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调查的报告(汇总三篇)》
手机调查的报告(精选3篇)
手机调查的报告 篇1
前几个月,三星因为Galaxy Note 7爆炸门的事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起初,三星认为是电池质量所导致,不过,在更换了电池供应商之后,仍不断有爆炸事件发生。此后,三星一直未找出Note 7爆炸的真正原因,不得不下架Note 7,并想方设法对 Note 7进行回收,甚至不惜与运营商合作断网来逼用户交回有风险的Note 7。
引发手机史上最严重产品事故的Note 7成为三星史上最短命的产品。不过,引发Note 7爆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三星近日宣布最快将在年底前公布Note 7爆炸原因,并且已经基本排除电池故障,看来之前被传出导致故障的电池供应商,三星电子的兄弟公司SDI可能背了黑锅。
三星之所以决定在年底前公布真相,是因为其即将发布全新旗舰机三星Galaxy S8,如果不说清楚,用户对三星产品不会放心。不过,要找到问题原因并不容易,有媒体报道,三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希望可以重现爆炸场景,然而,在找到原因之前,要做到这点不容易。“当全世界人民都在担心Note 7的爆炸时,三星的工程师最大的烦恼却是“不能让Note 7爆炸”。
现在,第三方公司Instrumental发布了关于Note 7电池爆炸的调查报告,表明是因为手机本身的“激进设计”所导致的,这与三星官方表示的“可能与电池无关”吻合。
Instrumental通过拆解、模拟等方式试图去找到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原因。他们还应用了一个专业设备——在配置了灭火器的情况下。
从下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出,Note 7的电池与主板之间的距离非常窄,最窄处仅0.1mm,这使得Note 7的电池即使在日常使用中也会受到挤压,电池因为频繁受到挤压,最终引发爆炸。
锂电池收到敲击爆炸的视频网站不少,不过,日常的轻微爆炸是否真的能导致三星Note 7爆炸呢?还有待三星官方给出更权威的答案。
从Instrumental的调查中可以得到的答案是,三星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极力加大电池体积,以此换取更大的电池容量。三星Note 7发布时宣传的一个卖点就是大电池,其拥有3500mAh电池,是史上电池容量最大的三星Note 系列手机。
3500mAh电池并不是最大的,锤子M1L就拥有4080mHa电池。然而,三星Note 7创新功能太多,它同时还拥有快速充电,TYPE-C接口,IP69级防水、双曲面设计、虹膜识别、全新设计的S Pen,这么多创新功能都在如此小的设备上全部实现,难度相当之高。或许三星工程师意识到了电池的风险,因此将其放置于CNC加工的保护罩内,这种昂贵的工艺致力于让电池不被其他内部组件戳压,但显然,这样的'设计并不成功,电池最终还是因为受到挤压而爆炸。
不过,第三方调查只可作为参考,关于三星Note 7的爆炸原因,我们还是更愿意听到官方的说法,年底前可能就会有答案了。
正如之前的总结,三星Note 7拥有大量的功能创新点,但每一个创新点的引入,都会伴随着不可预估的风险,或者说风险系数的上升。创新点大量增加之后,风险系数将会指数级增加,再加上要抢在iPhone 7之前发布的要求,给三星Note 7带来了品控的压力,最终出现了手机史上罕见的风险。今天包括苹果在内的手机厂商对于创新愈发谨慎,也有出于安全控制的考虑,今年以来iPhone已经出现频繁故障,所以果粉们期待明年iPhone 8大幅创新的冤枉可能要泡汤了:相对于一款给我们带来惊喜的iPhone而言,一款不爆炸、不死机的iPhone更重要。
手机调查的报告 篇2
手机锁屏也是手机端的重要入口,除了手机厂商、中小互联网企业外,360、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发力抢夺市场,但短期内手机自带锁屏仍占主导地位。手机锁屏主要收入来自广告、游戏、分发等,用户留存时间短是目前业内最大困扰,在锁屏上新增资讯、单词、插件、游戏等增加单次用户留存时长的主要办法,同时还通过解锁返钱增加解锁频次。
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简称BDR)通过其移动用户调研平台《微参与》进行的手机锁屏用户调查结果显示:360锁屏品牌知名度最高,惠锁屏位居第二,以惠锁屏为代表的挣钱/红包类锁屏占45.0%的市场份额,尽管挣钱/红包类锁屏发展较快,但目标用户体验普遍偏差。
1、中老年人喜欢手机自带、主题里带有的锁屏,年轻人更喜欢自己主动获取的锁屏
《微参与》移动用户调查数据显示:20xx年4月,61.1%的用户手机锁屏是手机自带,这一比例在40岁以上的用户中占到了7成以上;47.3%的用户锁屏来自独立的锁屏APP,手机壁纸里的、浏览器下载的、自己DIY的锁屏用户分别占到了19.7%、18.0%、16.6%,友人增送的用户比例较小,只有5.0%。
从用户的年龄来看,中老年人喜欢手机自带、主题里带有的锁屏,年轻人更喜欢自己主动获取的锁屏,但是使用手机自带的锁屏用户比例也较高。
比达咨询(BDR)分析认为,和手机桌面、手机壁纸一样,手机锁屏也是手机端的重要入口,同时还是接触用户的第一屏幕,因此手机锁屏的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除了手机厂商、中小互联网企业外,360、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发力抢夺市场。但目前,手机自带锁屏和手机主题里的锁屏仍占据市场的主要地位。
2、360锁屏品牌知名度最高,惠锁屏位居第二
和用户常使用的手机锁屏APP品牌对比来看,排名靠前的红包锁屏、酷划排名都提高一个名次,同时使用惠锁屏的用户比例只比第一名的360锁屏低2.9%。挣钱/红包类手机锁屏的用户使用率相对较高。
3、45%的用户常使用挣钱/红包类手机锁屏APP,惠锁屏、红包锁屏、酷划名列前三甲
4、用户最关注锁屏的壁纸和锁屏方式,最爱滑动、手势和密码锁屏
当前,锁屏主要的收入就是广告和游戏,挣钱/红包类锁屏还有商城(积分兑换)、应用分发等收益渠道。广告收入出了锁屏里面的壁纸广告,还有不少厂家考虑将API接运用到锁屏上,把商场上的促销活动推到手机上来,为广告商倒流量。
从锁屏方式来看,用户最爱的还是使用率高、简单的锁屏方式,59.3%的用户喜欢滑动锁屏,手势锁屏、密码锁屏的喜欢用户比例分别为43.4%、37.7%;技术含量高的锁屏方式如声控、指纹喜欢的用户比例都较低。
5、超6成用户进入手机需要多次(指一次以上)解锁,64.9%的用户锁屏花费时间小于5秒
随着锁屏与用户所需紧急功能(短信/电话/微信等社交)的兼容性不断提高,用户在不需要解锁手机的情况下就能满足紧需功能,用户对手机锁屏的保护/保密功能的需求不断提升,多次解锁成为主流,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用户单次进入手机的解锁次数都大于1次。
用户在手机锁屏上花费的时间普遍较短,34.2%的用户在3秒以下,30.7%的用户在3—5秒,20.5%的用户在10秒钟。锁屏虽然是手机端第一入口,但用户留存时长较短,是其商业化主要困扰之一,资讯、单词、小游戏、插件等功能的主要是为了增加用户单次使用时间,挣钱/红包类锁屏APP同时还通过解锁返钱的方式来提高用户使用次数。
手机调查的报告 篇3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对象:在校生
(三)调查程序: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进行网络聊天调查。随机和各大学的学生相互聊天并让他们填写调查表;
3、根据回收网络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购买场所、价格及牌子、月消费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大学生总体手机月消费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各个同学对手机功能的不同要求,对手机市场进行分析;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三、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一)根据学生手机市场份额分析
(二)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三。竞争者分析
(一)品牌状况分析
1、品牌发展过程
1987年,在广东正式开通了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移动通信时代,也标志着一个庞大的移动电话市场的开放。
“城头变幻大王旗”,随着手机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趋增加,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从其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摩托罗拉一支独秀。
1994、1995年之前,摩托罗拉借助在中国寻呼机市场的影响力,率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在当时,中国引进的移动通讯设备几乎都是摩托罗拉的设备,这一时期,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关于手机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手机市场调查报告。摩托罗拉在当时主要以“专业、高科技”形象出现,其推广诉求点侧重于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所带来的生活便利性,企图建立行业标准,并将自身品牌定义为行业代言人。
第二阶段,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三国演义。
1996年至20xx年之间,手机市场一直是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个品牌在竞争立信和诺基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由于当时摩托罗拉占据市场主导,也基本上成为专业通讯技术的代名词,此时这两个品牌在品牌推广上采取了与摩托罗拉不同的方法,避开了技术方面的竞争。爱立信通过明星代言,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甚至在96。97年间有一段时间内超过摩托罗拉成为第一品牌。而诺基亚在进入市场之初,品牌影响力不够,产品线不如摩托罗拉丰富,但在推广中一直都注重塑造时尚有个性的品牌形象,并且推出的每款机型都为精品,在市场上几乎都可以成为主流机型
如诺基亚5110,在当时就以高档的手机产品,中档的手机价格,创造了一个手机神话,市场份额急剧上升,最终在1998—20xx年之间后来居上,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大哥大。
这一阶段手机品牌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三大品牌之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所占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至于飞利浦、西门子、阿尔卡特、索尼等多个品牌虽然也进入手机市场,但是只能瓜分不到20%的市场份额关于手机市场调查报告工作报告。在这一阶段末期,进入新千年,爱立信开始出现危机,市场地位急速下滑,使得“三国演义”格局变为“两雄争霸”。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开始,国产品牌开始登上中国手机市场竞争舞台,进入市场短,品牌影响力微弱,产品本身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市场地位。国产手机在当时还处于学习、积累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