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精选17篇】正文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精选17篇】》

时间:

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关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

(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不用加结束符。在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都采用“半角标点符号+空格”形式。

(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顺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3)作者姓名:只有3位及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国人的名可用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代替,如:William E.(名) Johns(姓)在参考文献中应写为Johns W.E.;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类型及标识,见表1。

表1 传统文献的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Journal)专著(Monograph)论文集(Conferennce Prceeding)(单篇论文)学位论文(Dissertation)专利

(Patent)

类型标识JMCADP

参考文献类型标准

(Standard)报纸文章(Newspaper)报告

(Report)资料汇编(General)其它文献

类型标识SNRGZ

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类型及标识: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类型的标识,见表2。

表2 电子文献的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图书电子公告

类型标识DBCPMEB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为参考文献时不必著明其载体类型,而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表明其载体类型,见表3。这样,非纸张型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格式为:[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

[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磁盘软件(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表3 非纸张型载体的类型标识

非纸张型载体磁带磁盘光盘联机网络

载体类型标识MTDKCDOL

(5)著录格式其它说明:原本就缺少某一项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引用范围间用“,”相隔。

(6)各类引用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举例,见表4。

表4 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

序号文献类型格式及示例

1学术期刊

(共著录

8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J] 。 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1]毛峡, 丁玉宽。 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 。电子学报, 2001, 29(12A) : 1923-1927

[2]Ozgokmen T. M., Johns W. E., Peters H., et al. Turbulent Mixing in the Red Sea Outflow Plume from a High-Resoluting Nonhydrostatic Model[J]。 Jounal of Physical Oceangraphy, 2003,V33(8):1846-1869

2学术著作

(至少

著录7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序号]作者。书名[M] 。版次(首次免注)。翻译者。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 刘国钧, 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15-50

3有ISBN号的论文集

(共著录

9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序号]作者。题名[ ]。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起止-页码

[4] 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 。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1: 739-740

[5] Mao Xia, et al. Analysis of Aff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of Harmonious Feeling of Image Based on 1/f Fluctuation Theory[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Expert Systems (IEA/AIE ) [C] 。 Australia Springer Publishing House,2002:17-19

4学位论文

(共著录

6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序号]作者。题名[D] 。保存地:保存单位, 年份

[6]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1998

5专利文献(共著录

6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 发布日期

[7]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 881056078, 1983-08-12

6技术标准(共著录

6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序号]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9]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7报纸文章

(共著录

6项)① ② ③ ④ ⑤

[序号]作者。题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10] 毛 峡。情感工学解除‘舒服’之迷[N] 。光明日报, 2000-4-17(B1)

8报告

(共著录

6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 。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 年份

[7]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

9电子文献(共著录

6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 。文献网址或出处,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21]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举例 2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om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3

[1] FORTUNA C, MOHORCIC M.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ognitive networks[J]。 Computer Networks, 2009, 53(9):1354-1376.

[2] 赵季红,曲桦,陈文东等。基于反馈机制的自愈算法[J]。通信学报,2012,33(1):1-9.

[3] 林闯,单志广,任丰原等。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CRAWLEY E, NAIR R. A framework for QoS-base routing in the internet[S]。 IEFT RFC 2386, 1998.

[5] 吴斌。最经济控制研究[J]。控制理论和应用,1999,16(5): 625-629.

[6] 蔡凌,汪晋宽,王翠荣。多路径网络中流量均衡的优化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2,37(7):74-78.

[7] 刘思远。信息融合和贝叶斯网络集成的故障诊断理论方法及实验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8] 胡汇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目标毁伤等级评估[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9] 李琳。认知网络 QoS 态势的`知识表示与智能融合[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10] 杜艳明,韩冰,肖建华。基于贝叶斯模型的 IP 网拥塞链路诊断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2,32(2):347-351.

[11] AVRESKY D R.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special section on autonomic network comput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09, 58(11): 1441-1443.

[12] 冯光升,王慧强,马春光。 面向认知网络的用户 QoS 动态自配置方法[J]。 通讯学报,2010, 31(3): 133-140.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4

[I]商务部关于促进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商贸发[2010] 41号)[EB/OL]。 2010-02-11.

[2]由然,赵旭,仲兵。国外非油品业务渐趋成熟[J]。中国石油企业,2011 (07)

[3]钟成索,由然。美国非油品销售领域宽阔[J]。中国石油企业,2012 (1)。

[4]吴金林,毕港峰土编。加油站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23 s } 240.

[5]张海潮。中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石油石化,2010. ( 06 )。

[6]陈青松。非油品业务成加油站新利润点[N]。中国企业报,2011.2.2 (11)。

[7]覃志刚。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09. [8]

[8]刘冀生。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10.

[9]田景惠。加油站营销理论与实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0]田景惠。中国成品油行业 十一五 发展回顾与 十二五 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11(04)。

[11]马兴芹。构建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新机制[J]。中国石油企业,2011 (07)。

[12]任征兵。石化双雄:非油也忧[J]。中国连锁,2011 (02)。

[13]韩祥峰。北美成品油零售经营特点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11. (06)。

[14]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一汽车服务业「R]。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03 )。

[15]王旭东。便利业务[J]。中国石油企业,2008 (1)。

[ 16]董仕华。连锁便利店快速成[`期的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

[17]李秀山。加油站便利店顾客需求分析与运行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6)。

[ 18]悉早加油站媒体户外传播新蓝海[J]。市场观察,2011 (OS)。

[19]杨波。7- I 1连锁业真经[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0]朱明。我国石油加油站便利店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知识经济,2011 (O1) 。

[21]闵志民。中石油终端销售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大津人学,2004.

[22]刘宇。中石油沈}I{加油站便利店营销案例研究[DI.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I一火学,2009.

[23]彭未然。中石油S销售公司1h油品业务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石油人学,2011.

[24] 景仲林。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人学,2011.

[26]朱磊。西欧加油站便利店发展现状[J]。中国石油企业,2012 (1)。

[27]中国石油大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山东:加油站操作员[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 396-399.

[28]赵旭,周仲兵。国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渐趋成熟[J]。中国石化,201(8) 。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5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文献格式 专利中的作者写几个人名 6

专利没有作者,有两个地方可以署名,一是发明人,可以是所有参与发明的人,二是权利人,所有享有专利权的人。户外运动如果是职务发明,那么权利人一般是单位。理论上,申请人(将来的权利人)和发明人的姓名数量是不限制的。而且,二者前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后者必须是个人。个人。专利文件发明人和申请人可以是多个人,没有限制。

参考文献中引用专利的格式下面那个对? 第一种 作者。 专利文。

都可以,但一般国标推荐使用第二种,如下例子:Fuller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ing computer aided design databases with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database: U.S. Patent 5,796,986[P]。 1998-8-18.如有疑问请追问,如满意回答,还望采纳。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7

1、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着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可以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可以起到情报检索与文献计量研究作用;可以节省论文篇幅。

引用文献必须是亲自阅读过的近期(5年内)文献,文内引用处右上角出现的次序编号必须与文末参考文献编号相一致,书写时内容要准确、全面,尤其是外文文献[作者的姓在前(不缩写),名在后(要缩写)].避免由于文献的书写错误造成他人检索困难,甚至无法检索,严重影响自身撰文的可信度,削弱文献的学术价值。

2、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请选您亲自阅读过的最近5年以内发表的文献(经典文献除外),序号请按正文中引用先后排序,并与原文仔细核对、在原文以相同序号标注。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如果参阅的是期刊其书写格式为(除了虚线部分其他包括标点符号都按以下格式书写,不能缺少)。

[序号]作者名(三位以内者全部列出,超过三位作者的只列前三位,中文后加“等”,英文加“et al”;尤其英文文献要求名在前,姓在后,如“Morris PJ,Bradley JA”等)。 文题[J]. 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os格式),年份,卷(期):起页-止页。

2.参阅图书。

[序号]作者(主编姓名)。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年份: 起页-止页。

3.析出文献。

[序号]章节作者。 章节文题。 见: 作者(主编姓名)。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年份:起页-止页。

4.参阅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1]HOPKINSON A.UNIMARC and metadata:Dublin Core[EB/OL].[1999-12-08].-161e.htm.

另外,尚未正式刊登的文稿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应用。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8

参考文献标准著录格式

1.期刊类[J]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等。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2.专著类[M]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起止页码可省略)

【举例】

[1]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2]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Literature.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N]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 光明日报,1998-12-27(3).

[2]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from China.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C]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5.学位论文[D]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

6.研究报告[R]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专利[P]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举例】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

8.标准[S]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举例】

[1]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3179—1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9.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

[1]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2013-12-20.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或[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1998–08–16)[2013-11-15].http://www.c

980810-2.html.

[2]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标准的修订基于以下原则

1)一致性原则: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项目的必备性、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等方面尽可能与ISO690一致。

2)协调性原则:新标准采用的标识符号、文献类型及载体标识符、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法、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法等,均借鉴了相关标准的规范,尽可能与其协调一致。

3)科学性原则:ISO690未规定参考文献或引文的著录格式,它所列举的众多示例也未对著录格式和标志符号使用做出规定。

4)实用性原则:新标准对各类信息资源更新或增补了一些示例:电子资源(电子图书、电子学位论文、电子期刊)的示例,附视频的电子期刊、载有DOI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示例以及韩、日、俄文的示例。

5)灵活性原则:新标准采用“应”“不应”、“宜”“不宜”、“可”“不必”等词表述的条款,要求型条款是应当遵守的,而推荐型条款尤其是陈述型条款,为使用者著录参考文献有了灵活选择的空间。

新标准适用范围

使用者:著者和编辑

范围:无论科学技术论著、社会科学论著、印刷版、电子版,凡涉及参考文献著录的,均应执行。

时间: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

新标准中的主要修改

题名由《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改为《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将“文后参考文献”和“电子文献”分别更名为“参考文献”和“电子资源”。

1 关于“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并列题名”,增补了2个重要术语:“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

阅读型参考文献(readingreference):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

引文参考文献(citedreference):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这里所说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内部信息资源,以及包含电子公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在内的各种类型资源。

根据ISO690修改了“文后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电子文献”的定义和英译名。

参考文献(reference):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准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

连续出版物(serial):通常载有年卷期号或年月日顺序号,并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发行的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

2 著录项目的设置

新增加了“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这一必备的著录项目。

DOI的著录方法为:当获取和访问路径中不含DOI时,可依原文如实著录DOI,其前置符为“.”;否则,可忽略DOI。

3 著录项目的必备性

1)将“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改为“文献类型标识(任选)”。

2)将“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改为“引用日期(任选)”,这表明,凡属于电子资源,“引用日期”是不应省略的必备著录项目。

4 著录项目的修改

1)增加了姓的字母全大写的要求,与ISO690一致。将“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修改为“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

2)汉语拼音人名的著录,将“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改为“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姓全大写,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与欧美著者一样,缩写字母后的“.”省略。

3)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增加了“阅读型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文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引文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引用信息所在页”。期刊中析出文献的页码,跟年、卷、期号一样都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规则,同样适用于论文集、会议录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

4)专著页码的著录,增补了“引自序言或扉页题词的页码,可按实际情况著录”的条款。

5)新增加了“根据电子资源在互联网中的实际情况,著录其获取和访问路径”的著录规则。“获取和访问路径”是有则必备的著录项目,其前置符为“.”。

5 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用文字

新标准在继承“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信息资源本身的语种著录”后,新增加了采用双语著录的规则:“必要时,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

6 增加了4个文献类型标识

1)档案,A: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如人事档案、科技档案、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等。

2)舆图,CM:世界、国家、区域地图。

3)数据集,DS:一种由数据所组成的集合,又称为资料集、数据集合或资料集合。

4)其他,Z:凡是归不进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放到“Z”中。

7 增加了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的方法

考虑到部分书刊采用脚注方式著录参考文献,新标准增加了一个新的规则:“如果顺序编码制用脚注方式时,序号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时,应重复著录参考文献,但参考文献表中的著录项目可简化文献序号及引文页码”。

8 其他修改

1)“其他题名信息”条款修改为:“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专利号,报告号,标准号等”。

2)《xxxx学报(xxxx版)》中的“xxxx版”不再作为“其他题名信息”著录,因为“xxxx版”是刊名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确著录:[5]白晶晶,李培森,张余辉,等。离散时间单生过程的判别准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3):227.

错误著录:[5]白晶晶,李培森,张余辉,等。离散时间单生过程的判别准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3):227.

3)参考文献表中不必著录主要责任者的“国别”“朝代”等。

4)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参考文献时,“出版年”前的标识符号由“.”改为“,”。

5)专利文献的'题名项中删去了著录要素专利国别,著录格式改为: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DOI.

新标准要点提示

1 引文参考文献应标注“引文页码”

从专著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时,标注析出文献的起讫页或起始页。“页码”前的标识符号统一采用“:”

2 正确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1)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

2)引用以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

3)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

3 正确使用标识符号

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 ]” “/”“-”)。这些符号多数移植于标点符号,但其功能和用法与标点符号不同,它是一种前置符,置于一个著录项目或要素之前,使这些项目、要素个别化,而标点符号是后置符。

1)正文和文献表中的序号应使用“[ ]”括起(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圈码),使用“()”“( )”以及不加“[ ]”等都是不规范的。

2)正文中连续序号和文献表中连续页码间用短横线连接。这短横线可使用半字线,也可使用英文连字符,只要全书或全刊统一即可,不应使用“~”,也不用“——”。

3)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可用“.”号。结尾处无标识符号是符号前置规则决定的。“可用‘.’号”则是照顾到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时对电子文献切分的需要。在著录实践中结尾不加或加“.”都是规范的。

4)论文集、会议录等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标识符号用“//”。采用符号“//”替代以往的“.见:”或“.In:”以及人们惯用的“转引自:”“参见:”,具有简明性、通用性等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书刊采用。

4 规范责任者项的著录

1)在文献表中,“个人著录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

2)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如“,et al.”。

3)无责任者或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的,“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或“Anon”。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的,可省略“主要责任者”项,直接著录题名。

4)机关团体作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时,其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上下级间用“.”分隔,用汉字书写的名称除外。

5)主要责任者不著录责任,如“著”“主编”等。其他责任者则要标注“责任”,如“译”等。

6)责任者除在文献表中统一采用“姓前名后”格式著录外,在正文中仍应尊重责任者原有的姓名书写规则。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9

[1] 赵启飞。基于WCDMA无线网络的优化研究与实践[D]。 云南: 云南大学图书馆,2010:3.

[2] 中兴公司。 2G/3G互操作优化指导书[M /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16-21

[3]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2/3G互操作分场景参数设置指导书[M/CD]。 北京: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2009

[4] 刘业辉。WCDMA网络测试与优化教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9

[5] 姜波。WCDMA关键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20-324.

[6] 中兴学院。WCDMA RNS培训教材第三册[M /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

[7] 窦中兆、雷湘。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5-120

[8] 王晓龙。WCDMA网络专题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6

[9] 张长刚。WCDMA HSDP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与实践[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6-119

[10] 邬鹏。呼和浩特联通异系统互操作优化[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2011:7-12.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0

一、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大多在文后会列有参考文献(注意一般不宜写成参考书目或参考资料,因为后两者会有过窄或过宽之嫌),但在实际撰写时却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列文献过多,如有些教师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老师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

二、参考文献的作用

参考文献的作用主要有: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

3、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

4、向读者推荐一批经过精选的文献。参考文献能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帮助其查阅原始文献,进一步研读作者引用的内容,以求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自己的需求。

5、节约论文篇幅。在科研论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观点来佐证自己将要展开的论点等,如果把所涉及的内容全都写下来,有时候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繁琐、重点不明。正确列出了所引的参考文献,论文中所需表述的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号码即可解决。

三、常见文献的类型及标识

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comjdrs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

四、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期刊著录格式 11

[顺序号]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出版物名称,其它题名信息,年,卷(期):起始一终止页码。

[4]蒋超,张沛,张永军,等。基于SRLG不相关的共享通路保护算法[fJl.光通信技术,2007,31(7):4-6.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12

[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日}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4]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 ,18(2) ; 4[2000-01-18]。

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3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C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D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书写标准格式]相关文章:

1.2017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要求

2.论文中参考文献书写

3.参考文献书写格式标准

4.2017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5.参考文献网页标准格式

6.SCI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要求

7.外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8.2017英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9.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最新

10.参考文献著作的基本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4

一、著作类

1、郑永流(译):《法律思维导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张斌峰著:《法律逻辑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李静著:《法律思维训练与法律文书写作——推理、结构与修辞》,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4、杨力著:《法律思维与法学经典阅读——以哈特〈法律的概念〉为样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范春莹著:《法律思维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缪四平著:《法律逻辑——关于法律逻辑理论与应用分析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关老健著:《法律逻辑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郑智航著:《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9、陈瑞华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黄伟力著:《法律逻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2、穆晓军著:《经理人必备的法律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焦宝乾著:《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赵利、黄金华著:《法律逻辑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龙卫球著:《法学的日常思维》,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大松主编:《法律逻辑学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二、期刊论文类

1、鲁丽丽:《形式与非形式逻辑——论法律逻辑之定位》,《现代物业》2013年第5期。

2、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杨娟:《法律思维研究综述——从语言的角度》,《经济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晋鹏:《从法律推理到法律论证——法律逻辑内涵的逐渐丰富》,《经济师》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张建:《法律思维内涵与特征再思考》,《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论法律思维》,《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孙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张斌:《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宪法案例教学》,《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开银:《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契合点——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与改良》,《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论中国传统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沧桑》2011年第2期。

11、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项庭庭:《浅议法律思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3、马玉波:《法律逻辑的思维模式选择——谈谈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维路径之辨——以规范结构为基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对法律思维研究的整理与思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双:《法律逻辑与大众逻辑之博弈》,2009年第2期。

18、徐楠:《浅议法律逻辑研究的转向》,《沧桑》2009年第1期。

19、聂小明:《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内在观察》,《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0、杨建军:《逻辑思维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1、孙光宁:《法律思维模式及其选择》,《长白学报》2008年第2期。

22、张瑞峰、巴尔:《论法律思维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纵横》2008年第1期。

三、学位论文类

1、卞叶:《论法律类型及其类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

2、黄笑君:《论法官的法律思维》,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12年。

3、郎盛科:《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规则与道德评价对法律推理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张林波:《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王建荣:《论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胡媛:《试论中国法律逻辑及其发展方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杨冠祥:《法律逻辑研究的新视角》,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王萍:《论法律思维的概念》,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与实质法律推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0年。

12、蔡勇:《论法律推理中的实质推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3、邢杰:《从法官裁判视角看法律推理》,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逻辑的生命源》,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8年。

15、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16、罗冰:《民法教学中法律思维的培养》,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介绍 15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 16

1.期刊类[J]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等。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2.专著类[M]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起止页码可省略)

【举例】

[1]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2]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Literature.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N]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 光明日报,1998-12-27(3).

[2]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from China.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C]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5.学位论文[D]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

6.研究报告[R]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专利[P]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举例】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19 89-07-26.

8.标准[S]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举例】

[1]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3179—1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9.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

[1]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2013-12-20.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或[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1998–08–16)[2013-11-15].http://www.c

980810-2.html.

[2]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标准的修订基于以下原则

1)一致性原则: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项目的必备性、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等方面尽可能与ISO690一致。

2)协调性原则:新标准采用的标识符号、文献类型及载体标识符、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法、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法等,均借鉴了相关标准的规范,尽可能与其协调一致。

3)科学性原则:ISO690未规定参考文献或引文的著录格式,它所列举的众多示例也未对著录格式和标志符号使用做出规定。

4)实用性原则:新标准对各类信息资源更新或增补了一些示例:电子资源(电子图书、电子学位论文、电子期刊)的示例,附视频的电子期刊、载有DOI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示例以及韩、日、俄文的示例。

5)灵活性原则:新标准采用“应”“不应”、“宜”“不宜”、“可”“不必”等词表述的条款,要求型条款是应当遵守的,而推荐型条款尤其是陈述型条款,为使用者著录参考文献有了灵活选择的空间。

新标准适用范围

使用者:著者和编辑

范围:无论科学技术论著、社会科学论著、印刷版、电子版,凡涉及参考文献著录的,均应执行。

时间: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

新标准中的主要修改

题名由《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改为《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将“文后参考文献”和“电子文献”分别更名为“参考文献”和“电子资源”。

1 关于“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并列题名”,增补了2个重要术语:“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

阅读型参考文献(readingreference):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

引文参考文献(citedreference):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这里所说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内部信息资源,以及包含电子公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在内的各种类型资源。

根据ISO690修改了“文后参考文献”“主要责任者”“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电子文献”的定义和英译名。

参考文献(reference):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准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

连续出版物(serial):通常载有年卷期号或年月日顺序号,并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发行的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

2 著录项目的设置

新增加了“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这一必备的著录项目。

DOI的著录方法为:当获取和访问路径中不含DOI时,可依原文如实著录DOI,其前置符为“.”;否则,可忽略DOI。

3 著录项目的必备性

1)将“文献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改为“文献类型标识(任选)”。

2)将“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改为“引用日期(任选)”,这表明,凡属于电子资源,“引用日期”是不应省略的必备著录项目。

4 著录项目的修改

1)增加了姓的字母全大写的要求,与ISO690一致。将“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修改为“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

2)汉语拼音人名的著录,将“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改为“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姓全大写,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与欧美著者一样,缩写字母后的“.”省略。

3)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增加了“阅读型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文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引文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引用信息所在页”。期刊中析出文献的页码,跟年、卷、期号一样都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期刊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规则,同样适用于论文集、会议录中析出文献页码的著录。

4)专著页码的著录,增补了“引自序言或扉页题词的页码,可按实际情况著录”的条款。

5)新增加了“根据电子资源在互联网中的实际情况,著录其获取和访问路径”的著录规则。“获取和访问路径”是有则必备的著录项目,其前置符为“.”。

5 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用文字

新标准在继承“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信息资源本身的语种著录”后,新增加了采用双语著录的规则:“必要时,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

6 增加了4个文献类型标识

1)档案,A: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如人事档案、科技档案、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等。

2)舆图,CM:世界、国家、区域地图。

3)数据集,DS:一种由数据所组成的集合,又称为资料集、数据集合或资料集合。

4)其他,Z:凡是归不进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放到“Z”中。

7 增加了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的方法

考虑到部分书刊采用脚注方式著录参考文献,新标准增加了一个新的规则:“如果顺序编码制用脚注方式时,序号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用计算机自动编序号时,应重复著录参考文献,但参考文献表中的著录项目可简化文献序号及引文页码”。

8 其他修改

1)“其他题名信息”条款修改为:“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专利号,报告号,标准号等”。

2)《xxxx学报(xxxx版)》中的`“xxxx版”不再作为“其他题名信息”著录,因为“xxxx版”是刊名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确著录:[5]白晶晶,李培森,张余辉,等。离散时间单生过程的判别准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3):227.

错误著录:[5]白晶晶,李培森,张余辉,等。离散时间单生过程的判别准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3):227.

3)参考文献表中不必著录主要责任者的“国别”“朝代”等。

4)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参考文献时,“出版年”前的标识符号由“.”改为“,”。

5)专利文献的题名项中删去了著录要素专利国别,著录格式改为: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DOI.

新标准要点提示

1 引文参考文献应标注“引文页码”

从专著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时,标注析出文献的起讫页或起始页。“页码”前的标识符号统一采用“:”

2 正确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1)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

2)引用以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

3)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

3 正确使用标识符号

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 ]” “/”“-”)。这些符号多数移植于标点符号,但其功能和用法与标点符号不同,它是一种前置符,置于一个著录项目或要素之前,使这些项目、要素个别化,而标点符号是后置符。

1)正文和文献表中的序号应使用“[ ]”括起(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圈码),使用“()”“( )”以及不加“[ ]”等都是不规范的。

2)正文中连续序号和文献表中连续页码间用短横线连接。这短横线可使用半字线,也可使用英文连字符,只要全书或全刊统一即可,不应使用“~”,也不用“——”。

3)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可用“.”号。结尾处无标识符号是符号前置规则决定的。“可用‘.’号”则是照顾到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时对电子文献切分的需要。在著录实践中结尾不加或加“.”都是规范的。

4)论文集、会议录等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标识符号用“//”。采用符号“//”替代以往的“.见:”或“.In:”以及人们惯用的“转引自:”“参见:”,具有简明性、通用性等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书刊采用。

4 规范责任者项的著录

1)在文献表中,“个人著录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名可缩写为首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

2)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如“,et al.”。

3)无责任者或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的,“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或“Anon”。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的,可省略“主要责任者”项,直接著录题名。

4)机关团体作为文献的主要责任者时,其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上下级间用“.”分隔,用汉字书写的名称除外。

5)主要责任者不著录责任,如“著”“主编”等。其他责任者则要标注“责任”,如“译”等。

6)责任者除在文献表中统一采用“姓前名后”格式著录外,在正文中仍应尊重责任者原有的姓名书写规则。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17

文献类型不同,符号不同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 [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详细国家标准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实践内容及活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