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推荐6篇)正文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推荐6篇)》

时间: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篇1

一、城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一)城区环保体制演变状况

xx区环保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初创期。1980年,始设“江北县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隶属县计建委,这是最初的环保管理机构。1984年,江北县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与江北县城建局等合并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5年,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撤销,成立 “江北县环境保护局”。二是调整期。1980年,市环保局设立xx市环境污染检查管理所江北县管理所。1984年,撤销江北县管理所,成立江北县环境监测站,负责为县城环境管理提供各种技术依据。1985年,成立江北县环境监理所,负责排污费征收、污染源监管、污染事故纠纷查处。20xx年,机构改革后,设立xx区双凤桥、双龙湖、回兴、龙溪环境保护站,承担各街道小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小规模排污单位监管、排污费征收和污染事故纠纷查处。20xx年,四个街道环保站经整合成立两路城区、龙溪城区环境保护站。三是稳定期。目前,xx区环保局有办公室、综合科、行政审批科、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管理办公室、区环境监察支队、区环境监测站、两路城区环境保护站、龙溪城区环境保护站等内设机构,职能和机构已经趋于稳定。

(二)城区环保工作重心逐步转移

1990年以前,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工业污染防治,主要是监督工业企业防治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从1989年启动两路镇烟尘控制区建设开始,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来。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技术的手段,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对城市大气、噪声等面源进行了治理。实施了双龙湖、宝圣湖等城区湖库的污染治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先后开展噪声达标区、清洁燃料区、基本无煤区、无煤区域建设。20xx年,将160多户皮鞋、服装、家具等加工企业迁出了城区居民楼院,有效改善了两路城区人居环境质量。

(三)城区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基本成型

经过多年探索,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下工作机制。一是全面规划、综合决策的引导机制。将“环境立区”作为全区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意见》、《xx市xx区环境保护“”规划纲要》、《xx市xx区保护环境三年大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xx年又启动了《国家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在开发建设、重大项目引进时,必须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二是“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责任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开展环境执法监督,查处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考核机制。出台了《xx区镇街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环保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不断强化对镇、街、开发区和有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的环保工作年度考核。四是统一监管机制。即由区环保局依法对全区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提供服务。五是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协作机制。根据环保法律法规规定,规划、建设、国土、安监、公安、交警、文化、卫生、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密切配合、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对违法排污、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以及侵害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危害环境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近年来,已联合开展蓝天行动联合执法、城区禁煤整治行动和娱乐业噪声污染整治行动。六是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治理机制。鼓励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将高能耗、高污染、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和工艺拒之区外。

(四)环保管理富有成效

一是抓创建提升环保层次。十多年来,先后开展了创建卫生县城、xx市环境保护模范区、xx市山水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国家园林城区、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系列创建活动,最后均通过考核验收,实现全面达标。二是抓联动整合管理资源。通过形成和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促进了夜市扰民、加工企业扰民、双龙湖污染等系列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三是抓预防争取治理主动。通过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规定,近几年共否决了近100亿元的建设项目,减少了大量污染源,减轻了环保治理的工作压力和难度,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容量。

二、城区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城区湖库污染严重。城区湖库水体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但城区湖

库水体污染却十分严重,已经成了无库不污。5个湖库中红岩水库长期处于劣五类水质;双龙湖、宝圣湖、木鱼石等湖库一度出现劣五类水质,碧津湖水质污染亦不容乐观。

2、大气污染日趋加剧。由于开发建设规模大、速度快,城区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成了大气污染的祸首。加之主次干道车流量大幅提升,监管执法乏力,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餐饮业快速

发展,金港国际餐饮一条街、龙溪龙华大道餐饮一条街等餐饮业集聚区,以及居民住宅楼下餐馆的油烟污染相当突出;小餐馆燃煤禁而不绝,容易反弹。

3、噪声污染愈演愈烈。居民住宅楼中开设的歌城,尤其是以两路一支路卡厅一条街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市民在居民楼院办丧事,在户外跳院坝舞等造成的噪声污染时有投诉。汽车鸣笛、餐饮、宾馆酒店中央空调噪声污染等对周围住户正常生活都造成了一定干扰。

4、城乡结合部环境面貌堪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家庭作坊多,环境设施不全,市政管理不力,往往垃圾乱倒、污水乱排,人居环境质量较差。

(二)问题成因

1、规划失误。一是城市规划未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如位于回兴的原空港工业园a区,由于规划不当,在引进工业企业同时,又在其周围兴建了大量居民住宅楼,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严重,民企矛盾尖锐,政府不得不对污染企业进行搬迁买单。二是高密度、高楼层的建筑物与湖库零距离接触,过度“亲水”的建筑规划,开发商急功近利的雨污混排,不但破坏了湖库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而且增大了污水收集难度,难以使污水离开湖水,无湖不污、无湖不臭在所难免。三是对文体设施规划布局不科学,群体性文化体育活动和商业性文化活动,难免产生让人无法忍受的噪声。

2、体制不顺。目前湖库管理的体制,是湖库水环境保护工作由区环保局监督管理,而水体由水利局管,岸边植被由建委管,岸边道路及卫生管护由市政委负责,形成多头管理,谁都难以对湖库水质保护负责的困境。又如城区噪声污染防治,区环保局负责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噪声监管,而社会生活噪声主要由公安部门管理,机动车鸣笛管理的执法主体则是交警支队。对歌厅的噪声管理,公安、环保、文化、工商都涉及,但产生噪声污染以后往往都推诿给环保部门处理,互不配合。体制不顺导致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长期无法根除。

3、重经济轻环保。我区在发展上更多强调的是快,先发展后治理的潜意识从未改变。因此,要求环保让路,让项目建设先上车后补票,往往造成环评、“三同时”等措施不到位,留下环境污染后遗症。

4、监管能力建设滞后。环保事业人员不足,且人员结构不合理。区环保局57名在职职工中,学环保专业的仅5人。同时,管理任务过分繁重。城区面积与几年前“创模”相比扩大了1倍以上。区环保局要承担全区1700多家排污工业企业、4300多家生活源、6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过去市环保局监管的重点企业也将全面下放到区环保局管理。另外,执法工作压力太大。20xx年,仅区环保局处理环保投诉案件达2100多件,今年已处理投诉案件近1100件。环境监测任务也越来越重,我区监测站属二级三类,需要配备监测人员30人,目前人员差距太大。

5、环保执法不严。为了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我区招商引资,有关部门在环保执法方面往往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发挥环保执法遏制环境违法、推动环保工作的应有作用。

三、提升城区环保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坚持环保基本国策不动摇

牢固树立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观念,在推进城区发展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区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不断强化环保“高压线”意识和“红灯”意识,彻底转变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全面贯彻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巩固和发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成果,努力把打造成为宜居名区。

(二)开拓创新,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制

面对城区湖库、大气、噪声三大污染难题,必须要有超乎寻常的管理体制,按多头管理的现行体制,是难以治愈这三大顽症的。一是创新城区湖库管理体制。建议城区湖库定位为城市公园,并按城市公园进行管理。为此,城区湖库可全部归区建委管理,区环保局负责水质监测,水农局、市政委的管理职能可依法委托区建委履行。二是继续大力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四大主题活动,针对突出问题重点实施城区水体治理、建设施工环境整治以及对交通噪声、工业污染排放的长效管理。逗硬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相关执法部门必须无条件配合。三是各街道设置环保站,具体负责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

(三)科学规划,从源头上预防污染

一是区政府应出台《xx区湖库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筑物与水面距离(30米或50米以外为宜)、容积率和建筑物高度、排污管网建设要求等,防止有关部门乱作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发生。二是群众健身广场、歌厅、夜啤酒街等应纳入控规和建筑规划,防止面源性噪声扰民,打造符合“使用清洁能源、保持宁静洁净、绿化美化较好、餐饮管理达标、建设施工文明”等要求的人居环境。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防止城区污染向周边郊区和广大农村扩散和转移。

(四)夯实基础,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将环境保护的投入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其增长幅度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社会各方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积极推进环保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服务专业化。健全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监测网络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加快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和应急能力建设。

(五)依法行政,继续强化环境保护执法

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严管重罚不动摇,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环保执法人员、执法单位和有关领导,在环保案件执法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给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危害的,应严肃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执法环境和社会氛围。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篇2

一、 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 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xx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xx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如xx市场、xx市场、xx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xx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x市场、x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如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还有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

三是商品市场周边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

四是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五是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商品市场没有绿化带;

六是个别商品市场环境卫生服务工作走过场、标准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七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八是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理健康证的不多;

九是多个商品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

十是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建议有关部门对南贸西街马路市场坚决予于取缔,彻底清除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同时就近规划兴建一个农贸市场,以方便这一带的居民生活。

(七)、建议市政府从每年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的改造和建设,使我市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真正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篇3

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通报,深入南京华阳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列车段洁源洗涤中心以及部分商业餐饮企业和居民住宅小区,实地视察了环保设施和排污情况,就进一步加强我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认真座谈分析。现将调研视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环保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全区中心任务和环保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执法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环保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1、环境质量控制得到加强。仅20xx年,全区共检查污染源880多家(次),检查水污染治理设施63台(套),确保各项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达95%以上;对163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监察,确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收集水、气、声各类监测数据5478个,例行监测数据2078个,监督监测数据3400个,质控数据961个,质控合格率达到100%;检查废水处理装置38台套次,检查废气处理装置75台套次,确保排放达标率95%;环保监测站顺利通过省计量认证及新开项目室内环境质量、油烟等扩项评审考核,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

2、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新创建的燕江园绿色社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北崮山、五所村等四个绿色社区通过复查。20xx年,于家巷幼儿园通过省级“创绿”验收,三十九中、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市级“创绿”验收。20xx年,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6台燃煤锅炉及一批小茶炉清洁能源改造;投入25万元资金对金陵新八村、新九村多家小餐饮店进行污染治理;投入60余万元资金对区内10家堆场和工地扬尘进行限期治理和有效控制;对区内14家一级以上医疗单位废物实行集中处置,处置率达100%。

3、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提高。工业废水基本全面达标排放,全区34家工业废水排放企业,全年排放废水近40万吨,达标率为95%。建设项目审批进一步规范,全年受理各类建设项目294个,许可建设项目266个,28个项目被否决。排污费征收指标超额完成,全年征收排污费282万元,征收企业475家。

4、环境行政执法力度加大。20xx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6件,结案84件,罚金42.28万元,检查工地472人次,查处违法施工54起,施工噪声罚款27万元。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现场处理率、办结率和规定时限回复率达100%,办理满意率达90%以上。

5、环境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注重加强执法队伍素质提高,狠抓执法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执法程序,量化目标任务考核,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全民环保意识还不够强。不同程度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观念,在建设项目审批上存在“先上车、后补票”,甚至“不补票”的现象。一些排污企业的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擅自闲置或不配套环保设施,对环境造成污染。一些企业在环保工作上存在短期行为和马虎应付思想,甚至回避环境保护义务和社会责任,污染治理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落实困难。

2、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南京主城区大部分工业企业集中在下关,且产业水平总体比较低,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式,高排放污染企业多。一些引进的企业环保治理滞后。

3、区内污染整治任务繁重。餐饮业污染控制、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街巷木柴茶水炉的治理等等,经常出现反复,死灰复燃。区域基础设施和相当部分居民生活居住条件较差,创建绿色社区工作难度较大。

4、全市环保硬性指标任务压力大。企业排污费征收指标、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罚款指标任务完成困难多。指标过高影响经济发展环境,企业不愿承受;指标过低,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处罚破坏污染环境的目的。

5、总体环保经费投入不足。市财政压力大,环保队伍人头经费缺额近60万元。财政对环保投入占dp比例还相对较低。环保创建经费缺乏,环保部门作为创建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承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压力,需要市、区统筹安排。

6、全市环保配套设施不完善。污水管网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方家营城北污水处理厂在下关,但下关的城市污水却很少进入处理厂处理。

三、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环保宣传。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把环境保护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环境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环保

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了解和懂得新时期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让环保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监督环保的局面。

2、制定环保规划,加强环境监管。围绕区“”规划实施,制定我区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我区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审批必须有环保部门参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禁止无证和超总量排污,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要严格实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严格执行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目标层层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实行年度考核、公布考核结果。下大力整治燃煤锅炉、社区木柴茶水炉、小型餐饮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3、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环保办法。下决心对一些低效益、高排放、重污染企业,通过新一轮城市规划,进行搬迁、转产和改造,引进和培育低消耗、高环保,有竞争实力的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建立企业保护环境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

4、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把环保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污染防治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环保投入增长幅度要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解决好环保部门“收支两条线”问题,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和有关环保工作投入。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污水管网和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力争下关城市污水管网全部与方家营城北污水处理厂联网。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促进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和应急体系,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提高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监测水平,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通报,深入南京华阳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列车段洁源洗涤中心以及部分商业餐饮企业和居民住宅小区,实地视察了环保设施和排污情况,就进一步加强我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认真座谈分析。现将调研视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环保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全区中心任务和环保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执法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环保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1、环境质量控制得到加强。仅20xx年,全区共检查污染源880多家(次),检查水污染治理设施63台(套),确保各项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达95%以上;对163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监察,确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收集水、气、声各类监测数据5478个,例行监测数据2078个,监督监测数据3400个,质控数据961个,质控合格率达到100%;检查废水处理装置38台套次,检查废气处理装置75台套次,确保排放达标率95%;环保监测站顺利通过省计量认证及新开项目室内环境质量、油烟等扩项评审考核,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

2、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新创建的燕江园绿色社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北崮山、五所村等四个绿色社区通过复查。20xx年,于家巷幼儿园通过省级“创绿”验收,三十九中、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市级“创绿”验收。20xx年,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6台燃煤锅炉及一批小茶炉清洁能源改造;投入25万元资金对金陵新八村、新九村多家小餐饮店进行污染治理;投入60余万元资金对区内10家堆场和工地扬尘进行限期治理和有效控制;对区内14家一级以上医疗单位废物实行集中处置,处置率达100%。

3、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提高。工业废水基本全面达标排放,全区34家工业废水排放企业,全年排放废水近40万吨,达标率为95%。建设项目审批进一步规范,全年受理各类建设项目294个,许可建设项目266个,28个项目被否决。排污费征收指标超额完成,全年征收排污费282万元,征收企业475家。

4、环境行政执法力度加大。20xx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6件,结案84件,罚金42.28万元,检查工地472人次,查处违法施工54起,施工噪声罚款27万元。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现场处理率、办结率和规定时限回复率达100%,办理满意率达90%以上。

5、环境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注重加强执法队伍素质提高,狠抓执法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执法程序,量化目标任务考核,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全民环保意识还不够强。不同程度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观念,在建设项目审批上存在“先上车、后补票”,甚至“不补票”的现象。一些排污企业的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擅自闲置或不配套环保设施,对环境造成污染。一些企业在环保工作上存在短期行为和马虎应付思想,甚至回避环境保护义务和社会责任,污染治理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落实困难。

2、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南京主城区大部分工业企业集中在下关,且产业水平总体比较低,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式,高排放污染企业多。一些引进的企业环保治理滞后。

3、区内污染整治任务繁重。餐饮业污染控制、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街巷木柴茶水炉的治理等等,经常出现反复,死灰复燃。区域基础设施和相当部分居民生活居住条件较差,创建绿色社区工作难度较大。

4、全市环保硬性指标任务压力大。企业排污费征收指标、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罚款指标任务完成困难多。指标过高影响经济发展环境,企业不愿承受;指标过低,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处罚破坏污染环境的目的。

5、总体环保经费投入不足。市财政压力大,环保队伍人头经费缺额近60万元。财政对环保投入占dp比例还相对较低。环保创建经费缺乏,环保部门作为创建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承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压力,需要市、区统筹安排。

6、全市环保配套设施不完善。污水管网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方家营城北污水处理厂在下关,但下关的城市污水却很少进入处理厂处理。

三、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环保宣传。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把环境保护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环境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环保

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了解和懂得新时期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让环保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监督环保的局面。

2、制定环保规划,加强环境监管。围绕区“”规划实施,制定我区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我区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审批必须有环保部门参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禁止无证和超总量排污,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要严格实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严格执行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目标层层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实行年度考核、公布考核结果。下大力整治燃煤锅炉、社区木柴茶水炉、小型餐饮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3、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环保办法。下决心对一些低效益、高排放、重污染企业,通过新一轮城市规划,进行搬迁、转产和改造,引进和培育低消耗、高环保,有竞争实力的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建立企业保护环境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

4、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把环保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污染防治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环保投入增长幅度要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解决好环保部门“收支两条线”问题,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和有关环保工作投入。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污水管网和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力争下关城市污水管网全部与方家营城北污水处理厂联网。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促进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和应急体系,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提高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监测水平,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篇4

一、引言

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人均占有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潮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它既关系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更关系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和能源,并容纳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只有保护环境资源才能促使经济长久发展,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客观事实说明,那种以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乱铺摊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其增长速度越快,资源浪费就越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越严重,发展的持续能力就越低。我国是人均占有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我国只有遵循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严重

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燃煤造成的。北方采暖城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检测值很高。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及四川盆地等燃烧高硫煤的地区,酸雨出现频率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的头号大国,是酸雨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随着汽车的大量增加,汽车尾气污染也日趋明显。

2、水污染呈现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在防治工业污染、加强废水处理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却大幅度增加,而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远不能适应需要(处理的比例不足10%)。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

3、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加剧

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越来越大,处理和利用率比较低。近年来,未处理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占用大片土地,已经成为二次污染源。城市区域环境的噪声污染严重,根据对39个城市的统计,平均等效声级高达72.6分贝,有近23个城市噪声污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二)环境继续恶化的原因有:

1、长期沿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粗放经营来扩大经济规模,对资源的消耗大幅度增加,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落后,企业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污染;能耗水平高,单位产值的污染水平高,本来应该转化为产品的资源“异化”为污染物,资源消耗量的增加扩大了资源开发量,加剧了生态破坏。

2、产业结构不合理,使结构性污染严重

从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以重工业为主的时期,其环境特征是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污染产生量和生态损失耗量高。在相同的产业结构条件下,由于科技贡献率低影响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增加了单位产值的低污染量,而污染型产业结构雷同,又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篇5

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通报,深入南京华阳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列车段洁源洗涤中心以及部分商业餐饮企业和居民住宅小区,实地视察了环保设施和排污情况,就进一步加强我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认真座谈分析。现将调研视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环保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全区中心任务和环保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执法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环保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1、环境质量控制得到加强。仅20xx年,全区共检查污染源880多家(次),检查水污染治理设施63台(套),确保各项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达95%以上;对163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监察,确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收集水、气、声各类监测数据5478个,例行监测数据20xx个,监督监测数据3400个,质控数据961个,质控合格率达到100%;检查废水处理装置38台套次,检查废气处理装置75台套次,确保排放达标率95%;环保监测站顺利通过省计量认证及新开项目室内环境质量、油烟等扩项评审考核,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

2、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新创建的燕江园绿色社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北崮山、五所村等四个绿色社区通过复查。20xx年,于家巷幼儿园通过省级“创绿”验收,三十九中、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市级“创绿”验收。20xx年,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6台燃煤锅炉及一批小茶炉清洁能源改造;投入25万元资金对金陵新八村、新九村多家小餐饮店进行污染治理;投入60余万元资金对区内10家堆场和工地扬尘进行限期治理和有效控制;对区内14家一级以上医疗单位废物实行集中处置,处置率达100%。

3、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提高。工业废水基本全面达标排放,全区34家工业废水排放企业,全年排放废水近40万吨,达标率为95%。建设项目审批进一步规范,全年受理各类建设项目294个,许可建设项目266个,28个项目被否决。排污费征收指标超额完成,全年征收排污费282万元,征收企业475家。

4、环境行政执法力度加大。20xx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件,结案84件,罚金42.28万元,检查工地472人次,查处违法施工54起,施工噪声罚款27万元。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现场处理率、办结率和规定时限回复率达100%,办理满意率达90%以上。

5、环境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注重加强执法队伍素质提高,狠抓执法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执法程序,量化目标任务考核,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全民环保意识还不够强。不同程度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观念,在建设项目审批上存在“先上车、后补票”,甚至“不补票”的现象。一些排污企业的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擅自闲置或不配套环保设施,对环境造成污染。一些企业在环保工作上存在短期行为和马虎应付思想,甚至回避环境保护义务和社会责任,污染治理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落实困难。

2、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南京主城区大部分工业企业集中在下关,且产业水平总体比较低,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式,高排放污染企业多。一些引进的企业环保治理滞后。

3、区内污染整治任务繁重。餐饮业污染控制、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街巷木柴茶水炉的治理等等,经常出现反复,死灰复燃。区域基础设施和相当部分居民生活居住条件较差,创建绿色社区工作难度较大。

4、全市环保硬性指标任务压力大。企业排污费征收指标、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罚款指标任务完成困难多。指标过高影响经济发展环境,企业不愿承受;指标过低,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处罚破坏污染环境的目的。

5、总体环保经费投入不足。市财政压力大,环保队伍人头经费缺额近60万元。财政对环保投入占dp比例还相对较低。环保创建经费缺乏,环保部门作为创建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承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压力,需要市、区统筹安排。

6、全市环保配套设施不完善。污水管网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方家营城北污水处理厂在下关,但下关的城市污水却很少进入处理厂处理。

三、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环保宣传。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把环境保护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环境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环保

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了解和懂得新时期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让环保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监督环保的局面。

2、制定环保规划,加强环境监管。围绕区规划实施,制定我区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我区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审批必须有环保部门参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禁止无证和超总量排污,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要严格实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严格执行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目标层层落实到各有关部门,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实行年度考核、公布考核结果。下大力整治燃煤锅炉、社区木柴茶水炉、小型餐饮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3、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环保办法。下决心对一些低效益、高排放、重污染企业,通过新一轮城市规划,进行搬迁、转产和改造,引进和培育低消耗、高环保,有竞争实力的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建立企业保护环境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

4、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把环保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污染防治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环保投入增长幅度要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解决好环保部门“收支两条线”问题,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和有关环保工作投入。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污水管网和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力争下关城市污水管网全部与方家营城北污水处理厂联网。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促进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和应急体系,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提高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监测水平,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篇6

流溪河是从化的母亲河,我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流溪河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工作,流溪河水质多年来保持在优良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流溪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切实保护好流溪河流域水环境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为此,市政协工商经济一组于5月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和实地察看等形式,对流溪河从化段水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流溪河是XX市、XX市唯一的全流域河流,全长171公里,流域面积2286平方公里。其中,从化河段长117公里,占流溪河全长的 68.42%;流域面积1580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69%。流溪河的一级支流有40条之多,主要支流有小海河、黎塘河。根据20xx年监测数据显示,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点1个、29个项目,共获得监测数据174个,水质达标率100%;流溪河地面水监测点12个、24个项目,共获得监测数据 1584个,流溪河从化段各监测断面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嗨质标准,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但是,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流溪河从化段水体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粪大肠菌群和总氮指标超标。有市民反映,近年来在流溪河城区段钓到的鱼类明显带有异味,根本难以食用。

综上所述,流溪河从化段水质总体是优良的,但流溪河水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生活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存在问题

(一)生活废水污染问题。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溪河流域的酒店、餐饮企业和聚居人口的不断增多,生活废水对流溪河水环境的污染不断加重;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流溪河河水流量偏小,河水的自净能力减弱,排入河水中的生活污水不能及时扩散、净化,导致个别河段大肠菌群监测值超标。

(二)工业废水污染问题。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工业废水对流溪河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不断加大治理力度,企业基本配套完善了废水处理设施,能达标排放。但由于部分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老化,个别企业还存在偷排、漏排等现象,工业废水对流溪河水环境的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另一方面,随着工业企业的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增大,即使经过处理,仍然加重了对流溪河水体的污染负荷。

(三)农业生产污染问题。目前我市农业生产仍需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农作物对化肥和农药的吸收率一般不超过30%,残留的70%就会分解和流失,最终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河流。有部分群众利用流溪河两岸的河滩地种植果树和蔬菜,既破坏了河滩湿地环境亦破坏了河水环境;其施用后残留的化肥和农药,就更加直接地污染了流溪河水环境。此外,流溪河流域的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污水,也是流溪河水环境的污染源之一。

(四)生活垃圾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农村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处理,但覆盖面并不广,大部分农村仍然是随意随地倾倒垃圾,从而也对河流造成污染。在城区的部分河涌,也经常见到垃圾被倾倒于河岸、河道。

(五)医疗废水污染问题。目前我市大部分医疗单位没有配套废水处理设施,大量医疗废水由市政排水管直接进入流溪河。这类污染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主要原因

(一)环保观念淡薄。由于环保观念淡薄,仍然有个别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日常使用和维护,甚至偷排、漏排废水;个别市民贪图方便,随地倾倒垃圾甚至大小便;个别领导干部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轻视了环境保护工作。

(二)管理工作滞后。环境保护尤其是水环境保护涉及多个方面的工作,单靠环保部门一家,难以取得综合治理的效果;环保部门的执法检查主要是末端治理,难以实现源头控制。而另一方面是由于受编制的限制,我市环保队伍尤其是环保执法队伍人员严重不足,队伍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三)城乡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一是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只有城区的部分区域的生活污水接入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城区大部分区域和其他各镇(街)的生活污水都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流里。二是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只有城区一座污水处理厂,其他各镇(街)基本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据有关部门统计,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仅为1.6万吨/日,处理率仅为城区污水排放总量(4.4万吨/日)的36.4%。三是农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场所建设滞后。

四、建议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宣传部门要协调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媒,加大对环保工作和环保法规的宣传力度,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环保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关系切身利益实事;使广大企业正确认识到加强环保是增强企业软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加大投入,推进城乡环保设施建设。一是积极推进良口、街口、太平、温泉、明珠工业园等污水处理厂建设,特别是太平污水处理厂,要按照XX市的要求,尽快动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流溪河第三水厂上游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三是继续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要把流溪河水环境保护列为市政府环保项目的重点工作,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

(三)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从源头上减少对流溪河水环境的污染。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把好企业准入关。在项目审批中,高耗能、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不批;被明令限期治理的企业,污染治理没有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的新、扩、改建项目不批。同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进一步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推行“凭证排污”的管理机制。二是调整产业布局,减少流溪河水环保的污染负荷。要引导工业企业入园建设,实行污水处理设施统筹建设、统一管理,实现减排节能;对酒店、餐饮企业等第三产业,坚决做到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区域,影响和污染水环境的项目不批。

(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流溪河水环境。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检查执法力度,督促各类企业配套建设、改造升级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严防个别企业偷排、漏排。市政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公共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管护工作,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发挥最大效益。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流溪河滩地的管理,清理两岸河滩地种植的果树和蔬菜。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的巡查,严禁出售和施用超标的化肥、农药,降低化肥、农药残留的毒性,从而减少对流溪河水环境的污染。畜牧水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流溪河两岸禽畜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尽快设计一套投资少、效果好、运转成本低的治理方案,对流溪河两岸禽畜养殖场进行整治。流溪河沿岸各镇、街要负责清理各自辖区范围内河道及河岸的垃圾,共同打造流溪河清洁的水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