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浅谈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论文(5篇)正文

《浅谈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论文(5篇)》

时间:

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有利于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本页是爱岗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5篇浅谈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民族文化教育的论文:《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篇1

摘 要: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平台,为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地区重要的精神动力,是其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探讨民族文化不同内容对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可为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拓展思路。

关键词:民族文化;现代职业教育;内蒙古;影响

一、民族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融入了各民族成员的智慧和情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物质产品一般指历史文物古迹、住宅建筑、饮食、服饰、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是民族文化的物质形态和外在表现;精神产品包括民族意识、民族心理、价值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制度等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和精神源头。

民族文化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本民族成员直接创造,这种文化从产生之时起就特属于该民族,带有本民族特征的深深烙印;二是将外部文化选择性地融入本民族文化体系内,形成适应本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民族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民族文化凝聚了本民族成员思想和智慧,民族文化的延续性使之不断影响民族成员的心理素质、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等。民族文化具有专属属性,某一特定民族文化专属于某一特定民族,民族与文化是一一对应的,一般来说,一个民族只有一种民族文化与之相适应。民族文化也具有发展属性,民族文化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影响民族地区的文化形态。

二、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内涵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在我国政府工作中正式使用“现代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形成中职、高职协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战略目标。现代职业教育以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及高素质劳动者,以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

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是以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现实需求为目标,通过在民族地区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在于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培养服务于民族地区的优秀人才,让受教育者掌握适用于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技能。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除了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征外,在“培养少数民族职业技术人才”这个层面又具备民族教育内涵,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都具有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功能。所以,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包含现代职业教育和民族教育双重属性。

教育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正在努力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该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资源主要由职业教育提供,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专业技术型人才对国家经济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受经济社会发展客观情况的影响,现代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影响更为巨大,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城市化进程中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有助于弘扬与发展优秀民族文化。

三、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学界对“草原文化”含义的理解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草原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1]。另有观点认为,草原文化是以活性精神元素为特点的动态文化[2]。还有观点认为,草原文化是由草原环境、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文化复合体[3]。虽然这些定义对于草原文化解读的角度和说法不统一,但共同点是都体现了游牧民族对于草原的崇拜,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民族同胞发自内心的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宗教文化以萨满教为主体。萨满文化中的神山、神水、圣湖、敖包等都具有无比神圣的地位,草原是“大命”,人是“小命”,以宗教形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萨满文化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同时要看到的是,对于自然生活的崇拜与现代化之间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矛盾,若处理不好这种矛盾关系将不利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牧区现代职业教育。

内蒙古民族文化塑造了民族同胞质朴、豪放、豁达、崇尚自由、敢于拼搏的民族性格,对于其他文化和新事物态度积极、开放,主动适应性较强,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也略有改变。众所周知,游牧民族的居住习惯是不定居,随草而迁。但是,牧区在经历了合作化、集体化、社会公社化等社会变革后,结合社会现状实施草场承包经营制。草场承包经营制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牧民从不定居的居住方式逐渐开始定居生活。这种生活形式的改变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积极意义是使得人口居住相对集中,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客观上便于进行技能教育与培训活动的开展。

民族文化也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作用影响着民族成员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了民族地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取向。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更高的“官职”,以“官职”高低� 换句话说,学生读书的目的是考取大学,继而考取研究生,“学历”成为了最终目的。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局限性也逐渐融入了民族文化中,影响了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生源数量和社会认同。   (二)民族语言文字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成果传承的重要工具,记录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经验、知识和思想,使得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中国是多民族大家庭,民族语言文字也呈现多元化。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字是体现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保障。“语言世界是人所建立的蕴含着人的全部精神创造的关于物质世界的镜像。”[4]蒙古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承载记录了特色鲜明的蒙古文化,是蒙古族人民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成立最早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较早使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地区之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对职业教育的形式也产生了影响。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教育提出特殊要求,“……一方面要使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能顺利进入现代主流社会,另一方面还要……使他们享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享有……弘扬民族文化的权利。”[5]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内蒙古自治区为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义务教育阶段专门设立了蒙古族小学和蒙古族中学。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也应尊重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现代职业教育真正作用于民族地区应当注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尤其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内蒙古农牧区,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口比例高于城镇地区,这就影响了职业教育活动语言类型的选择。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民族语言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将大大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除此之外,民族文字编写的教材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内蒙古地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民族文化产业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资源丰富。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内蒙古地区自商朝开始,就有鲜卑、回鹘、匈奴、突厥、女真等众多少数民族在此从事生产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创造了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蒙古族自治区现存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如昭君文化、红山文化、大窑文化等。各种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美术、饮食、工艺品等文化类型也独具特色。20世界90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延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阐述了21世纪文化的重要性,认为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专向文化领域。各国对文化的重视促使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使 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对丰富民族地区人民社会文化生活,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激发文化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对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也日益深化。从2013年起,自治区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5年其财政拨付款已达5亿元,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与特色项目。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门槛放开,激发了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培育了东联集团、力王、敕勒川、响沙湾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建成了包头国际会展中心、阿拉善奇石产业园、锡林浩特马都核心区等重点项目,以及包头乐园等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呼和浩特大召文化产业群落等34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地也不断注重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以草原文化为主的民族风情特色旅游,同时,在民族服装服饰、民族饮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民族文化产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活力与生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内蒙古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化需要大量的熟识民族文化、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这就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需求。另外,与民族文化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专业往往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品牌”。因此,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应当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协调。

(四)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民族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融入了少数民族同胞在漫长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各种聪明才智与生活阅历,并在一代代民族成员中传承、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和民族内部等各种问题,民族文化已经表现出逐渐消失的趋势。物质文化遗产有一部分已经遭到了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脆弱性。例如最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的生产工具、生活工具等物品的制作技艺、民族服饰、民族乐器、首饰等,目前多数是以师徒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尤其是一些没有文字和文献记载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形式只能依靠师父的讲授。这种传承方式已面临人去艺绝、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这种过于朴素、不健全的传承方式已使部分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内蒙古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治区启动“双百工程”和“内蒙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对濒危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在部分高校开设长调等大专班,设立东乌珠穆沁旗等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2013年自治区实施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草原神灯”技防工程,“草原神鹰工程”与“草原马背文物保护队”也为田野文物流动监管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遗产保护是民族地区全社会的责任与任务,职业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服饰、民族餐饮、民族工艺品等相关技艺的传承更适合在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培养。所以,文化遗产保护也可

(五)跨境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浅谈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论文(5篇)

跨境文化优势引导职业教育发展。在与蒙古国的对外贸易往来中,内蒙古民族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同的民族传统、民族语言以及相似的民族心理大大提高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亲切感,也使贸易往来开展的更为顺利。同理,这种优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对外贸易往来的频繁为边境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当地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可以提高蒙古族同胞对外贸易职业技能和培养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有职业学习需求但不熟识民族文化的人深入普及民族文化教育,将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充分结合,提高人才就业优势。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还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跨国职业院校间的联合培养,以民族文化和职业教育为契机,加速边境经济社会交往,加固边境稳定。

总之,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应当在发展变革中深刻融合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结合民族地区区位优势,探索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发展路线,培养更多服务于民族地区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飞,孟慧君。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研究进展评述[J].北方经济,2006,(2):70-71.

〔2〕孟驰北。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5.

〔3〕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06,(1):119-122.

〔4〕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1.

〔5〕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61.

〔6〕胡起望。跨境民族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49.

民俗文化论文 篇2

试谈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各有不同,但是尽管如此,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却较为一致,均体现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等诸多方面。对于民俗文化艺术价值的探讨,无疑让我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以及其背后的价值有更加充分的认知和了解。

[关键词]民俗文化 艺术价值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最原始也是最普通的长期生活作息习惯下所形成的一种惯性化的内容,其并非是官方文化或是正式意义上的风俗内容,其更加的接地气,更加符合人们生活中的各类需求,是一种民间色彩的风俗内容。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他们孕育和滋养了我们,像血液一样养育着一方人民,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内在与外在、伦理与信仰、礼仪与交流的集中反映和写照,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因此,民俗文化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其体现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等诸多方面,对于民俗文化艺术价值的探讨无疑让我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以及其背后的价值有更加充分的认知和了解。

一、艺术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本身体现的就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现的是人们的信仰价值和伦理道德,是一种区域文化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内容。民俗文化其文化价值主要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文化之本

形式不同、内容各异、种类繁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由于不同的地貌环境、生活作息和资源要素等等影响,使得他们自身的民族文化也有巨大的差异性。由此,形成了各自的民俗文化,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旧州的绣球节、台州的风筝节等等,这些都是当地民族文化之本,展现了民间发展过程中人们行为与思想的变迁,并由此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存在范式、审美追求、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

(二)现代文化之源

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成为现代文化之源。在现今全球化发展大潮之下,人们逐渐发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民族文化的根本与基础便是民俗文化,其是本土文化的根源所在,所有的现代文化变迁都离不开这一个根源,万千变化不离其中,都是由最初的民俗文化所孕育而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实际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延续的深刻规律,正如美国文化、日本文化的茁壮发展,其都离不开本土民俗文化的滋养。由此可见,现代文化的发展其必然是经由民俗文化变化与延伸而来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伦理道德观念与民俗文化碰撞而来的火花。因此,在我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重视、继承并发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素。

(三)形成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对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又与之不同。文化认同感是在人们长期生活与发展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价值的统一性。最典型的就是地方曲艺,我国南北人们之所以对于彼此的曲艺难以接受或是难以形成认同感,就在于其本身无法充分反映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我们自身的生活作息以及语言有一定差异性。文化认同本身是民俗文化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人们共同点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只有在统一的民俗文化下,才可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文化认同,同时,民俗文化最容易使聚居于一定区域的人们形成一种对于文化的认同感。

二、艺术经济价值

目前,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并受到极大重视,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出现就印证了这一点,特别是在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除了对于自然山会的开发之外,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其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相对于有形的旅游资源与经济价值而言,民俗文化其本身的内生价值以及无形价值跟高,而且具有更高的挖掘潜力。

(一)民俗文化可以产业化

民俗文化的资源效益,最先为旅游业所看重并利用,并由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旧州的绣球文化,广西整体的绣球产业在各个区域其绣球生产方式以及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可以借助于这些文化以及内容的差异性,形成区域化的生产方式,利用各自的文化优势和内容创新,从而避免了同质化的现象以及恶性竞争的状态,从而更好实现以及提升了整体产业发展。同时,在绣球文化的带动之下,旧州地区利用“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绣球产业文化公司,专门负责对于公司、协会以及农户三方的协调与生产工作,从实际效果而言,提升了区域品牌内涵以及知名度,同时整合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由此无疑能够借助于民俗文化本身的传播,让人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现代民间艺术,从而提升民间艺术的传播性。

(二)文化资源日益资本化

当一种资源能够保持并能增殖其价值的时候,便具有了资本的属性。对于现有的民俗产业发展而言,充分利用自身地域特色和传统绣球文化的差异性,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模式,由此才能够保证良好的销售利润和市场认知度。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只是一种单一的产品或是产业的发展与生产模式,在资本的计入之后,当代民俗文化本身的价值会被进一步的体现。近年来,不少地区站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挖掘和发挥民俗文化作为无形资本的经济、社会效应,整合利用文化的经济价值,使 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其不再是单一性的,而是整体性的,许多区域在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了相应的产业链,以旧州绣球民俗文化发展为例,在资本的推动下,其建立了相应的产业链:

首先,可形成第一产业链,即绣球产业一旅游一带动经济发展。绣球文化产业应该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绣球文化产业,扩大绣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可以适当地开发旧州这些丰富的文化民俗资源,开展旅游业。其次,可形成第二产业链,即绣球产业规模化一吸引劳动力一带动经济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有效吸纳各类人才投入建设中,另一方面间接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最后,可形成第三产业链,即产业链三:绣球文化一提升本地知名度一吸引投资一带动经济发展。将产品融入节日、庆典、歌圩等活动中。   三、艺术社会价值

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也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民俗文化是人们彼此之间生活与交流的潜在纽带,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国家的团结和民族的认同感都具有积极地作用与意义。

(一)形成民族性格,塑造民族精神

文化对人们的性格的影响,一是调控人们行为的基本倾向、二是规范人们的基本生活态度和基本观点。一个民族的性格本身可以直接在民俗文化中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例如东北人的好爽以及南方人的细腻,这些无一不体现在传统民俗文化中。在民俗文化的发展工,包括文字应用、曲艺、风俗习惯等等有进一步让上述民族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升华,为民族精神与民族和谐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和有益的启迪。这些曲艺以及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性格的展现,并进一步通过艺术风格的体现去实现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认知以及了解和发扬光大。

(二)形成社会规则,维持社会秩序

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一区域的民众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其本质是人们对于某一种生活方式、规则制度的认同。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而言,民俗文化就是一种潜在的规矩,其贯穿与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的同时,也是人们长期所墨守的一种人情世故。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往往可以对于我们自身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约束作用与效果,帮助我们形成区域性的核心发展,人们各自的诚信以及社会规则配合以法律规章制度,更好地保证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秩序的维护。在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对于整体文化的培养以及熏陶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让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生根发芽,从而实现文化价值的源远流长。

(三)寄托民众情感,调节民众心理

直到今天,我国部分农村依然是封闭自足的体系,人们生于彼长于彼。尽管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可以接触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不过他们的思想在长期的民俗文化影响之下,形成了一种惯性,一种对于区域以及本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无论外部的文化如何改变,他们对于乡土气息与文化的认知依然是其自身的内心慰藉。民俗文化则不同,成为寄托民众情感的载体和调节民众心理的工具,就如海外的游子最终都将落叶归根一样,民俗文化往往成为人们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如台湾海民对于妈祖的祭祀和祭拜就是一种精神寄托。希望每一次的出海都能够平安。又如人们对于观音和菩萨的跪拜也是希望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好运。因此,民俗文化背后展现的本质是人们对于内心平和以及心理调节的需求,是一种民众情感的寄托。

文化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生产、生活活动而创造的。民俗文化体现的是人们最原始也是最根源的生活方式与习性,是我们民众在生活实践中所总结出的朴素的风俗内容,是人们自我精神满足的方式。因此,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我们当代的生活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软实力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播,可以进一步去展现当代民俗艺术,让每一个普通百姓都可以就现有的艺术文化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以及认知度,全面展现我国当代悠久的文化内涵,实现整体文化价值的传播与发展。因而,在未来我们无疑更加应该不断重视民俗文化的发展,强调对于其艺术价值的开发。

民族文化教育的论文:《民族高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刍议》 篇3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支绚丽的奇葩。民族高校在办学宗旨、教育对象方面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民族高校提供了别具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民族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这一共同进程中,各少数民族各自发展的、彼此各异的民族心理、性格与思维方式,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而愈积愈厚,且同变化着的生活环境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现于各少数民族风格多样的风俗习惯、民歌俗语、民间故事传说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民族高校由于自身在办学宗旨、教育对象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性以及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具备的比较优势,决定其有责任认真保护和传承这一瑰宝,发挥其在民族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同时,也凸显民族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一、民族高校自身的独特性要求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高等教育是适应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正确处理民族教育问题而确立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在办学理念、方式、内容、功能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在总体上具有共同性和一致性。但同时,在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对象等方面同普通高校相比,又具有独特性。此种独特性要求在民族高校中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1、民族高校办学宗旨的独特性要求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民族高校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民族高校的办学宗旨必须坚持两个面向,即“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少数民族地区”。这决定了民族高校为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的具体办学方针,决定了民族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突出民族性。这一办学宗旨,客观上要求民族高校实施的教育必须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生存实际相结合,否则民族高校便失去了为之服务的客观基础。而要知晓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就必须要了解和熟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为,少数民族的社会现状正是其民族传统的历史延续。

其次,民族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而,在坚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这一总体人才目标下,民族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要热爱民族工作,热爱民族地区,故而就应了解和熟悉各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文化。因此,在民族高等教育中,除了坚持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外,必须突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们能从中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心理、性格等民族基因,从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以及思维习惯等方面真正了解和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貌。唯其如此,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真正地热爱民族工作、做好民族工作,才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服务。

最后,高等学校还承载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大使命。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使命中,民族高校“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使之又肩负有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使命。因此,民族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必须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并贯穿于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各个环节,使之得到有效传承,从而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同时,亦可凸显民族高校的办学特色。

2、民族高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民族高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各少数民族学生,即使是汉族学生,也大多来自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自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某些方面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有着一定的差异。过去,我们在民族高等教育中更多地从教育对象的共性出发,只关注到作为青年学生在年龄、心理等方面的普遍性,而忽略了其因民族传统和地区实际而存在的特殊性。而这客观上要求民族高校在强调高等教育的共性外,还应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具体的教育中采取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措施,而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便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似乎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因而,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普遍存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这可以说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主要障碍。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其一,要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少数民族的先民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异彩纷呈的优秀民族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成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文化因子,应深以为傲。现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相对落后只是全国共同全面发展的一个阶段,是过程而非结果,而且各民族地区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人力支撑,今日繁荣中国亦是全国各民族共同建设和发展的结果。由此,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真正从心理上摆脱自卑感,全身心地投入大学学习和生活,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其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存在偏重理论说教,缺乏真正契合大学生实际,启发其心智灵性的教育模式,学生们容易产生拒斥感。素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民族高校也概莫能外。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是他们成长和长期生活于中的特有氛围,其中不乏他们耳熟能详的风俗、传说、习惯等等。通过这些他们熟悉的载体,分析其中所蕴涵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其对当下的积极意义,由此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之切实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系统和行为系统,可以避免大而空的理论说教,使民族高校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民族高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及民族风俗习惯、民歌俗语、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不仅给我们身心带来别样的享受,具有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民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文学、哲学、伦理学、医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它们无不闪烁着各少数民族智慧的光辉。在此,仅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大量有价值的思想道德传统出发,探讨民族高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国主义传统,

如壮族传统文化中特别赞美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壮族众多的山水风物传说,把家乡的壮丽山河、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杰出的历史人物加以理想化和神奇化,给这些山川、人物、风情涂抹上一层神奇浪漫的色彩,既让人们充分地感受到家园的可爱,又给予人独特的审美感受,深深地传达出壮族人民对自己家园、民族的深厚感情。黎族人民在民谣中唱道:“山连山来岭连岭,田连田来心连心;古树红藤相牵挂,黎苗汉族一家亲。”藏族人民创作的《格萨尔》,是一部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大型史诗,其中,贯彻始终的是崛起奋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统一思想。除了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倾诉对祖国的深情外,当面对外敌入侵时,各少数民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与汉族人民一道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入侵的史实,更是以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爱国之志。中法战争中,由壮、汉、瑶等各族人民组成黑旗军反抗法国侵略者的斗争。19世纪中叶后,沙皇俄国向东扩展并侵略我国西北地区,当地维吾尔、哈萨克、回、蒙、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与汉族人民一道对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抗击。20世纪初,英、法等国多次觊觎西南边疆地区,也遭到景颇、傈僳、佤、布朗、傣、汉族人民的坚决抵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的内容异常丰富,集中体现为热爱民族和国家,认同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民族高校应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整理和挖掘,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

中国各少数民族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在其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反映了鲜明的道德观。

(1)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道德观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强调集体互助的传统,土家族的谚语“大石头还要小石头塞”、“要得吃。大(家)着力。”朴素地道出了个人与集体息息相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土家族民歌《一人难挑千斤担》唱道:“我来喊,只怕喊得不合板,一人难挑千斤担。我来接,我来换你歇一歇,一人难挑千斤铁。”也形象生动地唱出了团结互助的道理。再比如《明天又在别人家》《伐木歌》等都折射出土家族强调集体互助的民族传统。苗族人们也有团结互助的传统,榔规(“议榔”是古代苗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议榔”上所定的公约叫“榔规”,是大家应守的规章法度。)要求每个村社成员要爱护集体的山林、土地等财产。苗族古歌《开天辟地歌》中叙述人们造日月时说道:“你累我来接,我累你来敲。”显示了苗族人民依靠团结互助精神才完成铸造日月的任务。在少数民族浩如烟海的民歌谚语风俗传说中,以上列举的只不过沧海一粟,但从中我们可感知到各少数民族传统中传递出的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是新时期民族高校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艰苦的自然环境相抗争的过程中,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如,侗族民间禁忌捕杀动物幼仔,禁忌在野生动物繁殖期狩猎。侗族人在获取野生动植物资源时,认为贪图太多必遭惩罚,因而遵循取物不尽、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自然法则。人们在挖山折耳根、山薯时,总是自觉将连接藤蔓的一小段复埋入土,以利再生。许多侗寨里还流传着营造儿孙林的习俗。每当有人家生了孩子,长辈都要上山为孩子种几十、上百株杉树,让孩子与树木一同成长。待孩子长大成人,杉树也长大成材,称为“十八杉”或“女儿杉”。侗族人民便是以此种“前人栽树、后人享福”的朴素观念,表达出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展现了侗族人民敬畏自然,爱护环境和力图保持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理性认识。

蒙古族的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充分表达了蒙古族把自己的社会理想与追求富饶、美丽而宜人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的生态理念。草原蒙古人很早就敏感地注意到了自然之于人类的重要性,将追求优美的生态环境确立为本民族生存的首要目标,并给予深切关注,进而在本民族内部也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乃至艺术化的生存状态。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折射出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虽然有些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迷信成分,缺乏科学的认识,但是其中所蕴涵的崇尚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却符合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是对生命统一性与持续性的深刻洞见。人们只有敬爱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得以生存。这些都是民族高校加强生态伦理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3)尊老敬老的家庭伦理观

中国各少数民族一直都保持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侗族村寨长久以来一直具有“大树保村,长老保寨”的传统观念。苗族民间故事《岩林和他的母亲》反映了苗族尊重老人的家庭伦理观。土家族民歌《唱父母恩》道尽了父母养育子女付出的艰辛,抒发了父母去世后“想亲念亲不见亲”的悲苦无奈之情,“羊有跪乳之恩德,鸦有返哺之心愿”,“与其杀牛而祭奠,不如鸡羊早待承”。告诫子孙一定要牢记父母恩情,孝敬老人。《托盘里面一点红》中“新接媳妇,茶盘端起,茶叶满盆香,孝敬爹和娘”则描述了新媳妇进门第一天应给父母烧水泡茶并亲手呈给父母以示孝敬的习俗。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有以家族为中心的传统,一个村落往往就是一个家族。老人在整个家族或整个村落中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享有最高的权威。朝鲜族敬老的传统代代相承,已经渗透到该民族生产工作、社交礼仪、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这些都是民族高校实施相关教育的丰富内容。

(4)高尚纯洁的婚恋道德观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里还反映出其坚持忠贞纯洁、生死相依的婚恋道德观。土家族民歌《生要恋来死要恋》里唱道:“生要恋来死要恋,哪怕阎王来阻拦。砍断脚板筋还在,拄起棍棒又来恋。”反映了土家族男女生死相依的爱情观。《奴家爱人不爱衣》里唱道:“烂草开花一包绒,我今没嫌哥哥穷。有钱的没有穿缎子,无钱的没有穿树皮。奴家爱人不爱衣。”则透露出土家族男女追求纯真感情,不为钱财委身的纯洁爱情观。再如《要学蜡烛一条心》《各有妻子各有郎》如此等等的这些低吟浅唱中折射出的对忠诚、责任、非功利等传统婚恋道德的讴歌,在当今“快餐爱情”、“钻石爱情”等充斥的所谓“现代婚恋观”之下,无疑像一场久违又清新的雨,随风潜入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尤其对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的婚姻爱情观将起着特殊的净化作用,是民族高校加强大学生婚恋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各少数民族别具风情的习惯、风俗、心理、神话传说、民歌俚语等传统文化中都渗透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团结互助集体主义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悠久的尊老敬老家庭伦理观和高尚的婚姻恋爱道德观,丰富了民族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民族高校加 强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鲜活的素材。

三、民族高校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1、在理论教学方面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高校秉持“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高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首先应在理论教学方面加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一方面加强“民族学”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另一方面,在公共理论教学方面,除以过去开设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为中心,辅以《少数民族概论》《少数民族风情》等公共选修课程外,应根据各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强各专门少数民族发展史、民族文化史等相关理论课程教育。如中南民族大学立足中南,且在南方少数民族研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选择开设《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史》《南方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土家族历史与文化》《壮族历史与文化》等理论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介绍相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认同。同时,还应着重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于当代的积极意义,促进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研究。

2、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是以理论知识为依据,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广泛参与和体验社会现实生活,使其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和方法。民族高校应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互补性,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真正走人大学生,浸润其心灵。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可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到民族地区实地调研、举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和开展少数民族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还可选择一些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庆祝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展示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从而增进民族间的交流和理解,培养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民族文化的接纳,共同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贡献力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支绚丽的奇葩,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植根于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民族高校有责任将少数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道德追求融入与学生的对话当中,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心境,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人才。

民俗文化论文 篇4

试论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差异论

摘要:民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而民俗以空间观念划分类型可分为“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它们作为彼此分离又相联系的文化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无形的控制着人们行为,我们从社会民俗的主要功能出发,分析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的内涵,探究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以及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更多因素的出现,城乡民俗文化呈现出整合的趋势。

关键词:城市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 差异 整合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围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包永辉。金陵“首富村”探秘[N]。扬子晚报,2002-12-23A1版。

[2]陈建宪。试论民俗的功能。民俗研究[J]。1993年第2期。

民俗文化论文 篇5

谈民俗文化旅游

摘 要: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民俗旅游极为盛行,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更得到青睐。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时尚等会让旅游者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热点。

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

民俗学与旅游学都是十九世纪兴起的社会科学。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开发旅游资源,千方百计地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日益兴盛的旅游业已� 然而最近几年内,民俗旅游十分盛行,其中又数民俗文化旅游得到最多的关注与青睐。

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自然要提高精神生活的品味。出门旅游能满足人们某种物质和精神上享受,但能否吸引旅游者,就要看能不能向旅游者提供感兴趣,长见识,长知识的旅游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享受。在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项目中,更多的旅游者除了对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等感兴趣外,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时尚等更会让他们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因此,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热点。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下来的历史产物,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是人民群众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所谓的民间文化包括的方面十分广泛与丰富,比如民间歌舞、服饰、居住、节日、饮食、游戏竞技等等。民俗旅游是指我们离开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地方,去异地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的文化旅游行程。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人们往往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从而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体会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以满足自己的“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26%的访华外国游客的主要目的是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然而既然有56.7%的外国游客的的主要目标是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更吸引眼球的不是中国的名胜古迹,而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不管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并且现在已经蓬勃发展了。例如北美的“活人博物馆”,为了再现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风土人情已经以及生活习惯,建造了符合那个年代的“移民村”。里面的房屋、果园、棚圈、碉堡都仿佛把几百年前的地方又重新再现在世人眼前,供全世界游客游览欣赏,这不仅是一次人事旅途,更是精神上的旅途。

科特迪瓦利则别具一格的举办了当地的舞蹈节,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充分表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特有的山洞住宅、车马游玩、民族服饰和村落古迹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特有的风俗习惯。例如高山族的丰年祭,藏族的藏历新年、酥油灯节等等。他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然而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在节庆游乐、服饰饮食、待客礼仪、民族工艺、婚丧嫁娶、建筑形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可见,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首先,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其次,民俗文化往往充分满足了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们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还有许多特有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高山族的丰年祭,藏族的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傈僳族的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刀杆节,北京、杭州、海宁等地久负胜名的“灯会”,广州的“花会”,湖南汩罗江、广州珠江等地的端午龙舟赛渡等等,这些都是许多游客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与自己民族或者家乡的风俗活动全然不一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审美观。

最后,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始终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正是如此,让我们56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国内游客可以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活动,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民俗风情,从而充分的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而对于海外游客来说,通过体会这样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了解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3、民俗文化旅游多种开发模式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采取多种模式。

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在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们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等都属此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

原地浓缩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采取合适地段建造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均属此类,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

文学宣传式。在旅游区搜集、整理、出版配合旅游的民间文学书刊,可以更好的为发展旅游业服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增加,丰富的民间文学,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关心,它具有认识历史,了解风情,增进友谊和增长知识的作用。

可以有计划的搜集、整理、出版各地风物传说。那些与某个地方、某些山川、或著名建筑物、土特产、工艺品相关的民间故事,往往因为粘附于固定的风物上而更具有其可信性。能对旅游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北京、桂林、杭州、苏州等地都是历史古城,有很多闻名海内外的风景胜地,自古以来,一山一水、一桥一物都有优美的民间传说可以流传。如《西湖民间故事》就曾发行一百多万册,并译成英文发行。大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

还可以搜集整理旅游笑话、谚语、谜语、楹联。有很多前人在长期的旅游生活中,积累总结出来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教训,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和欣赏性的旅游生活知识。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等等旅游谚语,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作了艺术的概括和赞美。

有着导游和指导欣赏的作用。还有很多气象谚语,“山头清天气晴”,“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门;红云日落起,明日天气晴”。另外,我国各地名胜古迹都保留着大量民间喜闻乐见的楹联。云南滇池大观楼一对一百八十字的长联,绘景抒情,誉为“天下第一联”。游客在旅游中欣赏民间楹联,既助长游兴,又能增长历史文化知识。

民俗文化往往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因此民俗旅游也就显得格外丰富多彩。民俗旅游的开发虽然有一定的模式,但因其自身的特征,它的内容选择和开发都应讲究一定的原则,那就是坚持民俗的独特性,只有保持各民俗旅游的独特性,所开发的民俗资源才是可游的,其旅游发展才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