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 > 家乡的习俗(精选7篇)正文

《家乡的习俗(精选7篇)》

时间:

家乡的习俗 篇1

我的家乡蚌埠,虽地处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但生活的人群仍以皖北人居多,因此家乡过年的习俗还是北方的气息更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咱们中国最隆重,最温馨的节日春节是让人十分期待的,在我的记忆当中,有几件事必不可少。

年夜饭。必须是重头戏一家老小会集聚一堂在外地的亲朋好友,也会不约而同的往家奔,要的,就这顿年夜大餐,团圆饭。以往都是主妇们一头扎进厨房,为大家送上一桌满汉全席来感激长辈,犒劳老公,奖励小孩鸡鸭鱼肉缺一不可整条鱼表示有头有尾,年年有余芹菜表示勤勤俭俭,肉圆表示团团圆圆蛋饺则表示元宝发财等等。举不胜举美不胜收而现在人们的观念,已在转变,进酒店吃一顿团圆饭也比比皆是但是,但是我还是更怀念在家里一家人围着桌子绿色作文网一起团聚吃饭,玩耍似乎年味更浓,更温馨。

守岁。年夜饭过后大家能够自由安排活动喝茶,嗑瓜子,陪长辈聊天,看春晚联欢晚会,看书,下棋…只要开心,干什么都行?我们几个孩子在长辈之间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比谁能扛得住,因为最趣味的是守岁,守的越久越大红包就越大。我每年都信誓旦旦,每每又是最早昏昏入睡。

拜年。忙碌了一年的大人们,只有在那几天售后异常清闲,每一天悠哉悠哉走街串巷,探亲访友见面就说过年好三句话不离一起喝两杯小的时候我最喜欢跟着跑,因为我人小辈分也小,大人总免不了给我压岁钱回家拆包数钱是最欢乐的事情。

每当我满满的回忆起过年时候家里人真实的喜悦,一起快递吃饭玩耍的温馨我希望可以再一次感受家乡的风俗,可以再一次感受家乡的风俗。再看颜色,我们节日欢乐的笑容。

家乡习俗作文 篇2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家乡风俗作文 篇3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许多人喜爱的节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家家户户在过年前都会进行一次大扫除。

大扫除在古代称为“扫尘”,是中华民族素有的传统习俗。大扫除在古代时,通州的佃农早先一年从头忙到尾,除了缴租,家中的粮食不多。所以他们请灶王爷回天时,在玉帝面前说好话,以便玉帝分拨一些粮食给他们。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在每年腊月二十四之后,将家中的里里外外都要打扫的干干净净,以表示对玉帝恩赐的敬意。大扫除也被称为“送穷”,意思是把一年中的晦气烧掉。所以,家家户户把能擦的都擦了一遍。再拿两件旧衣服到村口烧掉,以表示迎接新年的福气。

在大扫除时,还有三项大忌:第一,家中不宜添加有棱的家具,因为过年时讲究团团圆圆,所以添加家具时不宜是有角的形状,最好是圆形的。第二,家中的冰箱米缸为空不吉利。春节寓意着的一年中的圆满,收获。如果都是空的,说明你过得很贫穷。如果是满的,预示着新的一年为衣食无忧。第三,大门不要换。门在风水中占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是不能换的,会发生一些不吉利的事。所以,大门没有坏的情况下,在大扫除期间擦干净就好了。

大扫除,不仅将晦气扫走了,更承载着汉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我们要用芝麻糖来祭灶王爷了。

昨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下特别的作业,那就是——回家观察爸爸妈妈明天会做什么?可是,从早上到中午,我爸爸妈妈什么事都没有做,这可怎么办呢?下午,我来到了辅导班。老师拿出了一大袋芝麻糖,把同学们的馋虫,都差点勾了出来,老师让我们说出一个表现同学们此时此刻的心情的4个字的成语,才给我们发芝麻糖吃。(我看着那一袋芝麻糖,口水差点儿流出来。)我想了一个“迫不及待”,便把手举了起来,可老师一连几次都没有叫到我,我把手举得更高了,终于,老师叫到了我,我说了出来。耶!我终于拿到了芝麻糖。

等同学们都拿到芝麻糖时,老师还不让我们吃,看着芝麻糖,馋死我了,同学们有的偷偷地把芝麻从芝麻糖上扣下来,放进嘴里,我也学着他们,解决我的馋虫。老师让我们用5员大将(手、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来观察芝麻糖。我用手捏了捏芝麻糖,硬硬的;仔细端详芝麻糖,芝麻糖是乳白色的,上面洒满了密密麻麻的芝麻,听老师讲,这里面还有一层寓意呢!芝麻糖上撒满了芝麻,在新年吃,寓示着来年的日子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再用鼻子闻了闻,“嗯!真香!”终于可以吃了,我左手拿着芝麻糖用牙一咬,芝麻糖又甜又脆,又酥又香,糖末末和芝麻直往下掉,我赶紧用右手在下面接着,真好吃!再看张泽同三五口就把芝麻糖吃完了,他吃得好快呀;我在咬芝麻糖时,听见了咬芝麻糖发出的“咔嚓咔嚓”声。我发现了芝麻糖上的密密麻麻的小孔,听老师说,一共有129个小孔,有同学不信,还数了数呢!

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新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愿新年的我学习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5

20xx年是农历鼠年,也是爸爸和妈妈的本命年。按我们家乡的习俗,应该穿红色衣服,象征着吉祥如意。年前,妈妈特意去给爸爸买了几双红色的袜子,等到过年时好让爸爸穿上。

过年了,妈妈拿出了崭新的一双红袜子递给爸爸,微笑着说:“快穿上吧,给你准备了好长时间了。”

爸爸接过袜子,快速展开,却自言自语地说:“哎?这袜子上怎么有只鸡呢?今年不是鼠年吗?”爸爸一脸疑惑地问妈妈:“今年是鼠年吗?”

我接过话语:“糊涂的老爸,今年可是您的本命年啊!”

妈妈说:“对啊,今年是你的本命年——鼠年,所以要穿红袜子。”

“你知道今年是我本命年,你怎么还给我买了一双有鸡图案的红袜子啊?”

“有一只鸡?”妈妈拿出一只袜子,看了看,果然是只鸡。妈妈眼珠一转,笑着找理由说:“年年有‘吉’吗!”

爸爸有些着急地说:“是年年有余,不是年年有鸡,鼠年袜子上应该是狗图案,不是狗也行,一双红袜子也行啊!”

妈妈大笑着说:“没事、没事,穿着吧,年年有‘吉’,大‘吉’大利。”

爸爸好像明白了妈妈的糊涂,脸色瞬间转为大笑:“哈哈……对、对,年年有‘吉’,大‘吉’大利。”高兴地穿上了大‘吉’红袜子。

家乡习俗作文 篇6

在江西老家过年,是非常热闹有趣的。年三十夜,大人们除了贴对联,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年三十的各种美食,其中我最爱看他们做的就是炸丸√★√子和打糍粑,这两样都是我最爱吃的,所以每次我都美滋滋地在旁边看着。

炸丸子很简单,在江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炸丸子,丸子种类很多,有糯米丸子,红薯丸子,最多的是炸肉丸子。年三十炸好一盆黄灿灿香喷喷的肉丸子,过年期间可以打火锅吃,也可以做红烧丸子。那圆圆的丸子,象征着一年中生活和和美美,团团圆圆,更寄托着家人之间美好的愿望与祝福。

但是打糍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糯米需要提前两三天浸泡好,一直泡到手指轻轻一捏糯米粒就断了的程度。浸泡好的糯米放在火上蒸熟,等糯米的香味四溢,而且越来越浓时,就是蒸熟了。妈妈总是随手捏一个糯米饭团塞进我嘴里,我大口大口地嚼起来,那糯米饭团,米粒颗颗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珍珠般,瞬间激活了我的味蕾。

大人们将糯米饭倒进粑槽,开始打糍粑了。一人双手紧握粑锤,一人握着粑柄,两人拉锯似的,先将糯米捣碎,然后,握着粑锤开始打起糍粑来。打糍粑可是力气活儿,抡锤的人一边打一边喊着号子,我和旁边围观的孩子们也跟着附和着,好不热闹!咚咚咚,随着着粑锤声声,香香甜甜的糍粑也打好了。

香甜的糍粑,浓浓的年味,成为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600字 篇7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