的感觉已经渐渐的浸入到我的心里--大山,我热切期待的大山,虽然这与生我养我的地方相隔几千公里,但是大山的那种气息足以亲近到我的身边,大山的粗犷与豪放仿佛激起我热情澎湃的心,我终于又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因为路上堵车,到达簸迤小学已是下午两点钟,恰遇学校老师们正在改卷,然后学校校长就叫我们去帮他们改卷,忙活了大概一个多小时,试卷改完了,学校老师给我们做了点饭。接下来就是招生和住宿了。那天晚上因为各方面原因,我们没有拿到铺盖,晚上我们就找了几张桌子拼起来,睡在桌子上,没有任何盖的东西,就只穿了一个短袖,虽然以前在家乡跟父亲去卖土豆从五年级到高一的每年暑假都睡过大街。但是簸迤是地处大山,而且在山顶上,天气都比较凉,第二天早上我还是被冻醒了。学校的陈校长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的,起来之后学校陈校长将厨房的钥匙拿给我,也是帮我们解决了做饭工具的问题。到后面就是招生了。

要让学生来学校上课,主要在于家长,于是我们亲自去找簸迤村张自才支书,在簸迤村张自才支书的大力支持下,第一天上午大概有20个左右的家长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到下午已陆陆续续有50个左右的学生家长来参加家长会了。第二天,又有好多学生家长来,第二天下午,我们大概接收了50多名学生,我们就开始对他们分班教学了。到20日早上,大概有100多个学生来上课了,支教队的每一个人都很欣慰。因为学校是去年彝良县9.7地震的受灾地,教学楼等所有建筑都倒塌了,除了我们住宿的教室,和学校的一间办公室,我们的可用教室就只有4间了,而且教室都是活动板房,用泡沫、铁皮做墙壁的那种,教室空间有点小,隔音效果也很差。所以我们分班的时候,只能将一二年级分到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后来又有好多学生来上课,最后确定了的学生大概有200个。不过让人头疼的是,每个班50多个,一间小小的教室已经很挤了,后来又有20个左右的学前班同学来上课,还有20多个初中生。我们也根据教室资源将初中生分了一个班,学前班的学生就很无奈的被送回了家,因为实在是没有教室坐得下他们了。后来,学生也稳定了,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慢慢地开展了。我们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除一二年级)、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书法、口语交际、卫生、文明礼仪等课程,我主要是负责全校的思想品德,后来又兼上卫生、口语、文明礼貌等课程。上课期间感觉他们在知识方面真的很欠缺,但是我们也教不了他们多少。毕竟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支教前几天,还没开始家访,每天最后一节课是活动课,那是他们一天最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每天都能做不同的游戏,像“看看谁最棒“、”夹珠子“,”笑容可掬“等等游戏,每个孩子都沉浸在那一份无忧的欢乐之中。

我们支教期间是早上8点半上课,11点15下课,下午2点上课,4点半下课。支教活动大概进行了6天后,我发现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6点多到学校,后来在家访途中有几个带路的孩子告诉我说:“老师,你们上课讲的确实比较有用,我们想学到更多的知识,你们能不再加一节课,或者缩短课间时间啊”。那时候我才认识到孩子对我们的期待,对知识的渴望。后来我们依他们的想法再加了一节早读课,给他们教点古诗、教点英语。上课时他们大多数人都听的比较认真,每次上课前的“老师好”和下课后的“老师再见”让我们更加有责任去带给他们更多,让我们更觉得自己要充当好这个角色。下课后很多小孩子都围在我们周围拉着我们和他们做游戏,那时候就是完全放开了的,没有师生的那种隔阂。

接下来就是家访了,家访是23号开始的,家访过程中,经过每家的走访才发现,这里的家庭条件都是非常差的,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有电视、有电话(只是少数),条件差一点的家庭除了点灯外,没其他任何用电设备了。很多家真的是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而且有约40%的家庭是单亲或父母双亡。家访是每天上完课才去的,我和李旭春主要是去五六年级的家中走访,大概持续了一星期左右,家访过程中有好几天晚上家访结束之后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访的地点离学校也大概有一个半左右的路程,有一次,当我们走完最后一家时,学生刘春兰和刘春莲的父母都要留我们在他们家休息,但这是不行的,最后他爸爸决定用摩托送我们回去,但被我们拒绝了。我和队友李旭春就沿小路往大路那边走,刚走到大路就有摩托追过来,我一看是刘春兰的父亲,后来我们就坐着摩托,回了学校。家访过程中,有的家里有兄妹好几个人都考上过高中,但是因为家中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放弃读书,为了生计小小年纪就去打工。我的学生中有一个是得了白血病的,她是一个很开朗,平时非常活泼,根本看不出她得了这种病。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人生展现出应有的光彩,但是对于那个学生呢?家里没钱看病,只能一直拖延下去,幼小的生命本应开出灿烂的花朵,而对于她,一切都显得那么短暂。我很心痛,我也很可惜,就现在连自己都养不活的我,根本不可能帮到她,我们个人的力量毕竟非常有限,况且大山里还有很多跟她命运相似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只是传授给他们有限的知识,只是带给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与幻想,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其实,大山里的孩子很天真,大山里的人民真的很淳朴,大山里没有城市那种尔虞我诈,没有那种勾心斗角,他们懂得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的大爱会温暖大山里的他们。

随着时间的消逝,我们的支教工作基本接近尾声。8月2日上午,我们开始了文艺表演。因为学校没有大一点的空场地,我们就选了一个离学校20分钟路程的开阔地进行文艺表演。唯美的大山孕育了能歌善舞的她们,学生们有的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苗族舞蹈、有的表演具有青春活力的健美操,有的唱歌,有的演小品。每个节目都让人心弦紧绷。大家的积极性也比较高。表演完毕后,我们就回学校,回学校的路上有好几个学生说他们要和我们通宵玩一晚上。回到学校我和支教队队长孙安龙将我们在学校回收挑选的550件衣服进行了发放。孩子们每个人拿着发放的高兴地回家了。8月2号晚上是当地村支书请我们去他家吃饭,我们吃完饭回来之后已是晚上八点多。走进学校发现几十个孩子在教室里等我们,他们说要和我们通宵玩一晚上,但这时学校陈校长为了安全起见,命令所有的孩子回家,有部分学生回家了,但是还有约30孩子不肯离去,就在学校门口那条道路上走过来走过去,最后在我们的劝说下,家离学校近一点的孩子都回去了,还有10多个孩子还是没有离去。那时候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我们这次支教给他们的和我们得到的都已经融为一种深厚的情谊。

第二天,也就是8月3号早上6点钟就又有好多孩子来送我们,最后一天了,每个人都有一份不舍,每个人都有一份思恋,当拍完最后的一张合照,孩子们好多都已经哭了,我们每个人心情也非常的沉重,但是在孩子们面前,支教队的每一个人都没有落泪,当我们坐进小面包车里,每个人都落泪了,短短的支教,短短的18天,正如队长所说:支教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与其说是我们给那些孩子带去了很多知识,还不如说是那些孩子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感动。走的那天,当几十个孩子哭着送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大山深处的真情是如此动人。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关爱,每个孩子都应该被期待,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未来,真心的希望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再见了,我的孩子们,再见了彝良。

支教队员总结 篇2

这个假期利用两周的时间去安康支教,经历过很多事情,自身得到了必须的锻炼,觉得有好处。支教工作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早就想对我这两周的所见、所听、所思、所感做出一番真正的评价了,但是这笔是握了又放下,就这样拖了一段时间,还只是一个题目赫然于纸上。不是懒,而是不敢!害怕自己浅薄的文字不能将这两周所经历的一切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能将我在这两周当中所感悟到的所有真实的再现。

从延安来到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天桥村唐庄小学,进行为期两周的支教生活,支教所在地是一个山区,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些最基础的教育设施还有最朴实的劳动人民。

刚到天山村的时候大巴直接就到了学校,学校里面有个罗老师安排的我们,包括住宿丶吃饭丶教学等,然后几小时的时间收拾了住的宿舍,餐厅,教室,操场等,接下来就是我的一些各方面的简单介绍!

讲课篇

最紧张的是第一天和学生们见面,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腼腆,有的甚至见了我就跑,但随着不断认识,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对我友好起来,因为我第一次上课是给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上的课,有些可能还小不懂事,但是上课基本的还是知道。第一节课我有几个队友在旁边听我讲课,我自身觉得这节课还行,调动了孩子的上课气氛,也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只是上课途中有一个小男生比较顽皮,老是不说话,还在座位上面坐不住,活蹦乱跳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以后的几天看到学生们每一天都在进步,我每一天的生活充实且快乐,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里学生慢慢的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整天追着我问这问那……

调研篇

从第四天开始我们支教成员分为三个小组,在这五天的调研过程中,能够看出那里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种地,爸爸妈妈的陪伴也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照顾这他们。基本上就是每家都种不少地,家长甚至每一天都在山坡上忙农活,学生们下课后也要帮着父母干活,一次不经意和学生握手,他手上的老茧让我吃惊,我家也是农村的,从小在家干的农活也不算少,但是也没有这么多老茧,心痛;

这个地区雨量还是比较充足的,正所谓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的现象是屡屡发生的,每天下午我基本都有倾盆大雨,有一次调研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当中无一人带伞,就在路边捡了一个大叶子当做雨伞,踱步而行,走了长达2个小时之久的水泥路,这基本也是我们支教队员中体会最深的一次!当然也有好心的家长,看到这么大雨,一个一个的用自家的摩托给我们一个一个送到学校去,真的是太感谢了!

管理篇

支教期间我是初中年级代理副班主任,班里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支教回来后用很长时间来思考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归纳出这几点,首先你作为支教老师,务必对学生们要用心,是就应站在学生们的角度看去看问题,不能凭自己的一腔热血让学生们听你的,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所作所为,所以去教育学生们的时候我们要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其次是明确自己的任务,也就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在课上和课下要区别对待。我开始的时候不分课上课下,经常和学生们开玩笑,以至于之后班级秩序乱糟糟的;再就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的时候的确学生们很调皮,有几次班里的学生把我气的都快要冲动了,之后与其他几位支教老师认真交流后才明白,老师是出卖自己良心的,你做到了就好,买不买账是学生们自己的事情。

团队纪律篇

这次支教我们尽管是社团自己组织的,可我们还是要代表延大学子的风采,所以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后果,想想做完这件事情后对学校的影响。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一天晚上我们连着开了长达三小时之久的会,主要就是说如果有什么问题或意见要及时反馈,提出来大家一齐解决。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孩子放学回家只有她一个,她的姐姐在学校排练文艺表演所需的舞蹈,我感觉那个小女生等不及了就先走了,我怕她一个人不太安全,就没有和队长商量,果断的送她回家了。结果送完我回学校的时候,就要去调研,耽误了估计有半小时之久的调研时间。如果开始给队长直接一说,让她姐姐直接把她带回家就好了,没有耽误半小时的调研时间了。对此,深感抱歉!最起码一个团队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因该团结,要有群众意识,碰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就应及时和大家沟通交流。

在支教期间认识了一些好朋友,这也是我一生的财富。

差不多,这就是我在唐庄小学支教两周的经历与收获,回来后,好多同学都在问我:“支教感觉怎样样”我回答的是:“自己挺充实,很有好处!”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也很怀念那段充实并快乐的日子

支教队员总结 篇3

我是湘西大山里的孩子,但自小家里条件都还算可以。初中开始就在长沙读书,也算得上是无忧无虑。是典型的90后,还没学会辛苦,但是先学会了怎样享受人生。挨穷,放牛,拣柴,这些似乎都是和我平时的生活完全不相干的词。但在这次三下乡活动里,让我好好的体会了一回。

此次三下乡我主要是负责队伍的摄影任务和调研,每天只要有故事,就会有我,虽然在照片里,我似乎是隐形,但我才是真的无处不在。在这座翠峦环抱的小村里,我没有看见因贫困潦倒而让现实的残酷压垮身躯的人们,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对美好生活充满希冀的笑脸。他们每天迎接着灿烂的朝阳开始每天的工作,就算再累,休息片刻,唱唱歌,感受习习微风,又能重新充满力量。

我每天都跟小朋友一起放牛,他们的热情,朝气,善良,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一起嬉闹,他们还送给我们一束束的百合花,每当看着这些花儿,感动,油然而生。每次放完牛回家的路上,他们还会问我很多的英文单词。他们的渴望,让我觉得我所获得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幸福。

我去过很多小朋友的家做过家访,村民们的热情,回荡在整个山间挥之不去。我们帮那些村里年迈的老人干干活,给他们捶捶背、按按摩,赠送药物,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老人们就会感动到热泪盈眶,那份善良,那份浓重的人情味。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什么叫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施比受更加快乐。

有一次家访,刚好碰见村民家在晒玉米,我们也就帮起了忙。阿姨奶奶,怕我们累着不停的叫我们不要再做,还给我们搬出了凳子。嘘寒问暖,说要我们跟她们一起吃饭,那份热情让我感动万分。这是龙腾、龙耀两个小朋友的家,我们去的时候他们俩还在学校,家里平时只有奶奶和患有残疾的妈妈,爸爸也有残疾,但是外出打工了,长时间不能回家。平时两个小孩子还经常帮忙做饭、做家务,那天中午的饭就是他们两做的。两个小孩,很懂事、很乖,我们刚来的时候,还帮我们一起清理校园里的垃圾,上课也十分认真。他们两的成熟懂事令我感到敬佩不已。让我更加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一个好医生,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还有一个叫灵美的女孩,有一次我们一起准备去放牛,她跟我们说家里有事,要我们过去一下。我们就急忙赶了过去。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要请我们吃饭,已经盛好了满满的几大碗。我们平时家访,就算是饿着,也会跟热情的村民们说我们吃过了,免得添麻烦。但是这次似乎不管用了。盛情难却,我们都吃了起来。菜只有一个,南瓜,对于从小在城里生活的我们,就一个菜,实在是难以下咽,可是吃完那满满的一碗南瓜后,爷爷又给我们添了满满一碗,后来灵美又给我们添了一次。大家都在拼命的塞,可也止不住的感动着。我们一边吃一边聊,问灵美吃了没有,她才去盛。但只是盛了一碗南瓜汤,问她为什么不吃饭,她却说她就爱喝这汤。我们猜是没有了。

从来没有人会对我热情到如此地步,这是要怎样的情分才能做到这样啊。这次三下乡让我学会了很多,感动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对生活也充满了更多看法,更加珍惜。此刻起,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