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2024年幼儿调研报告4篇正文

《2024年幼儿调研报告4篇》

时间:

2024年幼儿调研报告(精选4篇)

2024年幼儿调研报告 篇1

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而对小班幼儿入园前各方面情况的了解是教师因材施教,尊重个别教育的前提条件,我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进行多次讨论分析设计了《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家长问卷调查表》,经过对四十四名幼儿的问卷调查做如下分析:

一、幼儿家庭教育状况分析:

我班的幼儿大多数来自农村,幼儿的父母或由于文化水平、个人修养等综合素质较低,或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或者是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而祖辈们则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余一切则让孩子顺其自然,无所谓什么习惯的培养。而幼儿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认识不到好的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好处。长期以来,孩子放任自流,我行我素,生活中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

二、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每一个家庭呈现出的生活、饮食等各方面的习惯各自不同,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气质、性格、习惯都不相同,因而呈现出以下不同的状况:

(一)幼儿的进餐习惯:

1、餐具的使用:经过统计有45%的幼儿能独立使用勺子且方法正确,30%的幼儿需要成人喂,25%的幼儿使用餐具方法不正确但能自己用餐。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幼儿在进餐时,家长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a:家长由于过于担心没有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其尝试。

b:家长没有重视幼儿餐具使用的方法,或者没有找到合理的方法引导幼儿。

c: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挑食、剩饭现象:95%的幼儿有挑食现象,大多数幼儿喜欢吃肉,不爱吃蔬菜,有部分幼儿不喜欢喝牛奶、豆浆等。60%幼儿有剩饭现象。剖析成因如下:

a:幼儿在日常饮食中,家长应重视各种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b:家长应重视培养幼儿少吃多餐的习惯,在幼儿的进餐方式上有待改进。

c:对于幼儿不喜欢吃的食物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幼儿克服,激发起食欲。

d:家庭中的饮食习惯造成幼儿不喜欢吃某种食物。

3、进餐及餐后的生活习惯:5%的幼儿能自觉使用餐巾;85%的幼儿需要在成人的指导和提示下使用餐巾;10%的幼儿不用餐巾。4%的幼儿能饭后主动漱口;55%的幼儿需要成人的提醒;31%的幼儿饭后不漱口。15%的幼儿在进餐时不掉饭粒。剖析成因如下:

a:成人关注较多的是幼儿进餐时量的摄入量,对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

b:成人的习惯导致对幼儿培养的忽视,比如:饭后漱口。

(二)洗手习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洗手时常有成人代办的迹象,80%的幼儿没有掌握洗手的方法,在洗手时处于被动的状态。剖析成因如下:

家长有有意培养幼儿洗手的理念,但是没有意识到幼儿洗手应分为几个合理的步骤,每个步骤应如何引导帮助幼儿掌握。

(三)饮水习惯:

饮用足够量的水会减少幼儿的发病率,家长对此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知道饮料会导致幼儿的龋齿的'发生,调查结果中发现:100%的家长认为幼儿应多饮用白开水;60%的家长严格控制幼儿不喝饮料,40%的家长面对幼儿的任性败下阵来。家长们对幼儿饮水的习惯非常关注80%的家长能给幼儿固定一人一杯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在问卷中发现家长在此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效应。

(四)幼儿入睡习惯:

经对调查表的分析汇总结果如下:80%的幼儿需要在成人的陪同下逐渐入睡;50%的幼儿入睡姿势正确;90%的幼儿在入睡前需要成人的帮助下脱去外衣;70%的幼儿入睡前需要成人的提示入厕;60%的幼儿没有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40%的幼儿鞋子的左右易于混淆;30%的幼儿起床后自己穿衣服。剖析成因如下:

a: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家长需要帮助幼儿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

b:幼儿入睡时的姿势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即心脏在左侧应右侧睡眠为好。

c:幼儿在睡前入厕应多次强化后帮助幼儿明白睡觉前应先做什么?而不是总是幼儿在被动地接受中。

d:鞋子的左右发生混淆主要是因为成人应帮助幼儿认识鞋子左右的不同。

经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调查分析我发现目前的幼儿存在以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1、幼儿在家庭中享有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受到众多成人的关注和呵护,他们在家庭中没有动手实践、尝试的机会,自理能力较差,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待逐渐形成。

2、家长理智的爱和正确的引导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的科学引导,将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向家长们传播,以便达到相互理解、支持、信任形成家园共育。

3、在调查分析中我们迫切体会到小班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应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放在工作的首位,为今后奠定基础。

4、课题的研究应重视针对要强,方法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有效的进行,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好习惯能让人受益终生,也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根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会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2024年幼儿调研报告 篇2

新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从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涉及千千万万劳动者切身利益,并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这部法律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空前广泛的关注。本地区涉及大量劳动用工的是幼儿园。针对新颁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要求,为避免今后出现劳动用工矛盾,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和谐环境,去年,我们联合劳动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幼儿园编外人员管理的办法,经过各地的努力,这项工作圆满完成。现将最近调研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规范用工的单位及人数。

48所幼儿园,100%的幼儿园按照文件要求顺利完成编外用工规范工作。

787名编外人员100%按照要求办理相关保险。

从反映的情况看,目前在岗的编外人员规范用工工作,基本无遗留问题。

2.规范用工的经费及来源。

此次规范用工,幼儿园共投入835.956万元,资金来源皆为幼儿园自筹。

3.工资标准及提高的幅度。

所有编外人员的工资标准总体上在700元以上,最高月工资达1502.5。

编外人员月工资调整幅度在65-300元之间不等,除jxz的yk幼儿园外,其他幼儿园的提高幅度都在100元以上,其中38所幼儿园增幅在150元以上,本地区人均增加月工资163元。

二、效果分析

(一)主要成绩

1.通过这次规范用工,使过去的`不规范的用工行为得到了纠正,一些遗留问题提前得到了消化,减少了幼儿园今后发展过程中与编外人员之间的劳动纠纷,同时,对幼儿园今后的用工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一定程度上,对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编外人员待遇总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职工队伍稳定。由于规范了劳动关系、提高了工资收入,编外人员的待遇得到了落实,达到和超过了规定的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规定的工资标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编外人员的后顾之忧,对稳定教职工队伍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3.各地及各幼儿园对编外用工规范工作高度重视,积极稳妥。一是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方案,并认真实施;二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积极依靠地方党政的支持,认真宣传政策规定,使此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三是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保障了各项保险资金的到位;四是坚持公平公正,积极化解矛盾,确保无遗留问题,保证了稳定和谐局面的形成;五是教育助理、幼儿园园长规范用工、依法办园的意识性进一步增强。

(二)问题说明

1.幼儿园经费困难将进一步加剧。由于一次性补缴有关保险费用、结清对聘用的编外人员的一切补助,据了解,目前,48所幼儿园中负债的有35所。有很多幼儿园通过借贷资金来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以后,这些幼儿园还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消化债务的历程。

2.保育教育活动的正常性支出受到影响。目前,本地区幼儿园都是以公办全民性质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收费的,这些幼儿园的收费理应当主要用于正常的保育教育活动,但是,现在的收费收入,不仅要用园舍建设、维修保养以及教职工工资的发放,现在,还要用于缴纳各类人员的保险,这样,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活动的正常性经费便产生了严重的危机,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两点建议:

调研过程中,基层的建议集中在下面两点:

1.调整幼儿园收费标准。目前本地区各幼儿园收费皆低于市教育、物价部门公布的收费标准。最近,按照教育厅要求,创建优质园以及合格园建设工程任务艰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按照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收费成为目前幼儿园渡过难关的最有效办法。

2.财政可以适当补贴幼儿园。调研过程中,地方负责人、有关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幼儿园负责人认为,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体现一个地区文明建设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家普遍建议政府可以担负一定的责任,尤其是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应该进一步加大补助的额度,以减轻幼儿园经济负担,确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幼儿调研报告 篇3

背景分析:

幼儿园与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主要环境,各自都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双方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两个系统之间只有达成共识,采取同步措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促使幼儿朝着家园期望的共同方向——身心健全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而我们中国也有句"三岁定八十"的老话,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拿破仑。希尔说过:“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象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象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它付出代价。又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的确,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也十分不易。正是这些道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研究步骤(含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活动地点)

研究步骤一般要求按时间顺序分段描述。格式如下:

1、20xx年9月4日-8日,完成毕业论文选题,聘请指导师

2、20xx年9月9日-20日,通过媒体网络报纸杂志等方式查找有关“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 内容,完成开题报告,并初步编写问卷

3、20xx年9月21日-30日,请教指导师,问卷定稿

4、20xx年10月8日-13日,问卷实施与统计,制作表格,形成规律性结论

5、20xx年10月14日-31日,撰写调研报告初稿

6、20xx年11月1日-20日,请教指导师,调研报告二稿

7、20xx年11月21日-20xx年1月11日,调研报告三稿

8、20xx年1月12日-1月15日,调研报告定稿,请指导老师写好评语

9、20xx年1月16日 论文答辩

开题申请理由(研究价值分析)

目前,国内外幼教界对家园合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越来越重视此项工作,并把家园合作作为很重要的课程内容。但家园合作与本地区经济文化状况、家长与教师的素质、幼儿园的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农村,大多数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离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很远,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比较淡薄,亟需正确的导向;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普遍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尚缺乏开展家长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指导家长科学 育儿的实际能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力求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2024年幼儿调研报告 篇4

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最受欢迎的活动方式。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已受到幼儿教师的广泛重视,但是却往往忽视了男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存在着性别差异。成人的两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差异即造成了男女两性各自的优势,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显露出各自的弱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从婴幼儿期开始形成的。因此在幼儿期就开始重视孩子性别表现上的细微差异,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这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性别差异极其重要。

那么男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哪些性别差异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则不难发现男女幼儿在游戏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

男孩喜欢动脑筋的创造性游戏和耗费体力的活动性游戏,女孩则喜欢具有很大模仿性的活动游戏和较为文静的教学游戏;男孩喜欢捕捉西瓜虫、蜗牛、看蚂蚁搬家等,女孩则喜欢采摘野花、野草;男孩喜欢模仿葫芦娃、奥特曼,女孩则喜欢扮白雪公主、灰姑娘······

这种游戏上的不同爱好,家长一般都是默认并且予以支持的,如果男孩玩过家家、抱娃娃的游戏,有的家长反而会斥之为没出息(其实这有利于培养男孩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而女孩玩打仗奔跑的.游戏,有的家长会斥之为不文静(其实这有利于培养女孩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久而久之就促成了男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狭窄兴趣。

男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这些差异,是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的。因此我们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即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在游戏活动中的差异。

首先,要从培养幼儿对各项游戏活动的兴趣入手。有的游戏男孩比较喜欢,因此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就很高,教师很容易在男孩身上达到游戏的教育效果。但是女孩对这一游戏缺少兴趣,参加时次数也就少,这一游戏的效果在女孩身上就要差些。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情节应生动、有趣,特别要吸引不太喜欢参加这一游戏的幼儿也参加进来。例如女孩比较喜欢唱歌、跳舞,男孩则次之,所以音乐游戏女孩比较感兴趣的。这时,老师就要把培养兴趣的重点放在男孩身上,可以在游戏中使用头饰,安排狐狸捉兔子,猎人打大灰狼等有战斗性的情节,使男孩也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

其次,要发挥男女幼儿的“互补”作用。在游戏活动的安排上,即有分散的自由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又有男女幼儿集体进行的游戏,以便互相弥补,尽量使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变得更为全面。在游戏角色的安排上,不妨让男孩子来扮一下“兔妈妈”,让女孩子来扮一下“猎人”,使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多开展角色游戏,能更好地发挥“互补”作用。

第三,在游戏活动组织中,要根据男女幼儿的不同特点,正确控制活动强度。一般来说,男孩的体力要比女孩的体力强些,这在中大班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考虑到男女幼儿在体力上的差异,在体育游戏、户外活动中,可适当给男孩增加活动强度,延长一下活动时间,女孩的活动强度则要略微减小,活动时间也要略微缩短。这样使男孩玩得尽兴,女孩玩得开心。

关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性别差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男女孩各自的优势,同时尽量弥补各自的不足,使他们在体、智、德、美诸多方面能够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

田咪

二0XX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