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的事迹材料【三篇】正文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的事迹材料【三篇】》

时间: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的事迹材料(通用3篇)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的事迹材料 篇1

支队XX大队消防救援站现有指战员31名,执勤车辆11台,承担辖区23万群众、5000余家社会单位保卫任务,成立至今连续多次被总队评为“先进基层单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单位,2人次荣立一等功、5人次荣立二等功、50余人次荣立三等功。截止12月20日,共接警41025起,其中火灾2702起,抢险救援16179起,社会救助22144起,出动车辆57027台次,出动人员275415人次,救出人员3423人,疏散人员5120人,抢救财产3983万元。

一、夯基础强素质,着力提升业务水平。中队以体能、技能训练为抓手,以班组、岗位训练为着力点,按照冬训、夏训以及全员岗位大练兵的科目要求,中队组织驾驶员开展车辆驾驶技术复训11人次,组织中队装备技师参加培训2人次,请汽车修理厂专业人员到中队对驾驶员培训8次,组织通讯员开展现场组网训练9次,通讯前突保障拉动训练11次,一名通讯员参加无人机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组织后勤人员参加攀枝花消防救援支队组织的厨艺比赛并取得第一名,中队全体指战员在支队组织的体能考核中合格率100%,优秀率90%,为提升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抓理论强业务,打牢作战训练基础。中队深入开展消防业务理论学习40次,重大案例研讨25次,应知应会熟悉,器材装备应用操作40次,开展六熟悉100余次,实战演练80多次,新修订数字化预案80余份,并完善和修订三册两卡,规范战训基础资料,全面提升了全体人员战训业务水平。

三、严实战谋打赢,强化攻坚作战能力。中队坚持以灭火救援实战需求为准则,以执勤备战任务为牵引,大力开展内攻和紧急避险训练200余次,强化烟热真火综合训练重视战术实战化训练。中队在今年先后圆满完成了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纸厂库房火灾扑救,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化工气体泄漏处置,攀枝花市“钒钛之都—20__”地震救援拉动演练,并取得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的'冬训体能考核暨一季度比武竞赛团体第一、二季度比武竞赛团体第一,中队7名指战员代表支队参加四川省举行的“火蓝尖兵”比武竞赛荣获团体第一,15名指战员取得各类专业证书,23名指战员入选国家级地震救援队,5人入选总队全国“火焰蓝”比武集训队。

四、重创新提战力,注重发挥科技强队效能。创新编制“车辆事故处置操”、“捕蛇操”等,设计创新器材装备“火场入口指挥箱”,中队组织对大型城市综合体、地下建筑、石油化工、大跨度大空间等场所开展实战演练及现场熟悉80余次,针对攀枝花市实际情况并结合使用经验,对2辆中队罐类消防车进行了改装,有效提升了中队战斗力。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的事迹材料 篇2

启工消防救援站始建于1965年,现有指战员33人,担负着沈阳市铁西区13.7平方公里的灭火救援和西部484平方公里的水域救援任务。

他们是一支功勋队伍、英雄队伍、铁军队伍、模范队伍,“唯旗誓夺、英勇善战、一心为民、永不褪色”是始终未变的队魂。

建队55年来,共成功扑救火灾4万余起,抢险救援6700余起,抢救遇险群众68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9亿余元,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180余项,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7次,20__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勇善战的消防铁军”荣誉称号。

改革转隶以来,被沈阳市委宣传部授予“感动沈阳”十大人物集体,先后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被评为“改革转制教育整训先进中队”,始终称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坚持政治强队

一颗红心对党忠诚、永葆本色

在启工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就是一座坚强堡垒,党员就是一面鲜艳旗帜。改革转隶以来,启工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训词精神建队育人,把践行训词精神作为建队之魂、治队之要、兴队之本。

积极创新开展研训微课堂、课后微研讨、思想微交锋、学习微语录、畅谈微感想“五微”活动,与蓝天救援队、红十字会等党组织建立“联学创新理论、联建先进组织、联带共产党员,创建一流党组织”的“三联一创”模式,形成以党建促队建的铸魂育人新格局。

恪守“两严两准”

一以贯之纪律严明、铁令如山

令严方可肃军威,命重始足整纲纪。启工消防救援站始终把队伍正规化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持之以恒地狠抓经常性管理工作,从严从实规范“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将纪律严明变为常态、形成自觉、养成习惯。

改革转隶后,从“橄榄绿”变成“火焰蓝”,启工消防救援站按照“两严两准”建队标准,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基础上,创新提出“严明章法,方方面面有遵循;严明责任,时时处处有人管;严在经常,点点滴滴有养成;严之有度,合情合理有分寸”的新管理理念,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严格落实基层队站“三个必须”要求,制定落实针对性管控措施,实现预防预警预控。

建队以来,启工消防救援站没有发生一起严重违纪、责任事故和刑事案件,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双争活动先进中队”和“训练工作先进消防救援站”,始终是全省基层建设的样板标兵。

淬炼过硬本领

一声号令赴汤蹈火、勇战善战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基因与本色始终在启工消防救援站代代相传,指战员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能打仗是靠“打铁”得来的,敢打仗是靠“研究”得来的,打胜仗是靠“洗礼”得来的。转隶之后,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历次岗位练兵坚持干部组训、从严治训、科学施训、竞赛比训、奖惩励训、督考促训、保障助训,坚决做到向科学训练要战斗力,时刻做到“练就过硬本领”。

树立岗位即是“战位”的理念,研究出“123”训练模式,并积极创新制作数字化预案和“社区一张图”预案,总结提炼新“五熟悉”工作。转隶后启工指战员在SR新城高层建筑火灾、棋盘山森林火灾、抗击“利奇马”台风等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中发挥着“尖刀奇兵”的作用。

始终心系百姓

一心一意竭诚为民、热忱服务

启工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始终牢记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褒奖作为最高荣誉,把人民需要作为最高指引。

改革转隶后,启工指战员与“年度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王雅雯建立捐资助学对子,资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20__年启工消防救援站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示范点”,郭明义亲自授旗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启工分队,为服务人民搭建更广阔平台。

传递平安中奉献社会,启工消防救援站将辖区鳏寡孤独群体作为消防宣传重点,与8个老旧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定期上门开展防火检查和宣传服务活动,新建的队史馆成为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网红打卡地”,近万人学习了消防常识。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的事迹材料 篇3

站西社区原来十几条小巷全是泥土路,晴天尘土满天,雨天泥泞难行。XX年,红山区城区进行街路改造废弃了许多旧方砖,x组织居委会全体人员和几位社区党员一起顶着炎炎烈日,到城区起旧方砖,手磨起了血泡、脚砸肿了。一想到这些方砖能为居民铺上一条整齐的小巷,x全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每天从清晨4点钟,一直干到晚上,饿了就买几个烧饼,到路边小店买瓶水就着一吃,吃完了接着干,连续3天,拉回了十几车砖,修了一条长150米,宽2。5米的小巷。第二年,社区又用同样的方式铺了一条长80米,宽7。5米的小巷。今年又铺了一条长210米,宽2。3米的方砖小巷。一位从敖汉来社区的农民残疾人,叫吴国永,他本身残疾,妻子又患了糖尿病,女儿得了白血病,可为“屋漏偏遭连阴雨”。为了方便给妻子、女儿治病,XX年举家来到了赤峰,家里一贫如洗,眼看着就吃不上饭了,全家人生活陷入困境。社区知道后及时召开党支部大会,专门研究帮助他们一家人的办法。社区通过板报向群众介绍他们一家的情况和困难,动员群众为他们捐款捐物。社区支部成员和辖区内的党员、居民、商店、个体户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到三天,社区就把收到的1500多元现金、70多件衣物及一些米、面、粮、油等送到吴国永家里,解决了他们一家的燃眉之急。为了帮助他们一家能自食其力,让输血变为自己造血,x把家里仅有的3000元钱拿出来,帮助他买了一台助力车,运送客人挣钱。现在,他每天出车回来都路过居委会,喊一声“大姐,我回来了。”其实,他年龄比x大很多。群众就信任你、依靠你,他们就会一辈子记住你。

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问题,紧接着孩子病情好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孩子渴望上学,那双渴望求助的眼神,就像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艰难的争着阳光和甘露。x的心颤抖了,如果她是我的女儿,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和他们一样渴望得到社会上的帮助呀?x作为一位母亲,一位社区党支部书记,又会有什么理由放手不管呢?她开始奔波,因为站西辖区没有学校,就到临近的八里铺小学和铁路二校联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去学校,和校领导讲述他家的情况,讲述孩子渴望上学的眼神,靠着一张磨不破的嘴,跑不断的腿,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铁路二校同意接收这个孩子,当x把他们一家三口带到校长面前时,亲眼看到瘦弱的妻子挽扶着拄着双拐的丈夫艰难的坐在沙发上,脸色苍白的女儿怯生生的看着他时,校长呈现出一付即吃惊又同情的表情,当即拍板收下了这个孩子。并减免了小学1—5年级的全部费用,还要在学校搞一次捐款活动,一家人当时就激动的哭了,说不尽的感激话,x也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她又给孩子买了新书包、文具等,孩子终于圆了上学梦。

菜窑家属院有一个居民住户叫马忠民,由于夫妻二人双双下岗,妻子患重病,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到他家走访时,看到他一家人寒冬腊月没有一件像样的御寒衣服,家里因为没有取暖用的煤,一家人蜷宿在一床被子里取暖,而被子又是用破布块缝成的。见到这种情况,x心里非常难受,就让马忠民立刻到社区居委会推3推车子煤取暖,其实社区的煤也是这一车、那一车要来的。社区几个人又凑钱买了一袋大米、一袋面;x又回家里把不穿的衣物收拾干净送给马忠民一家。他一家人被感动的失声痛哭,直作揖感谢,说等病好了一定回报社会,回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