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读《三国演义》有感(优秀6篇)正文

《读《三国演义》有感(优秀6篇)》

时间: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读《三国演义》有感(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多读书,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三国演义》,书的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书里面一开始讲了蜀国和魏国的诞生,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吴国,三个国家有时联手,有时却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想把对方干掉;最后,魏国打败并吞并了其他两个国家,获得了胜利。书中我最新喜欢的部分是《败走华容道》,里面讲了曹操因战船和主城被诸葛亮烧了,失去了优势,还有些士兵被火烧死了,无奈他只好逃跑,跑到华容道时,他大笑起来,随从问他为什么笑,他说:“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却没在这里设下埋伏”。突然,草丛里冲出一大群伏兵,把曹兵打得屁滚尿流;重复几次后,曹操弹尽粮绝,只剩下27人,被关羽拦住,曹操恳求关羽放他走,关羽同意了。

书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着十分鲜明的性格特点,如:张飞十分讲义气、关羽十分坚强、赵云非常忠诚。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火烧连环船、空城计,全是他提出来的。

我十分崇拜关羽,华佗曾给他刮骨疗毒,所谓的刮骨疗毒,就是先把皮切开,然后用小刀刮骨头,把毒刮掉;换作别人肯定早吓哭了,而他却镇定自若的跟别人下棋;关羽真是有着坚强毅力的大英雄!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没有人能永远高枕无忧,战争永远不会停止;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古代的战事,这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2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四大名著中最广为人知的《√★√三国演义》。这部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关羽千里走单骑、诸葛亮草船借、赵子龙单骑救主等等。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九州四处战火纷飞,一些实力招兵买马,四处征战,不是尔虞就是我诈。魏、蜀、吴三国争霸,没想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被司马家族夺得了天下。

在众多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一向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想借机除掉他。一日,他让诸葛亮造十万之箭,可诸葛亮不仅说只用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很高兴自己的计划将要成功。可是诸葛亮早已谋划好了一切,他利用大雾和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诸葛亮可真是神机妙算,他早就知道周瑜想害他,便故意说只用三天,并且立下军令状,让周瑜开心,其实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好像把周瑜当成一个小屁孩耍似的,使周瑜又气又恼,自叹不如。而周瑜也太没有气量了,他好歹也是个大都督,居然因嫉妒而生害人之心。既然觉得自己不如诸葛亮,那就堂堂正正地赢他一把,何必要用阴险的手段呢?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东汉末年的生灵涂炭,而且使我懂得了要“以德服人”,比如刘备正是因为仁德,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很多人的援助。我也懂得了做人不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要多动动脑子。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近我读了一本《三国演义》,对“三顾茅庐”这一回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却。

刘备听他人说卧龙很有才华,便前去请先生出山。不料请了两次,卧龙都不在。关羽,张飞都劝别再去请了,刘备以周文王访姜子牙的事例说服了他们,又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可卧龙正在睡觉,刘备等了两个多小时卧龙才醒。

我认为刘备很重视人才,礼贤下士。不会像张飞一样看到卧龙在睡觉就大叫:“我去后面放把火,看这‘卧龙’起不起来!”而刘备则耐心地等了两个多小时,最终把诸葛亮请出山来。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难事也应该像刘备一样很耐心,坚持下去,而不是像张飞一样很急躁,坚持了一会儿就想:哎呀,这也太难了,我还是别做了吧。

坚持,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如果你试试“坚持”着做某一件事情,就会发现坚持下去是多么难啊!所以你是不是更喜欢刘备了呢?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4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它让我了解了古代英雄的雄才伟略,更让我在从中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讲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之间互相斗争的一系列故事。《三国演义》里约有200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孔明、阴险狡诈的曹操、义气深重的关羽,仁义爱民的刘备,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要数关羽了。

关羽身长九尺,鬓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最讲义气的人。他对刘备讲义气,他降汗不降曹、屯土山约三事、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关羽他对敌人也很讲义气,华容道义释曹操、义释黄汉升等等……,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关羽是十分讲义气。但关羽狂妄自信,十分大意,有一句谚语就是: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当时关羽既是刘备的二弟,五虎大将之一,坐据荆州,手握重兵,所以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自以为可以牢守荆州,可他却不知道群英聚会,人才辈出,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为结局。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各有所长,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正确看待和认识最为重要。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更要古为今用,从中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祖国的栋梁之才。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5

有一天,我在新华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我当时看到它的时候,随便翻开了几页,立刻就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了,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买了下来。

一回家,我就开始读了起来。里面的情节让我如醉如痴,里面的人物总让我牵肠挂肚。

我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读完它。它的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写得生动有趣,情节丰富。

《三国演义》为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忠义与奸佞的冲突、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争斗。

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争霸,最终归于晋朝的故事。书中讲述了一场场惊心动魂的战争,描写得精彩绝伦,让我这个小小军事迷看得欲罢不能。至今,我的眼前还不时浮现出战场上刀光剑影,耳畔还偶尔回响起战场上的鼓角铮鸣。

我还听爸爸说,清朝人毛宗岗将《三国演义》中刻画出的典型人物,称为“三绝”,即“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被称为“智绝”的诸葛亮。因为他不仅勇敢机灵,聪明绝顶,还随机应变,所以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比如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摆下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大军。这些故事里面我觉得最厉害的是“草船借箭”。他用一晚上就从曹军那弄来十万只箭,没有用任何兵力,只用了几艘草船就成功了。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大将,比如赵云、黄忠、关羽、曹操、张飞、周瑜等等,他们都坚强不屈,勇敢无畏,英勇善战。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告诉了我:做事要勇敢,坚强不屈,要随机应变。我要向诸葛亮学习,因为他还是我唯一的偶像,而且从这里我知道了三十六计中的一些计谋,这些计谋我已经在现实中活学活用了,用在了各种地方。

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追我,我趁其不备绕了一个大弯,跑到他身后偷袭了他。还有一次,我在追他,他一直绕着一棵树跑,我突然停下来,扭过头,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哈哈。.。.。.

<三国演义>这本书现在还让我记忆深刻,久久不忘,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和道理,我读这本书也是百读不厌,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最喜欢的书就非它莫属了。

正因为它很精彩,所以我要推荐给大家。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6

看了《三国演义》后,一直被周瑜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悲鸣弄得心神不宁,难免心生感慨:周瑜字公瑾,也是千古风流人物,曾经有多风光,最后就有多悲情。

论相貌,周瑜不比诸葛亮差,而且还是个美男子。《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句话形容他的帅气“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当时江南人多呼孙策为孙郞,呼周瑜为周郞,甚至称“美周郎”,可见周瑜的帅一点不掺假,绝对不是现在整容整出来的。

论才气,诸葛亮善琴,但周瑜也精通音律。就算是周瑜喝醉了酒,他也能听出乐师在弹奏中出现的细微失误。每次一听到不对的时候他就会回头看一下,于是就有了“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

论谋略,周瑜16岁出道,跟着孙策征战江东。孙策平定江东6郡,周瑜就参与了其中4郡的战争。周瑜24岁为中郞将,26岁成为孙策托孤重臣,随后几年又扶助孙权平定贼乱和征刘表的战役,收服甘宁,擒邓龙。在周瑜34岁时更是指挥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三军。

可就是这么个有才有貌,有勇有谋,有远大抱负的青年,偏偏在遇上了诸葛亮时就处处受挫。交锋三次生生让诸葛亮气了三次,最后年纪轻轻(36岁)就去了黄泉路。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怎样来气周瑜的。

第一次被气,是在周瑜大败曹军,准备攻打南郡时,刘备和诸葛亮驻扎江油口也想取南郡。周瑜和刘备商量好,先由周瑜攻打,若败了再任由刘备去取南郡。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周瑜也是豁出去了,亲自领兵打仗,不幸中箭。但他忍受箭疮用计最终将曹仁打败。就在南郡唾手可得的时候,却被诸葛亮不声不响把南郡占了。周瑜辛辛苦苦忙了一场,最后被“黄雀”在后捡了便宜,这个黄雀就是诸葛亮。他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当场吐血,箭疮裂开。

第二次被气,是周瑜使用“美人计”骗刘备,想把刘备干掉。因为周瑜早就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恐对东吴不利。但诸葛亮将计就计,不但令刘备全身而回,还真的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周瑜追到江边,岸上军士大声叫喊:“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二次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栽了跟头,当场气晕过去。

第三次被气,是周瑜领了南郡太守一职,想报诸葛亮两次戏弄之仇。周瑜让鲁肃去找刘备归还借去的荆州,哪知鲁肃宽仁,听不得刘备声泪俱下,答应从长计议。周瑜知道这是刘备不肯还荆州,便又生一计,说他们东吴愿意去征讨西川,到时候路过荆州时让刘备迎接并送些粮草,其用意欲取刘备性命。却不想诸葛亮早猜出周瑜志在取荆州之意,并将计就计,《三国演义》中有诗为证:“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结果周瑜中了埋伏,四面受敌,而刘备,诸葛亮还在山上饮酒作乐,这大大刺激了周瑜,让他箭疮复裂,坠下了马。最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鸣,死于巴丘。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智慧,体现在对手是否强大。与高手过招,应该是一件快意的事,既磨练了意志,又能提高自己的才能,更会练就一颗睿智从容的心。大智若愚,心态平和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方能成就大业。可周瑜急功近利,纵使满腹才华也终究被其自己贻误。

但话又说回来,周瑜只是《三国演义》中的千古风流人物之一,他在罗贯中老先生笔下曾经有多风光,最后就有多悲情。而后人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就各有各的看法了。

苏轼有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就是周瑜。此时我也正是这种心情,借这首“古今绝唱”来怀念一下周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