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日记 >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优秀11篇)正文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优秀11篇)》

时间: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优秀11篇),欢迎参考阅读。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 篇1

20xx年X月X日 X天

今天早上,我跟着爸爸来到了热闹的庙港街上。我发现一个巷口有卖小动物的三轮车,于是兴冲冲地快步走上前去。

车上的小动物不多,大部分是兔子,有白兔、灰兔和杂毛兔。它们被关在窄小的笼子里,瑟瑟发抖。我选了只小灰兔,爸爸问摊主这只兔子卖多少钱?他满脸堆笑地说:“30元。”“哦,还蛮贵的。”我不由得小声嘀咕了一句。爸爸见我这么喜欢这只小灰兔,就爽快地掏钱给我买下了。我满心欢喜地拎起养兔的笼子,发现这只兔子不仅有灰色的毛,还有一双黑珠子般的眼睛和一个短短的小尾巴,真是可爱啊!

回家之后,我把笼子打开,把兔子抱了出来。我摸了摸兔子的背,很暖和,那毛柔顺光滑。我问妈妈:“你喜欢兔子吗?”妈妈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笑着说:“喜欢!你要记得给兔子喂叶子!”我听了妈妈的话,很高兴。

这只小兔子很可爱,我要爱护它,把它养成一只大灰兔。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的作文400字 篇2

前些天,我心血来潮,在数不胜数中的大蒜,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再精过千挑万选后,终于选出了一个完美无缺的大蒜,并把大蒜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我精心为她制作的房子里,你们可别以为我用钱给他买了一个大房子,其实呢——我用了一个塑料瓶,把上半身用一把菜刀给切下来,刀子——只不过是一把锋利的小刀。最后我用这个精美又华丽的家装了点水,尽情又自由自在的玩耍。

过了几天后,这几天变化可大了,它长出绿色的小芽。还长出了白白的胡须,好像一位年迈的老爷爷,又好像是个行走江湖多年的侠客。俗话说的好,路见不平拔刀(绿芽)相助啊。

几天之后,我想啊:“他的名字是什么呢?”这时我看到绿芽长成了3cm,八根有了五根。这时我又用聪明的脑袋给它取了个名字:“蒜侠客”。

又过了一天,虽然我的上下课看起来要死了。但是我又泡了一个“蒜侠客”。

这一次泡大蒜,我从他身上学到了爸爸妈妈离不开爷爷奶奶的精心关照。我有离不开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教育。我一定要当个小小园丁,加倍努力照顾“蒜侠客”。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 篇3

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显得更美。

远望天空,远处一大片一大片白云悠闲地飘来,一朵飘出的小云,好像一条活泼的小龙,一会儿便不见了;一匹烈马在空中奔驰而过,转眼间,便无影无踪了;一条可怕的腹蛇从洞中出来觅食,它张开血盆大口,好像要把一切吞进肚里;一条可爱的小鱼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在广阔的云海中畅游。

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后,天空又像一个无边的大蛋糕,上面点了许多奶油,让你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可你又吃不到它!

云朵神奇、美丽、多变,你一会儿感到它什么都像,一会儿又觉得它什么都不像。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 篇4

目前小学写字教学现状是,进行到写字教学环节,无一例外都是一个模式,缺乏写字教学的层次性,教学的无序状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低年级教材中生字的笔画是由少到多过渡,由结构简单的独体字向有结构变化的合体字过渡,写字教学也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独体字要一笔一画地教。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写字,容易把字写得歪歪扭扭,搭不好架子,这时,教师应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每个笔画的高低、长短、斜正、收放等,则需要引领学生一点一滴地观察,一笔一画地落实。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4课《操场上》。课文要求写的四个字分别是:八、入、大、天。

在教学时,引领学生观察:这个字由几笔组成?分别是哪几种笔画?有没有笔画落在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上?

学生观察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就八、入、大、天这四个字而言,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八:撇在横中线上起笔,捺在竖中线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向右下格方向写,撇和捺都要舒展。写的时候,先撇后捺,这样写才能端正。

入:写法同“八”,但又要与“八”区分开,同样是先撇后捺,但撇和捺的顶部要封口。撇短捺长,撇与捺也要舒展。

大:竖撇要先沿着竖中线写,过田字格中心后再向左下格行笔。

天:上横要短,要盖住“大”字。

写完这四个字以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四个字中,都有撇和捺,笔顺规则是先撇后捺。撇画名称各有不同:短撇、竖撇。它们在书写时,长短、斜度也各有不同。

合体字要一部分一部分地教。从一年级下册开始,独体字变成了偏旁部首,与其他部件组合成合体字,这些独体字的字形发生了变化。如有的形体变了, “木”作偏旁的时候,就变瘦变长;有的笔画变了,“人”作偏旁时,撇由竖撇变成了横撇,捺变成了竖;有的则完全变了,“心”作偏旁时,变成了“忄”。这些变化都应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找到其中的规律,才能帮助识记,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需要书写的生字有: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共9个,根据这些生字的偏旁部首特点,需要指导的字可以确定为:

忠:上小下大,上面的“中”字写小,写短,下面的心字底写得宽大一些。

积、稠、稀:左窄右宽,左边禾字最后一笔捺变成点,给右边的部件让出位置。

慌:竖心旁的最后一点要略高一些,要避免与右边的部件相撞。

每个部件在书写时,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破译汉字形体美观匀称的密码,有效地预防学生书写中的不规范笔画。

有些字确实不容易写得好看,教师不妨带着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有没有规律可循。如“一”要长横上斜后顿笔;“丨”要先点头,后收尾;“氵”的三点要形成弧形;“辶”头要小,捺要一波三折;“女”字旁中“撇点”的“点”要长一些,第二笔“撇”要与“撇点”中的“撇”平行等等。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中,教写“念”字。有位老师是这样教的:

老师边板书嘴里边念:想念的“念”字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伸出手来。写“念”字,有窍门,上面的写得扁一点,下面的“心”字写好有讲究,一点脸朝左,卧钩斜着放,二点中间坐,三点钩来驼。

像这样把写字的规律用在写字训练当中,学生写的汉字的结构就自然匀称了。训练的时候,让学生一部分一部分观察每个字的细节,才能一点一点地总结和积累。

中国的汉字是很美的,它以结构疏密、点画轻重、行笔缓急来表达情感,是纸上的“音乐舞蹈”。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每课重点要写的生字有什么共性?每个字的特点又是什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把握每个生字的特点,生字教学才可能在课堂中变得丰润起来。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第18课《四个太阳》中的写字片段:

师:有个小朋友这三个字还不会写(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卡片:园、因、阳)

小眼睛,仔细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园”是把我们以前学过的“远”字换了一个偏旁变成的。

生2:“园”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因”字很像,里面的“大”换成了“元”。

师:像这样一个字把另一部分包起来的结构我们都把它们叫做全包围结构。

生1:“阳”字是一个左耳加一个“日”字。

生2:“阳”字左边窄右边宽。

生3:“阳”字左边瘦右边胖。

师:你们真会观察!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朋友请进田字格吧。你们觉得哪个字难写,需要老师帮助?

师:(范写“园”)举起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边写边说笔画名称、起笔和运笔)

生:(写到第三笔“一”)老师,你写错了,没封口呢。

师:这就好比呀,你请客人“元、大”到你家来做客,客人还没进家门,你就“砰”一声把门给关上了,把客人撞得鼻青脸肿的,怎么跟客人交代呀?

(学生哈哈大笑)

师:(继续写“园”,提示学生全包围结构的字最后封口,写好后)请你们在书上描红一个,再写一个。

(生描红,师巡视)

师:让我们再漂漂亮亮地把另外两个字写好。(生写字,师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小朋友写的字,请大家来评一评。(挑有代表性的两个学生的字让大家点评。)

师:根据刚才的点评,请大家把这三个字再写一遍。

……

上述教学片段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指导学生写好字,必须先让学生静心地看课本上田字格的范字,观察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以及关键笔画的位置等,使范字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做到胸中有数。上述这位老师的教学可以值得学习的是她在教生字前,先让学生找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让学生找难写的字,学生就必须对所有的生字进行识记、辨别和分析。时间一长,学生渐渐养成了习惯,而且学生有了一种敏感:一看到生字就想着怎么记,好不好记,哪些字容易错,大大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 篇5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乐于观察,乐于表达,对观察任务充满激情。

一、学观察,广进“材”源

优选作文材料的前提是占有大量的作文素材,解决学生习作“言之无物”的问题。吴立岗教授认为,“中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中年级最佳的习作形式是观察作文。只有学好观察的方法,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体验,才能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接地气”的好作文。

(一)抓特点的观察

以写作为目的的观察,最大的任务是“调动五官去感受生活和事物的特征”,然而,学生并不清楚什么是“特点”。一名学生写道:“我的小金鱼真可爱。圆圆的眼睛,长长的尾巴,嘴巴一张一张的,还有两个小小的鼻子,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呢!”通过这段描写不难看出,学生的观察是仔细认真的,还发现了不容易发现的小鼻子,但她并没有抓住金鱼最大的特点,如鱼鳞、会游泳,所以读起来根本就不像一条鱼。

“抓特点”,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特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内容是“写写我自己”。为了帮助学生找特点,我们准备了观察表(见表一),要求学生在镜子里观察自己的外貌,记录下自己最满意或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对自己的性格与爱好等做自我观察,并采访家长、同学等,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更全面的确定。在表格中用概括性的词语或者短句进行记录,使学生采集的第一手素材尽量接近真实的自己,在作前指导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对自己的特点进行“筛选”。

课堂教学片断一:

师:请大家逐条汇报自己的作文观察表吧。

蒋曜阳:我外貌最大的特点是塌鼻梁。奶奶说一家三塌鼻,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以说是祖传的,是他的一个记号。怎么说才能更有趣呢?

生:这是防伪标记。

师:你有防伪标记吗?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的,如疤痕等,一个疤痕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呢。

(生整理修改观察表,寻找自己外貌上的最大特点。)

课堂教学片断二:

师:谁来说说你的性格特点。

张思弈:(实物投影展示观察表)我有时温柔、内向,有时脾气暴躁。

师:同学们,你们对张思弈的印象如何?

(大多数学生倾向温柔内向型。)

师:同学多年彼此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你选择什么材料,让大家耳目一新呢?

张思弈(想了想):其实,管理班级的时候,我很自信。

师:那么你能否将处事果断、自信的班长形象,作为典型材料呢?这样同学们会对你刮目相看呢!

(生修改观察表,寻找性格中最精彩的一面。)

“特点”就是最与众不同的“点”。在整堂课中,教师紧紧围绕观察表指导学生提炼、修正自己的特点,并找到能体现特点的典型事例。经过这样细致的观察指导,学生准备的材料个性鲜明,消除了千人一面的弊端。对学生而言,“抓特点”并不简单。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探讨观察对象的最大特点,并围绕这个特点作重点观察,如早春校园景物观察中就可以通过一组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玉兰花苞毛茸茸的,形如毛笔,花瓣洁白硕大;白梅花苞圆圆的,小小的,极像小青豆,花开洁白细密等。“抓特点”要抓到实处。

(二)连续的观察

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对观察周围事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连续观察。连续观察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对某种事物进行不间断地观察,准确了解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以及变化。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态度和观察习惯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在本册我们安排了三次连续观察的综合实践活动,分别是第一单元的校园紫薇花开花过程观察记录;第二单元的吊兰小植株在水培状态下,气根生长变化观察记录;第五单元的饲养小动物观察活动。

以第一单元紫薇花观察活动为例,先下发观察表。(如表二)

紫薇花观察表

记录人________ 日期________

“连续观察”的要点是发现事物的变化。紫薇是一种很有特点的花,花期较长,花朵次第开放,往往在一个枝条上就能观察到包括花苞、盛开、凋谢、结果各个阶段的形态,非常适合做连续性观察。在观察表的引领下,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紫薇花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为习作储备丰富的材料。在“连续观察”起步阶段,教师的观察导向必须明确,并及时反馈,不能放任自流。如紫薇花的观察表不能一发了之,重点部分必须分步分时渐次完成:今天观察紫薇的花苞,记录后交流反馈;明天观察紫薇盛开的花朵,包括花瓣、花蕊等;记录后交流反馈。连续观察要边观察边发现,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自由的观察

“光吃细粮,营养不良”。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教师有目的地引领下观察,储备必要的观察知识和观察技能;在广阔的生活中,自主地、有意识地寻找有价值的观察对象,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记录生活,是形成观察能力的有力保障。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有了“记事本”,或长或短地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观察。班级创办了《作文周报》,专门刊登学生的生活小记录。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用心记录,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人写下了5本小日记,近万字的“记事本”精彩纷呈:

忽然,狂风怒吼着、咆哮着袭过来!大树弯着身子,枝条疯狂地摇摆,绿叶儿在风中挣扎,哗哗作响。狂风呜呼呜呼地刮着,如鬼哭狼嚎一般。咆哮声不绝于耳,大地瞬间变得尘土风扬。(夏恒露)

夜空中,点点繁星正漫步着,踩出银色的光芒,闪闪烁烁。这些可爱、机灵的星星眨巴着,好像无数小眼睛,明亮晶莹,在天空中忽隐忽现,不断跳跃着…… (孙麒皓)

放入水中后,高锰酸钾立刻就沉入水底。它们后面留下一道道足迹,像蜗牛走过的地方,又像是下了一场紫色的雨。搅拌后,高锰酸钾慢慢散开,像雾气般,继续搅拌,它又像刮起了一阵龙卷风,在杯子中掀起了一圈紫色的 “尘土”。(盛钰凯)

“自由观察”重在“练眼”,能将生活中的小事、小景,甚至是转瞬即逝的一刻记录下来。“记事本”中这些美妙的文字都是学生用心观察、思考的结晶,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学生的原味童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自由观察”不等于“自流观察”。实践证明,学生的日常记录也是需要教师引导与鼓励的。如班级创办周报,一周进行一次集中的优秀日记讲评展示,不定时地对优秀日记进行宣读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效果最佳的情况是语文老师有课程资源整合的意识,及时了解科学、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放学前对学生的日记选材进行简单有效的交流指导,拓宽自由观察的空间。

二、学构思,广开“材”路

“构思”是提炼主题,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写好习作的奠基石。从写作的过程来看,构思就是材料的提取与加工的过程,解决的是写作中“言之有序”的问题。在作文前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占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怎样优选材料,有序表达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

(一)优选指向中心的材料

小学生习作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其中写好段落,是打实学生习作基本功的重心所在。第二学段的习作重点应从片段练习开始,以课文的典型语段为例,踏踏实实地进行优选材料的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喜爱的小动物”,课文有《白鹅》、《白公鹅》(略读)、《猫》、《母鸡》(略读)。这四篇课文都用明贬暗褒的手法,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文章多采用总分的结构段式,层次清楚,是指导学生“根据中心选材料”的典型范例。

课堂教学片断:

师:(出示《猫》的片断)老舍先生认为猫的性格怎样?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师:你发现吗?老舍先生写猫的性格,选择的材料很有意思。

生:我发现他选的材料都是互相矛盾的。

师:这样矛盾的材料组合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是为了说明猫的性格实在太古怪了,不可思议。

师:对,为了表现猫的性格古怪,作者选的材料也很古怪,看似矛盾,实则透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你饲养的小动物有怎样的性格呢?先用一个词概括,再从观察材料中选择能体现这个性格的材料,写一个片段。

(练习用总分的方式写一段话,要求用总起句概括小动物的特点,选择的材料能突出这个特点。)

“指向中心”的选材训练一般分为三步:即什么是中心,怎样提炼中心,选择怎样的材料突出中心。作文的许多规则都蕴含在典范的文章中,小学生的选材训练应以教材为例,实实在在地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用“例―规”法总结出作文规则,以此举一反三,进行变式练习。这样指导学生优选观察作文材料,能起到很好的梳理思维的作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有序。

(二)优选明显变化的材料

在连续观察中,事物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明显变化,或一些突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如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后,我们针对吊兰的气根生长过程开展连续观察。每组分到一个透明的玻璃培植瓶和两棵已经蔫蔫的吊兰小植株,每天观察记录小植株的变化,重点观察气根的生长状况。在连续观察的十几天里,教师每天及时收齐观察记录本,及时反馈学生的观察情况,在班里宣读观察特别仔细的记录,为学生准确、形象地记录气根变化打好语言基础。由于资料充分,再加上平时细致的观察记录指导,本次作文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整理写作。教师则侧重写后的讲评指导。

讲评课片段实录:

师:对描述对象的观察是否精彩,主要看重点部分的描写是否清楚、吸引人。我们此次习作的重点描写是什么呢?(A.气根;B.气根的变化)

生:我认为是气根的变化。

师:怎样把气根的变化讲清楚呢?请大家仔细看自己的观察记录本,令我们眼前一亮的变化是哪几次?

(生迅速翻看记录本,议论纷纷)

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板书)

原样――抽芽――伸长

细绒毛――绒毛变绿――绒毛变细须

师:让我们再次见证那几次令我们眼前一亮的惊喜瞬间吧。(出示按生长过程精心拍摄的照片,再次印证学生的观察。)

师:让我们看看各个阶段的精彩记录。(出示优秀学生记录片段)

小植株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它大口大口地喝水,叶子也渐渐舒展开了。碧绿的气根上抽出了米粒般大小、雪白的芽儿,可爱极了。(蔡松呈)

第二天,它的气根伸直了,尖端长出了一段雪白的根,就像一只冬眠的小白熊刚从树洞爬出来的样子。(史肖博)

气根展开了,长出了一点点白色的小绒毛,好像冬天冰柱发出的冷气。(曹锦驰)

雪白的气根尖上长出了一点绿,好像所有的生命力从这一点绿上开始绽放。接着全部的气根都绿了,长出了雪白的根须。那根须跟山药的根须差不多,不过,小吊兰的根须更加雪白纤细。(孙麒皓)

“明显变化”的材料,往往是隐含在学生众多的观察记录里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学生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可是想从中挑选出精彩的部分并有序地写下来,也并不容易。因此,在集体的连续观察中,教师可以全程陪同学生的观察活动,有意识地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观察对象的一些明显变化,或有趣的瞬间,做好作文选材的“前构思”,强化观察表象;在自由进行的连续观察中,教师有时无法亲临学生观察的现场,如在家进行的小动物连续观察中,教师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位学生观察对象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认真关注学生的连续观察记录,小动物出现“明显变化”的那次记录前打钩做记号,如小狗今天受了惊吓,小乌龟开始冬眠,小金鱼抢食打斗等,帮助学生厘清材料,优选材料。

(三)优选先后次序的材料

细致的观察要能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而第二学段学生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有时并不清楚他所观察的对象的生长规律,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观察校园紫薇花时,拍下一张照片,里面可以看清紫薇从开花到结果的各个阶段的所有形态,但由于紫薇的花苞和花谢后的果实非常相像,出示图片的时候,多数学生却并不清楚各种花形之间的联系。本次选材指导的关键就是对照图片,从观察记录里找到相应的文字,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

师:在这张图片里,你能找到紫薇开花过程的各种形态吗?

生:我找到花骨朵。

师:哪个是花骨朵?

生:圆圆的,像颗小豆豆的。

师:可是这里有两种小豆豆,它们是不一样的,你发现了吗?

(经过比较,学生有了惊喜的发现:紫薇的花苞头上有微微的几条裂痕,对照花朵张开后的形状,他们发现,裂痕张开的时候,花瓣和花蕊就是从开口的地方吐出来的;当花谢以后,又结成了一颗小豆豆,但是明显比花苞时大,更重要的是头上的裂痕没有了。)

师:现在你能根据图片,排列出紫薇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吗?

根据回答板书:花苞――裂开――花瓣――花蕊――花谢――结果

师:根据板书,从你的观察记录中找到相应的描写,按照先后次序将这些材料重新排列。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 篇6

10月5日

绿豆喝了一个晚上的水,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大胖子,像一个胖娃娃一样。颜色也变淡了。我把水倒掉,底下铺上几张纸,把绿豆撒上去。只见绿色的小衣服都被撑破了,裂成了两半,露出了白白的小肚皮。有的已经迫不及待的探出了小脑袋,像一个小逗号一样;有的还是不肯出来,像个小宝宝一样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只是在里面东张西望。

10月7日

小豆芽长得飞快,已经有三厘米高了。它挺直了腰杆,低着头,两个豆瓣之间还露出了两半嫩黄的小叶子,像极了天鹅的嘴巴。豆瓣上还有淡淡的桃红色,远远看去像一只高贵的天鹅,害羞的低下了头。它们伸着雪白的脖子,羞红的脸蛋,配上嫩黄的嘴巴,简直可爱极啦!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的作文400字 篇7

大自然的奥秘真多啊。今天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放学后,我回到家里,发现两盆吊兰中,卧室的一盆吊兰的叶子比客厅的一盆吊兰的树叶长得多,我歪着小脑袋,指着那两盆吊兰,奇怪地问妈妈:“妈妈,这两盆吊兰生活的环境都一样的,可为什么卧室的吊兰的叶子要比客厅的吊兰的叶子又大又长呢?”妈妈听了对我说:“那是因为我中午回家时,只要有太阳,就会把卧室的吊兰拿到阳台上晒一晒,这样一来,它就吸收了足够的阳光,营养也要比卧室的吊兰多,所以卧室吊兰的叶子要比客厅吊兰的叶子又大又长。”“哦,我明白了,原来植物一旦阳光、营养吸收得多,自然就长得特别茂盛。可是,为什么外婆家的吊兰长在土里这么茂盛,而我们家的吊兰长在水里也这么茂盛呢?”我继续追问道。“因为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和矿物质。把吊兰养在水里和把吊兰养在土里其实也是一样的,只要植物能生长在水、阳光、空气和矿物质的环境下,就一定能长得很茂盛。”妈妈解释道今天我真高兴,因为我又学会了一种新知识呢。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的作文400字 篇8

期五,老师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明天学校组织我们到游仙区街子生态农庄去挖生姜。班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立即欢呼起来……

星期六一早我们就来到学校。9点钟升完国旗,我们乘上公交车,向目的地出发。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老师把我们分成两个组,一组挖生姜,一组参观植物园。我们这组先去挖生姜。

我们来到一片绿油油的生姜地。原来挖生姜这样简单,只需用两手抓住一把生姜的叶子,两只脚踩住旁边的土,使劲往上提,一坨生姜破土而出。生姜的叶子长得像竹叶,绿绿的,十分娇美可爱。抖掉覆盖着生姜的泥土,露出了生姜的模样。生姜一坨一坨的,长得有点像畸形的手掌,有大有小,大的约有二十多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用手刨开生姜上的泥土,生姜上部是紫红色的杆,整个生姜呈蜡黄色,摸上去油油的感觉,好像摸着绸缎一样。

我和李俊林负责拔姜,李俊林的爸爸和张雪恩、卢思奕负责剪姜杆。不到一会儿,我们就挖了满满的四袋生姜。

一小时后,我们去参观植物园。在植物园我们看见了数不胜数的植物:有绿色的巨型水果玉米、有绿色未成熟的番茄、还有绿黑色花纹的西瓜……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快乐而又劳累,劳累而又难忘的一天。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 篇9

一、与科学老师合作,将科学、语文作业合二为一,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的学生生活积累少,导致他们谈“写”色“变”,怕写作文,尤其是写景状物类的文章,或无病,或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去硬背死套那些所谓优美的词句,读起来虽然听上去优美无比,实际上却空洞苍白。在科学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由于语数英作业的压力学生有时会无暇顾及科学方面的作业,即使有心去完成,也是力不从心匆匆完成任务,或是语言枯燥似流水账。如果将两项作业有机结合,语文、科学老师布置作业前钻研教材,相互研讨一番,布置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作业出来,相信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会事半功倍,这样,学生的作文会写得丰富而又真实,科学日记也会完成得扎实有效,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夜晚的实验》一文,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在学课文前,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科学知识《声音的传播》,并由科学老师结合科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并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做小实验,写三篇观察日记。教学中,由斯帕拉捷的疑问:“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这个问题自然地引入到学习探究中来,斯帕拉捷做的实验由学生小组学习,小组学习中完成老师针对每一次实验设计的表格。有了前面的实验、观察日记作铺垫,孩子们学习起来轻松多了。小组学生在探究中明白:原来做一两次科学实验觉得神奇、有趣,但要想像斯帕拉捷那样坚持实验、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境界确实很难,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对学生们的探索精神有了培养,有效地巩固了科学知识,一举两得。

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将课文的趣味性与科学的真实性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些科普类的文章,如三年级的《石头书》、六年级的《大自然的文字》等文章,在学习这类具有科学性文章的时候,可以事先布置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观察大自然、请教科学老师并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本来科学知识是严肃的,甚至是单调、枯燥的,但有了语文知识做背景,可以将其优越性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会显得轻松自然、诙谐有趣。

如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时,首先介绍这篇文章的文体,它承载的科普知识要让学生了解,要了解这些知识,必然要读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才能了解得清楚。这篇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浅显,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在指导学生同桌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让知识在心里生根发芽。

在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时,先请学生把从五年级上册科学书上讲到的关于《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作介绍,勾起其他学生对尘封的记忆的唤醒,然后再来学习课文中讲到的地壳运动和石灰石的形成,第五自然段的“变”、第六自然段的“迁”是学生从脚下的“文字”读出来的地质变迁。在体会课文中动词使用的准确、学习作者借助拟人的手法活灵活现地写出大自然神奇的同时,明白暴雨、冰川、风、波浪等自然现象都会对我们的地球妈妈造成伤害,学习科学知识与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大自然相辅相成,要辩证地看问题。

三、学习科学家刻苦求学的精神,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塞内加曾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可见榜样的力量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拟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以利用科学书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语文教材上的课文进行辅助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一文中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名人的具体事例,向我们阐述“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这里列举的外国人的事例是哥白尼从小喜欢缠着爸爸妈妈问问题,这正是他对科学奥秘不懈探求的开始。导课时,我由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切入,由于学生在科学课上已经了解了哥白尼的资料,这里我从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学起,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从思想上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哥白尼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并不断探索问题的事例,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像哥白尼这样的刻苦求学的名人在苏教版教材中还有很多,如:五年级上册教材《滴水穿石的启示》中写到的医学家李时珍、发明家爱迪生,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写到的科学家钱学森、工程师詹天佑等,他们取得的具有国际意义的成功跟自己的坚持不懈、勤奋、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了他们的事例,对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思想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的作文400字 篇10

10月20日星期三雨

我特别喜欢吃裙带菜,这是一种跟海带长得很像的食物。以前,我只吃过现成的,今天,我可算是知道它是怎么“长大”的了!

一大早,妈妈就拿出一捧的裙带菜来。我十分疑惑,这怎么跟我平时吃的裙带菜长得不一样呢?它们十分干瘪,颜色黑不溜秋的,摸上去有点粗糙,再凑上去一闻,还有点腥腥的味道。这就是我平时爱吃的裙带菜吗?我非常疑惑。只见妈妈神秘一笑,接下来就到了她“表演”的时间。

妈妈把一捧裙带放进盆子里,倒满清水。这些黑黝黝的小家伙先是在水面上待了一会儿,又慢慢悠悠地沉到了水底。“这也没什么变化呀?”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又神神秘秘地说:“你先去玩儿一会儿,过10分钟再来看吧!”

在这等待的十分钟里,我哪还有心思玩呀!一心只想着:那些裙带菜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终于过去了10分钟,我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去看。天呐!裙带菜不再是干干瘪瘪的样子了,它们像一朵朵半黑半绿的花儿,伸伸手伸伸脚,神气极了!又过了大约半小时,原本只占了盆子的小角落的裙带菜们,已经霸道地占领了整个盆子,长得跟我以前印象中的裙带菜一个样了!

你们说说,裙带菜的变化是不是特别神奇呀?

四年级上册观察日记的作文400字 篇11

10月4日

一不小心,我忘记在红豆下面垫纸巾。今天,我记起来了,马上垫上。真没想到,红豆居然这么神奇——他们掉色,把底下的纸巾染得红红的!我很好奇,常常问自己:“红豆的颜色是染上去的吗?”红豆发出小芽的时候,也是掉色最厉害的时候。后来,我查了资料,原来不是这样的。我当初骂这红豆是冒牌货,看来是错怪它了。

10月6日—7日

有两株红豆从白色变到了嫩粉色。一株垂着头,好像在跟谁认错。另一株躺在杯壁上,被一颗颗红豆压着。可它毫不在意,睡得跟猪一样。我常常在杯口喊:“你醒醒吧!”可它还是起不来。唉,真是一头叫都叫不醒的“猪”。我无语了。

10月9日

红豆把我吓了一跳——大前天还是2厘米的芽今天突然疯蹿了7。7厘米。也就是说,这株芽已经9。7厘米了。这株红豆长了根,根很短,芽很长,我一眼就能把她们认出来。

午后,其它红豆也争先恐后地长出了又嫩又短的根。

10月10日

红豆真是一种顽强又容易满足的豆子。每天给它浇一点水,它就很开心,长得很快。我很高兴可以天天看着它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