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音乐课堂教学中特长生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教学论文(优秀10篇)正文

《音乐课堂教学中特长生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教学论文(优秀10篇)》

时间:

《音乐课堂教学中特长生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教学论文(优秀10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专家呼吁给上海一点宽容和理解】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数学课堂教学中常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1

数学课堂教学中常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相比,它更强调特定群体和情景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和搭配课堂流程,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课堂上,只有当生命活力得到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得到张扬,学生才会感觉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某研讨活动中一教师执教《认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本人重点关注了执教教师处理“读数方法的提炼、整十数的书写、末尾的0不读”的三个细节。

[细节一]教师先让学生在情景中读数。先举例:门牌号58、楼号45幢、公交车62路、电视机30寸、篮球赛的比分74比83;再按数位顺序读数,先后叫一位学生和全班同学带着问题“读”,并把“58”重新读两遍;接着问学生怎么读的,学生回答从5读到8,经教师启发,学生知道了“先从十位读起,然后依次往下读”,又问还有哪些数也是这样读的,并指名回答,生1读:45,生2读:62,生3读:83……

这个读数过程是“串联式”的,时间长且效率不高。由于读得不充分,缺乏由感性到经验的提升,读数方法的提炼没能水到渠成。可作调整,既然“58”是这样读的,还有什么数也是这样读的,请同桌把属于这一类的数全部读出来。这样不仅每一个学生有机会读,而且都能读上好几个数。否则,你读一个数,我就看着你读,自己一直没有机会读。学生怎么可能去发现规律呢?

[细节二]当学生发现“末尾的0不读”这一规律时,教师追问:“谁能说一说还有哪些数也可以这样读的?”小手林立,教师指名回答,一位学生说40,另一位学生说50,仅仅是师生间的“点对点”的交流,其余学生成了课堂的看客。如果让同桌或小组内相互说一说,采用“并联式”互动,就能使班内人人有表达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抓住学生,抓住由学生生成的稍纵即逝的宝贵资源。

[细节三]写数:“90”。第一步:学生独立写数并说说数的组成。第二步:“并联式”呈现有代表性的答案“910”和“90”,并作比较。

先由学生读一读呈现的两个数,其中“910”个别同学生试着读,大多数学生不语。教师问学生有什么想说的没有,一位学生说“910”读作九百一十。教师边把“910”圈出,边说这个数,问写错的同学会不会改,要他改一下。教师这样处理,做错的不知道错在哪里,“小看客”也没得到收获。这是个很好的错误资源,但是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导致后面的写数中出现类似的错误。教师能采用“并联式”呈现这个错误资源,非常好,但是没让学生明白什么地方错了,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正确写数应该怎样。

数学的抽象性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差异,教师只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随处可见。聪明的教师正好利用学生的差异,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正确的答案、精彩的见解、独特的解题思路,容易引起师生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注。被人忽视甚至于遗忘的常常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认识的障碍,学生生成的错误却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性资源。只要再通过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及交互的回应反馈,能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生长元”。然而,通常情况下教师会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通过道道设防来防范学生错误的发生。即使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因为有了预设的答案,有了教案的行进路线,为了完成预设教案的任务,会回避学生的错误,或者采取个别学生替代思维以及“学生生病教师吃药”的现象,有时甚至于把学生的不同意见,乃至一些创见都当作错误而抛弃。

教师要策划好巡视学生情况的行走路线,有意识地采集样本,及时搜集不同学生的各种信息。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为“互动性资源”,并且对因师生多元互动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判断、选择、利用和重组。为达到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要尽可能“并联式”地呈现学生的基础性资源。因为散点状或者说是“串联式”呈现学生资源,往往时间上耗费较多;内容上,学生不容易从整体上比较和把握资源的联系。“并联式”呈现资源,学生不但可以对同时呈现的资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可以对同时呈现的资源进行比较鉴别、辨析错误,提炼出正确的和最佳的方案。

音乐课堂教学中特长生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教学论文 2

音乐课堂教学中特长生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教学论文

【内容提要】

我们的学生并非一无所有的走进课堂,而是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尤其是音乐特长生,他们所拥有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比普通学生更多、更精,甚至有些方面的音乐技能超过了教师。另外,我们的课堂不缺乏在音乐的表现技能、音乐的理解感悟和音乐基础知识等方面有相对较强优势的学生,这就是相对意义上的“特长生”。本研究旨充分利用特长生这一教学资源,在音乐课堂上合理开发音乐特长生的知识和技能,予音乐特长生充分的展示和发展的空间,这不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学生学习音乐也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音乐特长生 教学资源 合理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使音乐课堂效应最大化,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课堂资源,是音乐教师的永恒话题。我们的学生并非一无所有的进入课堂,而是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尤其是音乐特长生,他们所拥有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比普通学生更多、更精,有些方面的技能技巧甚至超过了教师,因此学生尤其是音乐特长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标准突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而在音乐课堂中利用特长生资源参与教学,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每个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使学生个体的音乐能力不同程度的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本文探讨的“音乐特长生”并非是绝对意义的有很强专业技能的学生,而是指在音乐的表现技能、音乐的理解感悟和音乐知识等方面有相对较强优势的学生。在音乐的理解感悟和技能表现上学生天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种相对意义上的特长生在学生中较为普遍。充分利用特长生这一教学资源,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充当课堂教学中的演员,既是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者,又是教学内容传播者。这不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也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

二、实践研究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音乐课堂教学中,特长生资源利用的理论依据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音乐课应该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找到音乐的乐趣。让所有的学生能主动地、热情地接受音乐教育,以达到享受音乐、感悟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教学目标。而音乐特长正是课堂教学中的活跃者,他们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极其渴望自己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还可以利用特长生,引导其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利用特长生资源能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

2、分层教学理念

音乐学科学生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现象极为严重。尤其是中学生的音乐基础更不均匀,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差参不齐,个体发展的差异十分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合理的利用音乐特长生资源,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够在原有的水平基础上提高,使学生个体的音乐能力不同程度的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如让特长生承担“领”和“帮”的任务,这样不仅有利于特长生自身的特长发展,也帮助、激励了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3、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的探究性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必然有小于课堂的二级组织――小组,他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是音乐特长生担任的小组长。如果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的课堂,教师仍然是唯一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课堂的效果可能还不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给特长生以展示的机会,特长生给教师提供了选择助手的机会,关键是教师如何选择和合理利用。

(二)音乐课堂教学中,特长生利用的现实意义

1、利用特长生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加强师生交流合作

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特长生资源能有效的弥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合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无论专业技能、基础知识有多扎实、专业技能技巧有多精湛、教学经验有多丰富,也有不够精通完善的一面,而且每位教师的音乐强项也各不相同,并非所有的音乐教师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合理的利用音乐特长生,不仅仅能有效的弥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能力薄弱环节,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充分体现课堂中师生间的教学合作。

2、利用特长生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因此,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特长生的知识经验,通过他们的课堂参与和实践,能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利用特长生资源调动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乐学”、“乐教”的氛围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学生如果没有音乐兴趣,音乐课就如同虚设。特长生参与课堂教学,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使一堂音乐课,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而对教师而言,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就意味着能给自己更多的惊喜和启发,能更广、更深的了解和接触学生,愉快地完成师生间的教学合作,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乐学与乐教。

4、利用特长生资源培养学生自信、自立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特长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间,让他能变得更自信,同时通过特长生与教师之间的,特长生与其它学生的之间的辅导、交流、合作,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理性的分析和认识问题,培养良好的、自立的学习能力。

另外,特长生的课堂参与和展示,对全体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而且各有所长的表现,能使教师建立正确学生观,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特长生的期望和机会。

三、特长生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一)特长生资源发现和组织

1、教师对学生的能力特长充分的了解

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特长,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和走近学生,如每学期初都在班里开展的小小表演会,让每一个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同时教师也能尽早尽快地掌握可开发利用的学生教学资源,这种表演会也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的音乐潜力得到开发。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课内积极的观察学生,充分的了解学生,在课外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

2、提供学生更多的课外发展和展示的空间

每个学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能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为学生尽可能的创造各种学习音乐的空间和渠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其次,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如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在各种文艺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也可以在平时的音乐学习中积极参与,在课外以良好的学习态度参与音乐报的创编、并在课外积极的收集音乐材料参加“今天我当音乐老师”等活动。学生的课外展示是我们了解学生的特长途经之一,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自身的特长或潜在特长时,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的展示和提高。

3、建立音乐特长生资料库

特长生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还有一个课外的、长期的、细心的、持之有恒的积累和收集过程,教师要在课内外细心的观察、了解学生,及时的发现可利用的音乐特长生。学校应组织各种音乐活动的竞赛,如“歌唱、舞蹈、器乐”三星大奖赛、班级合唱比赛、音乐知识竞赛、音乐报创编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应该把音乐特长生作为学校音乐教学资料的存贮资源。

4、其它课外准备工作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的音乐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融洽、平等的、相互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利用特长生资源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及时的转换,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和合作者。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为“朋友式”时,音乐课会变得温馨快乐;当教师与学生关系成为“师生互换”时,让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当教师,而教师就当一个普通的听众,这样的音乐课会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课堂控制和教学调度的能力

教师在利用音乐特长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较高的课堂控制能力,教师要对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有着详尽的了解,要对特长生的能力有充分的了解,要及时做好特长生教学的合作和弥补工作,防止学生因心理紧张等原因造成教学目标不能实现等情况的发生,最后还应该对特长生的参与教学要给予评价。其次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调度能力,要做好特长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合理的控制课堂结构。这就对教师的音乐教学基本功、教育学心理学功底、文学艺术修养、课堂管理和控制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特长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1、特长生――小组长

创建良好的民主教学环境,应该是把课堂交给学习的主体――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应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下,合理地利用音乐特长生资源,措施之一就是让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特长生担任合作探究学习的小组长。

(1)选拔小组长

首先要对学生按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和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大致可以分为三层:A层为在音乐艺术上有特长的学生, B层为一般学生,他(她)们居班级中的大多数。C层为在音乐学习中有困难的学或对音乐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将学生按八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A层的特长生当小组长,平均分布B与C层学生。学生是各有所长,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不相同,这就需要不同特长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因此,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要轮换小组长,让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分别担任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者。或教师灵活机动,临时任命小组。

(2)小组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有目的的对小组长进行一些课外的辅导。并充分地了解各个小组长的特长、个性及能力特点。让他们掌握一些与组员沟通和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并对小组长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3)小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合作

小组长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组织组员合作进行一些尝试性练习,即让学生自己先找―找(资料),唱一唱(主题),奏一奏(旋律),议―议等,对所要欣赏的乐曲进行充分的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在欣赏教学中,课前让每一小组的学生在小组长的带动下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来感知、欣赏,使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课堂中再让学生交流信息。学生从不同渠道收集的大量资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开阔了老师的视野,便于挖掘出更新、更广的内容。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也有利于创建音乐教学的民主环境。而特长生当小组长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指导学生的课外收集和学习活动,让这种活动目的更明确,效果更理想。 课堂中教师要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参与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教学既创设了教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使学生“乐在学中”。

(4)小组长带领各小组参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特长生带动小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讨论、发言、交流、演唱、律动,这些参与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和表现能力,还能充分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民歌》这一课时,课前每一小组都会在特长生的带动下,积极的收集有关民歌的知识、学唱几首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民歌。进入课堂教学,我首先请每一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民歌知识,并演唱他们学会的民歌,这种演唱形式很自由,有的是用独唱的形式,有的是用合唱、齐唱的形式,有的小组还采用了对唱、表演唱,甚至还用了伴奏,我要求学生在欣赏每一小组表演的同时,还要理性地评价和分析这些民歌的特点。并即性、巧妙的设计问题,点出知识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这些课前学习和收集,就大大的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并使课堂内容非常丰富和精彩。

2、特长生――小教师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教师在课堂中担任一个普遍的学生角色,让音乐特长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播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1)小教师接受课前的培训与辅导

教师对特长生有准备地进行课前辅导、收集整理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学生自己的声音,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交流方法和语言形式进行课堂合作。

(2)让小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我曾经做了以下尝试,一堂唱歌课《茉莉花》,课前,我每个班邀请了一位在唱歌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参加课外的兴趣小组,我教他们唱会这首歌曲,并详细的为他们介绍了歌曲的风格特点,分析了歌曲的思想情感及曲式结构,并提供给他们相当多的参考资料和辅助欣赏教材。然后我请这些同学独立的设计一堂课,结果这些小老师的表现让我非常意外和惊喜,她们不仅积极的准备了整整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整个课堂的教学程序。同时,他们还采用了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他们独特风格的语言,可爱的教态,自然的流露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在教法上的创新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收获,他们不但自己范唱,还用各种不一样的方法组织学生学唱,再进行表演唱,甚至把课堂开成了一个小小的演唱会,形式多种多样,全班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兴趣,他们对小老师充分地信任、积极地支持,对小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积极地参与和配合,使课堂教学在非常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3)让小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片段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特长生的表演和展示设计到片段课的教学中,如在介绍一些相同简单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常识时,教师可利用特长生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再如在设计唱歌课、器乐欣赏课时,可有目的的展示有声乐和器乐方面特长的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片段,这些教学实践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其特长魅力,更能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3、特长生――小团队

每个学校都有各种音乐活动团队,如合唱队、民族管弦乐队、管弦乐团、舞蹈队、兴趣小组等,每一个小团体的学生都是一种音乐特长的'集中体现,这些兴趣小组和团体给学生提供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合理地收集和利用这些特长小团体,使之成为音乐课堂教学中强有力的资源贮备。保存各种团体排练、比赛和演出的有声资料。在教学中,合理的展示和利用,能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欣赏课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我给学生展示了学校民乐团的演出录相,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音色、乐器演奏的方式、乐队的结构、演出排列等等知识。面对这些熟悉的演奏者,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不仅对民乐团演奏的作品能认真的欣赏和分析,同时他们还把民乐团的同学列为了自己学习音乐的榜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乐器及音乐的兴趣。

4、特长生――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音乐的潜能、学生总是各有所长,所以应该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特长生,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

每周的音乐课,前五分钟都是一个小小的学生特长展示表演会。课前我都会按学号轮流安排几个学生预先准备一个表演节目,这个节目可以是唱歌、跳舞、乐器,也可以是其它艺术形式的表演,如曲艺、配乐诗朗诵、甚至是一段节奏的创作,一首乐曲的欣赏心得等等。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能自如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独到的理解。通过这种示范,让大家相互评价相互倾听,教师也从居高临下的位置上走下来,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教学资源,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他人的表演中获得大量的启示和收益。同时,学生能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艺术形式和内容。这个小小的表演会,不仅让学生对音乐变得有兴趣,还锻炼了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能力,如某班一个性格内向的农村学生,当轮到他准备表演的那个星期,他满脸愁容的来找我,他说有音乐方面他什么也不会,从小到大就被认定为是五音不全,还没有正而八经地唱过一首完整的歌,所以,他对这项特长展示抱以否定和拒绝的态度。我细心的和这位学生做了交谈,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他会制作一种简单的竹制乐器:檀板。并会一些简单的击板的节奏,在教师的启发与帮助之下,在课堂上用自己制作的檀板表演了一段说唱,博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事后,这位学生兴奋的说,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我也能创作出音乐来。这次表演不仅让他找到了自信,还激发了他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后来的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中,这位同学带领班级学生编排了说唱音乐《青春绽放的日子》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每次音乐课前学生特长展示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锻炼了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种教学机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音乐强项,有助于学生音乐特长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另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其它学科的特长生,进行音乐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渗透。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在音乐方面有特长,可 在其它学科方面也有着许多的特长,如,有的学生喜欢朗诵、有的学生擅长画画、有的学生喜欢跳舞,还有的学生精通历史、天文、地理、旅游等等。让他们的特长在音乐课堂中找到展示的空间,从而有效的结合音乐与相关学科的渗透。这些特长生的利用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还能有效地创设课堂的情境和氛围。如在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我请一位有诗歌朗诵特长的学生随音乐朗诵歌曲《二泉映月》的歌词,这种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很快的进入特定的音乐欣赏氛围中,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同时,也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了其它学科的知识。

(三)特长生资源利用的其他几种常见形式

1、范唱。这是教师利用声乐特长生在课堂中展示的一种参与教学手段。通常会出现在唱歌课中。同一首歌曲,特长生的表演唱能让学生更有倾听和欣赏的兴趣,从而能较好的创设课堂的教学氛围。

2、范奏。教师充分利用器乐特长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乐曲主题的演奏、作品的范奏,也可进行歌曲的伴奏,还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为音乐课堂创设音乐情境。利用特长生的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还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范演与范跳。教师充分利用在表演和舞蹈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范演与范跳的活动。

四、实践效果与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利用音乐特长生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音乐特长生资源的利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创设了体验、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音乐特长生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困惑和思考:

1、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要不断的提高

音乐教师要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具备一门或几门音乐特长的同时,熟悉其他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并灵活运用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者,特长生也是教师身边的学习对象。教师在发现、培养特长生和利用特长生为教学资源的同时,自身素质也要不断的提高,这也是教师和特长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2、教学在利用音乐特长生资源过程中,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利用特长生资源,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转换自身的角色。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积极的组织者,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合作者,是学生谦虚的倾听者和真诚的欣赏者,还是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3、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利用其它学科的特长生资源

音乐课程与其它学科诸如:语文、历史、地理等等非艺术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适当结合音乐与其它学科进行教学不仅能合理的进行学科知识的渗透,还能让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我们的课堂上不仅仅有音乐特长生,还有其它学科的特长生,如何合理且充分的利用这些相关学科的特长生,使之成为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资源,这对音乐教师来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4、特长生和非特长生的共同舞台搭建

我们利用特长生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强化培养特长生,学生的特长培养还需要另外的途径,而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如果说我们的特长生需要展示和发展的空间,那么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更多的学习的平台。每一个学生都有竞争意识,在利用特长生的资源时,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弄巧成拙,反而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师与生,特长生与非特长生共同舞台搭建,是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利用特长生资源必需解决的课题。

【主要参考书目】

1、周家骥:《 教育科研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

3、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5、《中国音乐教育》,第3期,第3、4期。

6、《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第7、8期,2004第2、4期。

理解与宽容作文 3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小亭子东张西望,已经好久没有人站在它底下说话了。小亭子感到很孤独。

这时,一个小男孩走进了亭子。这将是我这几个月来第一次听人说话吧,小亭子兴奋地想着。可令它意想不到的是,小男孩竟然在它的腿上乱涂乱画,还把它身上的广告粗暴地扯掉了一角。小亭子痛苦地呻吟着,呜呜地哭出了声。

小男孩走后,刮来一阵刺骨的寒风,天气立刻变了脸。小亭子感觉自己的心都快要冻僵了。但这并不是真正伤它心的,真正伤它心的,是小男孩在它身上乱涂乱画……皎洁的月光下,一切显得安安静静的,唯独小亭子那断断续续的哭声传向远方,传得很远,很远……

这时,天上的雷神、雨神和电母听到小亭子的哭声,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他们十分同情小亭子,决定去帮帮它。他们说:“小亭子,我们可以帮你找来许多朋友,陪你说话,只不过办法可能会猛烈些。”“好,不管什么办法,我都愿意,只要你们不告诉人们就行,”小亭子急切地说道。于是,雷神和电母操纵出雷电、雨神操纵出猛烈的暴雨。干完这番事后,他们就满意去了回到天庭去了。而小亭子身下挤满了等车、避雨的人。人们热烈地交谈着,小亭子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可是,由于雨下得太大,许多地方都被水淹了,房子倒塌了,甚至有人因此而死亡。小亭子感到十分伤心。于是,他请求雷神、雨神和电母收回了雷电和暴雨。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小亭子依旧承受着孤独的痛苦……一年以后,雷神、雨神和电母再也忍受不了,就将此事告诉了人们。人们十分惊讶,至此才知道忽视了小亭子的存在。几天后,小亭子底子挤满了人,大家有说有笑,小亭子高兴极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最后的人们一样,学会将心比心。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些宽容与理解!

理解与宽容作文 4

铃,铃上课了。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好了,王老师也走进了教室。此时,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在下面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地写字。

这时,小雨写错了一个字,正当他向小欣借橡皮时,这一幕正巧被王老师看到了。王老师以为他们俩在搞小动作,就把他们全都叫了起来,生气地说:

你们刚才在干什么?这是课堂,不是市场,你们为什么要在下面交头结耳,搞小动作?你们刚才的行为已经干扰了课堂纪律,如果你们还要这么做的话,就请你们出去!

王老师的话,字字如针,穿透了小雨的心。小雨感到十分委屈,他刚想站起来分辩,但他想到了一句名言:争执的双方,没有一个是胜利者。小雨心想:王老师是在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下才错怪了我,如果现在我和王老师争执起来,那么王老师就永远不会知道真实的情况,永远 如果把宝贵的时间白白虚度,那就等于浪费生命。

小雨毅然决然地选择理解王老师,对王老师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他一声没吱,坐下来,开始听课。下课后,小雨向王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小雨心想:我得让王老师理解我,让王老师知道事情的真相,让自己得到清白。

小雨走到王老师的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敲了一下门,走进了办公室。小雨看见了王老师,心平气和地对王老师说:王老师,今天的事您错怪我们了,我和小欣其实没搞小动作,我只是向小欣借一下橡皮,您不应该那样说我们。但我们也有错,我应该经过您的同意,再借东西。我在这里,向您说一声‘对不起’,也希望您能还我们一个清白。

王老师听完了这句话,沉思了一会儿,温和地对小欣说:你先回去吧!

铃铃,铃,又上课了。王老师走进了教室,对大家说:方才上课时,我错怪了两名同学,我不应该说那样狠的话,在这里我向他们说一声‘对不起’,也希望他们能原谅。

教育笔记:要宽容与理解 5

当孩子犯错误、淘气、闯祸时,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在以往的工作中,教师往往从成人的角度,如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已有的经验和对幼儿的看法和态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我认为,教师要克制自身情绪,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一次,我给班上小朋友讲“讲卫生”时告诉他们:“每人有一个柜子,是专门餐巾纸和衣服的。大家要爱护它,保持整洁。”正说着,只见君君小朋友把擦过的餐巾纸全放在里面。已经提醒过多次了,还是这样。所以立刻批评了他。只见他用两手捂住耳朵,眼睛不看我,脑袋扭向一边,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样子。我一看他的表现,知道他对批评一时还接受不了。平日他好胜心强,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都强于其他孩子,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评他,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我立刻改为鼓励的口气:“君君是懂事的好孩子,会帮老师做好多事,可是忘记把擦过的餐巾纸放在什么地方。快来!老师和你收拾。要不然,别的小朋友要老告状了。他虽然没有完全转过弯来,但捂着耳朵的双手放下来并开始慢慢捡那些餐巾纸。在我不断地鼓励下,他把柜子里的餐巾纸都清除干净了。事后我与君君小朋友谈心,知道是教师鼓励的语气及肯定的态度才使他心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是从他的角度看问题,让他感到老师理解他,和他有共同语言,这样,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愿意改正。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幽默活泼的话语、敏锐信任的眼神,都会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宽容、谅解的氛围里,才会消除抵触心理,获得尊重、理解,从而接受教师的正面教育。

理解与宽容 6

理解与宽容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如果人人都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那么世界运转便失去了秩序。人要学会理解包容别人。能够理解包容别人的人,必须有一颗善良仁爱的心灵、宽广坦荡的性格、非凡不俗的气度。理解与包容闪烁着人性智慧的光芒。

有句话说:“包容了别人就等于包容了自己,包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自古以来,包容与理解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也是我们做人所提倡的一种行为准则;包容和理解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使人产生凝聚力和感染力;它是一缕阳光,化解干戈冲突,仇恨斗争。人与人交往,应在真诚与信任的基础上,做到包容与理解。包容别人的过失、理解别人的难处,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上,品味他人的处境与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也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和睦相处。

但是,为人包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常常见到一些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出言不逊,甚至大动干戈。

比如,某某同学向别人借书,当还书时,不小心弄坏了。虽然不停地道歉,但那人还是破口大骂,居然和他打了起来。随后的几天里,那人心里一直很气愤。这种对于他人的过失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是非常不可取的。又比如,有些同学在午息时,大声喧哗,影响了其他正在休息的人。这也是不理解的表现。

一个班级体,应该是全班同学团结一致的。打扫卫生时,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在课间,我们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放学时,不拥挤,不吵闹。校园里,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同学间的包容,和谐相处,应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争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构建和谐校园。

包容与理解是一种境界、一种豁达的胸怀。大千世界,人各有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的行为、言语都符合我们的意愿。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我们身边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与意见,不同的行为与语言,我们应该容忍它们。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求得更深层次的进步与发展,难道有什么不好的呢?

包容,应该是包容别人,而不是更多的自己。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以责备别人的态度来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的态度来宽恕别人,那么,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与人际交往,将会是多么的光明与灿烂。

教育笔记:对孩子,要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7

作为幼儿教师,接触过的幼儿也是千奇百怪的,有些幼儿性格很倔,有些幼儿反映迟钝,有些幼儿很调皮,有写幼儿做事很慢等等,都是很让我们头疼的,我知道对于幼儿这些现象不能一味的去批评他,而是应该换种态度去对待,我们应该对他们多理解,多包容。

前几天,小朋友吃完饭,我叫他们拿好小椅子去草坪那晒太阳,小朋友拿着小椅子都出去了,等我出去,小朋友就来我这里告状了,说:“乐乐把大班包在外面的报纸给撕掉了。”听到这,我就非常生气,开始批评他,他见我生气了就看着我,随后又低下头,我看见其他小朋友都看着,觉得在这么多人面前批评他不好,再说他本来就不知道,于是,我就和乐乐轻轻地说:“乐乐,这个是哥哥姐姐辛辛苦苦贴上去的,你能不能把它撕掉啊。”他见我没有批评他,就抬起头说:“不能。”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懂得我和他说的,但是至少他是回答我了,随后就笑嘻嘻的看着我,至少没有低头不说话,还是回应我的。虽然他做错事情了,但是一味的去批评他,他还是会去做,老师要用理解和宽容的心去感染他,让他自己感觉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直批评他,让他怕老师。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只有老师细声细语,用柔和亲切的话语才能使幼儿亲近你,和你交流,才能让幼儿知道老师是理解和包容自己的,而不是批评,让幼儿在老师的权威下承认错误,作为幼儿教师,要走进幼儿心里,而不是成为恶魔,让他们害怕你,当孩子犯错、淘气、闯祸时,请想想他们的天真可爱,想想他们帮助你做事的可爱,不要一味的责怪和批评他们,请给他们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吧。

理解与宽容作文 8

一个愉快的新学期又到来了。可开学第一天,我就与同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中午,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我放好书包,把笔和书放进抽屉里,便出去玩了。

当我跑得满头大汗回到教室时,发现笔掉在了地上,笔尖也摔成了两半,我顿时火冒三丈,生气地问坐在我旁边的彭润来:“是不是你把我的钢笔摔断的!”彭润来见我如此愤怒,颤颤微微地说:“对……对不起,是我把你铅笔摔坏的,你能原谅我吗?”“不行!既然是你把我的笔摔坏的,你就得赔!”我的大声地叫着。“可……可我不是故意的。”“哦,不是你故意的就行了啊,总之我不管,我说赔你就得赔!”最终,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是答应了。

但是从那件事以后,他变了:以前,他总是和我谈天说地,我委屈的时候也是他安慰我,可是如今,他老远看见我就马上躲开,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和我说话了……一切,都好像颠覆了一样。

9月3日这一天,我来到学校,发现彭润来正在门缝中用希望的眼光看着我。这时,我好像从他的眼光中发现了什么,对!是理解和宽容,只要你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能获得别人的宽容,这时我懂得了应该将心比心,想想他的难处,这样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叮铃铃”,上课了,彭润来坐在了位置上,我见了,伸出了一只代表友谊的手,说:“我们可以重归于好吗?”他听了,伸出了他的另一只手,说:“好,我们今后永远是朋友,永远是好兄弟,一辈子也不分开!”说完,我们高兴地笑了起来。就这样,我们和好了。

如果你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你会发现,这世界原来是多么宽广,理解原来是多么容易。

……

理解与宽容作文 9

看了几场世锦赛的男篮比赛,发现外界对刘炜的质疑和唾骂也已成为每场篮球赛后的必要!

篮球是集体,看了一些所谓的评论只会一味的责骂,打的好也骂不好还是骂,一场场的努力拼搏,为什么那些评论的人似乎总是在责怪,为什么把话说的都那么的绝对和脏!多份宽容和理解,肯定的时候肯定,站着说话不腰疼,请注意到别人的努力和进步。

无意的发现所谓的什么黑说话起来真没有素质,你可以去质问别人的失误乃至实力,可是没有任何的理由需要说到那样低俗,聪明的人不会把话说的太绝对,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如果犯错误呢,可能你身边的几个人说你几句就会不开心,请多份宽容和理解。

聪明的人和笨的人在于说话的方式方法,很多时候想不明白,质疑的是别人,丢了素质的却是自己所说的话!

特别讨厌现在的一些媒体,总是说风凉话,总是在那站着说话不腰疼似的,放大夸张很有意思吗?

特别讨厌说话没有素质的,总是很有理样,总是在那以为自己是最明白事理,无知不知所谓的样!

请尊重别人和理解宽容别人,更何况有些事不是你眼中看的那么的简单,不是当事人你怎么会知道那样的辛酸。你在努力的时候,失败也是有的,那么你需要的是责骂还是鼓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何必在那耿耿于怀,如果觉得不满,你可以选择不看或者不去关注,没有人会在会,世界这么大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也看不出,觉得鄙视别人,语言的讽刺是种快乐,那么请你努力的做好自己先!

支持了就支持,不要去怀疑和用另类的眼光看待自己不喜欢的,一盆菜很多人吃会有不同的味道,何必去强求一定要和你一样的口味,有些时候沉默也是好的,你不说话没有人当你是哑巴!

请宽容和理解别人,但是请做好自己!

宽容与理解作文 10

宽容与理解作文

妈妈给我买了一位著名作家沈石溪的书《红豺》。我有些迫不及待了,连忙打开书,如饥似渴地看起来。这本书可是得过金奖的哟!

我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一只大黑母狼把火烧云(一只豺)的两只幼豺给活活咬死了。但那只大黑母狼因此被一个遗弃的捕兽夹给夹住了。在临死前,火烧云叼来了大黑母狼的三只幼狼,在母狼面前咬死了两只幼崽……。最后,火烧云还和剩下的那只幼狼一起在严寒的冬天捕杀了冬眠的黑熊……

在我的`书柜里有几本好书,我很喜欢它们。如《狼王梦》〈五彩龙鸟〉〈狼国女王〉等等类似的书籍,但给我感触最深的还要属〈红豺〉了。

看到故事中的火烧云,让我明白了宽容与理解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了,虽然故事中的大黑母狼咬死了它的孩子,但是它却并没有残忍的把敌人的孩子都咬死,而是留一下一只幼狼。

如果我们不宽容,是很容易把矛盾激化的。有一次在下课的时候,一个同学不小心撞到了我,并向我做出了道歉,但是我却没有原谅他,而是指责了他的不小心,所以我们俩从此就很少说话了。后来想起来就觉得很尴尬。

所以,来吧,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懂得宽容与理解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