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隔离留观室的管理制度(推荐六篇)》
医院隔离留观室的管理制度(精选6篇)
医院隔离留观室的管理制度 篇1
1.根据病情需要,必须急诊观察的病人,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2.有下例病情可选择急诊留观:
①暂不能确诊,病情又不允许返回者。
②诊断明确短期内可治愈者。
③符合入院条件病区暂无床者。
④其他需要留观者。
3.凡留观病人,应由经诊医师开具留观医嘱,核酸检测阴性,办理收住手续后,送入急诊观察室或监护室。
4.需留观的患者,医生应向值班护士交待病情、观察项目、观察要求、注意事项,按规范下达医嘱,完成病历书写。护士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治疗、护理工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准确完成护理记录。对危重患者,护士应做到"六掌握":姓名、病情、诊断、治疗及各种检查告指标和心理状态。
5.留观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由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商定陪伴人员,人数不超过2人。非陪伴人员不得在观察室内逗留。
6.留观病人应遵守本院各项有关规章制度,探视人员和陪伴人员不得在观察室内喧哗和吸烟。
7.患者离开急诊观察室或急诊监护室,应有医师的医嘱,护士根据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费用结算和健康宣教。
8.凡确诊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收入观察室,应及时与有关科室或专科医院联系住院或转院治疗。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及时报告,并尽快确诊,同时按常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登记报告工作。
医院隔离留观室的管理制度 篇2
(一)通风
1.应定时开窗通风,并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节开窗时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2.工作人员应督促隔离观察对象做好隔离房间的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为避免隔离房间同时开门、开窗导致的空气串流,应采取分时取餐、错时通风的措施。
3.应在卫生间排风管设置止回阀,防止空气通过排风管在不同房间串流。
4.隔离房间内厨房的排风、排烟管道及设备设施在集中医学观察期间应停止使用或暂时封闭。
5.隔离房间内排水管应设置存水弯、地漏水封,防止空气经排水管道在不同房间串流,不符合条件的不得作为集中隔离观察房间使用。
(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废弃物处置
1.每个房间在卫生间和生活区各放置一个垃圾桶,要求集中隔离人员在桶内均套上医疗废物包装袋,每次清理垃圾时要求将医疗废物包装袋袋口扎紧封口,置于房间门口,由工作人员统一清理。要求做到日产日清。
2.工作人员清理废弃物时,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防护用品。发现医疗废物包装袋封闭不严或有破损的,用预先配制的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喷洒于封口处或破损处,再外加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套装封口。
3.集中隔离场所所有垃圾均应当装入黄色医用垃圾处理袋内,每日定期集中回收,按医疗废物的技术要求进行收集、储运和无害化处理。工作人员收集完毕后做好个人清洁,并用含酒精速干洗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集中隔离场所贮存垃圾可根据实际贮存量,每2-3天由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三)厕所
单人隔离使用的每天消毒一次。便池及周边可用20__mg/L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24份水)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内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部位(门把手、水龙头等)为主,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四)日用物品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按房间分区专用,使用后以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
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每天消毒2次,受唾液、痰液等污染随时消毒。消毒时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五)食饮具
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六)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
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七)污水处理
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必须经过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并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观察和救治临时特殊场所卫生防护技术要求》(WS694-20__)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__),污水排放无化粪池无害化处理的场所不得设置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八)衣服、被褥等纺织品
受到污染的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在收集时应当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分钟,并保持500mg/L的有效氯含量;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医院隔离留观室的管理制度 篇3
为切实新冠疫情的发生与流行,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对隔离室实施严格管理,公司董事长为第—责任人,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二、隔离室为临时隔离有发热症状的员工专用房间,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三、隔离室在疫情未解除之前,不得临时挪作他用。
四、每天开窗通风,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五、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前必须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不得穿便服出入隔离室。
六、隔离室设施、设备与物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每日做好登记验收。
七、隔离室每天必须按规定进行消毒,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必须按有害垃圾正确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八、工作人员在下班前必须检查各项设施设备是否正常,门窗是否锁好。
九、对隔离室使用和管理情况及时登记、留档备查。
医院隔离留观室的管理制度 篇4
1.保持临时隔离室通风换气。投入使用前窗户常开,投入使用后定时开窗通风。
2.坚持定期消毒制度。由后勤安排专人对临时隔离室每日中午和晚上进行喷洒消毒。
3.临时隔离室只接待疑似病例、可疑病例以及早期症状者,其余患者及健康学生一律不得入内。
4.临时隔离观察患者,由校医使用专用登记簿进行登记。
5.接待临时隔离观察患者必须戴口罩进行诊治,诊治结束立刻洗手消毒。
6.如校医接到班主任报告、发现有异常学生时,要依据应急处置预案安排应急人员前往搀扶或用担架将异常学生立即带至临时隔离室,并告知班主任自报告起要减少其他师生与该生的接触;且该班学生不串班,不混班。
7.发现应临时隔离观察患者,立即电话报校长室,患者及陪同人员不得离开隔离室,待上级派员来校进行处置;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8.视情形,对相关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应进行隔离观察;对患者到过的地方加强消毒。
9.临时隔离观察患者在患病期间必须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隔离治愈后,须有医院证明,经校医确认同意后方可复课。
医院隔离留观室的管理制度 篇5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需急诊观察的患者,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留观时间三级医院一般不超过48小时,二级医院不超过72小时。
2、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应当根据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凡收入观察室的患者,必须下医嘱,按格式规定及时书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包括、检验、影像)及处理经过,必要时请相关专业会诊。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查房。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
4、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床患者,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必要情况书写记录。
医院隔离留观室的管理制度 篇6
1、根据病情需要,必须急诊观察的患者,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2、有下例病情可选择急诊留观:
(1)暂不能确诊,病情又不允许返回者。
(2)诊断明确短期内可治愈者。
(3)符合入院条件病区暂无床者。
(4)其确帮要留观者。
3、凡留观患者,办理急诊收住手续后,送入急诊观察室。
4、需留观的患者,医生应向值班护士交待病情、观察项目、观察要求、注意事项,按规范下达医嘱,及时完成急诊留观病历。护士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治护理工作,发现病情交化及时报告医生。
5、值班医生或护士长根据留观患者病情需要确定陪伴人员,人数不超过2人。
6、患者离开急诊观察室,应有医师的医嘱,护士根据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费用结算和健康宣教。
7、急性传染病及精神病患者不属留观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