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最新17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接触到措施的地方越来越多,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有效的呢?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1
观察时间:
第14周
幼儿姓名:
许xx
幼儿性别:
女
幼儿年龄:
5岁
行为过程:
计xx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可是每当教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在一次手工活动,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措施:
1、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幼儿年龄小,很难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受。为了帮忙她克服认错的不良行为。我利用她喜欢帮忙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的这一优点,创设教育情境。当她发东西时,我特意请一名幼儿说自己没有收到。而她来告状时,我什么都没说。当她第二次发东西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到第三次时,计xx心急如焚地来告诉我:教师,那洋怎样会这样明明是她不对,她却始终不承认,还说是别人不对。我的`精心安排在计xx的身上有了强烈的反应。本来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可是却是不到别人的认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计xx心理觉得很难过。我抓住她此时的心理感受与她耐心地交流,告诉她:以前你不也是这样吗你做错了事,从来都不愿承认,还捡到别人身上。你想想看,别人会难受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经过这各方式,让计xx换位思考,体验到撒谎时别人的心理感觉。这样,她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也渐渐得以改正。
2、家园互补,共同纠错。
我在离园时与她的父母交换了意见,让她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景,并请她们配合教师,在家也对孩子严格一点,犯了错必须要指出来。经过批评加讲道理,让她明白,并不是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但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就是好孩子。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2
我相信只要家园继续努力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义威会改掉吸吮手指的习惯。
幼儿情况概述:
郑义威是我班一位5岁的小男孩,聪明好学。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就有一个坏习惯——爱吸吮手指。在午睡、上课、游戏时都会发现义威将食指放入嘴里吸吮。当小朋友午睡起来时,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老师,义威睡觉又吃手了!”这时,他有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的。它自己要跑到我的嘴里。”有时候,看见他在吃手,我提醒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一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
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电访及平时来离园的接待时间,与义威父母的交流中,了解到义威在断奶后就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当时未能引起义威父母的重视,到义威大点时,就不会吸吮手指了,结果义威却一直没能将这个不良习惯改掉。当他们认识到其吸吮手指的危害时,又以儿子年纪小,不忍心用强制的手段制止他,结果就错过了纠正不良习惯的黄金时期。义威的父母的文化水平较高,十分重视对义威的教育,但如何才能改掉义威吸吮手指的习惯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曾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不大。
教育策略:
一、从心理上下手,了解吸吮手指的坏处,建立改掉吸吮手指的信心。
吸吮是经常反复吸吮口唇、手指、脚趾、被子等行为,长时间吸吮手指或脚趾,会因局部刺激而使手指或脚趾变大、变粗,影响美观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另外,吸吮手指很容易造成寄生虫感染,还会使上下牙槽咬合不良。而这个吸吮行为经过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如果用强制的方法,会使义威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不能用强制的方法,只能用引导、鼓励的方法,使他自己认识到吸吮手指的坏处,让他建立改掉吸吮手指的信心。于是我将吸吮手指会产生的后果用故事《贝贝的手指》讲给他听,让他自己去故事里寻找为什么贝贝的手指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当义威从故事找到答案后,很紧张的问我:“老师,我会不会变成跟贝贝一样呢?”我笑着问他:“只要你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心改掉吸吮手指的习惯,我相信你绝对不会变得和贝贝一样的。”义威听了很高兴地说:“老师我要改掉坏毛病。”那天早上他都没有吸吮手指。
二、用各种方法转移注意力,加强监督帮助他培养良好的习惯。
义威吸吮手指的习惯不是一两天能改掉,所以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而且他已成习惯,要改不太容易。在初期,我努力让他将吸吮手指的次数减少,从每天三四次到一两次。有时他吸吮手指是无意识的,这就要我们老师的监督,在他睡着后,要监督他,不让他将手指放入嘴中吸吮,有时他会控制不住,于是我马上分散他的注意力,提供串珠、拼图、剪贴等精细的手工活动,鼓励他控制吸吮吸吮手指,集中精神完成任务,逐步让他忘记要吸吮手指。实在控制不住时,我就会和他一起讲笑话,让他忘记吸吮手指的念头。
三、支持、鼓励他改掉不良习惯
因为全班幼儿都很喜欢义威,也知道他有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有时难免会遭到小朋友的讥笑。有一次,当义威想和陈瑾一起游戏时,陈瑾拒绝了他,还说:“我才不跟你玩,你会吸吮手指。”义威听了很难过。这时,我就安慰他:“其实每个人都有不良的习惯,只要我们改了,别人还会喜欢你的。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义威,但是他们不喜欢吃手的小朋友,只要你改了坏毛病,小朋友还会和你一起玩的。”后来,我还特意给班上的幼儿讲了吸吮手指的危害,发动全班幼儿一起支持、帮助义威改了坏习惯。
四、家园一致,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我们在家访中知道,义威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十分重视对义威的教育。所以,我们就积极地与义威的父母探讨教育的方法,努力尝试各种教育方法,并让他们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方法,主动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逐步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改变了以往那种“告状”式的做法,首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同时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这样家长很乐意支持我们的工作。
成效与启示:
通过半年的家园配合,义威吸吮手指的现象减少了,小朋友不在讥笑他,能自信、大胆的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了,虽然吸吮手指的现象还存在,不过,吸吮手指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我相信只要家园继续努力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义威会改掉吸吮手指的习惯。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3
观看实录:
在我布置的“花园”中摆放着幼儿们的作品“小蜜蜂和小花”。在今日的晨间活动“学说话”环节时,几个早来园的孩子不约而同来到了”花园”旁把话题都集中在了合作的作品上,“看,我的作品在那呢”,”那是我和婕婕合作做的一对好伙伴,多美啊!”……小伙伴们谈论开了。在一旁的伟福最终忍不住了,低着头轻声地说道:“我的作品是和苏铭镭一起完成的,我做了小蜜蜂,他请了小花。”眼睛没有凝视幼儿,当说完时羞怯地笑了,小脸上泛起了一层层的红晕……
分析措施:
胆小的幼儿羞于表现自己,不善表达。所以他在班级中很多的时候都是一个小小倾听者和观望者,除非是他所感爱好的事。上次在学习活动中和好伙伴合作的`体验和作品成功完成的乐趣是他前所未有的,所以他也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共享他的欢快,这份喜悦是抑制不住的,虽然在与同伴共享这种欢快时他还有些大方。
伟福其实是个满聪慧的孩子,他的胆小内向是源于自信念的不足。在上次引导他参与的活动,完成了小蜜蜂的塑造,让他观察了自己的力气,获得了成功的欢快,从而促使他英勇地与同伴共享。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完成一些力所能及地事,通过成功的体验让胆小内向的幼儿建立自信,与幼儿大胆交往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4
观看实录:
柯伟福旁边的赵志鹏是个活泼外向的孩子,由于他的能言善道所以很多孩子都很崇拜他,伟福也不例外,加上他们两家也住的很近,所以是比较要好的孩子。今日在离园前的格外钟,我邀请英勇的孩子和同样大胆的好伴侣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小伴侣们纷纷要求上来。志鹏牵着伟福的手上来了,伟福有些羞怯,但还是很大方地并肩来到了孩子们的面前。两人交头接耳地商量了一会后说道:“我们为大家唱一首歌《小蜜蜂和蒲公英》”,“小小蒲公英……”虽然是志鹏的声音盖过了伟福的,但我依稀还是听到了福福的并不响彻的歌声。两个人一起唱了,两个孩子唱得很快活,我和其余孩子们也给了他们吵闹的掌声,伟福显得很感动。
分析措施:
今日是伟福主动英勇的在小伴侣面前表现的一次。他在好伴侣的陪伴下变得英勇和主动了,也变的。爱表现了。爱仿照是孩子的一大特点,让性格胆小内向的孩子经常和胆大英勇的小伙伴在一起,跟著做出一些平常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渐渐地可以得到熬炼,由于榜样的力气是无穷的。
二期课改的理念告知我们:幼儿园的训练不再是单向的传输式,不仅仅是老师对幼儿的影响,还包括幼儿对老师的影响和同伴间的相互影响,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帮幼儿建立自信的方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5
情况分析:
齐齐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平时他是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他的家人都知道他是个调皮的孩子。在家不听话时,妈妈也会打她,就是爷爷奶奶比较腻宠,对孙子比较放任,过多的溺爱和纵容致使他养成了任性、蛮横的性格,在幼儿园玩游戏时经常出现故意捣乱、搞破坏的行为,致使游戏出现无序、混乱的情况,老师为之头疼,小伙伴们也敬而远之。在与家长联系时,齐齐妈妈的反应就是“回家打一顿”,打完之后又不闻不问,孩子故态复萌。这种“不犯错就放任,一犯错就揍人”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出现了行为反复且变本加厉的情况。
观察一:
手工游戏中,孩子们都在忙着用瓶盖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齐齐手上拿着一个瓶盖,并没有制作小动物,而是把瓶盖当做小汽车在桌子上玩。这时,同桌的小朋友做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受到周围小伙伴的啧啧称赞。他们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谁知齐齐跑过来,“哗”地一声把他们的作品扔到地上。乐乐一下急了,冲着齐齐大叫:“你干什么?你干嘛把我们的小动物扔掉?”说着就抓住了齐齐的衣襟,两人差点打起来。老师介入,问齐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齐齐嘴巴一撇:“不知道!”说完就跑掉了。
分析及措施:
后来在老师的批评教育下,齐齐虽然承认了错误,并道了歉,但态度极其敷衍和不耐烦。看来,简单的说教没有对齐齐达到触动的效果。经过度析,我们认为,齐齐自己没有能够完成作品,便对他人的成果产生了嫉妒心理,做出破坏的行为。根据中班孩子已有初步续编故事的经验,我便以齐齐的行为为蓝本,让孩子续编这样一个故事结尾:“小狐狸奇奇总是将其他动物好不容易搭好的窝弄坏掉,大家都很气愤……”孩子们编出了很多的结尾:所有的人都不跟小狐狸玩,小狐狸气死了;警察把小狐狸关起来,小狐狸再也出不来了;动物们邀请了大象伯伯,大象伯伯用长鼻子把小狐狸卷起来扔到河里淹死了;小鹿把小狐狸带到一口井旁,小狐狸以为井里还有一只狐狸,掉到井里淹死了。同伴们义愤填膺的情绪和假想的严重后果把齐齐给吓住了。当我问齐齐:“你愿意做这只小狐狸吗?”齐齐飞快地摇摇头。在对齐齐的教育中,“后果假想法”使齐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不能再任意破坏别人的游戏。
观察二:
手工游戏中,齐齐先用剪刀剪了剪东西,又用颜料玩。因为速度较快,手一滑,将心蕊的小制作弄脏了。心蕊一下子哭了出来,齐齐着急地辩解:“我不是故意的,我是不小心的。”说完就如无其事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了。
分析及措施:
这次的事件,齐齐确实不是故意而为,但他在弄脏了别人的作品时没有即时道歉,而是用辩解逃脱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他的潜意识里,不小心的,就不是犯错误,所以不需要道歉和承担责任。怎样才能让他体会到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呢?我来到齐齐身旁,对他说:“齐齐,我们一起一次做一个小猫咪,好吗?”齐齐点点头。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完成了。齐齐开心地又笑又蹦。我喊心蕊来看,貌似不经意时,让心蕊把小猫咪上的瓶盖弄掉了好多。这下,齐齐傻眼了,只见他气急之下,双眼冒火,就要打人。心蕊连忙叫起来:“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再说,你刚才还把我的东西弄脏了呢!”无言以对的齐齐委屈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说:“把别人辛辛苦苦做的东西弄坏,真不应该。”“情感体验法”使齐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序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让他从主观上不愿意破坏别人的游戏。
观察三:
媛媛和涵涵在用瓶盖做小青蛙,齐齐在一旁观看。谁知不一会儿,齐齐却伸手将拍好的瓶盖弄乱,甚至还拿走了媛媛的瓶盖。媛媛大叫起来,“你干什么?快还给我!”涵涵也追着他不放。老师问起原因,齐齐说:“媛媛做的时候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分析及措施:
齐齐这次的“搞破坏”其实是对媛媛不遵守规则的不满,说明他有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的意识。 在游戏评价时,我请齐齐将他的发现在集体前讲述出来,表扬他懂得规则,告诉他能够提醒但是不能够动手。鉴于他现在的表现,请他做“小老师”,将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和已完成的“好作品”找出来,并发放小贴花。齐齐拿着贴花纸,努力寻找着自己的目标。他小心翼翼在班上绕来绕去,努力不碰到别人的作品。孩子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自己也充满了骄傲,并极力控制着自己的行为。“委以重任法”强化了齐齐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让他体验到遵守秩序以及受到同伴欢迎的美好感受。
观察四:
齐齐和聪聪在合作拼飞机,两人分别从两边往中间拼。齐齐找到一个红色的瓶盖,聪聪伸手夺了去,说:“这是我这边的。”齐齐“砰”地一声站起来,大声说:“不对,是我这边的!”见聪聪不给他,便一把揪住聪聪的衣服,两人就要争夺起来。这时,齐齐转头看看不远处的老师,率先松了手,对聪聪说:“那这样吧,你看你要放在哪里,我看看好不好看”聪聪顺利拿到拼图,试了多次都觉得不是很好。齐齐一把抢过来,放在飞机的尾部做尾翼。他得意地说:“看,这样是不是比较好看呀!”
分析及措施:
从这次齐齐的行为来看,虽然在处理问题时还不免有争夺的现象存有,但他能够想出“你先试试我再来”的办法,显示出他已经有了自我控制和忍让的意识,能够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在集体前大大表扬了齐齐的行为,鼓励他以后遇到这种情况继续动脑筋解决而不动用武力。看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了肯定,还被老师作为榜样让大家学习,齐齐激动得脸都红了。晚上,我把齐齐的进步用喜报的形式告知了家长,家长感激不已,并表示一定配合幼儿园教育,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时肯定法”使齐齐对自己的努力充满了信心。在今后的教育中,我要继续观察齐齐的行为表现,即时发现他的进步给予鼓励,强化他遵守秩序的意识和行为。
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齐齐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好朋友一起玩耍时不再故意捣乱、搞破坏。玩玩具时学会了与同伴商量。赢得了好朋友的掌声。虽然在处理问题时还不免有争夺的现象存有,但他已经在努力积累和同伴相处的经验。相信在教师、家长有意识的培养之下,在今后的交往中,齐齐的行为习惯会越来越好。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6
观察幼儿对象:
xx
性别:
男
观察时间:
xx
观察环境:
教室三班
观察目的:
培养xx耐心的学习习惯
观察记录:
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xx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我适时表扬了xx。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
分析:xx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现在,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每次只要他完成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虽然xx现在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
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7
观察记录:
语言活动时,我在给小朋友将故事,只见杨舒涵坐在椅子上,一会儿将鞋子蹭下来,一会儿一会儿用手去勾旁边仁和衣服上的铁环,一会儿又将身子拧到后面。我叫她一声,她立刻坐端正了。没到两分钟,她又去拉倩倩的手,倩倩与她对视了一下,笑了,她终于找到了玩伴,两人开始你撩我一下,我撩你一下的玩耍起来。
分析:
上述记录只是一次教学活动的片段,椐我一周来的观察,我发现舒涵几乎没有认真听课的时候,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小动作中。不仅如此,还经常影响其他孩子听课。通过与家长交流,我了解到,其父母都是南方某城市的生意人,经常在外奔波,孩子跟其祖母,家中还有一个小弟弟,每天都是与弟弟一起玩耍,而在家里,祖母都是用家乡话与其沟通;其次,她的全家都是外地人,而她从小也在外地长大,说话口音与我们不一样,互相都听不懂,而孩子又不会说普通话,因此,不愿与别人沟通;再次,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
措施:
语言不通是造成孩子不愿听讲的主要原因,因此帮助孩子学说普通话是当务之急。
首先,与家长沟通,在家创设环境,与孩子进行交流时要有意识的说普通话,引导孩子学说普通话。
其次,在幼儿园里,老师要有意识的多与其交流,教她说普通话。
再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她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请她坐在教师最能关注到的地方,便于观察、提醒她。另外,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活动方式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8
观察实录
今天的特色活动是《核桃大变身》,核桃壳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坚果。之前已经让孩子们欣赏了核桃壳的作品,所以他们知道如何对核桃壳进行创意添画。Z拿了两个核桃壳,用超轻黏土粘在了纸上,然后用记号笔在核桃壳身上画了几个圈圈,然后又添加了几根竖线,我走到Z身边,然后他拉住我的手,对我说:“你看我画的小乌龟。”对于Z的创意我首先表扬了他,然后对他说:“核桃壳变身了小乌龟,真有创意,一只乌龟有点孤单,怎么办呢?”于是Z又对我说:“没事的,我再给它做一个小伙伴吧,还可以添画一些小鱼,于是他拿起记号笔又开始画起来了。”
分析措施
1、Z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的好,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美术水平有一点差,这需要让他多加练习,毕竟熟能生巧。
2、在活动中Z也愿意听取我的意见,能够进行添画、绘画、制作,说明他能够将老师的意见接受,是一个很虚心的小朋友。
3、Z在绘画的过程中拉住了我的手,说明他急于想把自己的作品让我看到,希望有人能够肯定他,这一点是值得关注的,要多给孩子鼓励各关心。
观察记录
我走过Z他们一组,然后看到L做的小乌龟很有特色,他用轻黏土做成了乌龟背上的花纹,我表扬了L的创意,Z听到之后看了看我,然后又继续做起了他的乌龟,等我再兜一圈回来的时候发现,Z的小乌龟身上粘满了超轻黏土,一点核桃的影子也看不出来了,他还笑眯眯的对我说:“看,我的小乌龟身上还有粑粑的图案呢。”他这么一说,旁边的小朋友们都笑了。我问Z:“你的小乌龟是拿什么材料做的啊?”Z回答我说:“是核桃壳和彩泥。”“那我怎么看不出你用的材料呢?”“我把它包住了,所以你就看不出了。”“那下次我们少用一点轻黏土,把材料露出来,好吗?”Z点了点头。
分析措施
1、我表扬了L,Z听到了也想要得到表扬,所以他也用轻黏土装饰自己的`乌龟,但他的装饰适得其反,将我们使用的材料完全掩盖起来了。我稍加提醒,告诉他要把材料体现出来,他接受了我的意见。
2、Z为自己的作品感到很得意,旁边的小朋友听到他的介绍后也哄然大笑,说明Z是一个很乐观开朗的小朋友,但有时候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老师不能制止,要适当引导。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9
观看实录:
综合季节,大班幼儿年龄阶段特点和我园正在进行的面塑训练,我预设了“小蜜蜂和小花”的活动旨在运用揉,捏,搓,压等方法,用各色面粉表现蜜蜂和小花的基本特点以及幼儿之间能乐意合作,从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培育幼儿相互合作的力量。
在活动的第一阶段我在介绍了小蜜蜂后,请孩子们说出小蜜蜂的好伴侣时,很多幼儿都乐观回答:蜻蜓、蝴蝶……而坐在一旁的柯伟福虽然也是小眼睛认真地凝视着我在倾听,通过他的表情我知道他能回答,但对于这个他能回答的问题却怎么都不敢把小手举起来。我请到了他,用言语来鼓舞他“柯伟福小伴侣也为蜜蜂找到了好伴侣,是谁呢?”“是,是柳树”虽然相对于其他幼儿的回答,柯伟福的答案不太完整,但我知道他英勇地迈出了第一步,而我们大家也给了他回应——乐观的鼓舞。接着情节的深化小蜜蜂生病在家而小花在小蜜蜂家门前唱歌给它听,向幼儿们预示了什么是好伴侣。在争辩什么是合作时,孩子们就有关合作的方法开放了争辩,也争辩的热火朝天,想出了很多合作的`方法,虽然柯伟福小伴侣没有想出合作的方式,但从他布满笑容的脸上看得出他也在动脑,他的思维在和小伴侣一起转动。
分析措施: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5-6岁幼儿培育阶段目标是: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欢快。
活动中柯伟福笑得好快活,第一次看到他和小伴侣相处得这么融洽,而不是孤独地被孤立在孩子的外面,自己参与其中和小伴侣一起尝试,英勇和比较自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活动中充分体会了合作和成功的乐趣,这种体验对于这类胆小内向的孩子是很贵重的。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关爱的,特殊是像伟福这类的孩子,尤其需要。由于内向使他们不敢英勇地与同伴交往,而是退缩所以很简洁被大家所遗忘。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如微小的动作,关怀的话语会在他们敏感的心灵中播下自信的种子,老师的引导会让孩子英勇地踏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而幼儿集体的鼓舞也是有其独特作用的。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10
观察时间:
20xx年x月x
观察对象:
xxx
观察过程:
观察实录一:
刘洵可小朋友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无论什么活动都不进取、不主动,有时甚至站在一边,不敢靠近。无论提出什么问题,气氛多活跃,她一向扮演的是观众主角。在一次活动课上,我示意让她起来回答,可喊她名字三次,她都无动于衷。还有与人交流时从来不说普通话,记得一次放学时,她妈妈来接她,她用土话和我说:教师,再见,我故意和她说:可可,你说什么?我没听见啊!并亲切的恳求她,再和教师说一遍好吗?当时可可难为情的看了看我,什么都没说,就跑开了。
观察实录二:
每当吃点、吃饭,孩子们先洗手,已成为必然的习惯。有一次上午吃糕点时,孩子们一组一组轮流到洗手间洗手,可刘洵可说:教师,我手不脏,不用洗的,不信你看,说着伸出了手。应对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没有说话,其她孩子开口了:细菌是看不到的,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吃点以前必须要洗手的。然后不好意思的跟随孩子们去了洗手间。
实施措施与效果:
针对性格有些内向,不愿参与活动,活动不进取、不主动,从不说普通话的可可,在日常生活,我经常和她谈话,主动和她聊天,活动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她,并且让可可和性格外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她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她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我,并对她的`点滴提高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她对自己的交往充满自信,从而萌发表现的欲望。经过努力,可可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活动时经常听到她大胆的发言,有时还会主动的与教师交流,平时也经常看到她和同伴一起玩耍,一起说笑的身影,并且在我们大家的鼓励与熏陶下,她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11
观察时间:
20xx年12月28日
观察地点:
教室
观察对象:
恒恒和寒寒
观察记录:
本学期,幼儿升入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恒恒就是这些孩子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帮教师做事,可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教师告状,说寒寒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寒寒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寒寒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时寒寒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恒恒哭着向我告状说寒寒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寒寒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寒寒说:恒恒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寒寒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对吗寒寒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起玩。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反思: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教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幼儿个案分析 12
我班有个叫龚雨婷的小姑娘,是一个特别爽气的孩子,听妈妈说在老家和小朋友一起玩也是个“孩子头”。第一次见到她时,就觉得她特别的勇敢,因为别的小朋友都在哭闹,要爸爸妈妈抱,而她妈妈一会儿就走了,显的不开心的她,就坐在椅子上绷着脸,一声也不想。一开始,她的个性并不是很明显,只是下课是爱在我周围转,别的孩子向我撒娇,或搂着我说话时,她偶而也会插一句,当我去拉她得手要和她说话时,她就腼腆的笑笑,说话的样子也像个大姐姐的样子。通过慢慢的观察,发现她与同伴的在一起的时候,不时的也体现出“大姐大”的风范。
镜头一:吃饭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排着队,孩子在前,我在后,孩子们们向前走着,这时龚雨婷的手一把搭在施羽彤的肩上,拉过来,对着他潇洒的说:“施羽彤,叫姐姐”, 施羽彤很听话的叫了一声:“姐姐”, 龚雨婷也很自然的答应着:“唉”,看着帅气的动作,爽快的语气,心里想着这就是雨婷的个性。
镜头二:早上来园,孩子们陆陆续续的进教室,都各自的寻找自己喜欢的区角玩去了,那天雨婷来的比较晚,雨婷喜欢玩的娃娃家人已经满了,这时雨婷在门外对着娃娃家里的应碧夏说:“小夏宝贝,出来,姐姐带你去来,娃娃家有什么好玩的,说完,把小夏拉到了拼图区。”看起来虽有点霸道的感觉,但看的出来,同伴的心里也把她当成姐姐了。
发现了她的这一个性,我想如果不好好的引导,也许会慢慢的变成霸道了。由此在一日活动中,我时刻注意雨婷的表现。一天,我把雨婷叫到跟前,坐在我的大腿上跟她进行沟通,“雨婷,小朋友都叫你什么呀”“他们有的。叫我姐姐,”“哦,是的,你看你很聪明,很勇敢,像个大姐姐的样子”她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说“真的呀”我摸着她的头说:“因为老师很喜欢你,所以知道你很多事,以后你要经常帮助小朋友,有好玩儿的和大家一起玩,有好吃的很大家一起吃,这样小朋友们才会把你当成真正的大姐姐哦!”我想,引导她要慢慢的,所以我经常与她交流。现在的雨婷,不但是小朋友的大姐姐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哦!
[幼儿个案分析]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13
观察幼儿:
xxx
观察时间:
xx
观察目的:
帮忙幼儿多开口说话
观察过程:
张璐是九月底来我们班的,性格很内向,在班上很少和教师小朋友说话。
观察一:
有一天,吃完饭,我让吃完饭的小朋友端着椅子坐到操场上,只见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在一旁的卞琦小朋友就对她说:你怎样不出去啊?张璐看了一眼卞琦,不做声,把头低下去。
观察二:
午时快放学了,我拿出已学的字卡让小朋友来认,我先出示一张字卡对小朋友说,看哪位小朋友还认识这个字宝宝?我一说完小朋友都很踊跃的把自己的。小手举起来了,张璐想举又不敢举的小手,我看着她说:张璐,你能告诉教师这个字宝宝怎样读吗?她缓缓地站起来,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不说话,我微笑地对她说:不要怕,教师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见她小声地读:紫色的紫我让小朋友为她鼓掌,表扬了她。
措施:
1、创造条件,让她多开口说话。
2、多鼓励她,并多开设一些谈话活动。
效果:
经过这一个月的观察,张璐的性格活泼开朗了许多,发现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候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容,有时候点她回答问题,也不会向以前那么小声地回答我,和教师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显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欢乐成长!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14
案例描述:
活动时,常常会有小朋友叫道:老师皮皮抢我的玩具了:老师“皮皮打我了:……学习活动时,他总是一个人跑来跑去,小椅子一刻也坐不住,为此,我们对他做了一天的活动跟踪记录,希望以此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启发和这些事情的原因所在。
早上来园时,小帅带来了一个玩具,马上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只见皮皮走过去,一把夺过小帅的玩具,就自己玩起来,小帅见了要立刻抢回来,于是,两人你争我夺,都不肯松手,我走过去蹲下来说。皮皮:你想玩这个玩具是吗?皮皮点点头,那么,玩具是小帅带来的,你应该怎么跟他说呢,皮皮看看我,又看看玩具,对小帅说,让我玩一会好吗,小帅听了松开了手,一起玩吧。我鼓励道。两个人听了都跳起来,开心的玩起了玩具。
分析:
1.皮皮自我为中心的的`倾向很明显,自己的玩具只会自己玩,而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皮皮从小帅手里一把夺过玩具,是因为他喜欢玩这个玩具,自己也想玩,便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从别人的手里抢来了自己玩。
2.皮皮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特征可能与成人的过多关注有关,他已习惯 同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不敢接近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吸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教育措施:
1.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人表示一下友好,可是他们的动作给人家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幼儿年龄小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了许多理解上的偏差:
2.转移关注点:放大和鼓励进步,皮皮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失控的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 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是绝不会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当他稍微的有些进步的时候,我便马上加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
3.如果发现皮皮出现攻击性行为就果断的制止,并边示范抚摸对方的手臂或其他部位说;如果你喜欢小朋友你可以抚摸他的手臂:或者轻轻的拍拍肩膀:示范后,请皮皮像老师一样做。并肯定的说;对;要轻轻的抚摸,才表示你喜欢他。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15
观察情况:
今天集体教学活动内容是艺术《宝塔山》,因为考虑到课上小朋友看图能方便一点,我让孩子们面对电视机像平时一样坐成了横三排。活动一开始大家看着图片中的宝塔山实行了热烈地讨论,这时,西西冒出了这么一句话:“老师,嘉嘉的脚翘在了我的椅子上!”于是,我停下话语,对嘉嘉实行了很简短的劝说,好不容易把腿放下去了,回到刚才讨论的话题上,可嘉嘉边上的悦悦又告诉我:“老师,嘉嘉他用手拽我的衣服。”没办法,我将嘉嘉调到了第一排最显眼的地方,原想这回肯定没事了,他会认真的听讲了,哪知他低着头弯下腰摆弄起他的鞋子来,不管其他幼儿多么激烈的讨论都不能吸引他抬起头来看一看,我提醒他了,他才抬起头来,当我的视线离开他,他就又去研究他的鞋子了,我仔细一看,原来他穿的新鞋被弄脏了。
观察分析:
活动中发现嘉嘉的自制水平比较差,上课时容易受环境、身体等外界的干扰分散注意力。这种表现说明嘉嘉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倾听习惯。
指导措施:
1、在平时的集体活动中注意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多多提醒幼儿注意对老师和同伴讲话的倾听,也能够通过一些倾听游戏来培养幼儿对注意倾听的兴趣。
2、与家长即时交流,给注意给幼儿穿的衣服鞋袜等都要尽量减少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因素。
3、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幼儿喜欢看书并乐意讲述故事中的对话,让能用故事中的对话来讲述故事内容,提供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4、对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进步表现实行即时而具体的表扬,让幼儿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提升幼儿的自控水平。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16
观察班级:
xx
观察时间:
xxx
观察地点:
活动室
观察对象:
王xx
观察目标: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
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自己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钱杨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己座位较近的王xx、圣彪、陶哲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王xx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圣彪两张呢!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教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己应对问题。这时瑶瑶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教师,杨杨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
反思: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小事,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异议,觉得不平均,从而产生矛盾,她期望教师与同伴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这是本班级常见的告状行为,同时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后的告状行为,以此下去,会养成幼儿自私自利的品德。
应对措施: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也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己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状况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一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最新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17
观察对象:
xxx
性别:
男
观察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观察地点:
本班教室
观察目的:
观察陈志嘉在交往方面是否有提高。
观察记录:
今日,我一走进教室,陈志嘉就向我冲了过来。曹教师,你怎样现在才来呀?我都想你了,你想我了吗?我忍不住笑了。教师今日上晚班,我也想你了。我说。陈志嘉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用手捂住脸。
观察分析:
陈志嘉是个活泼的男孩子,十分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由于缺少必须的锻炼,有时显得有些害羞,毕竟他还是一个6岁的。孩子。得到教师的肯定他十分高兴,在交往方面,他又有了提高。
教育措施:
首先,我对陈志嘉表示了感激,虽然他有时表达得还不是很清楚。
可是我为他在交往上的提高而感到高兴,我想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他表述的过程,我没有打断他的话语,而是在他表述之后欣赏地鼓励他,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他会更加的活泼可爱,语言表达本领会更强。